<h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h3> <h3>一:分层次设计作业。</h3><h3>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参与学习,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应有选择性,层次性,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h3><h3>1.设计“阶梯”型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提升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我根据难易程度将作业分为A,B,C三个层次,稍弱的选A,中等的选B,理解能力较强的选C。</h3><h3>例如:我在教学了圆的面积第一课时后,设计了如下作业:A.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B.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C.一个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是12.56cm,求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h3> <h3>2.设计“趣味”型的作业。</h3><h3>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一些具有操作性有趣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h3><h3>例如:根据圆的直经与半经的关系,自己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并说说你是怎么设计的。这项作业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避免枯燥。</h3> <h3>二: 设计多样化作业。</h3><h3> 设计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有趣的,探索性的作业。关注过程,淡化结果。</h3><h3>1.口头型作业。师徒结对,优生和后进生可互换角色,后进生课后说数学,讲习题的解题方法,有不足之处,优生及时指正。</h3><h3>2.操作型作业。把一些作业变成玩,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创新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把图转化成长方形,再进行计算。</h3><h3><br></h3> <h3>3.典型题作业。为帮助孩子理清解题思路,把握重点,设计典型题目。</h3> <h3>4.自主性作业。为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题型进行归纳整理,我让孩子们每学完一个单元设计一个知识网络图,这样一个纵横交织的网络图,可以巩固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孩子们的解题能力,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h3> <h3>三:多元化评价作业。 </h3><h3> 在进行作业评价时,我会用A,B,C三个等级层次来评价,对解决问题不完整缺步骤的我不会用一个大大的叉来粗暴的解决, 而是打个小小的问号来提示你还没做完,也会用现在流行的可爱图案来进行评价。总之拿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又能起到鼓励作用的方式语来表扬和激励学生。此外还会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元化方式进行评价。</h3> <h3> 总之,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分层布置;关注过程、淡化结果;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竭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课后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