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有座建川博物馆</h3> <h3>八十年代,体育圈突破体育范畴,走到全社会舞台中央的有三件事,女排五连冠、1986年长漂、中日围棋对抗赛。他们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其中,长江漂流更是以生命为代价,彰显了中国人为了祖国荣誉,不惜牺牲,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br> 中央电视台评“长江漂流”。</h3> <h3>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花巨资打造了"长江漂流纪念馆",这份友情天长地久!</h3> <h3>顺着路标可去"长江漂流馆"</h3> <h3>馆的正面汉白玉石雕像是: 首漂长江壮士尧茂书。</h3> <h3>馆名庄重典雅。</h3> <h3>前言字不多,却包含着悲壮…</h3> <h3>一千一百平方米的馆里陈列着数千件长江漂流文物</h3> <h3>其中我捐赠了136件文物</h3> <h3>展厅正堂整面墙约一百平方米绘制的实景油画,表现的是我漂流在长江上游巴雾峡谷</h3> <h3>我在漂流途中拍摄的胶卷</h3> <h3>制作队员证章的钢模。</h3> <h3>文献。</h3> <h3>我工作的单位捐赠的书法作品</h3> <h3>文献。</h3> <h3>我的队友使用过的遗物。</h3> <h3>文献。</h3> <h3>文献</h3> <h3>漂流器材</h3> <h3>漂流用桨。</h3> <h3>证书、奖章</h3> <h3>漂流途中家乡政府发给我的慰问电报。</h3> <h3>我穿过的衣服</h3> <h3>我背过的背包。</h3> <h3>我使用过的对讲机</h3> <h3>文献。</h3> <h3>文献。</h3> <h3>文献。</h3> <h3>领导的关怀。</h3> <h3>长江漂流遇难的11位壮士,其中尧茂书、孔志毅、万明、王建军、王振、杨前明6位壮士被评为革命烈士。</h3> <h3>当年漂流长江是因为美国人要首漂长江而起,中华健儿振臂一呼中国的长江应由中国人完成首漂!上面是美国漂流队在漂流长江金沙江段视频。</h3> <h3>大江悲歌,壮怀激烈</h3> <h3>参加长江漂流结束后回到家乡,被家乡政府记大功一次,同时当选为政协委员。</h3> <h3>我生活在大渡河边,热爱漂流运动,1992年带队完成了大渡河全程漂流,上面视频是我与队友漂流在大渡河金口大峡谷险段。</h3> <h3>当年漂流长江受到全国人民赞扬和支持,四川大学师生购买了一条漂流船赠送给我们,漂流结束后我把"四川大学号"漂流船回赠给了四川大学。</h3> <h3>四川大学校史馆内建有长江漂流纪念室,展出四川大学号漂流船等文物。</h3> <h3>体育,最终表现的是一种精神。长漂健儿的自觉、自发的爱国精神,是那个年代、也是当代值得推崇的爱国主义典范。</h3> <h3>开拓奋进科学求实的长漂精神,传播的是正能量,是引领人们无私奉献的标杆。<br><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