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坝上光影

泛海

<h3>文字:泛海</h3><h3>摄影:泛海</h3><h3>地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风景区(坝上草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冬摄坝上<br>泛海<br>披星戴月迎初旭,踏雪迎风候落晖。<br>万里胡天方寸摄,鹤心杳渺日边飞。</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坝上。</h3><h3>即便是运气一般,没有极端天气演绎的震撼与奇幻,冬日的坝上,也在每时每刻,上演着光与影的盛宴和狂欢。</h3> <h3>元月3日到8日,泛海与施宗航老师、青松、飞旗影像四人相约坝上冬日摄影之行。六天时间里,我们充分体验了一把快乐摄影,纵然是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依然乐此不疲。可以说:在坝上,最快乐的事,就是按快门,有拍不完的美景。在坝上,最烦恼的事,还是按快门,原来手会酸软,内存卡会告急,电池会报警。</h3> <h3>我们是奔着2020年“乌兰布统(坝上)草原•马文化摄影节”去的,在元月6、7、8日三天,有海量的骑马、跑马、驯马等活动,可以免费拍摄。查天气预报,乌兰布统苏木的最低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吕建(土生土长的乌兰布统人,摄影导游)告诉我们,局部山顶上的最低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三十度。为此,我们带了足够多的行李,做了能够想象和可以准备的所有防寒措施。可是到了坝上,才发现原来当地的超市,啥都能买到,啥都特实用。于是又对装备做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更新,我们开始信心满满地迎接寒冷的考验。</h3> <h3>六天拍下来,总体感觉还不错。有些小小的体会和感受,与准备冬日去坝上的朋友分享:第一,帽子、鞋子和手套很重要,当地买的比在家里网购的更实惠、更好用。第二,一次性的发热鞋垫,在低于零下二十度的室外基本无用,发不出一丁点热量,遇到有摄友说一款可以充电的暖鞋垫能正常发热,我没亲身体验,仅供参考。第三,佳能和尼康的电池能够能抗低温,可以正常工作。某款微单、黑卡用起来非常尴尬,三两下快门之后显示电量不足,用了暖贴,还是不行。第四,带好广角和长焦,广角拍白桦林里雪地的光影,其他地方一律长焦到底,而且越长越好,200毫米不够,400勉强,500还行,600合适。第五,无人机太有用了!无人机又太难用了,不是多年经验的熟练老司机,别扎堆去拍奔马,当心空中交通事故。</h3> <h3>乌兰布统的马文化摄影节,经常办,但又不是每年办,信息很重要。赶上了,差不多能过足摄马的瘾。我们这次时间总体比较紧,6号到8号上午,两天半时间都耗在会场拍摄文化节有关活动,又遇上5号和6号变天,阴转小雪,所以拍摄风光不多。3号下午去北沟赶了日落前几分钟,4号早上敖包图,下午蛤蟆坝、白家窝铺;5号早上影视基地,上午五彩山、夹皮沟,下午东沟、小河头。8号早上鹿场,下午忘忧谷、公主湖。这几天的早晚天气都很平常,没有平流雾,没有朝霞和晚霞,这一次,我们拍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坝上风光。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为了确保9号下午四点北京南到合肥南的高铁,我们8号晚上离开坝上到围场县城住宿。而9号早上,坝上有美丽的平流雾,看着吕建发给我们看的北沟现场图片,真的是哭笑不得、五味杂陈。好在归程,一切顺利。</h3> <h3>坝上归来,最快乐的事,是看片,回味每一个精彩瞬间。坝上归来,最烦恼的事,是选片,肉疼于每一次的取舍。向来做照片、发美篇讲求速度的我,也是在12天之后,才把三千多张照片初步理出个头绪。决定与秋天坝上的记录有所区别,不再按照每天拍摄的内容成篇,而是分为坝上风光、坝上人文和水墨坝上三个部分,分别制作美篇,与朋友们分享。</h3><h3>以下是冬天坝上的风光:</h3> <h3>以上三片,是影视基地的日出。没有云雾营造氛围,也没有牛马等动物点缀画面。但山脉的层次、线条和肌理,尽显北国风光的壮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里有最经典的展示。第一缕晨曦温柔地拥抱蒙古大帐,威严、冷峻之中,平添几分温情和雍容。大红山似乎近在迟尺,但“望山跑死马”,两者之间可不止三五公里的距离。将军泡子被冰雪覆盖,没有秋天的盈盈灵动,只用一色的雪白,祭奠古战场上的无数英魂。</h3> <h3>4号清晨敖包图上的气温,应该就是吕建说的零下三十度左右,大家伙冻得够呛。拍了不少,但选来选去,只有用佳能小白兔(70-200)加2X增倍镜拍的三两幅能用。</h3> <h3>7号早上的透风沟,老天一点都不给面子。左等右等,太阳就是不出来。回程经过暖水,最容易出雾凇的地方,这一天没有动静,倒是在公主湖一带,雾凇有那么些意思。以上几片,是7号和8号两天拍的。有阴有晴,也有云开日出时的情景。这种大场面,相机就有了局限性,拍不出现场的辽阔和精彩。</h3> <h3>光比大的时候,适宜于到白桦林里拍雪地上的光影。广角镜头可以把晶莹如玉的白雪,和那些斑驳陆离的树影,通过强烈的透视,渲染出恰到好处的张力和空间感。喜欢这样天然写意的涂鸦,喜欢这样一尘不染的纯净,喜欢这样空灵梦幻的清幽……</h3> <h3>在逆光的树林间沉醉得久了,偶尔回头看看天空,也会有惊喜。寒鸦和喜鹊是白桦林里最活跃的原住民,歌唱得累了,会很深沉地在树梢上安住,不知道是在发呆,还是冷眼旁观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月亮也来凑热闹,不安分地靠近着,似乎伸手可及,诱惑你生出无边的遐想:广寒宫里的那位仙子,如今安好?</h3> <h3>日落时分的坝上,不像清晨那么寒气逼人,却一样呈现最美丽的光影盛宴。公主湖后山上的夕阳和黄昏,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秋天的时候,我曾到过这里,可惜没有上到最高处,就急着去追逐公主湖面晚霞的倒影。并不知道这里的视野之广阔,以及山脚下的无边光景。</h3> <h3>冷暖色调的搭配和对比,在这里是如此的调和。舒展而柔美的线条,在这广袤无垠的旷野上,极尽缠绵。白桦林或疏或密,像是跳跃在五线谱上的音符,流动着乐章。一幢小楼、一片农舍、一堆草垛、一串越野车,在夕阳有意无意的撩拨下,从画面跳出来,烙印在你的心里……</h3> <h3>白家窝铺的日落,我们仅仅拽了下尾巴。从蛤蟆坝拍过牛群,吕建驾车紧赶慢赶,甚至直接轰鸣着冲上了山顶,我们才拍了几分钟,好在这是最美丽的几分钟。喜欢上面第一片的线条,也喜欢第二、三片的色调。第四片,是3号傍晚的北沟,秋天的时候,这山脊上日出时的光影很漂亮,念念不忘。</h3> <h3>日落后天际的红光、以及红蓝调的过渡衔接很美,应是拍剪影的好时候。可惜太匆忙,在公路沿线,总是难以找到很好的机位,拍到造型最独特的树木。不过坝上摄影有个保留节目,那就是泼水成冰。为此,吕建专门准备了热水瓶和保温杯,并且不辞辛苦地拎到山巅,于是我们用高速快门,定格了吕建同志妖娆的身姿,还有冰凌、雾气的炫目组合。</h3> <h3>风光部分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关注下一期的人文大片:有驯马、套马、马上叼羊,有醉骑、直立、摔跤,有马背捡哈达、万马奔腾……。有牛群、羊群、鹿群、驼队,甚至还有羊驼,和……草原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