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开展首例IOE技术,告别鼻胃管,拒绝胃造瘘

东方旭

<p><br></p><p>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为了向其提供机体所需的蛋白和热量,往往采用鼻饲法。鼻饲法是通过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水和食物,满足机体的所需。然而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存在咽反射迟钝、不同程度的贲门肌肉松弛,胃肠蠕动减慢,胃一食道反流率较高,易促发或加重肺部感染,而且可能导致鼻咽部溃疡、食管、胃粘膜糜烂,同时,留置胃管期间也不利于吞咽功能训练,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正是基于这种需求,IOE技术(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应运而生。它是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专家曾西主任研发创造的最新治疗吞咽障碍的专利技术,完全代替了鼻胃管,在患者需要进食时经口插入食饲管进入食管,无创舒适,避免了经口进食出现的误吸、呛咳等情况。进食后,食饲管就可拔出,使患者告别了整天或长期留置鼻胃管,终结了留置鼻胃管易造成的食管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胃炎、吸入性肺炎等情况。可以说,IOE技术彻底改变了吞咽障碍患者长期留置鼻胃管的局面,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IOE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该项操作在插管的过程中能刺激舌根部,诱发吞咽反射,同时也符合经口进食的生理规律,无鼻腔刺激,避免咽喉部肌肉痉挛,患者不需长期带管,不影响外观形象,不影响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接受度,患者家属或清醒的患者都可以自行掌握。</p><p>因此,采用经口间歇置管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而且还适用于各类吞咽困难情况,如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前后、气管切开、意识障碍等因素导致的吞咽障碍,对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p> <p>IOE管</p> <p>什么是IOE&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IOE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法是指经口将IOE管插入食道处为患者进行管饲注食,插管过程中刺激咽腔后壁诱发吞咽反射,可以达到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进食结束后即拔除,让患者通过自身胃肠消化吸收提供机体营养支持的方法,它既是一种进食代偿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的技术。</p> <p><br></p><p>IOE的适应症</p><p>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障碍者</p><p>2.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吞咽困难者</p><p>3.老年人器官衰退相关的吞咽困难</p><p>4.呼吸功能障碍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需长时间营养支持者</p><p>5.吞咽功能正常,但摄入不足,如烧伤、厌食症</p><p>6.婴幼儿喂养困难</p><p>7.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相关的吞咽困难者</p><p>8.所有吞咽障碍患者的终末期</p> <h3>IOE的临床优势&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1.无误吸性肺炎发生风险</h3><h3>2.无营养不良发生风险</h3><h3>3.无置管创伤意外风险</h3><h3>4.无贲门松弛食道反流风险</h3><h3>5.无皮肤及消化道感染风险</h3><h3>6.无鼻腔及胃粘膜溃疡发生风险</h3><h3>7.减少抗生素应用</h3><h3>8.患者依从性好</h3><h3>9.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h3><h3>10.利于昏迷病人促醒</h3><h3>11.利于疾病转归</h3><h3>12.利于吞咽功能恢复</h3><h3>13.为临床治疗提供过渡</h3><h3>14.符合生理规律</h3><h3>15.无呃逆、出血、感染、误吸等并发症</h3><h3>16.提高生活质量</h3><h3>17.操作简便</h3> <h3>曾西教授主编的吞咽障碍治疗技术</h3> <h3>患者,15岁,诊断:1、假性球麻痹 2、脑积水 于2019年11月29日在航空总医院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管去除术,手术前一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吞咽进困难,主要表现发音含糊,吐词不清,能进食。2019年12月15日入我疼痛康复科治疗,入院前已留置鼻胃管一个月有余,经我科谌河琴主任评估后,拔除鼻胃管,改为IOE经口进食,(图为长期经鼻留置胃管)<br></h3> <p>三种置管法,曾氏的优势大于前两者</p> <p>责任护师床旁再次评估后实施IOE技术</p> <p>短期时间,配合各项康复治疗,患者小健能够自己经口进食并且行走,更惊喜的是开口说话,父母特别欣慰,他们很感谢疼痛康复科救了他的独儿子,这是IOE一大功劳</p> <p>院领导班子前来视察我科并慰问了患者及家属,祝他早日回到学校回归社会</p> <p>短短的一个月,孩子康复出院,希望你能够好好学习,报效祖国</p> <p>康复一人,幸福一家</p> <p>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简介</p><p>科室成立时间:疼痛康复科成立于2008年,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拟申报毕节市重点学科、医院重点专科,中国肿瘤医院联合体联体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推广单位,贵州省神经康复协作联盟创始成员单位,毕节市康复质量控制中心。</p><p>现有编制病床50张,实际开放床位70张。</p><p>人才队伍:现有医护人员2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2名,住院医师4名;副主任护师2名,护师11名。</p><p>医疗设备:配备北琪射频治疗仪1台、德国卡特臭氧治疗仪1台、冲击波治疗仪1台、多点多轴悬吊系统、上下肢智能训练仪、吞咽训练仪、减重训练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p><p>开展业务:目前已成熟开展颈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消融术、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脊神经射频镇痛治疗术、三叉神经射频热凝镇痛术、椎体成形术、交感神经神经阻滞(毁损)等技术。开展小儿脑性瘫痪、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骨关节损伤、慢性肌肉系统及各种工伤康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构音障碍的康复治疗。</p><p>亚专科:我科目前开展肌骨康复、吞咽康复、言语康复、膀胱功能康复等特色专科。</p><p>服务模式:开展优质康复护理。</p><p>工作成效:曾主持和参加市级课题的相关研究,近年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6余篇。核心期刊3篇。现有毕节市科技局项目立项3项。</p><p>服务承诺:依法执业,廉洁行医,严格遵守医务人员“九不准”,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p><p>科室电话:0857-8294065</p><p> </p>

吞咽

患者

康复

经口

进食

障碍

留置

康复科

鼻胃

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