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张金武</h3><h3>图!网上选</h3><h3>告别忙碌而精采的20I9年,喜迎万象更新的2020年,我又收获了一岁。</h3><h3><br></h3> <h3>儿时的记忆就象昨天,每逢过年,衣服都是母亲缝制的,每到年底,母亲起早贪黑为我们缝制棉衣棉裤,鞋子等,非常辛苦。邻居亲戚都说母亲有一手好针线活,我们听了都高兴的合不拢嘴。每逢做好一件衣服,母亲都要我们试穿一会儿,然后脱下来,留到春节时再穿。</h3><h3>春节前最有趣最忙碌的是写春联,小年刚过,我就把春联拿到叔叔家里,我们叠纸磨墨,叔叔挥毫泼墨,一张张春联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就去晾晒,屋里地上,炕上,柜子,桌子上到处摆满了春联。天气无风时也摆到院子里晾晒。</h3><h3>小年前后,大街上总有爆玉米花的烤炉。我和姐姐都是端上半瓢玉米粒儿,拿上母亲给我们的一角钱,赶到大街上排队爆玉米花。大大小小的孩子把玉米花人家围了一个圈。轮到我家爆了,我把一角钱递到爆玉花的叔叔手里,叔叔把玉米粒儿倒进炉膛里,再加上一点糖精,盖上盖子拧紧,把炉膛移到炭火上,用手摇了起来,火苗凶凶,大约烧烤10分钟。那人便把烤炉移离火源,一撬炉盖“嘭”的一声响,王米花喷到一个大筐里 ,我和姐姐把玉米花装进袋子里,边吃边抓几把给要好的小朋友,然后回家,把玉米花存起来,留着大年初一给来串门的孩子们吃。</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到了年初夕,家家户户贴对联儿,我家的对联由爷爷和我来贴,爷爷把门刷上浆糊,我挮上对联儿很快贴好了。那些对联有“一元春复始,五更分两年“,“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等等。圈门(厕所)上总是“积肥如山“的门楣。</h3><h3>天蒙蒙黑了,家家户户开始饱水饺了。我家是母亲拌馅,奶奶和面,姐姐也加入其中包饺子。每年都是包一大盖垫。我和爷爷负责把年画一张张贴到炕头墙上,那些画总是几分钱一幅的木版年画,有“娃娃抱鱼“ ,“观音送子”等等。</h3> <h3>夜间十二点后,母亲把我们叫醒,起来过年了,不让大声说话,说不能惊扰神灵 。</h3><h3>我们下炕后见奶奶早己把水煮沸,妈妈把水饺投进沸水里煮一会儿,捞出盛到一个个碗里,我们端到天井桌子上祭天地,一会儿再点燃烧纸,插上香,全家人一起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磕一个头,叫做拜天地四方。</h3><h3>拜完天地,爷爷拿出一挂鞭炮,我用竹竿高高挑起,爷爷点上鞭炮,:啪啪啪的响了起来,很快放完鞭炮,我们全家围着桌子吃年夜饭一一水饺。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水饺,不时有人从嘴里吐出水饺中的钢崩儿。年夜水饺都包上钢崩儿,红枣,花生米。人们说在年夜里吃出钢崩一年不缺钱,吃出红枣一年都好好的,吃出花生一年都运气上升。</h3><h3>白菜馅水饺没有多少肉,可我们觉得很香很好吃,每人都能吃上两大碗。</h3><h3>吃完水饺,全家围坐炕头上小声聊天守岁,直到天麻麻亮,我们开门飞奔到叔叔,伯伯,爷爷奶奶辈份家去磕头拜年。直到太阳老高了,拜年才结束。大街上成了孩子了们的天下,于是乎,一群群一帮帮穿着新衣服的孩子蹦蹦跳跳捉迷藏,做游戏,玩:老鹰捉小鸡,三人骑马,捉王八等等。记忆最深的是放爆竹。几乎每个男孩都拿来家里的鞭,爆竹互相比试着燃放,有的支在雪地上一个小拳头粗的大爆竹,由大一些的孩子侧着身,挑着香火点然后跑出老远,爆竹喷着火红的艳火,好长一段时间才:嘭的一声爆炸,雪花飞溅,孩子们一阵欢呼。那些女孩根本不敢靠近我们,都是远远地捂着耳朵。.好玩的还有“二提角”点燃后“砰”的一声飞上天空三四十来,再</h3><h3>“啪“的一声爆裂, 落下纷纷纸屑。</h3><h3>年初一的上午是我们最疯玩的时刻,多数孩子都是由大人强行叫回家吃午饭。那个年代,午饭多是小孩子吃剩下的饺子,大人吃窝窝头,因为年夜水饺都是量人而做的,剩余不下多少。</h3><h3>正月十五晚上最红火,扭秧歌,跑旱般,踩高跷,耍龙套的一帮接着一帮,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那种叫“泥垛子”的烟火最抢眼,点燃后烟花喷上高空几十米,火红的花片而纷纷下落,逗得大人小孩一片叫好声。</h3><h3>童年时代,物质是溃乏的,价格是低廉的,春节是快乐的,我对儿时春节的记忆是深深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