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卷首语</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戴存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岁月悠悠,人生匆匆,转瞬间宁都中学1985届高中毕业生已是毕业三十周年了。</div><div><br> 我这一辈子当老师,时间是三十七年,地点是赣州与宁都,共经历六个单位,而在宁都中学工作的时间最长,达十三年多。这期间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与先后担任85届班主任的刘百君、刘桂英、谭坚、廖华生、钟炳寿、魏子牛、陈建国和曾瑞华等8位老师以及全年级的其他任课教师一道,会同全年级同学,组成了一个团结进取的团队,经过昼夜苦战,奋力拼搏,终于在高考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成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尖子生尖而且多,1985年江西全省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数一共是30人,而宁中应届考生竟达3人,占全省高分十分之一,而且590-599分的也有三人;二是大面积丰收,无论是理工类、文史类,无论是上重点人数、录取总人数以及录取比例等,均上了一个新台阶。有的同学虽然当年考得不理想,却并不懊丧、气馁,经过补习或自学,也考上了较满意的学校和专业。我们这个团队,就这样创造了宁都中学校史上的一段辉煌!</div><div><br></div><div> </div><div> 三十个春秋过去,当年“志学”之少年,如今已是“不惑”之中年。同学们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中,历经几番磨练、打拼,多已成为佼佼者。据不完全了解,教育界有明仲(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曾新红(深圳大学研究员)、涂宁(中山大学教授)、温小琼(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郭平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福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导)、邱本(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李桂生(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何善秀(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锴(江西理工大学教授)、曾健生(江西司法警官职业技术学院政委)等学界精英;工商界有李怀忠(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MBA毕业生,2000年带着华尔街投资经验回国,现为成功投资人)、郭东明(惠州长胜环保净味漆,获国家专利,在惠州、成都分别办有企业)、邓育红(中国奥园地产集团金城地产执行总经理)、赖春宝(赣州鑫南城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维(赣州市申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郭冬华(惠州大亚湾红土地实业有限公司)等工商翘楚;政军界有刘敏(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李明生(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谢鸿猷(广东省江门市市委副秘书长)、何鸣鸿(《解放军报》评论部主任、大校)、温爱荣(空军大校)、陈福生(空军大校)、姚青林(原江西省消防特勤支队政委、上校,今转业在南昌市公安局)、李仲涛(会昌县委宣传部部长)、赖德华(景德镇市珠山区组织部部长)等军政要员;知识界有刘承东(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王立生(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博导)、李荣华(江西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李秀生(广东电视台新闻部总监、教授级高级记者)等俊彦达人;不少同学还漂洋过海,在异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如:傅志鹏(新西兰实业家,在该国同行业排第二,曾获新西兰总理的接见)、张永春(西门子美国总部的全球采购部,主管北美生产用材料的采购策略)、杨微生(美国大学教授)。由于我离开宁都已20多年,与同学们联系较少,对相关信息的掌握难免挂一漏万,但我知道,众多85届学子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都是杰出人才,即便是部分没进大学深造的同学也不气馁、不懊丧,自学成才,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令世人刮目相看。<br><br></div><div> 人生在世,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固然要靠个人奋斗,但也要有人脉,要有合力,要有团队精神。此次聚会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不妨把它看成是个经验教训的交流会,继续奋进的鼓劲会。聚会期间,可以谈三十年来成功的经验,挫折的教训,当前的现状,今后的设想,等等。聚会之后,则要加强联系,团结奋进,彼此相互帮助,相互勉励,相互提携,相互促成。<br><br></div><div> 同学们,你们来日方长,搏击的里程也还很长。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强大,你们的前景也将更加美好,更加灿烂。在此,我借用李白的诗句为你们鼓劲:<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b></div><br></div> 序 聚会前的期盼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致宁中85届2班微信群》</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傅清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犹如一张大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住天真的过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住激情燃烧的岁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住往日的美好时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见时回忆儿时模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见后一定笑声爽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儿时熟悉的旋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常在耳边回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句“你还好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彼此心中回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虽远隔千里之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仍感觉同学就在身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借助早晨的阳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青春的身影拉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在续写不老的传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中祈祷彼此幸福安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过了的青春日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重现年轻的字行......</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中豪情</b><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震 彭炜敏 杨微生 罗义生</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别梦依稀忆宁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更灯火五更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山觅径通幽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海破浪济世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锦瑟无端五十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亥时安忱寅时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事事洞明皆学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情练达一草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踏遍五洲人未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海浮沉战正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半百志犹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乡何处不青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翠微峰上展雄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梅江豪情奔四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岁月有情岂蹉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茫茫一生归我心</div><br> 容颜已改,青春已逝,同学关系永恒;<br>时光流失,环境变迁,同窗友谊常存。 <br><br>2班范家兴<br> 一 欢聚之夜 2班确定回来参加2015年10月1~2日宁中85届毕业30周年活动(1日报名,2日主会,聚会地址: 宁都中学)<div><br></div><div>报名接龙:<div>1.谭坚老师 2.赖伟民<br>3.胡震 4.陈竹生<br>5.傅清云 6.陈小平<br>7.邓欣 8.彭萍<br>9.苏瑜 10.李怀忠<br>11.李永红 12.彭铭 <br>13.李明生 14.段雪琴<br>15.刘晓荣 16.范家兴<br>17.幸文生 18.徐琼慧<br>19.钟天明 20.曾毅<br>21.曾繁荣 22.李日辉 <br>23.徐小红 24.管向东 <br>25.胡志民 26.谢焰<br></div></div><div>27.黄毕锋<br></div> <b>苏瑜</b>:<br>有一种铭记在心的记忆,叫怀念<br>有一种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恩<br>怀念这个班,惦记着每位同学,惦记每位老师,特别是在赣州居住的80多高龄的戴老师!<br>期待相见!<br> 二 年级大会 《宁都中学85届毕业30周年国庆师生联谊会》活动安排时间表:<br><br>1. 10月1日上午10点开始,报到交报名参会费500元/人,赞助費(已赞助的同学免交报名费)各班专人负责,地点在原教室对应的一楼。<br>报名费各班专人收齐后统一交廖华生老师做活动经费。<br>2. 10月2日8点30入席,9时会议准时开始,不得迟到。主持人1班刘小华、6班陈笑荣,<br>3,9:00~9:15,15分钟,宁中刘校长致辞<br>6,9:15~9:30,15分钟<br>老师代表谭坚老师致辞<br>7,9:30~9:40,10分学生代表郭东明致辞<br>8,9:40~10:05,25分钟戴存仁老师主题小课巜宁都县教与学》<br>9,10:05~10:45,40分钟照相,年级合影,班级合影。<br>10,10:45~11:00 85届纪念册主编曾老师致辞,就编辑工作对同学们和老师提要求<br>11,11:00~11:10,85届纪念册书画主编魏子牛老师致辞<br>12,11:10~11:20,85届聚会活动筹委会主住,总出纳,廖华生老师致辞<br>13,11:20分~11:30分,9位班主任上台领谢师礼,礼金每人1000元,<br>4班赖春宝,5班何美长同学为85届9位班主任老师颁发宁中85届终身班主任荣誉证书和谢师礼金<br>14,11:30~11:40,33位任课老师上台领取宁中高85届终身荣誉老师证书和谢师礼金,每人1000元,4班邓育红同学,1班涂宁,3班郭冬华,5班崔文国,6班温竹生为老师颁发证书和谢师礼金。会场为科技楼5楼。<br>15,11:40~12:00宁中校长,师生互动对话,主题:宁中教育,师生情<br>16,12:00~14:00以班为单位分桌统一在宁都大酒店中歺。便于沟通<br>17,14:00~15:30参观宁中校史室,校园<br>18,15:30~17点分班教室讨论,完成纪念册文稿,资料<br>19,17:30~20:30宁中85届联欢之夜,自排节目,以班为单位统一在宁都大酒店晚歺,便于沟通<br>20,21:0活动结束,各班自由活动<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校长讲话稿</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宁都中学八五届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周年师生联谊会上的致词</b></div><br>各位尊敬的老师、校友:<div><br> 大家好!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国庆佳节之际,宁都中学八五届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周年师生联谊会在母校隆重举行。很早,我们就得知,八五届高中校友要举行聚会,我们一直在企盼,企盼这一天的到来。这次聚会,是八五届各班全体校友参加的一次大聚会,其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众,在宁都中学历届校友聚会中前所未有。我想,这不仅是八五届校友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母校宁都中学的一件大事、喜事。为此,我代表母校六千名师生对校友的归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次联谊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div><div><br>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三十年前,当大家从这里毕业走出校门的时候,大家还处在青春年少的黄金时代,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大家重返母校的时候,各位校友已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家庭圆满了。一个个的神情是那么自若,神态是那么的自信,脸上写满的全是稳重和成熟。翻开宁都中学的发展史,浩浩百年,漫长而悠久,其中我们八五届所书写的那一页是那么的浓墨重彩、熠熠生辉!可以这样说,八五届,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一个光荣的群体,是一个总能让母校记起的群体。三十年前,你们为母校添彩;三十年后,母校为你们骄傲!</div><div><br>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宁都中学的历史是一部承载着兴衰荣辱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的校友和母校早已结成了一种命运共同体。现如今母校欣逢盛世,而我们仍须努力。新一代宁中人正在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爱生如子,为人师表”的核心价值观续写着宁都中学新的历史,重塑着宁都中学新的辉煌。</div><div><br> 各位校友心为家乡所属,情为母校所系,母校的发展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校友的心。真诚希望各位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注母校,您的关心和关注就是我们的不竭动力;真诚希望大家多回家看看,多到母校走走,您的到来,将为母校带来莫大的欣喜!</div><div><br> 最后预祝八五届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周年师生联谊会圆满成功!</div><div><br> 谢谢大家!<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谭老师讲话稿</b></div><br>尊敬的刘晓明校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div><br></div><div> 你们好!<div><br></div><div> 在这欢度祖国66周年华诞的日子里,我们宁都中学八五届莘莘学子们欢聚一堂,隆重纪念高中毕业三十周年,我代表全体八五届高中任课老师对你们的归来表示热情的欢迎,对这次联谊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宁都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上百年来,特别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培养出成千上万名国家栋梁之才,其中我们八五界的同学们在高考中更是取得丰硕成果,一大批同学考入全国各所重点大学,更可喜的是,你们在三十年的历程里,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了很多党政军的领导干部,更加涌现出许多企业家,还有很多文化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特别很多工作在基层的干部,职工默默的奉献自己的青春,我们这些老师看到你们的成功由衷的高兴。现在我们的母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开始了新的长征,你们当年的刻苦学习的精神正激励着同学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够为母校献计献策,为师弟师妹奉献一份爱心,让我们这所百年名校越办越好。最后我希望同学们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孝敬父母,爱护妻儿,做一个忠孝两全的好儿女。</div><div><br></div><div> 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怀忠发言稿</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都中学的精神</b></div><br> 感谢宁中八五级的同学们召集筹备了这次宁中八五级师生联谊活动。这次聚会让我们能见到许多三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师同学们,特别是一些已经到耄耋之年的师长们。祝你们贵体安康!<div><br> 刚才魏子牛老师廖华生老师谭坚老师刘校长等都有精彩发言。我也想接着戴存仁老师以左传记载的重耳立国的故事简单阐述一下我认为的宁都中学精神。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向野农乞食,而野农给他的土块让他激发了立国的壮志。更难能可贵的是,重耳虽已63岁了,但在众多谋士们的齐心协力下,经过八年时间让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宁都中学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原江西省立第九中学,在民国以及解放以后为国家输送了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人才。在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分别创下过两个高峰。而这些成就都是在当时学校物质条件比较贫乏的时候,由师生们艰苦奋斗共同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宁都中学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些宁中的校友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这次回母校就是再次来充电。</div><div><br> 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并不是因为它有众多楼宇,而是因为它有一种精神。为了让这种宁都中学精神能发扬光大传承下去,让宁都中学在21世纪再创更多的高峰,八五级的许多同学提议设立宁中八五励学金,奖励学生中家境困难但“穷且益坚”的优良学生,为其雪中送炭。</div><div><br> 不当之处, 请指正。谢谢大家。<br><br></div> 三 聚会合影 宁中85届毕业生集体照 宁中85届高三(1)班集体照 宁中85届高三(2)班集体照 宁中85届高三(5)班集体照 宁中85届高三(6)班集体照 四 班级活动 五 畅饮开怀 六 聚会感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祝联谊会胜利召开</b><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谭坚</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秋三十多嶒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欣观学辈忆无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奋斗,忘夜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年志远欲英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铸成大木建大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练就铁翅展雄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十春华堪称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欢聚乃圆梦。<br></div></div><div><br></div><div><br></div> <b>谭坚:</b><br>85届高三(2)班全体同学们,30年的聚会又怱怱过去了,两天的相聚,给我带來无限的欢快,想到明天过后又要忍受离别的惆怅,内心深处很是恋恋不舍,但我充满希望,期待五年后的三十五周年,相约在赣州能再相见,但愿全班同学一个不漏的大团园,当我再次看到你们高考的成绩,我为我当年的付出感到心慰,更为你们的努力取得丰硕成果而高兴,若老天让我再活五百年,能再见到同学是我最大的心愿。<br><br><b>张永春</b>:谢谢谭老师的感言!师恩难忘,同学情谊永存!愿大家多珍重,常联系,期待下次相聚的日子!<br><br><b>胡震</b>:谢谢师长的谆谆教诲,谢谢同学的深情厚谊,谢谢筹办组师生的辛勤付出。85级宁中师生是完美的团队组合,是宁中的楷模,是宁都的骄傲。宁中永远是我的精神家园!<br><br><br><b>陈昌金</b>:感谢宁都筹委会的老师同学们的辛勤付出!是你们的辛勤和周密的准备,才得以让我们这些失散了几十年的同学能再次聚在一起,,,<br><br><div>30年前就熟悉的更加亲近,30年前不太熟悉的(愧疚)也得以亲近,,,<br><br>或许不知道下一次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还能不能聚会,但都彼此铭记,</div><div><br>我们都由衷的祝福彼此,祝福我们的老师健康长寿,祝福我们的同学个个身体健康如牛,事业顺风顺水,家庭和谐幸福!<br><br><b>李怀忠:</b>聚会结束了,感㓔谭老师以及宁都同学付出的努力,更感谢28位老师的出席。2020年赣州聚会由一方面军曽繁荣负责,请提前安排时间出席。最后安照大家讨论的方案85励学金成立,胡震执笔定稿交谭老师定夺,启动资金2万已人帐。自愿参加,血球滚起来。再次感谢,后会有期。多来电来信。<br><br><b>陈昌金</b>:同窗3年,毕业30年,师生情同学情长长久久[微笑]。顺祝母校一路高攀,再创佳绩,师生永远健康,家庭事业双丰收!<br><br><b>彭萍</b>:同窗3年,30年后相聚,有很多同学相隔30年才见面,同学们的相貌虽然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当年的同学之情是改变不了的,大家走到一起,就自然而然就想起同学们的点点滴滴的往事,大家谈笑风生,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开不完的玩笑,有的同学讲到他的事业,有的讲到他的养生,有的讲到如何回报社会……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就这样说说笑笑,相聚两天很快就过去了,今晚大家分手时,每位同学恋恋不舍的相互告别,当然同学们还开开心心的回到各自刚位上了。所以要感谢组织这次聚会的师生们,还有热情接待我们的同学们,您的辛苦了[抱拳][抱拳][抱拳][愉快][愉快][愉快]。另外祝母校之路高攀,再创佳绩,祝师生永远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br><br><b>廖凡: </b>毕业三十年聚会,看到曾经亲切熟悉的老师,都满头白发老了不少,总能回忆他们站在讲台上那和蔼又严厉的睿智和神态。谢师恩,除了我们学生尽可能的形式上的表达外,每个同学心里埋藏的感恩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永远珍藏心底<br><br>我们的老同学,还是能从变了不少的成熟里看到以前的神态和模样,我真想到很多假如,假如怎样我就怎样怎样……可是生活不会给我们假如的空间,岁月在变,同学情永远不会变。<br><br>有的同学说的好,千言万语都归结在珍爱生命,珍爱家人,珍爱友谊。文笔好与不好,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是在表达同一个心声:老师康健,同学安好!</div><div><br></div><div><b>傅清云</b>:相聚感言: 感叹白驹过隙,感动我们还在! 感怀师生情谊,感谢筹委心裁!</div><div><br><b>罗义生:</b>微信闹翻天,相见乐翻天。不想路人甲,心有慽慽焉<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中85届师生毕业30周年聚会感想</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谭坚</div><div><br></div> 我教书45年,感受最深的属85届,也是我最辉煌的一届,所以当郭东明发出召开宁中85届高三联谊会的倡议时我完全支持,我也应该把这次活动的感想谈谈。<br><br><div> 82年我从九江调回宁都中学工作,学校分配我担任高一(2)的班主任,但上任不到一个星期学校又要我接任高三补習班的班主任,这是由全县当年高考落榜的部分高分学生组成的一个班,全县只办2个班一文一理,我带的是理科班,我当时对谢孟英主任提要求,帶完这届䃼習班我还要回來接这个班做班主任和上数学课,学校答应了,所以83年高考后我又回到这个班,并对科任老师的配备提出了要求,组成高二到高三的教师队伍。我们2班是由半城镇半农村学生组成,其实我之前一直带高中班,所以无论当班主任或教数学都轻車熟路,我打算把这个班做好做强,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我既是师长更为益友,这样学生老师才能同心协力把班工作搞好。要搞好班上工作,光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必须建立一个在同学中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所幸我们班的所有班干部不负重望,不仅工作积极负责,而且自己的学習成绩也很优秀,一直到现在同学们还很信頼他们。班主任不仅会管理,更要会教书,那时是计划经济年代,毎年全国大学录取人数只有四十万,录取率不到十分之一,要使我们的学生在全国几百万毕业生中选拔出来,必须把握住各科成绩努力搞上去,那时沒电脑,所有资料必须老师自己寻找,筛选,刻印,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师必须认真备课,归纳总结出知识点,让学生一通百通,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老师必须把方法教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班主任对学生要钢柔结合,钢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高标准高质量,班上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风气,让学生们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歩的局面,实际上2班的很多同学实现了既是学友又是对手的格局,那时没有星期天补课,但同学们个个都自觉的在敎室里自学。为85年的高考打下了结实的基础。而柔就是对学生要爱要宽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生紧张之余也要放松,所以定期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课外活动也有必要,象唱歌跳舞,野炊等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有利于促进同学的友谊,调节同学的情绪,使学生不仅会读书而且懂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两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了85年高考的丰硕成果,涌现了不少高分生,特别600分以上全省仅有30人而2班占了2名,上重点线的有25人全班专科学校以上共录取40人,在计划经济年代能够有这个成绩很了不起了。<br><br></div><div> 三十年过去了,但当年同学们学习的情景我记忆历历在目,同学们的影容笑貌还存在我的记忆之中,所以今年的重逢我很支持并积极参与,正因为你们在学生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更有同学们三十年的成功,通过这次庆祝活动,增进了同学们的友谊,加强了师生的相互了解,也证实了85届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是积极上进的整体,我希望五年后,十年二十年后这个集体更加团结,更加美好。<br></div><div><br></div><div> 作为85届高三(2)班的班主任,我特别想对2班的全体同学说几句心里话。30年的聚会又怱怱过去了,两天的相聚,给我带來无限的欢快,想到明天过后又要忍受离别的惆怅,内心深处很是恋恋不舍,但我充满希望,期待五年后的三十五周年,相约在赣州能再相见,但愿全班同学一个不漏的大团园,当我再次看到你们高考的成绩,我为我当年的付出感到心慰,更为你们的努力取得丰硕成果而高兴,若老天让我再活五百年,能再见到同学是我最大的心愿。<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聚会感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永春</div><div><br></div>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国庆已过,聚会已散,群里的气氛也渐归平淡。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人对这次聚会的观后感。虽然我没能亲自来参加聚会,我的心这段时间都在聚会现场。通过微信看直播,我也有亲临身受的感觉。我相信这是个人生中最珍贵美好的时刻,会值得我们今后的岁月慢慢地品尝回味。<br><br> 我要好好地感谢谭老师,为了让我们这些学子30年后重聚一堂,呕心沥血,发倡议书,联系和劝说同学老师参加,到热情迎送大家,让每个人都有真正回家的感觉。都说师恩难忘,象谭老师这样一位恩师,这四个字已不足以概括我们对他的崇敬和感激!<br><br> 我也要感谢咱们班这次聚会的总主持人赖伟民,为这次聚会作做的一切,忙里忙外,让每位同学都不用担心任何事情,只需回家尽情享受。赖伟民,辛苦了,请允许我代表咱们高三(2)班的全体同学向你致敬!<br><br> 这次30年聚会,让我真正认识了咱们班的一些同学,象赖伟民,苏瑜,罗义生,范风生,刘晓荣等,有情有义,有才有德,为聚会默默出力,努力做事,才让这次聚会得成功,让那些从外地回来参加聚会的同学,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觉!当然,还有李明生那“来赣州的吃住我包了”的一生一世的承诺,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他经常兑现的机会!<br><br> 尽管聚会已散,生活也逐渐回归正常,我相信这次聚会的珍贵记忆会一直陪伴我们未来的日子!愿大家多珍重,常联系,期待下次相聚的日子! 我还是用那段说了又说的话来结尾:<br> 感谢前世的造化, 让我今生与你们同窗共读;<br> 感谢今生的缘分, 和你们一起度过花样的年华;<br> 感谢生命中有你们的陪伴,从过去,到现在, 到永远。。。<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聚会感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昌金</div><div><b><br></b></div><div><b>感谢</b><br> 这次高中毕业30年聚会,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老师们和同学们(特别是同学们),感觉像回到家里一样,温馨、温暖,什么都有人打理,什么都不用操心,大小会场布置精致典雅,照相场地布置恰到好处,用餐场地布置温馨舒适,,,一切都井然有序。之所以能这样,完全得益于有一群热心的老师和同学的精心准备(当然也离不开母校的协助支持),在此要特别感谢筹委会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这次聚会的圆满,谢谢你们!<br><br><div><b>感触</b><br> 说实在话,能母校参加30年聚会,自己还是克服一些困难参加的。很高兴在这次聚会中见到了多年没见的戴存仁老师,谭坚老师、周鸿煜老师、王润水老师……还有李怀忠等同学……不仅和他们见了面,聊了天,交流各自家庭、事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更高兴的是看到了我们当年的老师依然健康,同学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无论是商业上,还是行政管理上还是学术技术上,,,)。如果自己未能参加此次聚会一定会很后悔和遗憾的…幸亏来参加了!</div><div><br> 当然,在此也希望得到大家能谅解,因为见面时很多同学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很多往事也淡忘了,这是因为我的记忆力太差(读中学时就这样,特别怕学历史地理和语文政治),加上确实很多老师、同学很久没见面了,所以淡忘就加重了,,,所以现在只能尽最大努力参加各种同学聚会,希望能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拾回一些记忆,增强同学间的友情,,,</div><div><br> 同样的原因,我今年7月初推掉其他安排特地专程前往广州参加同学们的聚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见30年未某面的张永春、彭炜敏等同学,,,</div><div><br> 期待五年后,十年后,,,和大家的聚会!<br><br></div><div><b>感恩</b><br> 30年前我们有缘相聚在宁都中学,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养,感谢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是你们让我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得以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感谢在自己最重要的成长途中有你们陪伴,在此也敬祝深受大家爱戴的戴老师谭老师…健康长寿!祝亲爱的同学们事业发达,家庭幸福!</div><div><br>(陈昌金拙笔于2015年10月9日)<br></div></div> <b>陈宁:</b><br>在人才济济的85(2),我晃晃悠悠走完三年,那三年我竭尽全力刻苦攻关,但每次考试只看到自个的不足,看到与同学间越来越大的差距,我㵪慕,嫉妒你们怎个个是神童?那三年,同大家在农场割草锄地,在操场嬉戏玩闹,在教室挑灯夜战…...如此的高中经历是我人生的第一笔财富。我明白,只要努力终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三十聚会失之交臂,在此感谢老师和同学,记得一起走过的时光……<br><br><div><b>李永红:</b><br>我刚一激动,写了一篇 《 高中情结》 随着宁都85高中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的发起,不经意间打开高中的记忆。 我带着中考差5分上中专的遗憾进入高中,懵懂中带着新奇、向往!那时我们班男女很少讲话,同学之间也很少交往。追求学习成绩是我们的向往,老师天天以排名论英雄。而我们班也出现一大批天之骄子,而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感情上我们也有喜怒哀乐,思想上不断蹦出新的火花。那是一张张年轻充满朝气的脸孔,怀揣着一个个梦想! 30年后的相聚,大家头发也白了,身体也变形了,事业小有成就了!但大家相聚在一起竟然是那么平和、温暖,再见时那么激动,就像亲人一样!原来在30年前我们已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友谊,不知不觉中我们已互相牵挂! 我经常告诉我女儿:高中是人生的一个美好时代!它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年代,它更是一个结交好友的时代,是一个让自己思想放飞的时代!<br><br></div><div><b>段雪琴</b>:<br>其实每次聚会我都很感动和激动。感动恩师白发苍苍还不辞辛苦来参加聚会让我们能看上他一眼,能再听到他们亲切的声音。感动每一位聚会主持同学的用心操办,使得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能舒适聚在一起,感动他们无怨无私的丰献.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每次聚会我都很激动,好象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你知道吗当范风生叫我一声段培婆(肥婆)我觉得那么亲切把我带回到高中时代好象我还在高三(2)班。聚会散了,但85(2)班永远没散高一(2)班高二(2)班高三(2)班永远在我心中。<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學聚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竹生</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梅江情真探自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華同學论新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章深造仕途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笑語雄風三十年。</div></div> 七 聚会后作品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中岁月——三十年回瞥</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震</div><div><br></div> 刚经历过三十年同学会,又读了张永春、杨微生的回忆录,苏瑜,蓝宁萍的叙事文,彭炜敏的随笔,曾理的七言诗,心情起伏,按捺不住,拙笔现丑。以城乡学生之外,262子弟的另类视角,回顾一下宁中生活的几个片断。<br><b><br></b><div><b>高考移民</b><br><br></div><div> 82年就有高考移民,我就是亲历者。当年262子弟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初、高中每年级有两个班,校长一句“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指示,浇灭了我们中考入读省重点中学的企盼。好在学校规则有漏洞,不禁止初中生转学,于是在家长和好友的运作下,我转移学籍到四分队所在地钓锋乡中学。初中读了三个月,中考入宁中,名次紧排在榜眼李怀忠之后。考试成绩是数学98分,物理94分,化学94分,当时均是百分制。这是33年前我的坐标起点。<br><br></div><div><b>租民宅</b></div><div><b><br></b> 82年秋,初入宁中,我妈随行。高考产业链第一链启动——租民宅。以宁中大门为原点,三百米为半径,我和我妈厚着脸皮叩开了一扇扇陌生的大门,半晌忙碌,相中了一处民宅,此为一老红军遗孀之大宅。初被拒,我妈凭三寸不烂之舌,磨了一上午,终于让固执的老太太破了规矩,收下我一介书生。<br><b><br></b></div><div><b>食堂搭火</b><br><br></div><div> 正当一些同学为温饱操心时,我也为吃饭发愁。我爸又辗转托人在县委食堂谋得一个搭伙的资格。得以和政府工作人员一道买饭菜票、登堂入室、同桌就餐。对于工薪阶层而言,这是当时能得到的最好待遇。印象中食堂菜价一、二角,少见大荤,但品种较多,配菜中常见肉丁,菜足饭香。比起宁中食堂清汤寡水的大锅菜(如清水煮菜叶),已经不是一个境界了。当时政府比较廉洁,食堂没有财政补贴。但非营利,不克扣是起码的。毕竟在此用餐的工作人员已算是基层统治阶级了。<br>第一次期中考试</div><div><br> 不象张永春对第一次期中考试分数、排名如数家珍。我不记得排名和总分。我的印象是公布成绩那天,我第一次花一角钱在学校理发室理了个宁都寸头,感觉头顶生风、倍儿爽。当天晚上刚好有个礼节式的见面,见到县委赖书记(他女儿跟我爸在262学习分析化学)。书记问:小胡,宁都中学读书,跟得上吗?我说还可以。他问数学几分?我答97分。他又问物理几分?我答97分。他接着问化学呢?我答还是97分。书记眼里一片狐疑,我则一阵轻松。回家路上,感觉脚底也生风了。<br>宁中学生穷困之回忆</div><div><br> 有一年我妈去宁中看我,同车见邻座一老农衣衫褴褛,却一脸自豪,说是到宁中看儿子。老农捧一鸡,另有一袋米,一竹筒腌菜。说鸡卖到城里,鸡钱是孩子一学期的零用钱。当时农村许多同学还在温饱线上下徘徊。</div><div><br> 记得有一次同学打赌,XXX同学讲了可以不用菜,吃下三钵白米饭(一钵大概由五两生米加水蒸熟)。虽然最后大半碗吃得十分勉强,几进几出(类似陈佩斯吃面),结果终于赢了。其半饥半饱之日久矣。赏金的诱惑实在是太大,对穷学生而言,五角钱都有巨大的诱惑。当时宁中食堂一份蔬菜只要3、5分钱吧。黄玉生同学高二作文中曾提到为六角六分钱的过年大红包期盼一年的心情,让我感受到城乡的差距。</div><div><br> 在宁中,下馆子在我印象中只去过一回。一天周末下午逛街,路过宁都饭店,菜香诱人,忍不住垂涎,竟象三毛一样,脚底生胶,拖不动步了。惴惴不安中走进饭店,找一个偏僻角落坐下,环顾四周,没有熟脸,方才放下紧绷的神经。花4角钱,叫一碗水饺,猪肉大葱馅 的,十只一碗,个个饱满,油花闪闪,热气腾腾。一口下去,颊齿留香,夹带着奢侈的负罪感,久久回味,至今印象深刻。</div><div><br><b>农场劳动的点滴记忆</b></div><div><b><br></b> 当时张永春、廖凡等几个帅哥靓妹去文宣队,只知是唱歌跳舞排节目,没亲眼见到优待,也无所谓羡慕。最羡慕的是有人被派去校图书馆帮忙,整理旧书,这可是一等一的美差啊。其次羡慕放牛的,李怀忠轮上此美差,拿上一本古籍,兴高采烈地之乎者也去了。至于女生去猪场帮忙,也不知优劣。后来蓝宁萍作文提到给猪洗澡(爪),怕是也好不到哪里。有一天,我们十来个男生列队派工,又黑又瘦的吴场长点我名去图书馆,我一蹦三尺高,得意忘形之后,命运急转直下。场长当场改口,让我去下地。后来插秧、割稻、收毛豆,似乎都轮到过。当时干活凭自觉,没人强迫,但有小包干的任务,劳动时紧时松,劳动量时大时小。当时小组里的连春生是二班团支部书记,农村出身,身高体健,干活卖力,一以当十。有他在,城里的同学似乎成了陪衬。一学年一两周劳动,总算体会了稼穑的艰辛。后来工作中劳动强度大了,我就自嘲“跑步割稻”,夫人笑我吹牛,不知我确实干过农活,在宁中农场的土旮旯里镀过金呢。</div><div><br> 当时有一件趣事,大概是温冬生轮到当羊倌,照看羊群时随地小便,大公羊领着群羊疯一样的追赶,温东躲西藏,狼狈不堪地逃命,附近同学包括女生笑得直不起腰。不过至今我也没弄明白,羊群为什么要攻击他呢?难道他挑战了头羊的领导地位?</div><div><br> 丰收后学校空场地上堆满了毛豆荚。上课时,我从窗口望见,就常琢磨,这么多劳动果实该怎么分配?尤其是杨微生等大批农村同学尚在温饱线上下挣扎时,有否分到豆腐、豆酱、羊汤呢?</div><div><br><b>关于同学的记忆</b><br><br></div><div> 我和李怀忠的竞争几乎贯穿宁中三年。我基本上是千年老二,被千年老一(妖)压制。李家文学世家,造就李扎实的文科功底。每次数理化火拼,眼见我将占上风时,李语文、政治一类文科釜底抽薪,让我哑火。印象中最小的差距只有0.5分,始终未能逾越李超人。此为人生一大憾事。</div><div><br> 我和曾理:曾理可算文理平衡性选手。文科强于我,理科稍弱于我。曾酷爱鲁迅文章,每遇鲁迅文章,朗朗而诵,如痴如醉。将入化境时,我在一旁窃笑。曾理和我对每事几乎都有一议一争,极少苟同。那时我俩坐在张永春、蓝宁萍后排,有几次情急之下,巴不得抓张蓝来作中人,评个是非。不过男女授受不亲,是一根毫毛也不敢动张蓝俩的。</div><div><br> 我和杨微生,都属于理科超强,文科偏弱的工科男。不过在戴存仁、刘慧江等老师的帮助下,后来文科都有明显进步。我和杨对数学都有偏爱,数学试卷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差不多是我和杨,李等少数同学火拼的焦点。</div><div><br> 高二时,数理化比赛频现。幸运的是在赣州地区数学竞赛中,李怀忠和我均获一等奖,杨微生二等奖。当时赣州地区十八县市一等奖只有五名。我们二班联手一班(其他班也有个别人)包大客车浩浩荡荡赶赴赣州,拿数学竞赛奖状毫不手软,二十余人齐伸手,风卷残云一般。此役宁都中学一战成名。<br>再后来赴赣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我以几分之差与全国三等奖失之交臂。惋惜之余也有慰藉,终于把李、杨甩下半条街,事后窃喜好一阵。不过随后的物理竞赛,李怀忠奋力一搏,又去赣州领奖了把我扔在宁中向隅而泣。稍有安慰的是,不久我在宁中化学竞赛中得了个年级二等奖(一等奖让杨微生捷足先登了),含金量尚可,也算是对物理败北的安慰。</div><div><br> 我和张永春:虽然对话极少,但不容讳言的是,张十分吸引眼球。张平日里梳一条大辫,又黑又亮,与羊角小辫的其她女生相比,有点霸气。张的衣着十分干净,朴素中略显光鲜。张个性张扬,性情开朗。既聪明,又要强。既热情,又泼辣,还爱管闲事。出身名门(在宁都小地方算是名门世家),虽有娇贵之气,但直言快语,有豪爽之风,类似王熙凤。更令人叫绝的是,她和所有同学、老师都象老熟人一样,一见如故,从不怯场。只要她出场,活动的主角永远是她。好在她的集体观念很强,只要她出头,我们就不担心二班会吃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张算是“女汉子”吧?</div><div><br> 开始我不把张当回事,认为女孩子不过点缀一下而已。觉得她文科好点,没啥了不起的,女流之辈成不了大气候。哪知她韧性十足,文科项目稳坐钓鱼台,理科也稳扎稳打,紧追不舍,从不言败,持之以恒,最后一役大获全胜,笑看我崩盘。<br>彭炜敏,傅志鹏,陈昌金,温小琼,温忠明,黄文明等属于全能型选手,全面发展,单科无一称霸,总体却始终居于第一梯队。</div><div><br> 黄玉生,理科尤其物理很强,高一不露山水。高二、高三就开始脱颖而出了。印象中他和杨微生酷爱象棋,经常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div><div><br> 单科突出,值得一提的是李明生同学。政治课当时权重不大,但李同学政治头脑敏锐,政治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似乎没有第三。三十年后猛然发现,二班最大的黑马就是李明生。后来他领导数十万人民奔小康,据说官声颇佳,功夫十分了得。</div><div><br> 单科突出的还有邱本、杨群、廖凡之流,因为文科大脑太发达,后来弃暗投明,改换门庭,到六班去称王称霸了。</div><div><br> 除了张永春,感觉二班的女生过得真不容易。天天文山题海,淹没了她们弱小的身躯。在二班学霸如云,刀光剑影的夹缝中,她们却如小草般顽强,默默地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能不佩服她们的坚韧。三十年后相逢时,发现她们或名医、或名师、或名流,光环笼罩,香车锦衣,风光自在。尤其她们的孩子留洋镀金,一个个学霸式人物卷土重来。如田忌赛马,她们还留有后手!这一切似乎映证了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当年在二班烽火不息的战场上,顽强留存的,都是精英。虽然当时大家很少聚焦这个群体,在另一时空,她们终于拂去尘埃,露出本色的金辉。</div><div><br> 二班的中间梯队,有一大批人发育较缓,发达较迟。但一经破土、势如春竹。后来的学者、教授、名医、名师出了一大批,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div><div><br> 二班的第三梯队,虽未进高校,但有宁中的底蕴,后来在社会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许多成为乡绅名流。不但衣着光鲜,而且事业发达。</div> <b>宁中的老师</b><br><br> 我初入宁中,不知天高地厚。有一次政治作业枯燥无味,跳过未做。交作业时不好意思,自我批字“既往不咎”。可老师不依不饶,揪住不放,在课堂上炮轰一次。记得他衣着古朴,双襟大褂,虽记不起老师的名字,但我第一次领教了宁中的严谨校风。<div><br> 高一物理课的彭诗娴老师和我一类,都讲普通话。每次单独答疑结束话语时,她总和蔼地望着我,加句宁都土语“嘿么嘿”,当时我感觉十分滑稽,现在想来又很亲切。</div><div><br> 袁明生老师教高一数学,比我大不了几岁,十分腼腆的样子。讲课十分细心,可我嫌其简单重复,在后排和曾理窃窃私语,被袁抱怨而不改,现在回想,当年脸皮够厚的噢。</div><div><br> 刘慧江老师的英语课一直是热闹无比的,因为有杨微生在。杨最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每每抓住刘老师言语中的点滴疵瑕,不停地抬杆。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在刘老师嘶哑声中结束。刘老师脾气好,又坚持己见,杨有缝就钻,给平静的课堂带来阵阵欢笑。这期间,在刘老师指导下,我系统地吃透一本英语语法书,加上大量朗读训练,嘴巴也长了记忆,有了语感,英语成绩突飞猛进。顶峰时,晨读一小时,能记三十个英语生词呢。英语考试再也不惧怕张永春了。后来几次出国,安排食宿时,心里还在默念刘老师的好。尤其在和老外讨价还价后成交,数着花花绿绿的外币时,这种感恩更加深刻了。</div><div><br> 化学老师周鸿煜,感觉他耐心好的出奇,比老妈妈还老妈妈。经他教育似乎把化学教科书咀嚼无数遍后吃进肚似的。这是填鸭式教育的典范。如此训化之下,高考化学科目一结束,步出考场的同学一个个满面春风。</div><div><br> 值得一提的是高一体育老师,忘了名字。大约不到1.7m的个子,瘦小精干,一脸严肃,似乎也是体院科班出身,以身示范,一丝不苟。印象中按照体育教学大纲,一节课也不放羊,不缩水。从仰卧起坐到引体向上,一招一式,中规中矩。一个学期下来,我的引体向上从三,四个上升到三十余个,进入优秀行列,为后来高强度的学习考试垫定了身体基础。记得当时百米跑13.5秒满分,彭炜敏12.7秒,荣膺二班“飞毛腿”。有几次上体育课时,公用操场上,消防队员也在无数遍地一丝不苟地操练。整个国家拨乱反正,秩序重整,操场上军民一致,忙而不乱的训练,昭示着国家百业复苏,走上正轨。</div><div><br> 语文老师戴存仁,是我们同学公认的教学大师。戴善用启发式教育,课堂上引入讨论争论,提倡百家争鸣,经常课堂上热闹非凡,各位同学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课后迫不及待地找课外书充电,生怕下次课堂论战中落败。记得当时语文课本中,有一个关于《昆虫记》的注释,我就到处去找法布尔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大家的语文水平、阅读能力、辩论水平都明显见涨。在这种氛围下,我重理轻文的习惯有所扭转,作文得分也从60分上升到80分,对诗词歌赋兴趣倍增,居然可以和几位文科学霸式人物坐而论道了。</div><div><br> 听戴老师点评作文是一大享受。农场劳动后作文,蓝宁萍给猪洗爪(口啼疫病流行期)、误作给猪洗澡,被戴点评贴近生活。某同学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被戴当众炮轰,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忘掉吧(那是本人,不慎闹了乌龙)。</div><div><br> 戴老师引争论举一例。某次课本中出现千钧一发,戴问钧为多少斤两?各位同学有报50斤,100斤,1000斤的,争得面红耳赤。我在旁冷板凳坐不住了,情急之下报了个20斤。戴让举证。我匆忙起立,面对师生如炬的目光,我心跳加速,血冲脑门。慌乱中急中生智,当场胡诌到:以二十进制的例子也见过,如千秋万代,一般合理地认为二十年为一代。戴笑而不语。标准答案是三十斤,我的答案最接近真理。这种争论拓宽了我们大家的思路:有论点就能找到论据。反之,有论据也可归纳出论点。杨微生的辩才也在此得到升级,后来英语课上刘老师有点吃不消杨了。</div><div><br> 大概在高二,忙里偷闲,戴老师组织了书社,出版“春晓”刊物,油刻制版,选登一些优秀习作。我的一篇“我的父亲”的作文,以几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吊起观众胃口,因朴实趣味入选。此篇上榜作文,三十年后仍不时触动我内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弦动就拔腿跑回家去看老爸。</div><div><br> 压轴出场的是数学老师谭坚,二班的权威人物,我们的无冕之王。在二班,事无大小,没有他点头,是不能运作的。在某些同学眼中,他威严无比,在另些同学眼中,他如慈父般和蔼可亲,还有的同学眼中,他亦师亦友。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div><div><br> 谭老师的最大特点是有办法、有能力、有魄力、处事果断。他因材施教,管教并用、宽严相济,推拉激将,努力营造奋勇争先的学习氛围。他吹拉弹唱无一不会,唱歌跳舞无一不精,棋牌兵书无一不专。才艺之全面,学生中竟无人出其右。</div><div><br> 谭老师教数学,成竹于胸,一支粉笔就可以开讲。讲课风格既循循善诱、又深入浅出。有时也会嬉笑怒骂,激励后进。调皮的同学在他强大的气场面前温顺得象绵羊一样。</div><div><br> 高二初次接触谭老师,我拎一几何难题求教。谭老师给出了满三页的答案,难度系数大概和国家奥数比赛相当,我一下子被镇住了,从此在谭老师面前再也不敢狂悖。</div><div><br> 不知何时起,谭老师要求同学一律晨读。大家南腔北调,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中西合璧之声此起彼伏。或抑扬顿挫、或声嘶力竭。同时神态各异,有的念念有词,如法师入定。有的摇头晃脑,如顽童小僧。有的如痴如醉,如秀才庠生。诵读百态,让人忍俊不禁。虽然姿态不雅,但记忆的效果出奇的好。忘情表演后,学生个个神清气爽。进入主课,精神倍增。这也许是谭教学一大法宝。</div><div><br> 在学习百忙之中,谭老师组织过游山、组织过跳舞会。怂恿同学慢三快四、纵情放歌、释放压力。一曲长江黄河,让人血脉贲张。一曲桃花盛开,让人遐想悠悠。一曲北国之春,让人泪水涟涟。但同学中有人儿女情长,初露端倪时,谭立马法海现身,一声断喝,一了百了。</div><div><br> 谭老师对学生有点小偏颇,可能引起某些争议。这和一班刘桂英老师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爱理念不同。谭之方法可能导致两极分化,那时段最强和最弱的学生均出自其门下。两种模式的优劣有待历史评判,但不管怎样,谭老师是宁中教师队伍中爱岗敬业、成绩斐然的代表。<br><br><b>后记</b><br><br> 2015年的同学会,见到了三十来位阔别三十年的二班同学。我有个吃惊的小发现:居然罕见同学使用苹果、三星手机。按理,这群同学绝大多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栋梁之材。通常从政的已到副科以上,做学问的已到副高以上,做企业的已到副总以上。大伙大都家道殷实,别说苹果、三星手机,有的奔弛、宝马也不在话下。为什么这群人不约而同的弃用进口手机呢?一一询问之下,答案是惊人的一致:支持国货!鲁迅先生一文中曾讲到民族的脊梁,我望着这群同学的背影,心想: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吗?他们人人才华横溢,却个个朴实无华。年迈的老师为贫困新生忧虑不安时,马上有同学振臂一呼,无数同学慷慨解囊,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不例外。在宁中学子看来,爱国爱家乡,是不需要理由的。</div><div><br> 宁中,古朴厚重的地方,塑造了大批善良正直、拳拳爱国的精英,让我们魂牵梦绕,成为我们精神的家园。<br><br>胡震<br>2015.10.19于金华</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忆宁中</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微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宁都中学八五届毕业三十周年聚会圆满结束。我没能亲临盛会,深感遗憾。我一遍又一遍翻看同学们传送的照片。看着那一张张久违的面孔,尘封的记忆霍然打开,三十年前的点点滴滴宛如昨日。<div><br> 刚到宁都中学报到的时候,我是有点紧张的。因为我迟到了,记不起来确切多少天,大约是两个星期吧。我担心老师都不喜欢一个迟到的学生而不肯接纳我,也担心桌椅都坐满了。<br>非常感谢谭老师把我领回了二班的教室。从此,我便加入了一个我终身热爱的集体。</div><div><br> 这是一个高水平的优秀集体,学风极好。大家拼命努力,团结友爱,互相激励。</div><div><br> 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进入之宁都中学前,我感到前途渺茫,根本不确信,自己是否能上大学。</div><div><br> 感谢老师们的辛勤栽培,也感谢同学们的相互激励,经过宁都中学三年的寒窗苦读,我可以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挑选了。</div><div><br> 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宁都中学的教育,确实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使我受益终生。</div><div><br></div><div> 我每次从美国回老家,总会抽出半天时间,谢绝亲友的陪同,独自一人跑到宁都中学的校园里晃荡几个小时,看一看那些梦萦魂牵的地方。</div><div><br> 高一的教室,那栋两层的砖楼,可能叫做十二教室吧,居然还好好的站立在那里。我总是忍不住把头伸到教室里去看一看。高二高三的教室,当时是宁都中学最气派的楼。我每次总是要到楼上转几圈。这里不仅仅是读书的地方,夏天酷热的时候,我会把草席拿到 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在那里睡了一个又一个晚上。经常起的太晚了,等我睡眼迷蒙地收起草席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有走读的同学,早早的在教室里静静的看书。</div><div><br> 当时住得比较差。一个大厅里塞满了双层床,大概有四五十个同学住在那个大厅里。幽黑的地面上不仅有陈年的泥土,也有同学们不小心洒在地上的水滴。蚊子,臭虫和跳蚤之类的东西是难免的。保暖通风条件都不好。冬天倒也问题不大,因为那些年宁都的冬天很暖和。夏天就不好受了,不仅热,而且气味也不好闻。我经常拿着草席到外面去睡,有的时候是操场上,有的时候是教学楼的走廊上。</div><div><br> 伙食也不太好,主要是我家兄弟姊妹多,农田的产出也很有限,所以家中很穷。米饭我是每餐定量吃的,到了上完晚自习的时候总是很饿。食堂的菜我总是买最便宜的,从来也不敢买有肉的菜吃。</div><div><br> 记得有一次例外,有一年过中秋节的时候,我和黄文明,黄玉生,黄毕锋凑钱买了一坨猪肉,让黄文明的亲戚帮助做成了红烧肉,四个人在一起饱餐一顿。味道非常好,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以后就再也没有吃到那么美味的菜了。</div><div><br> 那时候的穿着也没法讲究。夏日里我只有两件衬衫。有一件架不住反复换洗,破得不能穿了。于是我只能反复穿同一件衬衫。幸好另一个班的严背胜送了一件衬衣给我。</div><div><br> 记得冬天里的时候,我总是穿着棉袄,还是冷得瑟瑟发抖,可是刘小山总是穿的很少,我一直都不明白他怎么那么不怕冷。</div><div><br> 还看见苏瑜,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下午,在自来水龙头下接了一桶凉水,就去洗澡了。看来还有更抗冻的。</div><div><br> 夏日里,我穿着凉鞋还觉得热,常常脱了凉鞋,光脚踩在教室的水泥地上才觉得凉快。可是我弄不明白,张永春同学还穿着袜子,套着球鞋,怎么就不怕热呢?</div><div><br> 有一次和曾勇华洗一起洗衣服,看见他从口袋里掏出浸湿了的纸币,啪的一声摔在墙上,说等一会儿干了就可以用。哦,原来纸币是不怕水的?</div><div><br> 有一次冬季期末考试完了,等着老师改卷的日子里,走读的同学不来上学了,住校的同学也大部分回家休整,我在寝室里睡完懒觉,又跑到教室里溜达,有同学送我一包糖果,就是用红糖熬成糖稀,里面加上泡米花等,再切成块的那种。我赶紧拿回寝室与同学们分享,但是不准问是哪里来的。</div><div><br></div><div> 有一次上完晚自习我收拾书的时候,发现书里夹了一张纸条,约我第二天早上到大门口相会,可是没有落款。第二天大清早,当我跑出校门的时候,出来一名大美女。大家别高兴太早,她不是来谈恋爱的!她是来叫我“不要谈恋爱”的!说我学习很好,一定能考上中国顶尖的大学,如果谈恋爱的话,就会分散精力,影响高考成绩,那就可惜了。那时候我真没有谈恋爱。但是感其厚谊,我只是对她笑一笑表示感激。</div><div><br> 那时候我的语文很差,其实我已经很努力了,就是学不好。我高考的时候考了七十六分,总分可是一百二十分!我后来常常想,高考要是不考语文多好。要是那样的话,我的总分就超过了江西省状元。我只是阿Q一下而已,大家别当真。我学不好语文这一点,我一点都不怪戴老师,其实他对我是非常好的。每次跟我说话的时候,声音里充满了慈祥和爱护。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把名字装订起来再改。等翻到我的试卷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来那是我的,连我自己没有认出来。</div><div><br> 高考之前的预考,教物理的陈老师担任复查,名字和考号是封起来的。陈老师一眼就认出了我的试卷。看来我的书法很有功底,那时候的书法就别具一格了 (哈哈,实际情况是,我的字特别丑,于是特别好认,只是我自己认不出来而已。)</div><div><br> 还有就是我们的小袁老师,出的题目可不容易了。有一次,记不得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有一道十分的题,我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下课铃响的时候,只好让那道题空着交上去了。心里想着这回可完蛋了。后来公布成绩的时候,我居然得了九十九分!原来,小袁老师说,这道题既然杨微生都不会做,就不算了。(哈哈, 我骗你的。真实原因是,那道题谁也没做出来,于是划掉不算)。</div><div><br> 还有很多很多,每每想起这些往事,想起那一段我们在一起的激情飞扬的岁月,总会感到无限的温馨,眼里常常噙满了泪水。</div><div><br> 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下一次三十五周年聚会的时候,让我们一起狂欢!<br><br><div>杨微生写于2015年10月11日<br><br>读后感<br>胡震:十分精彩。尤其说到美女递条,还有一回,省略一千余字........还有下集.....[偷笑]</div><div><br>张永春:@weishengYang 写得很好!那位告诉你不许谈恋爱的女生,好像有点印象!我当时是受另外一个美女之托来找你谈话的,转达了她要对你说的话!<br><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园叙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苏瑜</div><div><br></div>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三年?为什么高中那三年总是让我们魂牵梦绕、刻骨铭心?几十年过去了,但那穿越时空的一幕幕却分明是发生在眼前。<div><br> 1982年9月,我踏入宁都中学,学校位于县城的西南部,大门在学校的东面,进入校门,右边是传达室,有两间房,刚入学时我就住在这(高中时期我有四个住所,学生寝室、彭坤元老师家、二叔家、姑妈家,随兴而住),这是彭老师家。旁边有个长方形的池塘,西北方向有建于水上的图书馆,语文、数学等教研室所在地。</div><div><br> 我当时住在传达室的里间,窗户外就是池塘,池塘里有些类似莲蓬之类的水草,随意往水面丢一纸片,大大小小的鲤鱼蜂拥而至。灵机一动,我们以细麻线为鱼线,大头针弯曲成钩,苍蝇作饵,居然收获颇丰,不一会儿就钓上大半桶鲤鱼。老师知道后批评我们,师母挑出肚子大的放回池塘,还是煮了一大盆。我小心翼翼地挟一块鱼放在碗里轻轻地吃,瞟一眼老师,惊诧于他吃鱼的速度(原以为他不吃呢,刚才还在骂我们),一整块鱼塞入嘴里,立马吐出鱼刺,简直是秒吃,舌头要何等的灵巧!口腔部件的配合又是何等的默契!到现在我也弄不明白。</div><div><br> 再走过去是一栋教工宿舍,我初中的老师鞠凡生调入宁中后住在这里,在这里我读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如痴如醉,紧接着是《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后来被发现并“驱逐”,直到高考估分才又被锁进这间房子。<br>西北角是学生寝室和食堂,一个小巷子拐进去是几间平房和公共浴室。冬天太阳出来了,我总是喜欢下午提一桶冷水去搓澡,然后在温暖的阳光下,吹着口哨走回寝室,惬意极了。只是有一次发生了意外,那一个下午,我一如既往地提水进入浴室,矣?居然有个人先洗上了,还占了我的位置,我只好选择旁边的一格,刚要脱衣服,蓦然那人直起身,我目瞪口呆,一头长发,女生?!我飞也似的逃出了浴室,身后传来一声尖叫。迎头碰上一个刚出门的老师,他疑惑的目光令我更加紧张,我嗫嚅地问:“男女生浴室换了吗?”他说:“没有啊。”那就是她走错了!但还是安不住那颗“碰”、“碰”直跳的心。</div><div><br> 高一、高二我们的教室在学校中央的一栋“凹”型楼里,两层12间,叫12教室。我是一个随兴的人,高中时期不喜理科,太枯燥,高二之前数理化难得及格一次。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学习,更谈不上复习;上课铃一响,昏昏欲睡,下课铃一响,精神焕发。我的第一个同桌,叫卢文宏,一玩主,当真是“棋逢对手、臭味相投”。有一次上英语课我们玩石头剪刀布,被陈老师批评,他的脸像小姑娘一样红了,“就这点出息”我心里暗骂,脸上却还在嬉笑,老师忍无可忍,“就你这样,还想考大学?趁早卷铺盖回家”,想打击我的自尊心?我脸皮厚得很(心理素质过硬),依然我行我素,嬉闹中快乐地过了两年。</div><div><br> 高三我们的教室起先在学校的西面,红色的房子,叫“状元楼”,我的第二个同桌叫刘晓荣,是个倔强的孩子。“状元楼”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臭虫,在这之前、之后都没见过它,我被咬过几次,一排的小包,奇痒无比。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迅速爬走而隐匿。有同学拿一直尺做兵器,猎杀臭虫,叭、叭作响,叹为观止,遂仿效之,奈何术业有专攻,铩羽而归。</div><div><br> 学校西南角有一条弯曲的小路,穿过一个叫李子园的村庄,到达学校的农场,我们每周有一个下午要来这里劳动,挖红薯、摘花生、拔鱼草、放牛羊等,甚至于种水稻。Farmer(吴场长外号之一)在田埂间拉一细绳,我们手拿秧苗在田里沿绳站成一排,farmer哨音一响,一起弯腰插秧,farmer小红旗一举,我们往后退一步,田埂上的同学便将细绳也往后牵一步,如此周而复始,我们也学会了种田,望着田里歪七竖八的秧苗,我有一丝疑虑,它们能长大吗?</div><div><br> 体育场在学校的南面,有篮球场、跑场、跳远沙坑、单杠、双杠,还有一个像摩天轮一样的铁制大转盘。刘小山是运动健将,个不高,弹跳力惊人,篮球打得好,但最拿手的还是忽悠那大转盘,我问过他,具体能折腾多少次已记不得了,反正是个惊人的数字。令人奇异的是傅志鹏,引体向上超过达标标准N倍,在单杠上他像只欢快的小鸟 “扑棱”个没完,我看得都累了,真不知他那细细的胳膊哪来的那无穷无尽的力量。<br>从体育场过来是几栋教工宿舍和初中部的教学楼。再往回走,就是实验楼了,高三我们从“状元楼”搬到这里备战高考。我的第三位同桌叫杨微生,理科成绩超好,小脑袋上浓密的头发乱糟糟的,执著的眼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因为色弱被师范学校退转宁中,学习非常刻苦,上课一般不陪我玩,但毕竟童心未泯。偶然给他讲武侠故事,也会入迷。说一和尚,举重若轻,掷杖于地,没入土中。说一侠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酒至酣处,须发皆张,如同钢刺,穿透案板。我看他也会听得两眼放光,一副心向往之神态。</div><div><br> 实验楼的旁边也有一口池塘,和图书馆下的对称,我依稀记得池塘边还有柳树,和傅志鹏在柳絮飞扬的季节“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接“关卿何事?”,相视抚掌大笑。</div><div><br> 其实刚进入高三时,我便思考毕业后的出路 ,最后决定要考大学,到外面去玩。于是将高一、高二的数理化课本搜出来,我要雄起!自然是“三更灯火五更鸡”,以前讨厌考试,这时却渴望考试,甚至自己模拟一份试卷考着玩。一听要考试,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每一次考试都在检验自己努力的成果。高三,我做了一回“拼命三郎”。</div><div><br> 85年的高考是有预考关的,预考动员会那天,我们几个同学正赶往会场,看到钟建明捂着头往校门走,他说他头好疼,让我们给请个假,起初以为他就是感冒之类的,没想到竟匆匆走了。噩耗传来,晴空万里响霹雳。透窗眺望,校园里依旧安静,空气依旧清新,树叶依旧碧绿,他那曾经令人厌恶的“小人得志”的面庞却显得那么的亲切,那么得让人想亲近。他脸上那颗凸显的黑痣在我眼里是那么的清晰,慢慢地充实了瞳孔,模糊了我的双眼。那是85年高三(2)班永远的痛。</div><div><br> 往事悠悠,铭刻在心的记忆,叫怀念,心灵深处的悸动,是感恩。感念你我他,祝愿我的同学们安康、幸福!<br><br><div> 二〇一五年十月 赣州<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中记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幸文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宁中85届高中毕业30年聚会已圆满成功,同学们久别重逢,把手言欢,欢聚一堂,了却多年的思念之苦。“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短暂的欢聚之后,又是漫长的苦别。为此次聚会同学们齐心协力、献智出力、贡献多多。班主任谭坚老师亲自出马组织、过问有关事宜;特别要感谢张永春同学建起了85-2班微信群,为同学们提供一个重要的难得的交流平台,又在张罗出纪念册;李怀忠、陈竹生、胡震、苏瑜等同学慷慨解囊;留守宁都的赖伟民、刘晓荣、范家兴等同学尽力做好具体接待服务工作。<div><br> 聚会结束至今,谭坚老师和学霸们:杨微生、张永春、彭炜敏、苏瑜、黄文明等陆续发表大作,感谢他们的真情奉献,认真阅读,感慨良多,也触动了我记忆深处的那个片断,勾起了我的片片回忆,以至于夜不能寐,神经衰弱又犯了,整晚老浮现30年前在宁中学习生活的一些片断,没法子,只好拿起笨拙的笔把它们记下来,权作学霸们大作的补充。<div><br><b>阴差阳错进宁中</b><br><br></div><div> 记得1982年中考我的成绩达到了宁都师范的分数线,且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志愿报的是宁师,但却收到了宁中的录取通知书。因为当时家里人多实在太穷,我和父母、家人都十分希望我能进宁师、早点参加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为此文盲的父亲一知道这个消息,当时就急了,没有交通工具,就一刻也没有耽搁,急忙步行到县城坐上一天只有一趟去大沽乡的班车,前往大沽找到不久前从教育局调到乡政府工作我的舅舅帮忙想办法,但最后还是没能如愿。就这样我阴差阳错进了宁中,有幸加入到85-2班这个集体,真是缘分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见到当年初中三年的班主任,问及当年填志愿事,他说“是他帮我改的,他认为我能考上大学,去读中专可惜。”虽然多吃了许多苦,但我还是要感谢他的慧眼。 </div><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话说当年好辛苦</b></div><div><br></div> 82年9月,我带着未能去成宁师的遗憾,和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村里人羡慕的目光、怀揣大学梦来到了宁中85-2班,开始了三年的高中生活。高中三年,生活艰苦、学习辛苦是其真实写照。</div><div><br><b> 生活艰苦</b>。生活艰苦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且不说穿衣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穿后老二穿、老二穿后老三穿的艰苦;也不说每次从老家到县城要翻过龟岭脑用近3小时步行30里(一半公路、一半山路)的艰辛;更不用说5-60人住在漏风的潮湿的有蚊子、臭虫的散发着各种气味的旧教室里的艰难;只说说吃饭的事,我和大多数从农村来的同学一样,由于家里人多,三个弟弟也在读书,经济条件极差,生活十分拮据,除了交学费,父母很少给钱,因此,基本上每1-2周我就要步行30里路回家一趟带上1-2周的米(蒸钵子饭),和一些耐放的菜(如辣椒酱、霉豆腐、油炸的黄豆等),在食堂买菜主要也是便宜的几分钱一份的豆腐脑、包菜等,难得偶尔买份米粉肉打打牙祭,算是非常幸福的事。至今难忘的是每次匆忙回家,母亲定要单独为我煮上2-3个鸡蛋(将鸡蛋去壳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碗里,放些茶油,蒸熟)、香香的,说文生学习常熬夜很辛苦,要清清火气、加强营养,搞得三个弟弟都有些妒嫉。</div><div><br> <b>学习辛苦</b>。我在安福中学多少也算个学霸(其实到85-2班的农村学生应该都是当时各乡镇中学的学霸),没想高一期中考试(英语仅得了8分)就考砸了,给了我当头一棒,究其原因还是输在起跑线上,没办法为了把英语成绩搞上去,只好多花时间用在学习上,高中三年基本是教室-寝室(食堂)二点一线,除了睡觉就是学习,与同学玩耍时间较少,以至于本同学有点自悲、内向、孤独、怕生和不善言谈。</div><div><br> 虽然当年学习、生活好辛苦,但心中有梦,努力有方向,老师们的精心培养,最后我还是圆了大学梦。</div><div><br><b>第一次年级统考英语8分</b><br><br></div><div>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是高中的第一次年级统考,我清楚地记得英语仅得了8分,可想而知,我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凉了半截。其实这8分也是瞎猜所得,因为初中三年几乎没有学英语。当时初一还在石杵完小(初二开始在安福中学),开学后老师发来英语书随后又立马收了回去,我们当时高兴得不得了,认为学好数理化就ok了,没想高兴得太早,到初三下学期还剩下半个学期的时候,县里通知中考要考英语(30分计入总分),为此,为应付中考,学校立即组织没学英语的我们班(当时有2个班)进行恶补、囫囵吞枣、快速补完三年的英语课程,因此什么读音、语法、句法等等都是雾里看花,狗屁不通,到了高一几乎听不懂。还好宁中也即组织农村班中没学英语的学生补习英语,我参加了5班的英语补课。虽然高考时英语考了一个还好的分数,但至今英语一直是我心底之痛。</div><div><br><b>夜过龟岭脑</b><br><br></div><div> 高二上学期初冬的一个周末,先与一同村读高三的同学约好下午下课后结伴回家(带米、菜),我下课后即去寝室找他,关门不见人(估计没下课),这边同班温冬生等也要回,因有一半同路,温邀与其同走,边走边等,一路向北走15里到里园村与温冬生等分路后,只剩下我一人,冬天夜黑得早,这时夜幕来临,又下起毛毛雨,我打着一把伞,踏上向西通往龟岭脑的一条小路,这条路以前是安福、黄陂通往宁都的官道,道路崎岖,夜色渐浓,开始爬龟岭脑时,天已黑了,山路左边是几十米的悬崖,而右边山上从伞沿探下来的枝叶类物,令人害怕,终于通过了石亭来到万寿寺前,寺里有烛光,但受小时候听长辈龟岭脑神鬼故事的影响,不敢去寺里借火(后来得知同村那位胆子比我大,比我更晚路过该寺时到寺里借了火下山),只好摸黑下“龟岭坑”(370多石级,呈V形,两边峭壁高四五十米,峡底有一条半公里长的石径),怕也没有用,只好硬着头向前走,一个石级一个石级慢慢向下移,好不容易到了峡底,这时突然从对面方向传来“嚓”、 “嚓”、 “嚓”的声音,声音渐近,令人毛骨悚然,魂飞魄散,不一会儿就遇到了一同村去山背走亲戚的老乡,到家后心有余悸不由自主的痛哭了一场。现在想到还害怕,这条路传说解放前有强盗,也摔死过人,白天一个人走也会害怕,现在已修通了水泥公路。</div><div><br><b>人物小记</b><br><br></div><div> <b>学习榜样李怀忠</b>。高中三年,班长李怀忠毫无疑问是班上的头号学霸,当之无愧的男神,是我学习的榜样。记得有一次我向他请教学好英语的方法,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有点破的《英语字典》给我看,里面不少单词下面画有铅笔、圆珠笔、红笔等线,说:“这本字典我已看了3-4遍了,我要把它背下来;学好英语,没有它法,唯有强记”。原来他成绩好也不是轻易得来,有道是天道酬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此言真理也。</div><div><br> <b>铁汉刘小山</b>。听说小山的父亲是公安,难怪记忆中的他,中等身材,非常结实,走路虎虎生威,令人羡慕,老想我有他那样的身手该有多好,更为人称道的是肌肉硬似铁样,触摸感觉是硬硬的,显然是站过桩(马步)、炼过把式(功夫)的;到了冬天,大家穿上厚厚的毛衣、棉袄都嫌冷,而他就是一件衬衫(或内衣)加一件外套过冬,真铁汉一个。<br> <b>同桌的他</b>。我的同桌有2个,先是曾勇华,后是付清云。勇华同学瘦瘦的平时喜欢锻炼和练武,好象有点功夫,甚是佩服,有一次经不起同学起哄,我和他比赛摔跤,大家认为我一定输的情况下反而我赢了,可能是我常干农活,有些蛮力;勇华同学高中毕业后仅见过一次,是从南昌返宁都的班车上偶遇的,但他中途从广昌下了车,甚为想念。清云同学戴一幅眼镜,文质彬彬与我一样喜欢下象棋,我们经常交手,互有胜负;后来参加工作一起留守宁都也常杀上几个回合,以较高低,只可惜后来他去了发达地区广东。</div><div><br>感谢时代,感谢命运,让我们有缘同窗三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为我们开启人生新的征程。</div><div><br>岁月蹉跎,光阴似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又令人难忘,我期待下一次的相聚,衷心祝愿老师们、同学们平安健康,如意幸福!<br><br>幸文生2015年10月24日于宁都<br> <br>同学读后感:<br>胡震:@老幸 :叙事详实,夜行龟岭脑情节感人至深。穷苦人家,摸扒滚打,终于考上大学,是那代人成材的样本事例。<br><br>张永春:幸文生,谢谢分享!文章写得非常好,我看了非常感动。逆境中成材,你应该为自己一路走来而自豪!谢谢你花时间把这些写下来与我们分享!<br><br>杨微生:@老幸 幸文生,谢谢分享!文章写得非常好,我看完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已经热泪盈眶。我跟你有很多相同之处。 我也是兄弟姊妹很多,家里极端贫困,初中毕业以后想考中专以减轻家里负担。但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中专学校录取我,尽管我的分数已经非常高了(可能在考中专这些人里面,我应该排名数一数二)。收到宁都中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在家里嚎啕大哭了一场。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哭。在我心里,我是很不情愿去读中专的,觉得太委屈了。现在阴差阳错,让我去读高中,对我来说是很符合我的心愿。擦干眼泪,背上行囊,又开始了三年的苦读。很有幸的,加入了一个强大的集体。真是终身受益!<br><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中记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蓝宁萍</div><div><br></div> 也许是胆小,我记得去宁都中学报名眼里忴泪,心里忐忑的。那时宁都二中只有11位同学考上了县里第一次统一招考重点中学宁都中学。而我荣幸是其中一员。当时宁二中还举行了欢送,颁发了笔记本和钢笔,以兹鼓励。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了爱我的,我爱的早夕相处老师、同学,感觉自己那么的孤单,彷徨。<div><br></div><div> 新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我无所适从。将近一个月,我才从孤独中走出。当时与我最亲近的是徐琼慧。后来是活泼的张永春。在后来同桌的一年半时间里,她热心的帮助我,还连着她父母一同关心,爱护我。在高考前的一个学期里,阿姨为我打扫出一个房间,晚上住在永春家。每天早点都为我们准备好鸡蛋加肉蒸汤,馒头,我们俩吃过早点就一起上学。很感谢永春一家对我帮助与关爱。祝阿姨健康长寿!记得怀忐忑心上学第一天,让我开怀大笑的还是张永春。也许是我俩有缘分吧。那时的她很是活泼,捣蛋。她同着邓欣还有1班的几个女同学在实验楼下的水塘,推出竹排玩水。嘻嘻哈哈撑着竹排在水塘中央打转,划又划不动,张永春闹的最猛,一个不小心掉人水中,后累几个同学一起掉水中。好在水不深,只在腰部左右。我那时站在水塘边的柳树下哈哈大笑。我很坏吧,张永春。在笑声中胆怯笑没了,欢闹是少年时代最好的沟通渠道。</div><div><br></div><div> 高中三年学习日子一天又一天平淡如水的过着。由于家中是老大,弟妹多,帮父母干家务的担子自然就落在我和妹妹身上。下了课基本上没有时间学习。中午放学还要赶回家煮饭,结果是下午第一堂课是基本在瞌睡中下的课。还好,没被老师抓到,挨批。想想都汗颜。真是对不起啊,老师。多少年过去,至今我还会在想,如果我是家中男孩,不是老大,不用干家务,家里能够给我多的时间学习的话,也许我也能上大学。这也是我高中毕业至今都经常梦见的,还是那个教室,还是那些老师,还是那些同学在一起上课,一起嘻闹……什么是魂牵梦绕啊……春日下雨,端一杯茶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黛色的山,近处的沙滩水,看着楼下郁葱的树木,思绪飞扬。想着校门口绿冠如伞的梧桐树,想着室验楼下的翠竹,想着同学的欢声笑语,一切都那么的美好。<div><br></div><div> 留不住时光,记忆永存。三十年了,同学相聚的日子少之又少。这次聚会没能和同学相聚,心中自然有着痛与无奈。期待五年再与相聚。<br><br>罗义生:<br>没想到张美女如此玩皮!印象较深的是张永春大辫 子,梳得又大又亮,得花多少时间梳啊。如果用这时间来背英语单词,能记几十个吧,如果用来做早饭,不至于第三节课肚子咕咕叫吧,就算是用来钓鱼也是好几条。她怎么这么浪费青春呀<br><br></div><div>杨微生:<br>@蓝宁平 看到蓝美女的文章, 我想起来,我来宁中报到的时候也是很紧张的,因为我晚到了大概两个星期,我以为桌子椅子都占完了,我只能在教室后面站立一段时间了。<br>张永春:<br>@蓝宁平 我真的有干过竹塘戏水掉进水里的事吗?我怎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我以为我高中是个好学生不会干这种事情的!<br>邓欣:<br>@蓝宁平 真情好文章!看你这么一说,好像有这回事,我也够疯的了!<br><br></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粪和桃花</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炜敏</div><br> 嘿嘿,乍看大家以为我是标题党。<div><br> 那天永春同学提议写写回忆高中生活的文字,当时没有答应。因为本人对写作极度恐惧,每次戴老师布置作文我都是绞尽脑汁、苦不堪言,更别提考试作文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想起以前冬天盖了很久的棉被,出大太阳的那天一早赶紧拿出来晒晒、被套洗洗,晚上再套上盖上,拥着暖融融的被子,闻着香喷喷的味道,那种感觉好极了。也许我也该把自己灰色、naive的青春拿出来晾晾了。<br><br></div><div> 围着小区花园转了两圈,想起两件事。<br><br></div><div> 其中一件是高中农场劳动的事。每次劳动,黑黝黝的场长都要事前分配任务,大家都希望能分到放羊放牛的美事,但僧多粥少,我没有一次如愿。有次场长提出挑大粪的任务,两人挑几趟完成后就可以回家。我和曾拥军一举手就如愿了,心里窃喜,这下可以早点干完回家了。谁知道摇摇晃晃地挑着大粪,肩磨肿了不说,在学校操场门口还洒了出来,好不尴尬!反而最后才完成任务。那时候曾拥军还不叫曾(真)理,人家场长才是真理。现在奔5的我想起当年奔5的场长,也只有长叹一声!<br><br></div><div> 另一件事是好像发生在高三吧,宁都中学的文工团参加了县里的文艺演出,那是流行走在乡村的田野上的季节,谭老师为了调节学习紧张的气氛,带我们全班去观看演出。记得我们大家席地而坐,看着惊艳的舞蹈,听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旋律,青春的我已经很久没有荡漾,当时感觉头昏目眩,血脉偾张。眼前满是桃花飘飘,那里一定发生了很多故事,可惜主角不是我!<br><br></div><div> 哈哈,我不是标题党吧?!<br><br>张永春加注:宁中农场场姓吴,因为晒得黑,我们女生私下称他为“黑木炭”。从来对我们说话都是吆喝着的,同学们还被他差遣得不亦乐乎,放牛放羊养猪挑粪,不亦乐乎!<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梦回宁中</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文明</div><div><br></div> 高中毕业三十周年,学校要出纪念册。同学的约稿勾起我对魂牵梦绕的母校的回忆,以致夜不能寐,被爱人怀疑得了失眠症。<div><br> 我跟宁中还是蛮有缘分的,父亲跟班主任谭坚老师在宁中同班一个学期;我们的化学老师周洪煜老师当年也教过我父亲;毕业21年后的2006年首次回到母校校园,就与已经退休的班主任不期而遇。从我们班的百度相册上获悉,我错过了2002年、2010年的聚会,而今年(2015年)的30周年聚会也无法成行,不单无法面对同学们,更愧对班主任的殷切期望。在对老师和同学们说对不起的同时,要对为同学聚会而尽心竭力的组织者们道声“您辛苦啦”,当然还要感谢创建和管理班级百度相册的同学。</div><div><br> 梦回宁中,我于千里之外遥祝老师们健康长寿平安幸福!同学们事业昌盛阖家欢乐心想事成!母校办学办出特色,办成品牌!<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1) 青葱岁月</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宁中,梦想启航的地方。我度过了最重要、最富激情,充满挑战又极具成就感的三年。在这里,有欢笑,也有泪水;有付出,更有收获。我怀念在宁中的岁月。</div><div><br> 宁都中学是全县首屈一指的重点高中,而我们一班二班又是其中的尖子班。我能进入二班着实让父母感到脸上有光,但高兴归高兴,到了这个班,强手如云。上宁中前全年级名次从没出过前三的我第一次期中考试全班60人竟然排在30来位,一下子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恐惧。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次课堂上打瞌睡,老师以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严厉地对我说:“与其在这里虚耗光阴,还不如回家睡觉去。”所谓良药苦口,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div><div><br> 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竞争压力,时刻伴随着我。如履薄冰,如攀高山,是我那三年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div><div><br> 对照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清华向你招手”的豪情和霸气,我之前的种种“辉煌”根本不值一提,学习方法和成绩也乏善可陈。最好的成绩是全国数学竞赛三等奖,这还是我父亲为了激励我的子侄辈特意把奖状塑封好挂在家里的大厅里才让我看到想起的;高考前的那次模拟考试全县排名好像也挺靠前的,不过确切的名次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有同学恭维我是“当仁不让的学霸”,我爱人笑翻了,她说“你上个南航就成了当仁不让的学霸,那你那些考取清华、中科大、上海交大和同济、浙大等一流大学的同学岂不是超一流天才?”</div><div><br> 班上有同学那时就定了方向搞实业(现在真的成了实业家),相比之下我根本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听从父亲的建议跟班主任打招呼要报位于广州的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却鬼使神差地被南京航空学院的招生简章吸引,把志愿改了。从这一点看,志存高远是多么重要!</div><div><br> 没了傲气,还好我有傲骨,天生不服输的傲骨!这得感谢我那从来都要强的母亲和农村艰苦生活的锤炼。</div><div><br> 环境变了,我艰难地完成了新角色的认知、定位和转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学会了不去羡慕同学们的种种参考资料和学习的便利条件,不去羡慕别的同学有资格参加学校的各种培训,不去钻研难题、怪题,而是从教科书、从基本概念求答案,寻找突破口;我也不再好高骛远望着大学梦兴叹,而是学会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可以每天做的小事情;我还学会了以终为始,每一个阶段的结束都是新阶段的开始,所以每次考试都好好总结,准备下一场考试,这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不谋而合。</div><div><br>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方法竟暗合学习的真谛:理解基本概念,各个知识点才能融会贯通;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概念就是“宗”;目标管理,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持续改进。用这些理念和方法,我完成了工学学士、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和博士后课题研究;做了十多年的企业管理者代表,通晓三种质量或环境管理体系后得出结论,所有的管理体系都是通过PDCA循环、持续改进最终达成目标的。</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 高中撷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高中三年,引以为傲的事情不多,仅撷取三两件趣事,以为纪念。</div><div><br> 头一件事说来十分感谢语文老师戴存仁老师,他为我播下了喜欢语文的种子。虽然我在作文中老是把“却”的硬耳朵写成软耳朵,戴老师给我修改过不下十次,他还是屡屡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我也因此觉得语文是高中那些课程里面我学得最好的。记得有一次用“影影绰绰”和“旋律”等词语造句,戴老师表扬我写得有意境,我突然就迷上了咬文嚼字和推敲的文字功夫。虽然远未达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境界,但也开始追求“不可减一字,不可增一字”。如果人家说改不动我的文章,我往往会沾沾自喜。一年暑假,我喜欢上了作文,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写了一篇自认为不可增减一字的文章寄给戴老师修改。后来戴老师真的回信了,先是为由于搬家耽误回信表示歉意,接着表扬我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最后说如果怎么稍微调整一下会更好。</div><div><br> 那时我跟杨微生、黄玉生、黄毕锋的关系最铁,第二件事情跟我这帮“铁哥们”有关。我们在学习数学归纳法,只要证明N+1成立,就可依此类推,证明无穷大时也成立。一天吃好晚饭我们四人去散步,在往操场的路上,杨微生突然很认真地告诉我们“人吃得再饱,一粒饭总是能吃下去的”,同时我看到他的眼角闪过一丝狡黠。我正想顺着他的话表示赞同,忽然觉得这是一个陷阱,与黄玉生异口同声地说:“如果真的吃饱了,那是一粒饭也吃不下了,否则就不是真的饱了”。因为知道他在耍赖,我们也索性狡辩起来。说到最后杨微生终于承认他在误导我们得出结论:人可以吃掉无限多的饭。我们四个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杨微生是因为我们发现了他的陷阱,而我们则佩服杨微生的机智,同时我们都对数学归纳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div><div><br> 关于游玩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就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而且录取率只有30%左右,真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英教育,大学生都被称为“时代骄子”。我们很少有机会玩,更不用说出去游玩了。初次旅游是和三个初中同学结伴到翠微峰,忘了是怎么去和怎么回来的,只记得第一次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倾倒,蒙蒙细雨中用尽各种能想到的诗词,什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览众山小”之类的,总之不管相不相称,只要跟山有关的,都往上堆砌。第二次是和班上两个同学骑自行车到莲花山,一路上骑得很辛苦,爬山也爬得气喘吁吁,到了目的地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事后想想还是路上有意思,值得回味。这似乎揭示了那条真理,真正的风光不在终点,而是在奋斗的途中。第三次是班主任组织全班坐车去莲花山,至今还记得在我们脚下缭绕的云雾。不知道那次为什么那么兴奋,看什么都特别美丽,特别想放声高歌。第四次则是高考过后我们班最后一次聚会,班主任组织到凌华山。那次的篝火晚会、庙里借宿犹历历在目;有的同学彻夜长谈;参加那次聚会的同学,几乎每人都保留了那张我们迎着晨曦在凌华山顶虽然睡眼惺忪却满脸灿烂的照片。记忆中,那张照片成了我们高中生活的定格。</div><div><br> 我特别想书写一笔的还有考场外火红的石榴花。高考前的模拟考试,我的考场在一栋估计建校时就有的二层小楼,红砖黛瓦,掩映在错落有致的古柏之中,窗外靠墙一棵火红的石榴树。坐在考场上,只要往窗外一瞥,就能看到火红的石榴花像跳动着的生命之火,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心里说不出的舒坦和踏实。如今我的停车位旁边也有一株石榴树,每看到火红的石榴花就会想起那年的高考,想起那生命之火。</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3) 羊羔跪乳</b></div> 感恩宁中,感恩母校!母校圆了我的大学梦,开启了我的梦想之旅,使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div><div><br> 有同学动议捐资设立85励学金,我举双手赞成,并承诺为资助学弟学妹们完成学业尽绵薄之力。我的大学本科班级也设立了班级助学基金,我把《38511助学基金章程》拷贝给了胡震参考。胡震执笔的《85励学金章程草案》我看过,可操作性好,是可行的,起点很高。我们也可以把85励学金做成一个品牌。<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江苏无锡,2015年10月</div><br></div></div> <b>彭铭</b><div><br></div><div> 永春同学的指示,每位同学均需动手回忆当年学生时代的历史点滴及为同学之寄语。截稿日期是26号。然,工作及家事繁多,加之,我,天生惰慢随性,至晚11点时方觉时间紧迫。从来就是个“思绪万千”却“惜之如金”的凡人,只因不敢食言,无奈,往事如烟、朦胧缠绵,不知从何时记起、从何处落笔。岁月如梭,因为平静;波澜不惊,因为心智钝迟。年少时,羡慕出类拔萃,白髯时,却自甘平淡无奇——是,何等的“伤天害理”啊!?哎,看惯了生离死别、习惯了人情冷暖的我,真是无力执笔!“喂,跟老同学们说几句嘛”——情感的主人不断提醒着我。</div><div><br> 美酒,生物表达之精华——我爱她!我天生不善刻录事件的能力。故,我从来都难成高分考试的故事。醒悟,却是我似乎难入世俗的因原。我,该如何回答老同学的要求呢?我想起了两年前我留下的那瓶马爹利蓝带干邑,就用她,今晚我不入睡,就让她为我慢慢揭开往日的爱怜,我,为向老同学们倾诉,我,启开了这瓶美酒,我只想让她带着我回到、回到1985年以前······</div><div><br> 当200毫升最心爱的白兰地慢慢地馨入我的思绪,我愈加将3小时前查看过的同学们的音容笑貌揉入了我无尽的温暖之中。我,该对敬爱的老师们和亲爱的老同学们说些什么呢?千言万语又能从哪开始呢?诗!诗不就是我的思嘛······<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假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当年的我们不曾相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又怎有今晚对你的思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当年我们不曾彼此撞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哪来今日喋喋不休的怒骂与笑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当年我是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抢夺了你的荣耀与机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是否还会、还会怀恨我至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当年的你换成了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否你也会怨天尤人、长恨戚戚</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噢,我的老同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父母将基因传给了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信定如你的父母一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怎会希望——你会像我、我会像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成熟后的今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不会期望儿女像哪个曾经荣耀过的非亲非故的英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谁能告诉我,谁曾告诉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安与长寿”——哪个又跟辉煌有过半点的联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你不是我,我不是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为,幸福1属你、幸福2属Me</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师们健康,犹如父母们之健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师们长寿,犹如父母伴我之百年千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们长情,让我们生命永远年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们相守,让我们生活快乐无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兄弟姐妹的紧密呵护,是家族延绵不绝的保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老乡亲的雪中送炭,是种族生生不息的力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物质财富未必是成功的不缺因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多少充满真爱的父母会强求你的富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要以为能主宰别人幸福是统治者不二的强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多少呼风唤雨的枭雄终究也遗臭万年!</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我行走不便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你,健步赛过许多少年儿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轻盈矫健的轮椅,跳跃的或也是最美的音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你孤单寂寞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我,嘶哑着歌喉唱曲《同桌的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余辉的斜影中,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你睡梦中惊呼起我的花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定会用饱经风霜的心音——应和着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哪一天,我离去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悼念我时,一定要高呼一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852班的老同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顺风······</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后记:已是凌晨1点,我想打成字,发给永春同学。原来——她给我的26号限期,并未超时!另外,此生我伤人无数,相信下辈子定有报应。而今,我存善怀慈、救助病患,以求减轻孽障,来生依然幸福!</div><br></div><div>2015年10月27日凌晨<br>彭铭,美酒微酣,记于赣州陋舍<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致谭坚</b>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范家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支粉笔两手兰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角眼晴四处巡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天忙碌六七不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万九饼十分想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盘麻将千块输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部工资送给别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桃李芬芳别再赌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体健康共享天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送给老谭)</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国庆】</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范风生(范家兴)</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行白鹭上青天,老子挤在最中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借问酒家何处有,又被堵在收费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犹抱琵琶半遮面,车上忘带方便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生我材必有用,八个小时就不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寒雨连江夜入吴,高速路上看日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岸猿声啼不住,家里不住车里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见不平一声吼,高速路上来遛狗。</div></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秋月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温小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拾一片桂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甜蜜醇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一泓月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快乐收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品一口莲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寄一情衷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抚一曲心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蕴一律宫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一帘幽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恋一生娥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念月朔月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把流年延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宫吴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否闻过饼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婵娟姑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曾秋波荡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秋的银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铺满我心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喧染的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韵满地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注:1.,莲蓉是指月饼;2.,宫商是五音中的二个音;3.,娥嫦是嫦娥,为韵而对调;4,月念是每月的初二十一到三十,月朔是初一到初十,月望是初十一到二十。)</div>祝您中秋节快乐!<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感恩有你,同窗共读</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献给宁中85届高三(2)班师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永春</div><br> 宁都中学85届高中毕业30周年聚会刚刚完毕,我已开始准备咱们高三(2)班毕业30周年纪念册。我在微信群里鼓励班上的每个老师及每位同学写一点东西,要么是回忆高中三年真实难忘的经历和感受,要么是写几句话表达对此次30周年聚会组织者的谢意和对同学老师的祝福,以便收入班纪念册。<div><br> 我自己该写些什么?我早在年初就想,今年是高中毕业30周年,应该大庆,学校年级和班上会举行聚会吗?春节期间,我终于通过涂宁参入了“宁都中学85届童鞋群”与(1)班和(2)班的部分同学久别重逢,后来电话联系上了谭老师,最后得知年级将在国庆节期间举办毕业30周年聚会。时间不巧,我已经买好了机票5月底6月初回国参加上海交大同班同学在厦门举办的“30周年聚会”,想必不可能10月份再回国参加高中聚会了。但这并不防碍我要为高中毕业30周年聚会做点事情的想法。<br><br></div><div> 我把我的影集翻出打开,把高中同学的合影,不仅是中学时照的,还有上大学和历次回国同学聚会时照的所有照片,都扫描进电脑,又把照片传到Google相册里做了一个“高中同学”的影集。我常常看着这些照片,任岁月的河流在我的心中流淌,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高中年代.....<br><br><b>一、心不甘情不愿地进了宁中高一(2)班</b><br><br></div><div> 我小学升初中,就顺理成章地进了宁都中学初一尖子班。初中三年,成绩上等,加上我是学校文宣队的骨干成员,而且在宁都县也能算得上是一个高干子弟......总之,我自我感觉很好。初中升高中,尽管是宁都县第一次全县统考,统一招生,我也毫无悬念地进了宁都中学。<br><br></div><div> 开学来宁中报到,使我大吃一惊的是我竟然被分在了高一(2)班,而我原来初中尖子班的绝大部分同学,连同我们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刘桂英老师,则组成了高一(1)班!这个消息使我感觉五雷轰顶,不能接受。我哭丧着脸去找刘桂英老师,她给我解释,学校把原宁中的学生按高中统考成绩排名,“1,3,5...”名进了高一(1)班,“2、4、6...”名进了高一(2)班。我恼怒地发现,(2)班最高分的李怀忠就不是我们初中尖子班的,再加上(2)班有一半同学是乡下来的住校生,我的天哪!我心情沮丧,脑子混乱,只记得对刘老师反复地说:“我要去(1)班,让我去(1)班!”<br><br></div><div> 后来,(2)班的班主任谭坚老师来找我谈话。谭老师不是陌生人,因为他在文宣队带乐队。佷显然,谭老师已经知道了我和刘老师的谈话,不记得他到底跟我说了一些什么,唯一记得的是他说过:“如果你坚决要去(1)班,我也不会阻拦你。”<br><br></div><div> 当时我的脑子里一团浆糊,不知该何去何从。我想去(1)班,毕竟那里有我绝大部分的初中同班同学,再加上已经几乎是半个娘的刘老师!可是我也不忍心一直闹下去了,就糊里糊涂地被谭老师领进了(2)班教室里。我沮丧地坐下,环顾四周的同学们,这教室里的女生中,没有曾新红、杨东宁和杨芳英那些闺蜜,但邓欣在,也许她以后可以和我作伴;男生中没有林伟成、李新宁和涂宁,但有师范子弟李怀忠和曾拥军,还有那从小就和我同班同文宣队的廖凡......就这样,我心不甘,情不愿地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br><br><b>二、不知不觉地成了学霸</b><br><br></div><div> 高中时代不完美地启动,日子一天天地过着,我们班的同学渐渐地熟悉起来了。我渐渐地适应了在(2)班的学习和生活,不再一下课就往(1)班跑了。渐渐地,我发现说话有点结巴的班长李怀忠是一个数学天才,象陈景润一样充满智慧;班上有一个从262队来的胡震,极其聪明且说话文绉绉的;还有一个小矮个杨微生,不仅是数理化天才,而且能言善辩,逻辑性极强;还有那从小一直与我打闹不休的廖凡,也已经是好男不再跟女斗,而是同杨群一晿一和,娱乐全班了。<br><br></div><div> 我心惊胆颤地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在宁中,有太多的女生初中成绩突出,上了高中就不怎么样了,甚至一落千丈,正因为这原因,我父母和我在我初中毕业前还想过是否让我初中毕业直接升宁都师范,以后争取师范毕业留校。但刘桂英老师不知从哪知道了这事,责备我,说我不该如此志短,一定要上高中考大学。好吧,上就上,但我小心翼翼地学习生活,警告自己决不能成为一个重复“初中突出,高中了了”的女生。我想正是因为我的这种警惕心理,让我在学习上比初中花上了更多的功夫,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我的成绩竟然排在第三名,名列李怀忠和胡震之后,比那个杨微生还好一点。这让我太吃惊了,一种偷了好东西后作贼心虚的内㡱心态。死党杨芳英前来祝贺,我不好意思地说:“别太当回事,这次是超水平发挥而已!”杨芳英也很理解地点头回应:“我觉得也是!”日子又继续过下去了,可是,我心里一直想着,既然我期中考试排名第三,期末考试总不能掉得太难看吧!虽然我从来都不认为我的智力和能力和李怀忠、胡震、杨微生和曾拥军等人在同一个水平上,我一直拼命地努力着,不让自己的排名下滑得离谱,而且这种心态一直持续了高中三年,成绩竟然也算是稳定。<br><br></div><div> 后来,常有人说我和曾新红是我们那一届的女学霸。我心里想,我最初的动机也只是不让自己成为另一例“初中突出,高中了了”的宁中女生。感谢上苍,在我努力的过程中给了我超常的回报,让我与李怀忠,胡震、杨微生、曾拥军那些超级学霸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br><br><b>三、风度翩翩的小班主任</b><br><br></div><div> 高中的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谭老师说要去高三教补习班,要暂时离开我们高一(2)班,不过他保证在我们高二时一定会回来的。我还没来得及理清自己对这个消息有什么想法时,风度翩翩的袁明生老师就走马上任了。袁老师是我三哥高中的同班同学,79年高中毕业去了赣南师院,82年分配到宁都中学,接手我们高一(2)班。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所以他们上大学时也只有十六七岁,三年后大学毕业也不过20岁。这位小老师也似乎太有自知之明,常常跟我们说话的时候脸红,也不好意思太教训我们。<br><br></div><div> 袁老师虽是新手上任,但工作极其认真,认真备课,好好上课,还给我们很多额外的难题开小灶。我当时做那些开小灶的难题时做得云里雾里的,每次和我们正常的家庭作业交上去,袁老师都会把难题作业留下,仔仔细细地批改,再加注解,发回后我一看就懂了。谢谢袁老师!<br><br></div><div> 袁老师是个谦虚沉稳的人,从不多话。既使他今天在咱们班微信群里,也极少发言。我问过袁老师:“不知道你在群里看着我们这帮学生整天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地胡说八道,有何感想?我知道我们这个班是你大学毕业后带的第一届学生,不知道我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深不深?”袁老师告诉我:“你们这个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刻骨铭心!”<br></div> <b>四、文宣队成员养尊处优</b><br><br> 高一结束了,高二开学了,谭老师也真地回来做我们高二(2)班的班主任,而且带来了强大的师资队伍:物理老师陈初一,英语老师刘慧江,化学老师周鸿熐,生物老师陈作茂,政治老师敖魁永(后来敖老师调赣南师院,由王润水老师接任),当然,还有我们德高望重且已是学校教导处主任的语文老师戴存仁。如此强大的师资阵容,吸引了宁中教工子弟钟天明和赖小芸从(1)班转到了我们(2)班。我很高兴赖小芸来和我作伴!从初一开始,我俩就一同在文宣队里,我们的双人舞“假如你要认识我”也是那个年代宁中文宣队的一个经典节目。<br><br> 赖小芸美丽而文静,高贵而庄重,真的很有女神气质,是当时我们宁中首当其冲的校花。暗地里,我对她的美貌和气质真是羡慕到嫉妒。今年5月底回国在北京和她相见,她美丽依旧,女神犹在。我后来整理她高中的照片,看着照片上的她,情不自禁地用微信把照片传给她,并告诉她:“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你,美丽,大方,端庄,文静。高中那时我多么希望自己的性格和你一样。”赖小芸回复:“你才一直是我的偶像加学霸,又泼辣大胆,能力超强。我觉得自己胆小懦弱,平庸无用。”看来我们一直相互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偶像,只顾着欣赏对方,忘记了我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br><br><div> 高二的日子一天天过着,紧张而愉快。我和赖小芸班里文宣队里同进同出,真是默契。当时每个星期有一个下午全班同学要去宁中农场学农劳动,每学期有一个星期农忙劳动不上课。那个宁中农场的吴场长(因其人常年在外面风吹日晒而皮肤极黑,我们女生暗地里称其为“黑木炭”)从来都是对学生们大呼小叫的,同学们还乐滋滋地任他吆喝,喜滋滋地放牛,放羊,养猪,种地等等,不亦乐乎!不知从何时开始,文宣队的王哲平老师去跟校领导申诉请求文宣队的同学不用参加每星期一下午的学农劳动,一个星期的农忙劳动也只要去半星期,理由是我们文宜队同学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留在学校排练节目,花了很多时间,要用学农劳动的时间补回来做功课,校领导还竟然同意了这个做法!从此,我和赖小芸毎个星期学农劳动的下午都呆在礼堂前面那间作为文宣队总指挥部的小房间里,一边心不在焉地学习,一边找机会和孙耀斌、廖凡、以及王老师本人聊天砍大山。每学期一星期的学农劳动來了,王老师又出面说,我和赖小芸本该去农场劳动的那半个星期,他需要我们帮忙整理演出服装道具,以及布置礼堂舞台,所以整个星期都不用去宁中农场,呆在宁中礼堂里就行了。不想王老师这一举,把谭老师都惹怒了,气呼呼地从宁中农场回到宁中礼堂的小房间,当着王老师的面对着我和赖小芸大喊大叫:“我想让你们知道,班里的同学们对你们两个这种养尊处优不用劳动的作法极其不满!你们可以也应该用你们本不劳动的那半𠆤星期整理服装道具,装饰舞台,另半个星期应该去农场劳动。”我立刻反驳:“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不能用本该学习的那半星期来做别的事,所以剩下半星期,只能整理服装道具,装饰舞台,没法去宁中农场劳动。”谭老师很生气,但也一下不知该怎么跟我辩论了,于是决定不理我和赖小芸,独自走了,由得我们去。这时一直站在旁边听我们争吵的王老师才开口说话:“我一直在等什么合适的时间替你们俩说话,没想到还用不着我说什么!”<br><br><b>五、钟建明的去世---人生第一次经历生离死别</b><br><br></div><div> 高二的生活紧张而愉快地过着,班里的同学也已经很熟悉彼此了。廖凡和杨群转去了文科班,剩下来娱乐全班的任务就落在了范凤生和姚文龙的身上。他们的打闹,和谭老师不停地对他们的批评教育,是班上的一桩趣事,不能不看不听。渐渐地,我发现咱们班的住校生白天黑夜在一起,周日周末共相处,竟然一个个都练得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这不,杨微生刚结束和黃玉生的唇枪舌战,陈昌金和黄文明又开始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戴老师经常在语文课上读一位叫苏瑜的同学的作文,特别是有一次一篇描写宁中农场劳动的作文中,这位苏瑜描写劳动努力,手指起泡,用了“十指连心”这个词,竟然让赫赫的戴存仁大师在课堂上大赞了好久!我有点羡慕这帮住校生了,个个进步飞快,不就是因为有比我们走读生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切磋嘛!<br><br></div><div> 我后排座位的同学也总是给我带来最好的娱乐!最早坐在那的范凤生自然就不用多说了,不知道哪个学期起,胡震和曾拥军坐在那里了。我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里可激动了,要知道,这两位(2)班的才子,让我仰慕已久,现在一双一对就在我身后。他们的每句对话,我都洗耳恭听,恨不得也能插进去讲上几句。这两位同学都是文理兼优的超级学霸,他们的作文被戴老师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已不是新闻,你要听他们的对话,才能体会他们满脑的智慧及满腹的经纶。那时的我,对他们俩,特别是对胡震,佩服得五体投地!<br><br></div><div> 不知不觉中,蓝宁萍成了我的闺蜜,无话不说的好友。我们经常课间休息时,在校门口的梧桐树下散步,在校中央的花园里徘徊,看花谈心,还常为校园里哪种植物的绿色是最美的争得谁也下服谁。最记得不知道从何时起,晚自习中间休息时,有人推着自行车来学校卖汽水,我们总是挤进去买,那汽水味,至今也是全世界最好的!<br><br></div><div> 高二下学期,宁都发大水,水退了,可是传染病发生,不幸的是,咱们班的钟建明染上了“出血热”---一种剧烈致命的传染病。咱们班同学们凑了钱,买了点水果,我代表我们全班拎着水果去医院看他。我妈在医院工作,我先去医院找到她,由她带着去传染科。我妈告诉传染科的护士阿姨我是来看那得了“出血热”的小鬼同学的,那护士阿姨马上摇着头说,他快不行了,然后把我带到钟建明的病房,把门打开,叫我只能站在门口,不能进去。钟建明的家人在病房里陪着他,见我来了,从我手中接过水果,放在病床旁的床头柜上。他们跟钟建明说:“张永春代表你们全班来看你了。”我真的不知道钟建眀当时有没有听到他家人对他说的话,有没有看到我,因为虽然他的眼睛是睁开的,可是好象没有转动。我在门口站了一会,嘴上好象什么也没说,可是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着:“钟建明,我代表咱们(2)班全体同学来看你了,你一定要好起来,我们等着你回来上课呢!”<br><br></div><div> 后来谭老师告诉大家。钟建明好象在我去看他后的第二天走了,我们凑钱买的水果,他一口也没来得及吃。<br><br></div><div> 直到高中毕业,我都会常想起已去的钟建明。那是我们的第一次生离死别的人生经历。我们当中的一位同学,还没能与我们一起高中毕业,就已离我们而去了。<br><br><b>六、学习紧张枯燥、心理压力巨大的高三</b><br><br></div><div> 终于迎来了高中的最后一年,学习紧张,生活枯燥,心理压力巨大,每天都是复习,考试,模拟考试,再复习......终于5月份的预考来了,我考完后自我感觉还可以,可是分数下来远不如我预料,这完全把我吓坏了!可是有人还更惨,预考完后没进分数线,就只能回家不用再来宁中上学了。我们也是在预考结束后照的全班集体照,当时有的同学哭得眼睛都肿了,抺掉眼泪照的,我自己虽没有泪,但心中有很多委屈。所以直到今天,每次盯着高中毕业照里的我,我知道那不是一个最快乐活泼的张永春,而是一个有一种很强的压抑感,一个受了委屈也不能说的女孩。<br><br></div><div> 接下来,紧张迎高考,我好象觉得脑子越来越不好使了。终于糊里糊涂地进了考场又出了考场,考完了。接下来是同学们看考题答案给自己估分再填高考志愿。经过预考那估高考低的经历,我这次不敢给自己估分,被逼得不得以而为之,估出的分数也比真正考分低得太多。还好我填高考志愿时没有手软,第一志愿“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志愿“西安交通大学”。后来被我那当时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任教的三哥大骂了一顿:“你真的以为上海交大不要你,西安交大会要你吗?!”我给吓坏了,等通知的那段时间都是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哪所大学会录取我。<br><br></div><div> 终于一天上午我和一帮同学去学校,谭老师从实验楼那边隔着水塘对我们大叫:“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我们赶忙冲进校门口的传达室里,我拿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来自“上海交大”!我拆开一看,大叫道:“这不是我报的专业,去读什么'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温小琼随即笑我:“那个专业是打铁的”!顿时,同学们都开始叫我“张铁匠”。<br><br></div><div> 我开心地笑了,我很高兴去上海交大,打铁也行!我突然轻松了,觉得高三那一整年的压抑和委屈都瞬间散去,身心轻盈,能飞向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br><br><b>七、感恩有你,伴我同窗共读</b><br><br></div><div> 终于,我们高中毕业了;终于,我们要分道扬镳,各自奔向全国各地那一所属于自己的学校了。谭老师和蓝宁萍特意在我们上大学之前,组织大家去了一趟莲花山。那真是一趟轻松之旅,看着班上每一位同学的音容笑貌,我突然想通了,我们(2)班之所以优秀,不仅因为我们(2)班有师资强大的阵容,而且同时咱们班得天独厚,一半走读生,一半住校生,这种混合使我们得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是咱们年级其他五个班没有的条件!<br><br></div><div> 我开心地笑了,感谢上苍对我的厚爱,把我从初中那些同学老师中挑出来放在(2)班,使我有幸成为这个优秀班级里的一员。<br><br></div><div> 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感谢前世的造化,让我今世与你们同窗共读;感谢今生的缘分,让我们一起度过花样的年华;感谢生命中有你们的陪伴,从过去,到现在,到永远......<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张永春2015年10月10日于美国亚特兰大</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