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记忆里亮着一盏小灯笼,一点荧荧之光照亮了我的童年。</h3><h3> 那时的乡村夜晚是漆黑黑的,只有在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煤油灯笼高高挂,散发出昏黄的光晕。穿着新衣的娃儿们哪里能在家里待得住,总是要在外面疯跑玩乐,在院子里的光影下排文艺、练节目,偶尔放一个舍不得放的柴火炮,炮声压不住娃儿们闹哄哄的声音。院子里玩腻了,就要跑到村子里玩儿。漆黑的村中小路,有盏小灯笼提着照亮该多好啊!于是过年时才独有的小灯笼便诞生了。</h3><h3> 起初自己找来棍子、铁丝、花纸等材料试着制作,但总是笨手笨脚的做不好。哥哥姐姐看到了便参与进来制作,于是一盏丑丑的小灯笼便制作出来了。红柳提杆儿,铁丝轮廓,外糊一层花纸。灯笼里需要点蜡烛,于是翻箱倒柜的寻找蜡烛头,那时蜡烛是稀罕物,找一截蜡烛头很不容易,找着了宝贝似的赶紧栽在小灯笼里,迫不及待地点燃,提着小灯笼走东家、串西家去了。</h3><h3> 我这小灯笼煽风点火起村里的小伙伴们——磨着大人也要制作小灯笼,大人们是不屑一顾做这个事的,他们要忙着做年饭,打纸牌、掀花花……可是谁家还没几个哥哥姐姐呀,那时候每户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娃儿,大点的娃儿给小娃儿制作小灯笼。于是,村子里的娃儿们人手一个小灯笼。</h3><h3> 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娃儿们提着小灯笼,点点荧光照亮黑漆漆的村中小路,娃儿们从这家出来进那家,从村子这头玩到那头,伴随着欢声笑语,年味儿更浓。</h3><h3> 有一年的三十晚上,我又提着小灯笼疯跑疯玩,“啪”的一下子摔跤了,小灯笼摔了出去几步远,躺在了地上,纸糊的外壳烧着了,我急急地爬起来灭火,可是来不及了,小灯笼还是被火烧掉了。我是提着一根光杆子哭着回去的,哭的那才叫伤心哪!</h3><h3> 今天,姐姐给她的两个孙子买了两个小灯笼,中国红的喜庆颜色,上面有美丽的图案,里面有小小的灯泡,把手上有一个电源开关,摁一下灯就亮了,红色的光晕很是漂亮。</h3><h3> 我突然想起了童年的那盏小灯笼,丑丑的样子,昏暗的光晕,随之忆起的还有故乡。</h3><h3> 那点点荧光,亮在了我的心里。</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