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秋雨,苦旅不苦

行文随心

<h3>刚刚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新版),就想着应该写点什么纪念一下了。《文化苦旅》这本书名并不陌生,但是因为名中带“苦”,所以从未触碰,大概是向往甜蜜的生活吧,一切疾苦都唯恐避之不及。<br></h3><h3><br></h3><h3>走进余秋雨是从2019年11月末,阅读《借我一生》开始的。这是一本记忆文学,这本书见证过我的学习生涯,我的青葱岁月,随我一起毕业,然后就业,几次三番的物品整理与丢弃,都没有断了与它的缘分,直到如今我才翻开来读。书已经很旧了,纸张与文字都有了岁月的味道,我知道那是经典的味道。没有作者的序言,没有出版社的宣传文案,因此,我无法提前像读其他书籍一样,提前得知这里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值不值得细细品味。</h3><h3><br></h3><h3> 翻开来读,一发不可收拾。所谓记忆文学,是作者根据儿时的记忆,以及家人的言语,和物件的佐证,融合而成的一种文学体裁。第一章《长辈的山》就惹得我多次失眠,遥想当年的乡间之趣和现在的物是人非,不免长吁短叹。假如作者在此,恐怕要引他笑话一番吧!</h3><h3><br></h3><h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吴石岭里走出一位少年,他深谢小学语文课本给予的文学启蒙,数学课本给予的思维启蒙。借住大上海,却遭遇文革灾难。父亲不言,任由批判干将信口开河;他亦不言,任由他们漫说自话,这是家族传承的自信与坚韧。军工垦荒,《绛红色的泥水》里,一下水,脚已冻僵,被芦苇根割得鲜血直冒还没有感觉。但他很快乐,因为远离了批判,可以凭借劳动吃饱饭。然而,批判远没有停息,于是,他躲了起来,《半山失踪》,有了一段特殊的静谧时光,在尘封已久的图书馆读遍古籍,丰富灵魂。出任戏剧学院院长,切切实实做了些事,但这都不是他所想要的。《那么走吧》,《从废墟到废墟》,带着来到世间母亲为他亲手做的第一双鞋《红色虎头缎鞋》,穿梭在世界古文明遗迹中,也穿梭在枪林弹雨和恐怖袭击中。世间便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同时,任由大批判家说三道四,他知道《房主不在屋内》,一切终会落幕,父亲的《那一叠纸条》便是答案。</h3><h3><br></h3><h3>余秋雨用脚走路,用眼观察,用心探究,用笔记录,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隔着文字,我看到了一位能吃苦,爱宁静,善独行的文化学者。</h3><h3><br></h3><h3>突然很后悔没有早点读这一本压箱底的书,早点结识秋雨老师的文字与思想。然而,如果真的早一点,或许也不会有当下这么深的感受力吧。想来,此时,的确刚刚好。</h3><h3><br></h3><h3>来不及系统地梳理思绪,便向好友求借到《文化苦旅》,一看是新版,心中略微有些怅然。我总是喜欢寻物寻到根上,然后跟着它的生长,慢慢查看。而要从新鲜的枝丫绿叶看起,想来也是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正像我走进余秋雨,一早没有关注,读了《借我一生》,才引起极大兴趣,那么且看新版会带我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旅程吧。</h3><h3><br></h3><h3>说是苦旅,其实自得其乐,走路即是读书。总的来说,全书包括探寻中国文化、探寻世界文化、探寻人生文化,凡是自然生态下的旅行,都算不得苦。就像作者所想一样,即使是在恐怖势力下的贴地而行,也远比国内、圈内的那些文人,以“大批判”为业而快乐得多。作者在《黄州突围》中提到提到“乌台诗案”,他发表了与林语堂不一样的看法,我想作者与东坡之间更多的是惺惺相惜之感吧。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然而历代历朝总会有品格低劣的文人,以“检举揭发”为专业,文革尤甚。你的出色,你的响亮,都会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于是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你。这一点,苏东坡经历过,余秋雨也经历过。</h3><h3><br></h3><h3>这一点,我也略有感触,当然比起文坛大家,那些往事真的只能算是和风细雨了,尽管当时在心里也起了不少涟漪,而今都过去了。令我自豪的是,我也采用了沉默和远离的方式,这方式正和余秋雨一样。不由得想起一句诗来:“仰天不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众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辨不争就是最好的回答和回击了。</h3><h3><br></h3><h3>不过,余先生对这些事情还是有了些交代的,不是为自己,是为谢晋、巴金、黄佐临这些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符号。</h3><h3><br></h3><h3>相比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些带有文化气息的自然生态描写。余先生的文笔不同与别人,读起来不会显得枯燥。他总会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点,也是世人较少关注的人,且是我们应该感兴趣的点,从历史里桩桩件件如数家珍,就像一位亲身经历过的长者,坐在午后的阳光里,对你诉说着时光里的记忆。很亲切,很温暖。即使是对南非、中东、东南亚、欧洲的描写,也总会和中国同时代、同类型的文化进行比较,这是中国文人骨子里的骄傲,也是中国读者骨子里的兴趣,更亲切,更温暖。</h3><h3><br></h3><h3>余老师至今不用电脑,一切文字都用笔写。这支笔是幸福的,它见证了余秋雨的一生,不曾辜负一支笔。读书、走路、写作,苦旅不苦。因为,有了笔,一切都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