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爱人老山行

莲花(娇娇)

<h3> 2019年10月下旬,我很荣幸参加了我爱人原部队一军一师炮团三连对越自卫反击作战35周年“重返老山,追忆芳华”的旅行。一直以来,都存有陪我爱人重返老山去看看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想法,今天终于圆了我和爱人的心愿,此次旅行很顺利,很成功,非常感谢组委会的各位领导和全体战友的努力付出!👍👍👍</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s9hgca?share_from=self&amp;user_id=7324759&amp;uuid=58931b131ab38bab4f6267a2d177d3a7&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7324759&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share_user_mpuuid=a911daec659f08067904f0743e114786"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欢迎阅读《在那三转弯的日子里》</a><br></h3> <h3> 10月19日,我和爱人分别从江西赣州和浙江杭州出发,向云南昆明汇聚。</h3><h3> 下午5时许,顺利抵达昆明天水机场。</h3> <h3>这是在下塌的酒店大厅前的留影。帽子上有“参战老兵”几个赫赫大字,一下感到是那样的"沉甸甸"的……</h3><h3> 是啊,当代曾经有过参战经历的军人,还是少之又少啊!</h3> <p> 这是我爱人。据说他们是一军一师炮兵团。他于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随部队在云南老山(麻栗坡县)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老连长袁劲松致词。他也是60多岁的老人了。此次行程,为了陪伴他行走不便的爱人一同前来,把他闺女也叫来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原三团的老班长王守云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当年他随部队出征老山作战,战后留在了云南砚山县,成了砚山的女婿。这次多亏了他的精心安排,谢谢王守云老班长,你辛苦了!据说,他承接了,许多连队重返老山导游任务,对各团及大部分连队的驻守(配置)点,基本上都能够做到了如指掌。大家都说他,不愧为名符其实的"战地导游"。</p> <p>云南小姑娘小伙子为我们唱起了欢迎祝酒歌!</p> <h3>  这是我和爱人的战友们出发前的留影。他们都三十多年未见面了,见后显得格外的亲切。</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前往老山乘坐的大巴车。"重返老山,追忆芳华",有了这几个字,一路上畅通无阻并受到沿途群众的欢迎🌹🌹🌹</p> <p> 一大早从昆明出发,经过几个小时近400公里的行程,来到了文山自治州的砚山县原石油总站。</p><p> 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据说,这也是一个值得来看的地方。由于他们连队,于1984年12月开赴老山前,自1984年7月开始,为适应作战环境,在这里驻了四个多月,进行了临战前的适应性训练。因此对这里也是充满了感情和想往…… </p><p> 这张照片,据说是他们连队出发前,在这个地方拍的唯一一张合影照。当时他们个个都是那么的英俊、潇洒……</p><p> 前三排左二是我爱人邱春生。当时他是该连队的司务长。</p> <h3>身后为砚山县石油总站的办公室楼。当时一个班一间房,打地铺。一个连全住在这里。35年了,还是原来的老模样。</h3> <h3> 战友们在这里重聚,是不是有特别的有意义!</h3> <h3> 这排平房是当年临战训练时,连队炊事班的所在地,平房的第二间就是我爱人当时的“单人间”,由于连队司务长,管钱又管物,享有此特殊的“待遇”😃😃。 </h3><h3> 爱人介绍,右边电线杆旁,上面挂一块蓬布,就是连队的厨房了。</h3><h3> 平房前面的草坪是连队官兵用餐的地方。以班为单位,席地而坐,围在一起就餐的场景历历在目……</h3> <h3>三十五年后我与爱人在这合影😁😁</h3><h3>据说在这房屋后面的山上,他们炊事班先后为团和师后勤的有关部门领导和同志们,进行了野战条件下的热食制作和前送的表演。当年的师军需科王尚德副科长,还亲自来到这里蹲过点。为全师连队野炊由原来烧柴火改为烧燃煤,提供了经验。大大减轻了当地政府支前办柴火供应的压力。他们炊事班还未上战场就荣立了集体三等功。</h3> <h3>这宽敞的场地,是当时他们榴弹炮一营三个连队的车、炮场。团里也经常在这里放电影。据说,他们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的通报,是当时的团长在电影放映前亲自在这里通报的。至今仍记忆犹新,自豪感满满……</h3> <h3>我爱人与当年的给养员闵赛明(江苏宜兴人)及炊事员王桃林(江苏扬州人)的合影。他们都说,非常值得来看一看。当时他们也是小伙子一个,如今他俩也当上爷爷了……</h3><h3><br></h3> <h3>  这是当年部队驻地,唯一最美的“景观”――带假山的水池,许多战友都会在此留影。如今虽然护栏早己锈迹斑斑,但依然值得留影一下。</h3> <h3>战友们在当年训练场上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上午,我们从砚山县向麻栗坡进发。10时许,我们来到了麻栗坡老山烈士陵园,沉重悼念当年牺牲了的英烈,以寄托我们的哀思!</p> <h3>这是三连战友们向烈士们敬献的花圈。</h3> <h3>  在这里安放着近千名英勇牺牲的烈士的英灵……据说这样的烈士陵园,在云南、广西的边境线上,不知其数。</h3><h3> 据说,我爱人所在的师,那次参战也伤亡了2000余人,其中牺牲了370多位战友。此时此刻,令人感到十分的震撼!</h3><h3> 当年,为了祖国的安宁和领土的完整,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啊……!</h3> <h3>这是原连队指挥排长、上海某区武装部长朱生存大校夫妇在敬香……</h3> <h3>  这是来自山东聊城的孙建光小战友在向烈士们致敬!据说那时参战他才16岁,不知世事,根本不知道战争有什么可担心和害怕的……</h3><h3>这是他第二次重返老山了……</h3> <h3>当时的场景,也令我深深的鞠上三躬,以表达我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h3> <h3>尔后,绕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老山作战纪念馆"</h3> <h3> 在这里看到了当年带领一军一师及三十六师参战时的军长、后任总参谋长的傅全有上将的风采。据说他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功赫赫有名……!</h3><h3> 老山作战后他便提升为成都军区司令员。</h3> <h3>凯旋而归时的傅全有军长</h3> <p class="ql-block">三八女子救护队……</p><p class="ql-block">她们也是炮兵团的,称至为八十年代的军中娘子军,其队长曾经受到过康克清大姐的亲切接见,受到了中国妇女联合会的表彰……</p> <h3>壮烈的战争场面举不胜数……</h3> <h3>下午, 我们从麻栗坡出发,行程近三十公里,终于来到了老山作战地区――三转弯……</h3><h3> 这里是他们连队当年的炮阵地。</h3><h3>虽然离边境一线仍有四、五公里之远,但由于这里地势险要,这里直面敌人阵地,经常遭到越军的炮袭……</h3> <h3>来到这里,大伙儿都十分地兴奋与激动!</h3><h3>是啊,三十五年前,大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近二百个日日夜夜,都把自已的生命都置之度外,其情其景是刻骨铭心的!当时谁也想不到三十多年后大家还能够在这里再次相聚……!</h3> <h3>这是他们连队当年的炮位、工事,充满了战争氛围……</h3> <h3>在战时前沿阵地所有的弹药和物资,都要经过此地运输上去,因此,据说会经常不时遭到越军的炮火的封锁,显得格外的危险……</h3> <h3>当年连队炮阵地部署一览……</h3> <h3>"重上老山,再聚三转弯",这三十五年的愿望终于实现!</h3> <h3>据说这里曾经被军评为"模范阵地"。正是由于炮阵地构筑得比较牢固和规范,确保了连队零伤亡。前排左六为袁劲松连长(河南安阳人)。</h3> <h3>当时在前线观察所146高地上的袁连长。</h3> <h3>我爱人说,在这里,再也找不到当年进行过战争的影子和痕迹了……</h3><h3> 由于公路上移, 当年沿路而构筑的炮位和工事,早已经被绿茵茵、一片片的香蕉林被淹没……</h3><h3> 这里是既是向前沿运送弹药物资,也是向下运送伤员和烈士遗体的必经之路!每当看到一辆辆挂着白色红十字旗的车辆,拉着一个个烈士的遗体,从他们眼前路过时,开始会感到十分的震惊和难受,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因为他们都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h3> <p class="ql-block">据倪前明排长(左一,江苏淮安人)肯定地说,后面这颗没有树叶只剩树干的攀枝花树可以定位,连队的炮阵地就在这附近……</p><p class="ql-block"> 据倪排长回忆介绍,那时打炮的任务十分重。每当一打完炮,立马要钻到防炮洞里躲起来。特别是在1.15战斗的那天晚上,激烈的打了一个通宵的炮,打炮打的炮管发红了,还在打。第二天,只见周围的炮弹壳放在马路旁边堆积如山……</p> <h3>我爱人与王桃林战友。</h3> <h3>我爱人与吕宏班长</h3> <h3>三转弯地区。右前方为老山一带前沿阵地。</h3><h3>左前方为八里河东山战区。</h3> <h3>这是我爱人当年在三转弯时的一张留影。</h3><h3>那时他才24、5岁,上战场前写过血书,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只是他在家排行老大,母亲又患风湿性心脏病,万一自己牺牲了会给她老人家带来多大的伤害啊……!</h3><h3> 他说,每当夜晚在这里,当听到或哼到当时最流行的一首歌《十五的月亮》中的"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心中有一种不一样的深深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感觉……狠不得早一日结束战争,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这种愿望是十分的强烈的!这样的画面多少年来一直存在他的脑海里……</h3><h3> 因此,他一直有重返战场的想法……</h3> <h3>三十五年后,再次在这里留影。仿佛如昨天一般,不禁思绪万千……</h3><h3> 他说,感谢上苍,此次参战,双方均未发生空战,也未使用过生化武器,要不后果难以想象……</h3> <h3>当年他们这二位排长(倪前明、朱生存)及司务长。这一次相聚,等了三十五年!</h3> <h3>紧接着,我陪爱人来到连队炮阵地的西侧,寻找当年炊事班驻的地方。从此照片上可以看出,在他身后,在这个山窝里驻住了不少的官兵。</h3><h3>据说,这里团基本指挥所、团机要股、团指挥连、一营指挥所、三八女子救护队及连炊事班都驻在这里……</h3> <h3>可是这样的画面,再也找不着了!可能是为了修路,多余的泥土,全部往这里倒,被掩埋了!</h3><h3>对此令我爱人十分的失望。他说,这下面有一条小溪,当时炊事班制作热食的水源和生活用水,全靠这条小溪来供应……</h3><h3>每天一日三餐,将加工好的主副热食前送到连队的各个炮位。从未断个供。</h3> <h3>我和爱人在他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合影。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完整的画面!</h3> <h3>尔后,我们大家来到了交址城。</h3><h3>这里当年是原炮兵团后勤指挥所。据爱人说,当时连队所需要的给养和被装物资,都需要司务长带给养员一道来这里领取。因此,他对这里也是格外的熟悉。</h3> <h3>据说,当年团后勤处的运输、军械、财务、军需的同志们都在这里面办公……</h3> <h3>目前这里已是一个名叫"老山神炮"的基地,作为成都军区展示常规武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地方。来到这里,看到了各类武器,大开了眼见。</h3> <h3>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歼击机</h3> <h3>装甲车</h3> <h3>40管的火箭炮</h3> <h3>152加榴炮</h3> <h3>130加农炮</h3> <h3>  10月22日,在导游的安排下,我们一大早从麻栗坡驱车40余公里,来到了老山主峰。</h3><h3>老山位于麻栗坡县天保镇,是一座与越南交界的山,老山位于天保镇驻地船头村以西,8平方公里,著名区域有主峰区域(27个山头,最高点1422米)、松毛岭区域(最高800多米)。附近有中国国家级天保口岸 。</h3><h3> 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老山风景名胜区。</h3> <h3>老山地区,由于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无常,时而晴朗,时而雾都茫茫。</h3><h3> 这不,乘无雾之际,赶紧合影一下。</h3><h3>"老山精神万岁",这几个大字,是时任国防部张爱萍将军所题。</h3> <h3>据说,由于这是步兵前沿阵地。1984年4月为了把老山从越军的手中攻夺下来,兄弟部队作出了很大的牺牲……</h3><h3> 我爱人他们属于炮兵部队,其主要任务是 接替兄弟部队,以猛烈的炮火,配合和支援步兵部队,坚守老山地区一带的诸个阵(高)地……</h3><h3> 因此,此次来老山地区,也很想上老山探个“究竟"……</h3> <h3>这是越军原来修建的坚固堑壕。</h3> <h3>这是战斗英雄张大泉副连长的雕像。为攻占老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负伤后,把露出来的肠子塞入肚子,继续与敌人战斗,直至将红旗插上老山主峰……</h3> <h3>在老山主峰上合影。</h3> <p>司务长,给养员及炊事员在老山上合影</p> <h3>坚固的四通八达的堑壕,当年我军要将其攻下,确实不易!</h3> <h3>这里周围地雷仍没有全部被排尽。谨防触雷!</h3> <h3>在老山国境线254号界碑旁……</h3>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曼棍洞……</p><p class="ql-block">师医院的抢救救护所,也就在这洞外的旁边。据说在许多重伤员,在这里得到及时抢救和救治后,才转至后方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p> <h3>洞里是师作战指挥所。据说从这里走出了二十多位将军,也称将军洞。</h3><h3> 当年师首长们就是在这里指挥作战的……</h3> <h3>下午,在战地导游王守云(原步兵三团战友,江苏扬州人)的带领下,又来到了八里河东山,原三十六师配合一师战斗过的地方……</h3> <h3>八里河东山地势险要,与老山主峰隔江相望,位于老山东侧。地理位置非常重要……</h3> <h3>这里据说是八十年代的"上甘岭",山高路险。喝水相当困难。与老山遥相呼应。必须严防死守……</h3><h3><br></h3><h3><br></h3><h3><br></h3> <h3>上甘岭主峰</h3> <h3>简易调堡</h3> <h3>为了守住此高地,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于承受的牺牲和努力……。</h3> <h3>下山时,战友们都在寻找146高地的位置……</h3> <h3>驾驶班长董秋生(河南林县人)、孙建光战友及倪前明二排长。</h3> <p class="ql-block">  云雾太大了,找啊找……</p><p class="ql-block"> 终于判断出那就是146高地。</p><p class="ql-block">据说146高地,是连队侦察兵们观察敌情的常驻的观察哨。他们与步兵老大哥在一起。与敌人阵地相距也只有三、五十米远。他们在那里度过了难以忘却的100多个日日夜夜……</p> <h3>这是巴焦坪村。这里曾经常遭到越军炮击的地方。帐篷小学创办于1984年8月,由首批参加轮战的一军的下属的一个连队创办。后面每一个来轮战的部队都要派人进行交接。直到后来轮战结束,就移交给了现在的边防某守备团的八连。帐蓬小学创办初期,炮火连天,战事吃紧,边境地区停止生产,停止上学。连队的指战员看到学生停课在家,无法读书,认为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他们和当地教育部门联系,决定找地点办学,让战区的孩子们有学上。经过多次反复挑选,在芭蕉坪一个四面环山的山凹里,支起了三顶帐篷,建起了战区帐篷小学。学校教员由部队文化高的战士担任,用炮弹箱当课桌。</h3> <h3>  这是康克清大姐题写的"帐篷小学"。1987年6月1日,帐篷小学的两名学生代表,女生刘学秀和男生涂绪田,受邀到了北京,参加首都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赞誉。1986年5月26日,原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同志还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帐篷小学。</h3> <h3> 最后,我们来到了原老山前线一军指挥所,大门口红色大字依然醒目“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h3> <p class="ql-block">这里位于落水洞的战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楼房,虽然十分地简陋,但却是当年一军的前线指挥所。傅全有军长就是在这里指挥着全军官兵在老山地区展开一次又一次的防御作战……。目前,处于空置状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作战指挥部的旁边是,是144野战医院。据说这块空草坪,是当年直升飞机接送重伤员的地方。当年展亚平等一批重伤员,就是在这里被救治稳定后,才陆陆续续转运至国内各大医院进行治疗,直至痊愈为止……</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来到了天保口岸。这里生活着的中越人民生活得一片祥和和幸福,战争的硝烟,一丝也不复存在了……</p> <h3>  自1979―1989,十年战争期间,前方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无畏,血洒边疆,捍卫了祖国尊严,保持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打出了40年的和平环境,创立了鼓舞全国人民的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为核心的老山精神。</h3><h3> 老山,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老山精神永远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因此,时任国防部张爱萍将军特题词:老山精神万岁!</h3> <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10月24日,我与爱人的老山之行将要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虽然去过香港、澳门和澳洲等国外及国内的各地旅游过,但此时此刻,让我越加感到此次老山之行比以前任何一次的旅行都更具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百闻不如一见。此次旅行,不仅饱览了老山战场的自然风光,又真实地看到了真正的战场是个什么样子;我与我爱人都是同龄人。当时只能耳闻老山作战如何如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通过此次旅行,则可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当时在那环境极为恶劣、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条件下,是如何保障部队与敌作战,度过近200个日日夜夜的,有的流了血,有的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从而愈加感受到他们不愧是那个时代最可爱、最值得尊敬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当年无线班话务员陈晓东夫妇此次老山行的留影🌹🌹🌹</h3> <h3>这是当年给养员闵赛明夫妇此次老山行的留影🌹🌹🌹</h3> <h3>最后,我要感谢我爱人所在连队战友们及亲属们的一路陪伴,也要感谢尚勇、孙建光战友及王守云战地导游的辛苦付出,使我们的旅行是那样顺利和圆满!</h3> <h1><i><b><font color="#010101">  乘这次红色之旅也成全了我俩昆明之行,接下来是我们在石林、昆明风景旅游区的一些照片,供朋友们分享:</font></b></i><br></h1> <p>这是在石林风景区和滇池,海埂大坝景区的掠影……</p> <h3>  这是我陪爱人特意来到大观楼、金殿等风景区,拍下的与三十五年前的对比照。</h3><h3>三十五年了,仿佛就在昨天……</h3><h3><br></h3><h1><b>此美篇的制作,得到了我爱人对情况的介绍和有关素材的提供,如有不足,敬请指正!</b></h1><h3><br></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2s9hgca?share_from=self&amp;user_id=7324759&amp;uuid=58931b131ab38bab4f6267a2d177d3a7&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7324759&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share_user_mpuuid=a911daec659f08067904f0743e114786"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欢迎阅读《在那三转弯的日子里》</a><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谢谢您的分享!</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