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难忘方君

章笑非

<p>第一次见到方君,是在农村样板戏汇演的舞台上——当时我们下放在山区同一个生产大队,那天他扮演的是《红灯记》里的李玉和,唱念做打挺像那么回事。后来我们就认识、交往了起来,才发现他虽然身世坎坷,却是一个很有思想和文化内涵的人。</p><p><br></p><p>方君大我几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谈吐不凡器宇轩昂。现在想来,这大概跟他出身名门有关。</p><p><br></p><p>方君的父亲曾为国军少将,与日军作战丢了一条胳膊之后,转任省城邮电局的局长。一九四九年他本可以撤往台湾,却因舍不下娇妻幼子,加上相信“统战”宣传而留了下来,“镇反”时自然难逃法网,以“历史反革命”罪被判无期锒铛入狱。</p><p><br></p><p>方君的母亲乃大户人家小姐,家有良田千亩,从小锦衣玉食,当了官太太之后更是穿金戴银,享尽了人间富贵。可叹她一夜之间沦为“黑五类”,被扫地出门自谋生路。偏偏是祸不单行,接下来的农村“土改”中其父眼睁睁地看着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田地房产金银财宝全被瓜分,一口气没上来含恨去世;其母本来就是病秧子,连气带悲不久也随老伴去了。</p><p><br></p><p>方君的母亲一贫如洗举目无亲,只得带着年幼的儿子在贫民窟租了间破屋,靠给卖苦力的单身汉洗衣缝补艰难度日。谁知“寡妇门前是非多”,方君母亲的美貌与贤淑引来光棍们骚扰不断。她咬了咬牙,跑到运输社拉起了小板车。</p><p><br></p><p>拉板车每天四五点钟就要起来,装上一千多斤货物四处奔波,一天下来走七八十里路是家常便饭。尤其是盛夏酷暑,头顶上的太阳跟火炉一样,把柏油马路晒成了海棉。车子走在上面,轮胎粘得 “嗞嗞”直响,要使出比平日多几倍的劲才跑得动。碰上没风的日子,人就像闷在大蒸笼里一样,汗“哗哗”地往下流,滴在地上立刻化作几缕青烟飞掉了。三九寒天也不好受,早早地就要从热被窝里爬起来,一出门天寒地冻冷得人直打抖,用力出汗后更是透心凉。</p><p><br></p><p>见母亲如此劳累,方君非常心疼,很小就会用一根绳子勒在肩上帮着拉板车,无论是星期天还是寒暑假从未间断过。虽然因为长期用力的缘故,使得他走路的姿势很难看,总是一颠一颠地向前倾斜,即使是后来发达了也难以改变。</p><p><br></p><p>下放期间我和方君在一起相处了五年,视其如师如兄,对他极为崇拜。那时他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将来“发达”了之后如何如何。其父入狱前留下了一箱书,每天劳作之余,他除了带着我通读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和四大名著之外,还潜心研究《孙子兵法》和《东周列国志》。每到兴奋处,他就会向我吟诵其“咏志”诗:攻书原为写春秋,岂顾眼前身后忧。待到横流沧海日,方知砥柱立中流。在昏暗的油灯下,只见他剑眉高扬两眼发亮,仿佛已经出将入相一展抱负了。</p><p><br></p><p>回城后方君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工作,居然无师自通学会了做木工活儿。他先是给自己打了一套家具,后来便开始在一些地方做临时工,再后来就顶替退休的母亲也拉起了小板车。虽然辛苦,但毕竟算是有了正式单位。生活的磨难,使他锋芒消蚀了许多,书有时还看看,却再也不提什么“待到横流沧海日”了。恢复高考时,我考上了大学,他却因为家室拖累而放弃了儿时的梦想。</p><p><br></p><p>也是年少气盛得意忘形,临别时我竟一连作了两首七律与方君告别:“荒野识荆茅塞开,一腔豪气九霄来。丹心共映乾坤剑,碧血同倾日月杯。誓海盟山犹骨肉,披肝沥胆照胸怀。弟今独驾青云去,分道扬镳两地哀”;“生逢乱世恨时乖,骛远好高何道哉?空有经天纬地志,苦无定国安邦才。闻鸡起舞风蓬举,尝胆卧薪衣锦回。不见功成身退后,南湖赫赫出琼台”。</p><p><br></p><p>虽然我的初衷是想激起他的“鸿鹄之志”,可其中的一些诗句肯定刺痛了他,从此我们的来往渐渐就稀疏起来。至今想起,我仍心怀歉疚。</p><p><br></p><p>大学毕业时因无背景和门路,我并没有“独驾青云”飞黄腾达,只不过当了一名两袖清风的教师。而方君却因下岗去承包一家小印刷厂而绝处逢生,居然成为名闻遐迩的企业家。见我结婚时很寒酸的样子,他送了个大红包,并且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已经加入了“组织”。</p><p><br></p><p>震惊之余,我顿时感到十分悲哀。同为“黑五类”后代,我理解他的功利主义,但很难原谅这种背叛过去的以此为荣。于是我们之间连“稀疏”也不能保持了,只是在看新闻时偶尔会关注一下他的消息。每当我看到他在“两会”上煞有介事的“参政议政”时,眼前立刻会浮现出当年油灯下的慷慨激昂。呵呵,人啊人!</p><p><br></p><p>然世事难料,终于有一天传来了坏消息:因印刷非法出版物方君被判刑入狱,居然与其父殊途同归了。我有时突发奇想:假如父子俩有缘相见,不知方君会说些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