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踏雪,桃林深处觅民俗

默默

阳泉三中391班桃林沟文化园之行 <h3>  明清古建、传统艺术、晋商文化、地方美食……听到这些字眼,你是不是动心了呢?</h3><h3><br></h3><h3> 2020年1月18日,阳泉三中391班的小伙伴们相约,来到了桃林沟的桃河民俗文化园,开启了“我们的家乡,独特的民俗”之旅。<br></h3><h3><br></h3> <h3>  </h3><h3> 为了便于行动,同学们分成了三组出发。每组有组长负责,从文化园门口集合出发到参观完毕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都井然有序,展现着391班学子应有的素质与风采。</h3><h3><br></h3> <h3>  </h3><h3> 同学们穿过仿古城墙的桃河民俗文化园大门,走上民俗一条街。街道两侧墙上精美的砖雕装饰以及《晋东百业风俗图》格外吸引人眼球。</h3><h3><br></h3><h3> 这组石刻是从我市众多行业中筛选出采煤、制磨、钉秤、粮坊等108个有特色的行业,各配一图,组成大型图谱。从经济和文化两个角度出发,通过绘画和文字同构作画,充分利用墙面空间向游客介绍。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h3><h3><br></h3> <h3>  </h3><h3> 走入传统作坊店铺区,古香古色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边的店铺旗幡飘扬,这些店门头的招牌,大多都是明清时期,晋东地区从商行业中声誉好的“老字号”,沿用至今。</h3><h3><br></h3><h3> 店铺大门旁的一幅幅楹联也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财源如天道无穷,生意似川流不息。”“义能为我利,德足润吾身。”……似乎诉说着晋商永不屈服的精神,凸显着山西人厚重内敛的品格。<br></h3><h3><br></h3> <h3>  </h3><h3> 在民俗博览区里,同学们流连忘返。有的人兴奋地观察以前的水井,有的人围着谷仓探险,有的人看得不过瘾,还亲自蹬蹬以前的水车、推推木头车轮的运粮车;他们对酒坛子装酒百思不解,更对以往的家具、农具更是好奇不已。</h3><h3><br></h3><h3> 此时,时间仿佛开始倒流,同学们似乎看到了,在自己从未经历过的艰苦环境里,我们的先辈们没有抱怨。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用聪明智慧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换来了红火的日子、幸福的生活。</h3> <h3>  </h3><h3> 站在城门的楼梯上,徜徉在一座座建筑的门前,同学们不仅体验了先辈们的生活,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活的真谛。</h3><h3><br></h3> <h3>  </h3><h3> 虽然传统美食区没有开放,天气也很冷,但同学们的热情没有熄灭。因为同学们参观了刚建成开放两个月的古州家风馆。古州家风馆汇集了孔子、诸葛亮等12位爱国爱家、勤政廉政名人的家风家训,以及小河石家等本地多个家族、家庭、个人的优秀家风故事。家风馆的每一个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深深地感染着同学们。</h3><h3><br></h3> <h3>  </h3><h3> 看这些男生们,不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表现在了实际行动中。</h3><h3><br></h3> <h3>  </h3><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好的课程在路上。我们会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知道:积极的人生,需全力以赴!</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