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自我介绍及工作坊大概内容介绍</h3><h3>原理:有好的课堂</h3><h3>了解学情</h3><h3>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h3><h3>教学方法</h3><h3>课前备课</h3><h3>演练(明天会实战)</h3><h3>讲课</h3><h3>二、活动一:</h3><h3>1.每个人按下图完成自己的表格</h3> <h3>2.两两交流</h3><h3>3.说一个你在交流中发现的问题</h3><h3>4.说一个你在交流中得到的启示</h3><h3>5.说一个你希望在这两天学习后能实现的东西</h3><h3>分享内容:上课节奏的把握;学生的合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想要训练学生的合作;练习自己表达的有效性;学生参与性差,希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指导如何备学生;怎么抓一节课的重难点;怎么理清自己的教学阻止能力,常年带小班,适应不了大班;如何在教学中找到教学的突破点,尽兴教学创新</h3><h3>6.分组并指定学习公约</h3> <h3>二、教学基本功</h3><h3>编、导、演、评</h3> <h3>三、活动二:关于大脑的学习</h3><h3>1.自主学习关于脑科学的文字信息</h3><h3>2.小组分享讨论(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信息)</h3><h3>3.各小组结合记录上台汇报</h3><h3><br></h3> <h3>4.康老师总结</h3><h3>(1)只要你愿意相信学生,学生会给你惊喜。老师要做的是创造机会。</h3><h3>(2)问答</h3><h3>负责高阶思维的机构是什么?——前额叶(所以我们要学会包容学生)</h3><h3>负责最本能的机构是什么——脑干(所以课堂上要让他感觉“安全”)</h3><h3>(3)如果一件事是对的,但是花时间、太花哨等等,你仍需要去做。</h3><h3>(4)刚刚这节课中,哪些事情是合乎脑科学的?</h3><h3>答:提出左右脑,手指操进一步感受左右脑控制,引发学习兴趣;分配具体任务</h3> <h3>四、学情分析</h3><h3>1.出示交流角度</h3> <h3>2.按教学的年龄段分小组,各小组讨论学生的以上几方面特点</h3><h3>3.各小组上台汇报</h3><h3>(1)一二年级汇报(见下图)</h3><h3>老师补充:一二年级要培养对学习的好奇,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h3> <h3>(2)三四年级汇报(见下图)</h3><h3>老师总结: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了解自我,融入集体;同时,老师要树立自信,巩固习惯</h3><h3><br></h3> <h3>(3)五六年级分享</h3><h3>老师总结:他们会了解社会,开始思考将来了。</h3> <h3>(4)初中分享</h3><h3>老师总结:三四年级是一个分水岭,初中是一个更大的分水岭。初中生的社会化会更明显,老师要学会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同伴关系;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个人价值观。</h3> <h3>(5)高中分享</h3><h3>老师补充:知识学习是他们的大事,也是大的挑战;我们还要让他们进行生涯规划。</h3><h3>(6)康老师分享(关于自己名字和经历的分享)</h3><h3>所有的问题,都应该疏通、疏导,而不是堵住。</h3><h3><br></h3> <h3>附:康老师发的学情资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