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前嫌让贤荐能(40)

孝感天地

<p class="ql-block">齐国内乱, 管仲和鲍叔牙分道扬镳,各为其主,成了敌对的好友, 鲍叔牙拥立公子小白登上君位,小白要抓管仲以解射钩之恨,鲍叔牙对小白建议如想成就大业, 管仲不可缺少。 后来小白采纳鲍叔牙的建议, 拜管仲为相,鲍叔牙举贤不避亲, 小白用贤不避敌,齐国的霸业由此奠基,管鲍之交成为千古美谈。</p> <p class="ql-block">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因此,鲍叔牙非常了解管仲,并知道管仲有奇才。管仲家里很穷,常欺骗鲍叔牙,但是鲍叔牙始终待他很好,从不说管仲的坏话,并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担任宰相。</p> <p class="ql-block">管仲担任齐国的宰相后,曾经发自肺腑地说道:“我在困难时,曾经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取盈利时,自己总是多拿一点,但是,鲍叔牙知道我家里非常贫困,所以不认为我贪心。我曾为鲍叔牙办过几件事,不但没办成,反而弄得很糟,但是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他能体谅到办事情难免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三次做官,三次被罢免,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客观对我不利。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知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我被囚禁,鲍叔牙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并不以这些小事为耻,而是耻于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发挥出来罢了。生我的是父母,而能了解我的却是鲍子啊。”</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齐桓公去看望管仲,见管仲骨瘦如柴,病情严重,十分难过,握着管仲的手说:“你的病越来越重了,万一你一病不起,谁能代替我管理国家呢?”管仲叹了口气说:“唉!可惜宁戚早死了。”齐桓公问:“除了宁戚之外,就没有别人了吗?我想任用鲍叔牙,你看怎么样?”齐桓公心想,鲍叔牙是元老重臣,对国家有很大的功劳,而且又是管仲的朋友、大恩人,他肯定会同意。不料管仲却说:“鲍叔牙虽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但是你不能让他做相,管理国政。因为他对别人的过错老是记在心里。这谁受得了?做相的人,度量不大一些怎么行呢!”齐桓公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便问:“隰朋怎样?”管仲说:“隰朋为人很谦虚,遇事不耻下问,又能公而忘私,做相是可以的。”说完,长长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怕隰朋年纪太大,活不了多久了。”</p> <p class="ql-block">管仲去世了,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任用隰朋作相。没过一个月,隰朋也死了,齐桓公请鲍叔牙作相,鲍叔牙认为自己不合适,坚决不同意。齐桓公说:“现在朝臣没有再比你强的了,你不同意,那么让谁来做相呢?”鲍叔牙这才说:“我的缺点您是知道的,你一定要我做相,那得把易牙、竖刁、开方赶走。”齐桓公说:“这事管仲早已说过,我一定照办。”当天齐桓公就把这三个人赶走了,并且不许他们再入朝。鲍叔牙出于君臣有义之礼答应作相,鲍叔牙作了齐国的相以后,继续施行管仲的政策,所以齐国还能保持霸主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从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可以看出,鲍叔牙有着相的命,是作相的最好人选,可是,极少数人做得到让相位,鲍叔牙做到了,他向齐桓公推荐任用了管仲,使齐国富强起来。后来,管仲在病重时神志不清,反而,面对齐桓公说鲍叔牙“对别人的过错老记在心里,度量不大。”因此,没有推荐恩重如山的鲍叔牙接替自己相位,而是推荐了比鲍叔牙更贤能的人。鲍叔牙不但没有因此责怪管仲,反而,认为管仲做得对。</p> <p class="ql-block">管仲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大政治家,为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使齐国称霸于诸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但是,管仲也有自己的短处。他与鲍叔牙一起经商做买卖,经常多分盈利;为鲍叔牙办事,多次没有办成,并且越办越糟;三次做官,三次丢官;三次参加作战,三次逃跑。如果不加分析地看待这些“历史问题”,那么就会得出管仲既无德又无才的结论。像这样的人,不仅不能担任宰相之职,而且连做芝麻小官的资格也没有。然而鲍叔却不这样,没有陷于片面性看问题,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首先认识到管仲是一个经邦治国不可多得的人才。鲍叔牙对管仲的“三次逃跑”不认为是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家中有老母的缘故,办事不成不是没有才能,而是受客观条件所限,多分财利则是家中贫困。此处彰显了鲍叔牙不计较个人得失,正如古人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以国家大事为重。后人称赞他们为“管鲍之交”,颂扬“鲍叔牙让贤”的佳话流传至今。故事流传于世精品也,鲍叔牙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勇于荐能,让贤的高风亮节,众望所归。阅读故事看见鲍叔牙的内心世界,不争名利,让名让利,把功名利禄看作过眼云烟,达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看破放下贪瞋痴慢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 <p class="ql-block">听到有才德的人却不举用,听到有善行的人不去访求,见到有能力的人而不任用,亲近仁德之人而信心不坚定,共同谋事而又相背离,行事不周密,拉帮结派孤立正言直行的人就会很危险。细心观察当今,确实存在自命不凡、自高自大的人,自己本身没能力,但总感觉比别人强,产生嫉贤妒能、不举荐反而毁谤,故意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现象,让人防不胜防,最终你不让我,我亦不让你,互不相让,各逞其能,形同陌路,朋友变仇人。嫉贤妒能形式多样化,影响很大,破坏安定团结,阻碍事物发展。举荐贤能者,于党国皆有大利,值得称赞颂扬,流芳百世,让“鲍叔牙让贤”精神植根人心,永远流传后人。</p> <p class="ql-block">本文题意鲜明,让读者了解历史,古为今用,举荐人才,出于公心,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为人不要耍小心眼,更不能嫉贤妒能、争名夺利。竞争提升是斗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何苦?斗争提升是战争,战争无情,同归于尽无胜负,很可怕。俗话说:“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皆是警世名言,为此,我们要像鲍叔牙那样以德为先,宽仁大度,隐退让贤,淡化名利。人与人相处要懂得礼让、忍让、谦让,让到底。与人无求,与世无争,无有灾难,天下太平,幸福安康。</p> <h3>作者:黄勇哲</h3> <h3>2020年1月1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