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阿拉斯加约会极光之旅

江山如画

<h3>1月22日,万事皆已具备,只待明日出发!<br></h3><h3><br></h3> <h3>第一天,北京-西雅图-安克雷奇。整整一天时间不是飞行中就是在机场等待飞行中度过。<br></h3> <h3>西雅图机场等待转机飞安克雷奇,居然会连换三个登机口,从未见过此种情况,幸亏有领队随时看着,若是我自己,大概率会误机的。</h3> <h3>机场里什么样的装束都有,有我们这样羽绒服厚重装备的,有着衬衫长裤的,甚至还有不少人穿半袖、薄裙,感觉四季都有些错乱。</h3> <h3>几个海关警察不知道在找什么,换了三只工作犬,来来回回在那个区域嗅了很久,最后好像一无所获。</h3> <h3>到达安克雷奇已经很晚了,只能买麦当劳的汉堡和薯条顶一顿,跟家里丰盛的年夜饭没法比,总是缺一些仪式感,妈妈大概饿了,吃得也很香甜。</h3> <h3>第二天,安克雷奇-费尔班克斯。沿西沃德高速公路前行,一路白皑皑美不胜收,山顶积雪旁有云雾相伴,缭绕成一条围脖,溪水冻成一匹冰瀑,闪闪发光挂在崖边,路上巧遇几只驼鹿,热情的司机还特意绕道路旁停车让大家欣赏。<br></h3> <p class="ql-block">站在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过的坦纳根海湾,怎能不拍张同款美照呢。</p> <h3>海水没有完全封冻,大大小小的浮冰随波缓缓流淌,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br></h3> <h3>酒店外墙上装饰着自家酿造啤酒的小罐,与众不同超有创意,简洁大气是我喜欢的风格。</h3> <h3>喝过浓汤吃过前菜之后,终于见到我等饕餮之徒惦记的主菜—正宗阿拉斯加帝王蟹腿,守着温暖的壁炉,蟹腿配上牛排、红酒,最后再来一个饭后甜品,完美!<br></h3> <h3>安克雷奇机场旁有号称世界最大的厚德湖水上机场,冬日里没见到繁忙的飞机起落景象,静谧的湖上满是厚厚的冰雪,如同其他城市的停车场一般,停满了五颜六色的小飞机,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br></h3> <h3>晚上飞至费尔班克斯,稍做休整,即刻进入此行重头戏,前往远离城市的小木屋中守候北极光的出现,但愿第一天我就能看到心心念念的极光。<br></h3> <h3>等待极光的可爱小姐姐。</h3> <h3>小木屋里很温暖,人多而且是中国人居多,大家喝着咖啡,品着美味松饼,一边聊天一边等待极光的出现。外面冰天雪地非常寒冷,不能久待,人们都一会儿出去瞭望一次,快到11点的时候到外面仰起头想看看有没有极光,孰料竟然是几片雪粒子落在脸上,当时就愣住了,天空阴沉沉的,连星星都藏了起来,凌晨一点多雪下得更大,导游小顾说今天没戏了,咱们撤吧。有些失望,暗自使劲告诉自己保持耐心,就当好事多磨吧。</h3> <h3>第三天,费尔班克斯-冻脚镇-怀斯曼-费尔班克斯。 早上六点起床匆匆洗漱完,哈欠连连吃了简单的早点,一杯咖啡下肚就满血复活了,今天要乘极地小飞机进北极圈,内心充满激动和期待。<br /></h3> <h3>9点多飞机起飞时,天还没亮,回望昼夜交替之地,好似索伦的末日火山一般,半明半暗之间充满魔幻色彩。<br></h3> <h3>多云的天气,起飞之后空中一片混沌,虽然高度不高但什么都看不到,不多时天渐渐亮起来了,飞机上俯瞰下面是一片冰原冻土,还有蜿蜒曲折的育空河。<br></h3> <h3>飞越北极圈。</h3> <h3>没来之前,以为北极圈里是寒冷荒凉无人之地,到了才知道还是有因纽特人在这里生活,山上有茂密的森林覆盖,道顿公路随输油管道一路前行。<br></h3> <h3>极地小飞机缓缓降落在冻脚镇,尽管叫镇其实只是一个非常小的补给站,午饭之后在极地邮局给自己寄张明信片,寄出来自北极圈的纯净问候。<br></h3> <h3>站外一辆整装待发的擎天柱。</h3> <h3>怀斯曼做客超级猎手杰克家,近距离接触因纽特勇敢硬汉,听他与妻子讲述打猎的高超技巧和极地生存方式,欢喜赞叹他的猎物又大又多。<br></h3> <h3>帅气的司导约翰带着大家一路飞奔在积雪覆盖的道顿公路上,时不时停车赏景或是兴致勃勃带大家玩冰雪游戏,一天都在快乐中度过。</h3> <h3>纵穿阿拉斯加南北的输油管道与道顿公路相伴前行,公路上车辆并不多,可称寒冷荒凉,但又呈现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充满极地世界原始生态之美,号称世界上最难走的公路,跑的全是运物资的大卡车,坡度大弯道多,不适合自驾出行。<br></h3> <h3>起先还觉得北极圈没有想象中寒冷,也许是装备足够厚,感觉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温度还能接受,但下午阳光不那么灿烂的时候我就改变想法,因为在室外呆几分钟,裸露在外的脸和手针刺般刺痛,难以忍受,手机电量迅速减少瞬间就黑屏了,实践证明什么暖宝宝之类在这里一样冻得铁硬,没一点用处。<br></h3> <h3>路上不小心在车上睡着了,在一阵刺痛中醒来,发现是手腕挨到车窗框被冻伤。</h3> <h3>明亮车灯照射下的北极圈纪念指示牌,想着北极圈就在我的脚下,心中莫名震撼,荣获一张北极圈探险证书,足以证明我勇敢顽强且具有探险精神。<br></h3> <h3>在北极圈指示牌换乘专业改装过的极地巴士,沿道顿公路一路赶回费尔班克斯,车窗外满天繁星让我回到童年,那时候在院子里坐着小凳,只需抬头就能看到深邃的夜空下繁星点点。<br></h3> <h3>回程路上天气晴朗,一片星空下大地极为安详,从23:08第一次停车观看到凌晨3:25一共四次看到极光,其中第三次比较明显,能看出明亮的极光,甚至能看出隐隐约约光的流动,其他几次只能看见白色的光片。<br></h3> <h3>第四天,费尔班克斯。早上从中午开始,以一餐美味的花式铁板烧叫醒自己。</h3> <h3>在善解人意极为应景的雪花中前往北极村,随处可见的圣诞树,漂亮的驯鹿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圣诞礼物,椅子上端坐着没有外出的圣诞老人,轻易就带你进入童话世界。<br></h3> <h3>莫瑞斯文化体验中心。</h3> <h3>具有阿拉斯加特色的车牌照。</h3> <h3>当地户外用品商店出售的商品五花八门,甚至还有枪支和子弹。</h3> <h3>晚上天空中仍然飘着雪花,感觉看极光是没戏了,就直接回酒店休息,那几个年轻人精力旺盛,选择跟车去了小木屋,谁知那个地方居然没下雪,他们又一次看到了极光,不由得懊悔至极。</h3> <h3>第五天,费尔班克斯—珍娜温泉—费尔班克斯。阿拉斯加大学北方极地博物馆的外形设计独特,显示出不对称的美,馆中两层展厅,一层是文化艺术品,一层是当地特色展品,馆内藏品中有很多是非常珍贵的标本。</h3> <h3>珍娜温泉是阿拉斯加极具魅力的地方之一,尤其是室外大温泉汤池非常独特,可亲历一边冰天雪地,一边温暖湿润。泡在水中身体热乎乎的,出水口附近水温也很高,但露在外面的头发上却是一层白霜,睫毛也结冰有些粘连,除了头,身体的其他部位是不敢露出水面的,那种寒意袭来深入骨髓,连接室内外汤池的走廊大约20米,人们大多是尖叫着一路小跑过去,当从寒冷的空气中扑入温泉,感觉到活力慢慢回归身体的时候,那种感觉无与伦比的刺激,在我看来是顶顶有趣的事情了,当人们从室外回到室内时都是满头霜花的样子。<br></h3> <h3>刚从温泉出来,就听到有人说极光已经出现了,兴致勃勃穿过游客中心的小黑屋,果然又一次欣赏到了这几天最强的爆发,最好时有三四道之多明亮的极光,肉眼已能分辨出的有绿色光雾,极光横贯整个北方夜空,呈很宽的飘带状,还能看出火焰般闪烁不定的光芒,美极了,这次爆发大约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之后就消失不见了。<br></h3> <h3>第六天,费尔班克斯—西雅图。住了几天才发现酒店旁就是切纳河,这座桥上插满阿拉斯加州旗和美国国旗。</h3> <h3>行程改了又改今天终于乘坐了狗拉雪橇,每个雪橇由十条二哈的堂兄弟拉着,它们呜呜叫着,着急的跺着脚,毛乎乎的大尾巴乱摇,显得活泼可爱而且肌肉发达壮实有力,当它们在林间道路上全力飞速奔跑起来时,飞溅起的白色冰雪粒子打在脸上,既刺激又惊险。<br></h3> <h3>第七天,西雅图。和其他城市地标一样,西雅图也有一个太空针塔,里面的伴手礼几乎全是中国制造,其实这些天看到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中国,身为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br></h3> <h3>派克市场各种店铺林立,一路看去很是热闹。</h3> <h3>著名的星巴克第一店,有着最原始的商标,与其他门店都不同。<br></h3> <h3>顺着楼梯走下去,就是网红打卡之地口香糖墙,五颜六色看着比较好看,可是身处其中,臭气熏天中人欲呕,无法忍耐只能落荒而逃。</h3> <h3>凯瑞公园观赏西雅图全景,远处的太空针塔在小雨中依旧清晰可见,雷尼尔雪山踪影皆无。</h3> <h3>第八天,西雅图-北京。西雅图依旧下着小雨,彻底打消了趁早上溜出去转转的念头。</h3> <h3>这几天人在美国,可仍然牵挂国内的疫情情况,很庆幸现在是可以回北京的,再过几天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h3> <h3>机上空空荡荡没多少乘客,凭空生出一种包机回国的土豪感觉,再见啦,美丽的阿拉斯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