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1979年对越作战时我们的父母们</b></p><p><br></p><p> 1979年我们这群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军人听从祖国召唤,踏上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征程。 </p><p><br></p><p> 从2月中旬至3月中下旬,这段令我们的父母们今生今世感觉最为漫长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为前线的儿子牵肠挂肚熬过了多少食不甘味夜不成寐的难耐时光?他们替远方的孩子担惊受怕度过了多少提心吊胆备受煎熬的寂寞长夜?</p><p> </p><p> 部队进入一级战备后,其实他们就已经明白,要打仗了。</p><p><br></p><p> 那时,我们连队刚刚结束了在黄河滩农场的军垦任务,返回驻地便投入到紧张的战前训练当中。</p><p><br></p><p> 说起来家乡在本省的最远也就一、二百公里,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到部队和儿子见上一面,怕的是给部队增添麻烦,给孩子增添负担。只能在心中为自己的亲骨肉默默祈祷。</p><p> </p> <p> </p><p> 2月18日我部54军161师482团从驻地开拔,周围的一切还是那么平常,没有风潇水寒,没有壮行酒宴,没有至亲相送,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的到家乡每个父母那沉甸甸的心!</p><p><br></p><p> 家在京广铁路沿线的战友有的家长不知从哪儿得到了儿子行将路过的讯息,冒着刺骨的寒风彻夜等候在兵站旁,为得是在生离死别之际再最后看到孩子一眼。</p><p><br></p><p> 后来得知,自从我们奔赴战场后,同一个城市战友的每位父母都不约而同的汇聚到我家所居住的部队医院门口,冀希能够得到儿子的消息,哪怕是星星点点。</p><p><br></p><p> 他们可能下意识的以为,战场伤员是会被最早的送到部队医院的,可他们忽略一点,那就是在开战后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将南疆边陲的伤员送往中原腹地。</p><p><br></p><p> 家长们依然执着的守候着,三十多个日日夜夜天天如此,以至于本来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后来都成了老熟人。</p><p><br></p><p> 那些日子,战争正在进行当中,官方主要媒体对自卫还击的报道寥寥几笔,父母们根本无法从中了解到什么,只能从报道的字里行间和小道传闻中寻找些蛛丝马迹。</p><p><br></p><p> 3月5日晚新华社奉我国政府之命发布声明,“由于越南侵略者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在达到预期目的。中国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p><p><br></p><p> </p> <p><br></p><p> 家长们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高悬的心落下了一半。</p><p><br></p><p>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一个星期都过去了孩子们仍然音讯皆无,大众传媒还在含糊其辞,家长们又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在部队医院门前转了一圈又一圈,从日出东方转到星辰满天……</p><p><br></p><p> 3月17日,就在家长们紧张无比的神经快要绷断了的时候,我的第一封家书,也是我们本市全部参战人员的第一封家书飞到了家乡。</p><p><br></p><p> 门卫传达高喊着我父亲说你儿子来信了!顿时,几十位家长蜂拥而上抢夺我那写了十几页的家信。几十分钟后等信传到我父母手中时,已经是皱皱巴巴、泪迹斑斑。</p><p><br></p><p> 由于部队规定家书只能谈及自己,不能涉及他人更不能提及牺牲了的烈士,我信中仅介绍了我自己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提到没能和我们一起活着回来的烈士们,只是说我们有些同乡战友永远地倒在了南疆的红土地上。</p><p><br></p><p> 或许是父子间的心灵感应,或许是烈士的亡灵冥冥之间向亲人传递了什么,李明烈士的父亲看完我的信后,仰面长叹喃喃自语:李明怕是回不来了。说完这位曾经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老军人疾步离开,再也没有回过头来,他是不愿让人们看见他那苍白而颤抖的嘴唇和那充盈着泪水的眼睛!</p><p><br></p> <p> </p><p> 一营战友冯随民我们是同一城市同年入伍的,当年战场失踪了,活没见人,死没见尸。待一切归于平静后,别人家的孩子是死是活都有了着落。生还战友的父母像找回了失而复得的宝贝捧着、含着;牺牲战友的家长大悲大痛之后也就无奈的面对了现实。</p><p><br></p><p> 唯独战友冯随民一直渺无音讯。他母亲常常独自一人站在家门口的桥头上泪眼婆娑盼儿归来,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一等就是几年呐!后来神情都有些恍恍惚惚,令所有见到的人心都碎了。</p><p><br></p><p>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冯随民仍旧没有下落,故乡家中没有留下他的遗物,南疆陵园没有留下他的坟茔,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无声无息……</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南国的硝烟早已散尽,昔日的仇敌已变为睦邻。这段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早已成为历史,但我们终生都不会忘记,那一年的初春,有这么一群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后又毅然决然将孩儿送上了御敌战场的父母亲们,在焦急的等待中盼儿归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p><p> </p><p> </p><p> </p><p><br></p><p> <b>特别说明:</b>李民烈士实际姓名李明,因当年战地情况较乱,安葬烈士时墓碑误将"明"错写为"民",特此纠正。</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