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琵琶小镇

西秦岭文学

<h3> 雪落琵琶小镇</h3><h3> 王得虎</h3><h3> 小年翌日,晨暮中,小镇古寺侧堂的钟声刚刚响过,便起了北风,接着大片大片的雪花就从天而降,似鹅毛般飘飘洒洒,不到一个时辰,小镇的一切便被包裹在一片洁白之中。</h3><h3> 下起了期盼己久的雪,风停了,镇子很静,静的听见落雪的声音,偶尔,从农家小院传来几声狗叫,惊起几只倦落在树枝上的麻雀,摇落一缕雪飘,飞叫着在空气打了几个愣旋,又落回原地,欢快的叫声回荡在清新的原野里。</h3><h3> 渐渐的天已大亮,路上己有行人走动,吱吱呀呀的开门声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早起的勤快人家,扫完自家院子的落雪,挑起了一担木桶,推开院门,晃晃悠悠紧步向镇子自然不冻的水源走去,是要抢挑小年后第一担净水,身后雪地上留下一串排列有序的脚印,那清晰的印记,就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在跳跃着,弹凑着生活的乐趣。几家刚刚袅起的炊烟,在山头云雾的勾搭下,阿罗多姿的向镇子外面飘去。</h3><h3> </h3> <h3><br></h3><h3> “瑞雪兆丰年”,在年关将至,小镇一场洋洋洒洒雪事如期而至,这预示着来年好的兆头。这场雪也是盼来的,多想在下着雪的日子里,站在风里,忘记所有的烦恼和杂念,畅想一些舒心的日子,今天终于如愿。</h3><h3> 站在镇子东北方的寺院坪上,透过碗口粗的槐树林子和飞扬着的雪花,将小镇的一切尽收眼底,一览无余镇子全貌,这个不足千人的千年古镇,随着时光荏苒,时代变迁,还有传说中的故事,在这场雪的配衬下,多了几分神秘,少了些许惊艳。你看,那四面围胧的而且依村而居的远山,线条粗犷,黑白分明,有着大西北特有连绵起伏的雄险;那村廓民居,木楼土屋,小桥棕叶,潺潺流水,却有着“一半烟波一半山,竹茶翠绿水流泉”的南国风情,小镇地处在亚热带线上,域内温度适中,下雪的日子很少,雪往住都是轰轰烈烈而来,悄然融化而去,所以对于我这个爱雪的人来说,不会放过每个下雪的瞬间。</h3><h3> </h3> <h3><br></h3><h3> 一场大雪后,气温下降到极点,想欣赏这千树万树绽放在枝头的梨花,却要将自己包裹的严实,哈着气,跺着脚在风里远观,那村廊沟壑间,树林下,麦田内厚厚的积雪,像政府送到孤寡老人床上的被子,纯洁的好舒心,厚重的很温暖。这年末的雪,覆盖了所有的的浮躁,冰封了世俗的喧哗,让心在宁静中升华,去了压力的心思,才觉得“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处处新天啊!</h3><h3> 忍不住捧一掬枝头的白雪挥洒在空中,像是把所有的忧愁都抛起来一样,精神抖擞地迎接着落下来的,包括有可能发生的一切。</h3><h3> 小镇此刻,如鹅毛般的雪花,像万只洁白的蝴蝶,在微风中翩翩舞蹈着,落下来时,多半已化入泥土当中,也有的落在你的睫毛或嘴唇上,轻轻的舔一下,那淡淡的味道带着春天的气息,村子,炊烟,原野,被雪水滋润的有了生息,迎着风,和雪花一同起舞,把春的讯息送进了万户千家。</h3><h3> </h3> <h3><br></h3><h3> 因为到了年关,小镇今天又是逢集,早饭过后,街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的多了起来。这是陇南最南的一个小镇,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由于是交通要塞,个半时辰可达陕甘川三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时下,在当地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小镇各项事业和建设日新月异,市场流通,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门市依街而开,摊贩顺路而摆,蔬菜车辆桥头停放,物品琳琅满目,一切井然有序,小贩的叫卖声、乡亲们的讨价声、车子的气笛声、还有孩童买试的鞭炮声,在人群中忙碌的乡亲们,有大包小包提着的,有背着背笼装货的,还有挂着洋包儿闲步的,各色各样,总至,都在为年而忙活着,全然忘记空中还飘着的雪花,将小镇的繁荣推向一年中最热闹的高度。</h3><h3> </h3> <h3><br></h3><h3> 腊月的白天短暂,忙碌的时光过的总是飞快,当商贩们收完最后一摊时,疲惫的身子早已被托进黄昏的幕色中,小镇慢慢的又恢复了平静,雪花还在飘落,在雪和夜的交织中,没有什么风花雪夜和过多的浪漫,有的只是漫漫长夜对小镇人的包容,包容着一天、一年,或者一生的荣辱和辛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