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漫步浙闽游(5)

翔飞天空

<h3>  12月31日清晨太阳还是躲在云层后面,早餐后我们带着少许遗憾离开了湄洲岛,回到停车场,继续我们的行程~前往泉州。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在樟脚村稍作停留。</h3> <h3>  樟脚村位于福建泉州市,村子里全是石头垒砌而成的房屋群,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头村。</h3> <h3>  这些古民居高低有致,错落叠层,首尾相连的,像铺开的油画一样,美丽动人。</h3> <h3>  卵石砌成的狭窄、幽静的石巷,阴仄而清幽,巷道连着巷道,岔道连着岔道,曲径通幽,颇有迷宫的神秘。</h3> <h3>  鹅卵石的石墙,经过岁月的冲刷已是一片斑驳,逐渐风化。呈现出铁锈色、灰色、褐色等,据说在雨后光线的折射和周围农田的衬托下,犹如一幅油画,因而被誉为“油画村”。<br></h3> <h3>  从樟脚村出发约一小时车程,来到泉州的洛阳古桥停车场。穿过一条巷子,古桥就展现出我们面前。</h3> <h3> 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洛阳江口,桥长834米,宽7米。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br></h3> <h3> 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br></h3> <h3>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泉州市的开元寺。这里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h3> <h3>  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1月1日早餐后,我们来到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这是一座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br></h3> <h3> 整个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体现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h3> <h3> 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h3> <h3>  这幅爆绘壁画题为《同文、同种、同根生》,是蔡国强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的献礼之作。画面由一棵大榕树及树根构成,用火药在特制的大麻纸上爆破,炙烧绘成画。</h3> <h3>  从闽台缘博物馆出来,半小时多的车程就到了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 <br></h3> <h3>  该街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h3> <h3> 通过保存传统街巷肌里格局、特色古建筑等载体,传承民俗遗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让游人们感觉很闽南、让年轻人感觉很时尚。</h3> <h3>  1月1日下午,从五店市出发,约一小时车程来到泉州永宁古城。永宁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石狮市。这是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卫城。</h3> <h3>  历史上这座古城饱受历史的苍桑考验,如明末清初的“陷城洗街”和抗日战争时期的 “7.16蒙难”,至今仍让永宁人民世代难忘。下图就是7.16惨案的见证。</h3> <h3>  这里的民间信仰很火热。</h3> <h3>  离开永宁古城,驱车二个多小时,我们来到漳州。漳州城市的夜景非常漂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