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耶路撒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h3><h3>耶路撒冷是缺少自然景观,用石头建起来的城市</h3><h3>耶路撒冷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之城”,可是几千年来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犹太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埃及人、阿拉伯人、十字军、土耳其人和英国人都先后当过耶路撒冷的主人。在漫长的历史中,耶路撒冷曾经八次被毁于战争,然而每次毁后得以重建,各个时代都在这里留下了它的痕迹,整个城市就是一座战争历史的活化石。耶路撒冷被犹太人独占一千年,被基督徒独占了四百年,被伊斯兰教独占了一千三百年。这里沉积了太多的恩怨情仇</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耶路撒冷的魅力所在是既有真相历史,又有传说历史。</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视耶路撒冷是自己的圣地。犹太教认准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旧约圣经记载,三千五百多年前上帝指使始祖亚伯拉罕来到这块“应许之地”迦南地区(后改称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是犹太圣约产生的地方,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发祥地,建立过圣殿。基督教认定耶路撒冷是耶稣诞生、布道、殉难和复活的地方,由新约圣经记载。伊斯兰教则将耶路撒冷定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受天使加百利的指示,夜间乘飞马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并从这里升入天际,接受了《古兰经》</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耶路撒冷的核心地带圣殿山占地不到14公顷,犹太教在这里建立过第一、第二圣殿,圣殿被毁后,伊斯兰教又在上面建了清真寺。伊斯兰教认为山上那块巨石是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踩着这块石头登宵,而犹太教则说那是亚伯拉罕捆绑自己的儿子献祭耶和华的圣石,而基督教又说这块巨石是上帝用泥土捏成亚当的地方。犹太人奉为圣物的西墙(哭墙)穆斯林则称为飞马墙,认为穆罕默德骑飞马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曾把飞马栓在这里。为了争夺这些圣迹,上千年来,纷争一直未曾停止过</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圣殿山是一个极其敏感地方,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强力反响。曾经有这样的描述: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麻烦在圣殿山</h3> <h3>1967年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结成联盟,将以色列团团围住,准备对以色列开战,阿拉伯联军目标明确,消灭以色列,把它从地图上抹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不断发动对以色列的袭击。面对战争无法避免,灭顶之灾将要降临,以色列采取了先发制人,出击最强及最远的埃及,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只打了6天,到6月10日就结束了。以军阵亡1000人,阿拉伯联军阵亡2万人,被俘6500人。以军损失战机26架、坦克60辆,阿拉伯联军400多架飞机、500多辆坦克被击毁。这场战争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经典<br></h3><h3>这次战争让以色列成为了中东强国,国土面积扩大了近四倍,并且夺回了梦寐以求的耶路撒冷老城。但又产生了数十万阿拉伯和巴勒斯坦难民</h3><h3>下面这张经典的老照片是以色列一个随军记者拍摄的。6月7日以色列攻占了耶路撒冷老城,各路攻城部队最后在西墙汇集,年轻的以色列士兵虔诚地凝视着西墙。久别19年后,犹太人又可以贴近他们的圣地—西墙了(详述请阅爱国教育、民族自强篇)</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目前圣殿山属于以色列国土,为了避免和阿拉伯人发生冲突,以色列把圣殿山上的日常管理给了穆斯林长老们,以色列只负责安全</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现在的圣殿山,是阿拉伯人的圣地,也是犹太人的禁地</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圣殿山上萨赫莱清真寺是在阿拉伯帝国统治耶路撒冷时期,于687年至691年建成。清真寺内有一块巨石放置中央,穆罕默德就是在这块巨石上踏石登天</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94年约旦国王侯赛因个人出资650万美元为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巨大的圆顶金光闪闪,因而也称之为金顶清真寺</h3> <h3>圣殿山上另一座深灰色圆顶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外观不及金顶清真寺那么醒目,但在伊斯兰教的地位高于金顶清真寺</h3> <h3>哭墙旁边通向圣殿山的栈道,入口由以色列军警把守,进入圣殿山要通过严格安检</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游客可以上圣殿山参观,非穆斯林人员不能进入清真寺</h3> <h3>全副武装的军警在广场巡逻</h3> <h3>广场上停着警车</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驾驶窗玻璃罩着钢丝网,防范阿拉伯人扔石头吧</h3> <h3>傍晚,夕阳西下,从橄榄山遥望耶路撒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世纪轮换,金顶闪耀,旧墙依在</h3> <h3>橄榄山犹太人墓地,据说至少有15万多个墓穴,国家已经在管理,不让随便下葬橄榄山,橄榄山现在是一墓难求,墓地价格之高可想而知。橄榄山与圣殿山之间叫“汲沦谷”地方的墓地是基督徒的墓地,靠近老城城墙的墓地是阿拉伯人的墓地</h3><h3>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亚伯拉罕系宗教都相信世界末日。教徒门相信世界末日来临时,金门会打开,救世主会降临这里,埋在这里的人可以复活升天</h3><h3>阿拉伯人的墓地建在犹太人墓地对面,他们认为救世主会最先经过那里,他们要抢在犹太人前面复活。死人也在争斗</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耶路撒冷分为西耶路撒冷、东耶路撒冷和耶路撒冷老城</span></h3><h3>橄榄山座落于东耶路撒冷,这里居住的都是阿拉伯人,这是唯一的、带有象征性的一戶犹太居民,房顶上插着以色列国旗,门窗都安装了铁栅栏。听导游说,以阿关系一紧张,以色列政府就派军队来保护这户人家</h3> <h3>大约有40万阿拉伯人居住在耶路撒冷,其中仅一部分加入以色列国藉,成为以色列公民。很多阿拉伯人不肯加入以色列国藉,他们只有以色列颁发的居民证,享受不到以色列政府的任何福利待遇,医疗、教育目前靠教会国际慈善机构提供帮助</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古老的城墙围绕着耶路撒冷老城,共有金门、新门、大马士革门、希律门、狮子门、粪厂门、锡安门和雅法门8座城门。老城面积仅约1平方公里,划分为犹太区、基督区、阿拉伯区和亚美尼亚区四个区。原先在哭墙前面还有一个摩洛哥区,以色列占领老城后拆除了这个区建成广场。犹太区最大,亚美尼亚区最小</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不会轻易进入彼此的街区</h3> <h3>八座城门中最漂亮的大马士革门</h3> <h3>锡安门。当年一支以色列伞兵部队从此门攻入耶路撒冷老城,墙上密密码码的弹孔,可想战斗多么激烈</h3> <h3>雅法门,最坚固的一座城门</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除了金门,7座城门可以进出老城,</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希律门,也称花门,进去就是阿拉伯区。清晨,阿拉伯人已经在干活,新一天的营业开始了</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东耶路撒冷做生意的阿拉伯人抵触以色列的占领,不向以色列政府缴税,以色列政府则对阿拉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采取漠视态度,他们只能依靠自己</h3><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阿拉伯人自发清运垃圾</span></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阿拉伯区的居住环境较差</span></h3> <h3>阿拉伯区狭窄的商业街,两边都是小商店,商品也很多。导游告诫我们,这个地方小偷很多,治安不好,游客不敢买东西</h3><h3>这样有点恶性取向,生活会很糟糕,这里是参观耶稣苦路的街区,游客很多,如果改善购物环境,也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h3> <h3>犹太区和基督区的环境就显得干净整洁</h3> <h3>导游提醒我们,老城内小巷纵横交错,走失难找哦,如果旅游旺季,更难上加难</h3><h3>紧紧跟上😓</h3> <h3>胡瓦会堂位于耶路撒冷犹太区,也被称为“废墟犹太会堂”,曾经是耶路撒冷最高的犹太地标。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阿拉伯军团洗劫了犹太区,驱逐了犹太居民,并彻底炸毁胡瓦会堂。2000年以色列政府决定按原貌重建,2010年建成,美丽的圆顶和全新的拜占庭风格设计,恢复了十九世纪最原始的风貌</h3> <h3>胡瓦会堂前面用玻璃罩着的包金七枝烛台</h3><h3>七枝烛台是犹太教的象征,中间1枝略高于两边6枝,它代表安息日,其余6枝代表上帝创世6天。七枝烛台是以色列国徽的中心图案</h3> <h3>位于基督区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大道,现在的城市已经抬高许多</h3> <h3>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大卫城塔</h3> <h3>老城外密密码码的房子是以色列人的居民区</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们入住的宾馆在犹太人住宅区,清晨打开房间窗户,金色阳光下一片祥和</h3> <h3>晚上行人稀少,很安静,也很安全</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夜晚的耶路撒冷,万家灯火,虽然不时能听到远处警车的警笛声,但是相信每个窗户里都祈望会有更好的明天</h3> <h3>下图是1946年至2000年双方实际占有土地的示意图,白色的是以色列,绿色的是巴勒斯坦</h3><h3>从久远年代起,流散在世界各地的部分犹太人寻根问祖回到迦南(巴勒斯坦)地区,有经济头脑的犹太人不断向阿拉伯人购买土地,扩大自己的居住区。二战结束后,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纷纷前往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定居,犹太人口急剧增加,居住区随之不断扩大</h3><h3>以色列是一个没有固定疆域的国家,它建国时的独立宣言里面就没有规定它的国土面积是多少<br></h3><h3>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巴勒斯坦为1.1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老城由联合国管理。这个决议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周围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对以色列发动了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目的是消灭以色列这个新生的国家,让它在地球上消失。结果以色列取得战争的胜利,国土面积扩大到二万平方公里。后面又发生了几次大战,以色列越战越强,国土面积越来越大。既然你不承认联合国的划分,那就实力说话</h3><h3>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成立,在其独立宣言中宣布接受联合国1947年的决议。事过境迁,想要恢复到联合国原来划定的状态,谈何容易</h3><h3>图中右边的绿色是原来的以阿拉法特为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现在这边已比较稳定</h3><h3>图中左下角绿色是加沙地带,受哈马斯激进组织控制,<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向以色列扔石头、烧轮胎、发射火箭弹主要在加沙那边</span></h3> <h3>由于以巴双方一次次的和谈未能成功,巴勒斯坦对以色列自杀式炸弹的袭击越来越多,2002年开始,以色列沿着以巴边境修建了一条著名的长城—“隔离墙”。这条墙长约700公里,像个大篱笆把巴勒斯坦区域给围起来,将巴勒斯坦控制区与以色列彻底隔离,阻止巴方激进组织成员渗透到以色列境内搞袭击</h3><h3>隔离墙由数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墙、铁丝网、高压电线、电子监控系统组成,并由以色列巡逻队和哨兵进行警戒</h3><h3>国际社会对隔离墙大多是谴责,但以色列绝没有拆除的意思,毕竟隔离墙修建后,袭击事件明显减少</h3> 伯 利 恒 <h3>伯利恒在耶路撒冷以南大约10公里,由巴勒斯坦控制。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大批巴勒斯坦难民从耶路撒冷来到伯利恒。战后,约旦控制了伯利恒,1967年六日战争以色列占领了伯利恒,1995年以色列将伯利恒交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h3><h3>以色列人不敢冒险去伯利恒,并非是巴勒斯坦不允许他们入境,而是以色列政府出于安全考虑,警告以色列人不要去伯利恒,因为以色列人一旦在巴勒斯坦控制区被绑架,救回代价巨大</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导游提醒靠近隔离区不要拍照,还是忍不住车上抢拍了几张</h3> <h3>一个小插曲。从约旦进入以色列边关时,以色列检查较严,每辆车都须扫雷器探测,检查完毕,粗大的钢阻拦桩降入地面下,车辆放行,在等待检查时又拍了张带枪军警😓</h3> <h3>在伯利恒也有警示牌,告知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区域</h3> <h3>路边坐的、路上走的都是巴勒斯坦人,他们清早通过隔离墙进入以色列,等待寻找打工机会</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伯利恒被高高的隔离墙围着。</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约有100公里高达</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8米的钢筋混凝土板隔离墙建在人口密度较高的耶路撒冷和伯利恒等地方</span></h3><h3>巴控区这边的隔离墙上到处都是涂鸦,内容大致是期盼和平、声援巴勒斯坦和声讨以色列。据说这些涂鸦并不是巴勒斯坦人图画上去的,而是来自世界各地涂鸦爱好者前来创作的</h3> <h3>警察所,门口挂着他们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和现任领导人阿巴斯的像</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伯利恒是巴勒斯坦国经济条件最好的地区,在平和时期很多巴勒斯坦人去以色列打工挣钱。因为圣诞教堂(耶稣出生地)在伯利恒,到以色列的游客和每年数百万的基督教徒朝拜都会去伯利恒,给伯利恒带来经济收益。这里居民生活相对稳定,局势也比较安定</span></h3> <h3>行道树修剪的有棱有角</h3> <h3>路灯杆上的装饰象和平鸽</h3> <h3>商店里挂着两面国旗,红三角里面一颗七角星是约旦的国旗,七角星代表首都安曼的七个山头。另一面是巴勒斯坦国旗。</h3> <h3>走过一个商城,里面还挺不错的</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这里的冲突主要发生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诉求,双方又都否认对方的历史。千百年来,本是同根同源亚伯拉罕的后裔,争斗一直没有停止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国际社会提出很多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方案,都不成功。一次次的和谈,都失败</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次以色列之行,对以巴关系明白了很多,个人感觉,你站在任何一方都会同情他们的处境,但如果站在中间的立场就觉得很难判断是非对错,毕竟是千百年来由历史宗教形成的恩怨情仇</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犹太圣经《塔木德》里写到:“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世人又说:“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西蒙·蒙蒂菲里奥,犹太裔)在书的后记中感慨:“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都无异于痴人说梦”,“金门仍将紧锁,直到末日来临”</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没有人能预测耶路撒冷的未来</span><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紧闭的金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