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节象征着团圆和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已经变成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今天恰逢腊月二十四,也是南方的小年。我们小竹子中队举行了一次给塘外村老人“贴春联,送温暖”的志愿者活动。</h3> 南麂码头集合 感谢李易妈妈友情赞助的对联 家长带领我们的小志愿者们一起出发 <h3>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用来镇邪去恶。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h3><div>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也要在屋门、墙壁和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意在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寓意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div><h3>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h3><div> 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塘外村,那里有很多独居的老人,有些健朗,有些则已经步履蹒跚。我们的孩子给他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也送去了温暖和祝福。</div><div><br></div><h3></h3> <h3> 到达以后,大家迅速有序地一家一户,开始行动起来。有的是孩子帮忙父母,也有的是父母指导孩子。这次活动不只给这里的老人带来了祝福,也为我们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亲子互动机会。</h3> 认真的家长朋友 专注的小志愿者们 活动进行中,听到了好几个同学在背诵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也随机问了几个小朋友是否知道贴春联的意义,大多是摇摇头。希望小朋友们回家趁着寒假,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会遗失,并且可以依靠你们继续传承下去。<div> 很快,志愿者活动接近了尾声。很高兴可以看到,不少同学都能够自觉地去清理遗留的垃圾,不要因为我们的活动而给老人们带来卫生负担。同时也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可以以身作则,不要乱丢垃圾废弃物,认真做好垃圾分类,用自己的行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孩子。<br><div> </div></div> <h3> 在去年底的温州市德育示范校评比中,鳌江小学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志愿者活动作为我校的特色之一,在服务社会,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的同时,也教导了我们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身为鳌小人,我们也必将这项大有希望的事业继承和传扬出去。</h3><div> 小竹子中队这次的寒假志愿者活动已经完美落幕,希望大家回家也抓紧完成志愿者手抄报哦!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div><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