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是中国传统节日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序曲,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真正过年的氛围中了。</h3><h3>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最集中的体现,年是华夏儿女血浓于水亲情最真切的展现。作为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风俗文化,早已浸润到我们的骨髓,成为每个人血液里流淌的文脉。</h3><h3>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丰富市民春节期间文化生活,助力老城保护更新与建设国家级特色街区,打造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举办“庐阳年俗文化节”,给广大市民一个传统文化的盛宴,提升庐阳区以及淮河路步行街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在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庐阳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庐阳区老城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管委会联合主办、安徽得趣堂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了“首届庐阳年俗文化节”系列活动。该活动为大型、品牌化、系列化、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h3><h3>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的心脏,是老合肥的荣耀与记忆。是中国著名的商业中心,拥有百年历史,是人文荟萃的老街,展现了合肥晚清至民国期间的人文历史。近年来,庐阳区政府大力实施老城保护更新战略, 特别是对淮河路的历史文脉和区域特色的宣扬,逐步形成了细腻而富有人文意味的城市步行街的魅力,城市和美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通过文化与生活的融合,保存了老城文化的生命力,通过文化与商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形成了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五有”商街。下一步,步行街将致力于打造和谐街区、文化街区、精品街区,并通过系列文化活动,展现庐阳韵味、百年繁景的最时尚、最逍遥的江淮国际名街风采!</h3> <h3> 过年,在我们国家各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本届庐阳年俗文化节,以江淮地区的年俗为主线,以图文、视频、舞台表演等形式展现,腊八、过小年、正月初五、正月十一、正月十五,都有特色民俗演出,给人们一个看得见的故乡、回得去的家园。</h3><h3>过年,少不了喜庆的场面和吉祥的祝福,为了表达对合肥人民的祝福,我们特地邀请了“毛哥狮子表演团”,为大家送上吉祥如意的狮子锣鼓表演《金狮迎春舞大年》。</h3><h3>.........请首届庐阳年俗文化节组委会负责人卢奕好女士、总督导张方平先生为狮子“点睛”。祝福全市人民智慧增长、吉祥如意!</h3> <h3> 祭灶,就是送灶神。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在周代已成习俗。“祭灶”最早是为了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据传说,这一天,灶王爷为普天下人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神”祈福行动寄托了劳动人民的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所以,自古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的。</h3><h3>今天我们举行“祭灶祈福大典”,就是为了祝愿天下人民:吉祥如意,幸福圆满!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h3><h3>下面,首届庐阳年俗文化节“小年祭灶祈福大典《普天同庆祭灶神》”开始!</h3> <h3>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 <h3>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粹杨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田兆麟大师的嫡传弟子孙以昭教授任名誉会长、著名拳家张荣海先生(师从田兆麟)任高级顾问的合肥市杨氏太极拳协会,今天为大家倾情奉献“太极拳推手和套路表演”。难得一见啊,请大家一饱眼福!</h3><h3> 杨式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又有极高的养生价值的优秀内家拳术, 它还是包孕丰盈的文化, 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一种强身健体的生命科学, 一门深邃广袤的存在哲学, 一种强调对称协调、顺连圆柔的美学,一门讲求舒展大方优雅的艺术,一部传承久远不断创新的历史, 一种中气贯通、机势勃发的状态, 一种神舒体静、物我两忘的境界。</h3> <h3>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清代乾隆年间,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3> <h3> “首届庐阳年俗文化节”小年祭灶祈福大典暨年俗文艺汇演圆满结束。 </h3><h3>感谢各位的光临指导!活动还得到了安徽省商业经济学会、安徽省礼仪文化协会、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合肥市杨式太极拳协会等单位的的指导与支持,安徽省徽常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倾情协办。再次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h3><h3>本届年俗文化节将于正月初五、正月十一、正月十五举行特色活动,请大家积极参加!</h3><h3>最后祝福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吉祥如意!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国泰民安、风调雨顺!</h3> <h3>文字编辑、图片摄影:童老师 杨老师</h3><h3>安徽省省摄影协会会员</h3><h3>图文编辑时间</h3><h3>2020年1月18日(星期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