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龙亭区辛庄小学“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系列活动之“走进汴京灯笼张”

园丁

<h3>  2020年1月18日上午,在“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内,开封市龙亭区辛庄小学向阳社团全体队员前来参观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的制作工艺和各种灯笼展品。</h3> <h3>  队员们在“汴京灯笼张”的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的讲解下认真参观了展厅的每个角落,了解到了“汴京灯笼张”成名于清代,是开封市的灯笼制作世家,其灯笼使用纸、布、竹、木等材料,经绘制草图、扎骨架、粘贴灯皮、着色、组装等过程完成,设计精制,种类齐全。</h3> <h3>  张馆长说:“汴京灯笼在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造型突出,令人过目不忘;用料考究,注重材料色与光源色的一致性,灯光照度高;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并实现了传统制灯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等特点。”</h3> <h3>  过了天井,更是别有洞天。进入北边的展厅,天花板上悬挂的满是无骨花灯。“无骨花灯”,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骨架的、由一块块或丝绸或纸质的灯皮相互拼接构成的,其中没有利用任何竹质或木质的硬物骨架来定型,而是利用灯皮本身相互支撑形成的力量,使灯笼呈现出立体的结构。队员们对无骨花灯的巧妙工艺赞不绝口。<br></h3> <h3>  馆内的千眼千手佛灯、走马灯、立体汴京八景无骨花灯等近50种传统古灯引起了队员们的兴趣,纷纷驻足欣赏。</h3> <h3>  制作灯笼所用的工具,我们的队员也很喜欢!</h3> <h3>  这一次参观“汴京灯笼张”的寒假实践活动,让我们的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民间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懂得了文化艺术传承的意义和重要性,更体会到了假期社会实践的真正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