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师范毕业至今已18年,自幼儿园到小学,从教生涯也17年。然而每触及“成长”一词,心里总不免有莫名的惶恐,许是身灵真的没能随季节丰盈,亦或是成长之势远不及岁月侵蚀容颜之速,今天荣幸地站在这里,若是还有什么能和大家分享,那就是我的新星岁月。</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教师”这个职业从小就是我的理想,有此理想也绝没有什么崇高的理由,很小的时候总觉得我的那些老师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牛的人,我不会认的字他们都会认;我不会写的字 ,他们都会写;我不知道的所有的为什么,也总能从他们那儿找到答案。记忆最深刻的一位老师,是小学二年级,沙石镇孔湾小学,教我语文的胡金花老师,她普通话特别好,而那年头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老师并不多,有许多老师甚至用方言讲课的。清晰地记得,一日语文课上,当我坐在教室的一角听她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范读古诗《夜宿山寺》时,感觉她浑身都泛着五彩的微光,就像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菩萨,那一刻我觉得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并想象着将来我也会成为这样美美的老师。其实成年之后我不止一次地细想过这一幕,不知道是不是那天胡老师读诗正好有阳光照在她身上,亦或是我当时出现了幻觉,结果不得而知。再后来,父母告诉我:将来你必须要有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有你的一席之地。所以,回想自己对教师行业的选择,是偶然,也是必然。</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1999年秋,很幸运,我赶上了师范生包分配的末班车,全家人都无限欣喜。可是三年后的2002年,当我从潢川师范学校毕业归来,踌躇满志,正准备与美好未来相约时,却由于一些原因,我们这批师范生待业了。天无绝人之路,2003年春,在家待业半年后,得知我们县城方湾处正在筹建一所高起点的大型全日制幼儿园,名“新星”,我毫不犹豫去了。因为我的专业正好就是幼教。</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清楚记得走进九龙公司大院那天,是4月1日——“愚人节”。新县汽车站旁,一栋差不多十间门面的临街老楼,二楼西南边第二间大办公室里,和一中年男子几句家常式交谈之后,我被告知留下,正式与新星结下不解之缘,当然过后我知道了,那位中年先生就是九龙公司董事长胡贤斌先生,当时和我一起留下的还有另外5个女孩子,也都是刚毕业,我潢师的校友,其中有三个还和我同专业。就是从这天开始,随身一个文件夹,一份8 k纸张大小的彩色校园平面图,一叠宣传单,我们几个来自新县各方的女孩子,同吃同睡,俩俩结伴,走家串户,开始了为当时还正在筹建中的新星做入户宣传工作。那时,新县九龙公司大楼以北的二高方湾这一片儿,职高以南往特教光彩那一片还是人迹清冷,稀稀落落的小村庄,我们的宣传路线就由城内至城外,近至小潢河东西延边,城区南北的各小区,大小居民区,远至火车站周边,方湾兰河,香山湖附近整个新集、职高南面的钟畈董店,羚锐制药厂至江淮岭公路沿线的大小村庄。行家入户时被雨淋过,被狗追过,更多的时候是三十七八度的天气里顶着烈日的炙烤,穿梭于大街小巷,汗流浃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就这样,那个夏天,我们这一群初出校门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不顾炎炎烈日,不忌惊雷酷雨 ,忘却矜持与羞涩,进千家入万户,一路风雨一路歌,把我们初出校园时蓄势待发的热情和一群热血青年对生活最原始的赤诚,连同对未来教师职业最美好的憧憬,和着汗水,毫无保留地抛洒给了脚下这块生养我们的美丽的土地,抛洒给了小潢河两岸千千万万户人家,抛洒给了我们为梦想而虔诚迈出的第一步。</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那个夏天,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个夏天,我们与大地同色;那个夏天,那个身灵都被梦想挟裹的年纪里,我们无暇顾及趋近梦想途中的疲累,只看见未来在前方闪着光。而这一切的载体恰是“新星”。</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接下来,自03年秋新星校舍启用至08年8月我就一直在新星幼儿园工作。这5年我很努力,当然说这话没有自夸之意,这很好理解,搁任何人都一样,于自己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得到,必定会倍加珍惜。在幼儿园工作的 1800多个日夜,经历过站在娃娃堆里面对一屋子孩子哭闹时的手足无措,经历过拿着课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那一班的小不点儿却视你不见,完全当你是空气的尴尬,甚至室外活动时,娃娃们完全不顾你撕扯着嗓门的狮吼而欢畅地散马游疆,那一刻,自儿时就在心中熠熠生辉的教师光环一度黯然失色,但冷静之余回想那份得之不易,我没敢轻言放弃。当我能再次沉下心去认真对待工作上的每一份琐碎,接车,晨检、带餐、上课、午休、舆洗、室外活动,送车;当有一天我能弯下腰和孩子们一起跟踪小蚂蚁,杜撰出蚂蚁的奇遇;当有一天我能从孩子不舍得丢弃一片秋叶的举动和眼神里领悟到孩子对落叶的的怜悯;当有一天我能蹲下身子从孩子们清澈、纯净又快乐的目光中看见同样快乐的自己,我知道我心中美丽的的观世音菩萨又回来了,我离梦想又近了。我想说再也没有哪种温暖能赛过人心的零距离,而这种温暖我竟在为人母之前就在一群可爱的娃娃哪里寻到了,实属人生幸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回忆至此,我必须要提起一个为我的人生叠加了许多幸福指数的人——陈静园长,她是信阳人,干了一辈子幼教工作,来新星幼儿园任园长时已是退休年纪,可能是职业习惯使然,总的来说,她性格较孩童化,喜怒皆形于色,接触过的很多人都难于接受他的“直白”,接触多了也都清楚她绝对算不上一个温柔的人,甚至某些时候会有些不近人情的刻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在园的5年,与她心性背道而驰,给予了我毫不吝啬地关怀与赞赏,那种发自内心的母亲对儿女的关怀我不止一次地从她眼里读到过。我瘦,每次吃饭她都不忘叮嘱我多吃点,别挑食;冬天冷,我衣服穿得少了,他是一定会喝令我回去加衣服,说省得将来落下风湿……生活上嘘寒问暖,工作上包容指点,刚入园那会儿专业知识也好,个人素质也好,我自知绝对算不上最优秀的,可是她却总能从我的点滴付出中挖掘出我工作中的亮点。面对此般深情,除了努力,我别无选择。就这样,在她包容与赞许的目光中,尽管小时候有几年留守经历,骨子里透着自卑的我,后来协助办公室工作3年竟也干得风生水起。在园5年,我从没觉得她是领导,而更像是我的母亲,包括后来我在乡下上班3年,恰逢我的女儿入托新星幼儿园,我每天城乡奔波接送孩子诸多不便,女儿就等于是撂给了她,她待女儿如至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是我人生中跟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待我最温暖的人。就像我前几年在《家有小女》中回忆这段时光时,曾发自肺腑感叹地那样:女儿幼儿园4年,在我人生最不能从容的日子里,是园长姥姥解我后顾之忧,实属我人生中的贵人!</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再后来,2008年我参加了县组织的招教考试,并正式入编教师队伍,离开了幼儿园,我被分配到吴陈河龚洼小学任教三年。那是一所全校只有三个班——一二三年级,包括学前班,全校学生总数也只有82人的乡村小学,不知是因为班级人数少,还是乡下孩子本身话就不多,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龚洼小学一年级教室时,教室里安静地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能听到,尽管我有幼儿园任教的经历,但那天教室里让人窒息的安静还是让我无所适从,站在高高的讲台前,突然面对齐刷刷射过来的澄澈期待的目光时,我发自内心胆怯,为了掩饰和平息自己慌乱的心绪,草草介绍完自己之后,我竟不知所以地教他们读书一整节课。</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再次回到新星是2011年的9月,那是下午,大概3点,新星校园里,阳光温润,照在身上有种说不出的温暖,我就那么怔怔地站在清华办公楼门厅前,迎着秋日的暖阳,透过被树木部分枝干遮挡而投射过来的丝缕的光影,去挨个儿搜寻主干道两旁那几棵还不算高大但却威武的红果冬青,那一刻,只有我自己清楚我的心里正起着怎样的波澜,我又站了梦想开始的地方,于是就像03年4月1日在九龙大院儿里那样,我再一次在心里为自己勾勒了一幅教育梦想的宏伟蓝图,准备在新的起点再次为梦想起航。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记得那天是秋后开学的第二个星期一,到校时,学校已分配好了我的工作,和江兰兰老师搭伙带一年级六班,她任数学兼班主任,我任语文学科,另搭了一年级两个班音乐,这个结果让我心里万般轻松,毕竟低年级和幼教还是衔接紧密一些,特别一年级,音乐课对学幼教的我也不是难题,如是想着,那天当我信心满满踏进一6班,满教室黑压压攒动的小人头,沸腾如集市,乡下孩子的安静和那天满教室的喧嚣,一个班里竟坐着差不多乡下全校的学生,这种强烈的对比,还是让毫无思想准备的我有那么几分钟大脑一片空白。但有句话不是说了吗:“人生所有的路都不是白走的”,凭着几年前在幼儿园工作的经验,开学初的汇报课我就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那一年,尽管工作上也没做出什么骄人的成绩,但干得也算得心应手。或许正是因了这份得心应手,我就像生活已得到温饱的农人,接下来就循此节奏安然种地,于是我邂逅了我工作上的“七年之痒”,那时,每天也早出晚归两点一线,风雨无阻按部就班,认真备课、上课、批阅作业、集体教研、组织学生各类活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工作,从晨到晖穿梭于校园,马不停蹄,忙忙碌碌,一切井然有序,教学成绩也还说得过去,似乎一切都毫无差错。如此这般持续了两年,直到2015年,因生小宝休假在家,偶读优*赛尔曼诗集,那一句:“岁月揉皱了肌肤,但如果失去了热情,连心灵也会起皱”如同一把利器,瞬间撬开了我浑身的茧。</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一年后再去上班,在学期末的“个人意愿任教年级单”上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高年级段”,并且我还真诚地附上了理由:我教学的路还长,我需要成长!如我所愿,新的学期我带了四年级,从开学那天起,我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全副武装,踏入新的战场。由于首次带高年级,我从组里领了两套教材和教参,学校一套,家里一套,对照着课本教参,每天学校里读,回家了研,那时带高年级的大多都是教学上的前辈,白天有疑问我就在组内教研会上或随时向大家请教,晚上回家娃哄睡着了,我再挑灯夜战,在网上搜课例、搜视频、搜课件,反复观看,反复对比……总之,任教高年级那几年,如果头晚不做足功课,第二天我是断然不敢上讲台的。不仅如此,忙碌之余,我还关注于永正等等一些教育名家的课堂实录和教育传记,会利用周末闲暇去网上他们的课堂上取经,进而反思自己课堂的不足,从一颦一笑着手,不断自我剖析、反思、精进。从那时开始凡是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小至组内公开课,大至校内观摩课,磨课,赛课。从16年的组内观摩课《桂林山水》、《西风胡杨》、《十年后的礼物》,到17年的校内阅读指导课《经典阅读〈小王子〉》,省级网络优质课《山雀》,到18年春校内观摩课《少年闰土》,18年秋组内优质课《心中那盏灯》,校内优质课选拔赛上的《北大荒的秋天》,习作指导课《动词连连跳》,再到今年校内的《青蛙写诗》,校外的《升国旗》,这一路走来,每一次教学尝试,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和历练,多少沸腾的日子,多少不眠的夜,掺着汗水也掺着喜悦,坦白说,每次主动打破“安逸”去开始从身到心地“忙碌”都需要勇气,然而课后那种茧破蝶出的轻松和满足,又让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不遗余力努力的自己,「那是去年校内优质课后,又一次如释重负,在微友圈我有感而发: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i> “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i></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i> 再来说点儿接地气的。</i></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i> 周末还是挺幸福的,可以睡懒觉。前段儿因为一节优质课,昼思日磨夜加班,忙得够够儿的,扰得同事们也跟一起操了不少心,自己本已欠够用的脑细胞又死了N多个,自上周四下午第二节结束,课的事算正式告一段落。课后那种对比的幸福感真是杠杠的,连放学回家路上看儿子都可爱了许多。 </i></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i> 说起来,其实日子就是这样。盼过一道沟,迫翻一道坎,一路向前,对比寻着幸福感。至于皱纹和年龄,爱咋咋地吧!」 </i></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完全真实的课后心境写照,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每一个不会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不是吗?</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然而 海虽大,因纳百川。18年春主讲《少年闰土》那会儿,李华老师丢下组内千头万绪的工作一次次调课帮我梳理思路,指点迷津,让我拨云见日,直到现在,不在一个组了,但凡有好的教学资源李华老师依然不忘和我分享;17年主讲《山雀》时,吴冬霞老师主动献于我他外出听课随笔和自制配套课件,助我赛后得魁;18年秋主讲《北大荒的秋天》时,熊文秀老师病愈初好,她和张娟老师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我完美教学设计,大到板块调整,小到语言的过渡衔接;就在前不久,李红老师又在我正踌躇着着是否该参加今年的全县优质课大赛时及时真诚地给我鼓励;后来在准备县赛时思路卡壳,祝琴、余艳、李华、余娟几位老师又为我送来“及时雨”,随后,学校科学分配工作,以刘朝华、熊文秀老师为首的新星语文工作团队百忙中随叫随到,听、评、研、改,不漏任何细节地从课堂语言到教态,倾力完美我们的教学设计,至此,我才得以在今年全县优质课大赛的舞台上一举得魁。所以,感谢每次教学尝试,全组老师全程跟踪,群策群力,感谢我身后强大的新星团队——还有即使退休也不遗余力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李主任,是你们用无限地真诚和暖意铸我花开。今天,能站在这里分享这一切,我想真诚地说声:谢谢!</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笔耕至此,如果我的任教旅程仅有这些绝对算不得完美,况且“教书育人”也从来都是相辅相成。</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不参禅,也没有信佛,但从小我便敬畏生命,大到人身,小至花木,中国汉字里有我最喜欢的两个字,那便是“慈祥”,慈悲而祥和,这该是人间至暖!从我踏上教师队伍的那天起,我从没想过要给学生多少爱,或能给学生多少爱,但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蹲下身子和他们对视,不为其它,只是敬畏。特别是有了两个宝宝之后,或许是母性使然,心里更是多了许多慈悲与怜悯。</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那是16年秋,因和我搭班的居老师身体不适,学校委任我接了四3班主任工作。班里有一特殊生“王博”,语言障碍,轻微弱智,就坐在教室最后排摆放劳动工具的那个角落,接送他的人总是他爷爷,据说他的座位几乎是恒定不变的,理由很简单,他太脏了。据我观察,他在学校只干两件事,要么睡觉,甚至能发出小鼾的那种,要么就是把他那五彩的水笔挨个儿拆卸开来,拿笔水满桌子胡乱涂抹,然后手到之处皆油彩——满身满头满脸,;有时还会带一些成瓶的黑蓝墨水洗刷桌面地面;他还爱吃零食喝饮料,吃完的零食垃圾,喝完喝不完的饮料瓶,盖子盖没盖都往抽屉里一塞,然后被书包一带,和着满抽屉的垃圾洒得到处都是,一天下来,他的座位及方圆一周就成了“重工业基地”,满教室孩子都对他避而驱之,所以我完全能够理解之前老师们对他的“置之不理”。可是后来,无意间得知他妈妈打小就弃了他,爸爸长年在外,很少回家,从小到大他就只能跟着七八十岁的爷爷生活……突然间我就原谅了一个自小就缺爱的孩子在教室里所有的垃圾制造行为。有次上课我试着提问他读生字,他好半天嗫嚅着站起来,满脸通红,不知所措,空气似乎凝固了那么几秒,教室里立马就有孩子善意提醒我:老师,他是傻子。我当场严厉制止了那位同学的说词,公开地维护了王博,我说:以后都不能这么说,王博同学就是不爱说话,其实他挺好的,同学间要互相帮助。也许这就是当老师的神圣之处,从那以后孩子们对他果然友好很多,偶尔下课竟能有同学主动跟他聊天儿,再后来他的座位被我换到了教室第一排侧边靠墙的位置,而且还专门安排了几个较有爱心又爱劳动的女孩子和他同桌,轮班监督、提醒和为他清理卫生,之后他的座位就固定在了第一排,说来奇怪,从他座位被调第一排开始,他似乎没之前那么能和和了,变得讲卫生了许多。再后来上课竟能看见他端坐的身影和我教学生字时他偶尔高举的手。再后来上课就发现他竟开始写生字了,虽然很难认,且没几个是对的,于是那天我正式告诉他,以后他也有作业了,就是每天读写一课的生字,而且每天我会单独给他布置。再后来当我偶尔下课忘了给他说作业准备离开时,他会拿着语文书冲上讲台问我作业或在上课零响我来到教室时,交给我头一天晚上他完成的作业,我会认真地圈出他写错的字并告诉他错在哪儿,让他改正。再后来他的成绩由1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最多的一次,我记得很清楚42分,他竟能开始写作文了。那是我讲《少年闰土》一课,拓展人物外貌描写,我下课出教室时,他同桌递过来他的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几行字清晰可辨:我有一位最好的朋友,她左手戴着一串手镯,额头上有颗发红的痣,她心地善良,永远都很出色……那一刻我心里漾满春水。再后来的新学期,我由五年级转任三年级,他升六年级且学生打乱重新分班,开学那天,在清华楼门厅前他急匆匆跑过来,拉住我:“老师,我找不到教室了。”我查了一下手机上的学生分班名单,对他讲了,并告诉他我不能带他了,我带三年级,他竟拉着我的胳膊不放,哭着说:要到我班里……那天我终于没忍住,陪着他哭了。</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也还是那一年这个四3班,另一个叫吴新奥,广东口音不会翘舌的插班小男孩,刚入班时性格内向,面色深沉,除了上课回答问题从未见他说话。有次我上课抽查作业,其他被抽同学都完成很好,到他时,作业特别不认真还没签字,他低着头,我足足瞅了他十几秒,生气地说:你妈妈都不检查你作业吗?”没想我话音刚落他竟然哭了。我一向反感男生哭泣,就没好气地说:“作业写成这样,我才说你一句你就哭,一个男生能有点出息吗?”突然,他同桌的蝴蝶同学轻轻拉扯了一下我的衣角,面有难色地轻声说:“老师,他爸妈分开了,他现在一个人寄居他姑妈家……”这话如雷灌耳,我的心猛一颤……后来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结束这节课的。之后我几次思躇着是否要单独找到他当面向他表达歉意,最终作罢,因为感觉道歉也远不能弥补我的过错,何必又一次揭他伤疤。于是课上课下我尽量地对他多一些关注,表扬他的点滴进步,还经常在他的作业里夹小纸条,写上对他的鼓励,如:今天的作业很认真,你的字其实很好看!等等之类,学期末的通知书上也不忘鼓励他:小伙子,请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不见天日的日子它就是阳光!……就这样,成绩一点点进步的他尽管还是很少说话,但却能经常见到他淡淡的笑容了。再后来,那天晚上我宣告五3班级群解散时,他竟也夹在许多的家长孩子里发来消息:“老师真的不能教我们了吗?真的很舍不得你……”</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再说前段儿,圣诞节那天,下课时间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总感觉我对面的窗外有东西在晃,抬头一看,竟是我们班的阮心怡,她对着窗台位置双手将一张语文书大小的白纸举过头顶跳上跳下,嘴里还说些什么,我走到窗边定睛一看,纸上歪歪扭扭几个大字:祝老师圣诞节快乐!那时候毛毛雨中她笑得灿烂如花。</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面对如此可爱、真诚的孩子们,我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我的职业?有什么理由不一路向前?教育是寂寞而孤独的事业,它那么清高,与成功、名利和权势都无关。从教者,注定是用大爱做小事,然而“兰生幽谷,不因无人佩戴而不芬芳。”</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最后想用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这句话与大家共勉:“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b>不忘初心,不负芳华,我在路上……</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