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阿拉善额济纳旗专列之旅(内蒙古居延海)

大猫

居延海是古弱水(黑水河、今额济纳河)的归宿。河流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甘、内蒙古3个省区的7个县市,全长821公里,流入居延海,水草肥美的千里沃野就此形成。居延海有200多平方公里,曾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居延城、黑水城、绿城、大同城等均依水而建。秦汉时,匈奴居延部落在此游牧,故称其“居延泽”。魏晋时称“西海”;唐朝以后称“居延海”。在漫漫黄沙中的这片绿洲上,碧水边,有过许多传说,相传,西汉的骠骑将军霍去病、“飞将军”李广,进攻匈奴时都曾在居延泽饮马。据说,在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曾到过居延海。而唐代大诗人王维更是曾于湖畔驻足,并写下了著名的《塞上作》一诗:“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东居延海,西居延海和天鹅湖也波光淼淼,天水一色。我们一路能见,黄的沙、白的水、红的柽柳、绿的芦苇,把额济纳绿洲妆点的气象万千。  我们在半夜就起床乘车出发,到了居延海天还没亮,游客像潮水般地分别涌向居延海的1/2、3号码头。我按照导游的提示径直奔向2号码头,栈道上已经挤满了等待日出的游客。 我们在半夜就起床乘车出发,到了居延海天还没亮,游客像潮水般地分别涌向居延海的1、2、3号码头。我按照导游的提示径直奔向2号码头,栈道上已经挤满了等待日出的游客。我马上选择较有利拍照的位置静待天亮。慢慢,天际出现“鱼肚白”,并渐渐呈现金黄色的亮光———天亮了!初升的太阳就像荷包蛋的蛋黄般的在远方的地平线冉冉升起,我不失时机地轻轻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我马上选择较有利拍照的位置向着东方,架稳了三脚架,静静地待天亮。慢慢,天际出现“鱼肚白”,并渐渐呈现金黄色的亮光———天亮了!初升的太阳就像荷包蛋的蛋黄般的在远方的地平线冉冉升起,我不失时机地轻轻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海鸥是候鸟,分布于欧洲、亚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各省。越冬在整个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及台湾;也见于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内陆湖泊及河流。 海鸥(学名:Larus canu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体长38-44厘米,翼展106-125厘米,体重300-500克,寿命24年。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 人鸟共舞“居延海”,与海鸥“共舞”。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漂浮在水面上,游泳,觅食,低空飞翔、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海鸥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爱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港口、码头、海湾、轮船周围它们几乎是常客。在航船的航线上,也会有海鸥尾随跟踪,就是在落潮的海滩上漫步,也会惊起一群海鸥。 人鸟共舞“居延海”,与海鸥“共舞”。 海鸥象征着:和平,平安。可以说和平,但一般来说是平安,尤其对于海员来说,看到海鸥就意味着安全抵达岸边。 一些游客争相用面包喂飼海鸥,另一些游客手持照相机㦯手机忙着给海鸥拍照。 海鸥似乎对美女“情有独钟”。 千姿百态的海鸥 湖面上的海鸥 晨曦,湖水折射阳光,湖面呈现金光一片。欧群在“金水池”尽情嬉戏。 群鸥戏水 摄食 寻找目标 准备扑食 寻找目标 发现目标(图中的小黑点) 掠食 捷足先登 来晚了,扑了个空。 天已大亮,游客渐渐散去,奔赴下一景点,居延海的芦苇“列队欢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