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美丽摩洛哥

王永智

<h3>摩洛哥,一个不太起眼的非洲国家。过去对非洲知之甚少,总体印象不太好,总是把酷热、贫穷、落后、野蛮这些贬意词与非洲联系在一起。今年10月23日,我们随兴路摄影团一行去摩洛哥进行了为期12天的深度游,细品了这个北非国度美丽的风光,厚重的人文,精美的建筑。摩洛哥人的纯朴、善良、文明,摩洛哥民族的异域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彻底颠覆了我对非洲的认知。</h3> <h3>IO月24日,我们抵达巴迪皇宫,这是我们摩洛哥之旅的第一站。巴迪皇宫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宫,目光所到之处尽是红色的震撼,可以想象当年它全盛状况下的精致和美丽。</h3> <h3>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遗址,但丝毫不能掩盖它昔日的奢华和辉煌。</h3> <h3>残壁的伟岸令人惊叹!</h3> <h3>吸引着不少的欧美游客驻足观赏,留下美好的回忆。</h3> <h3>如果说马拉喀什是在摩洛哥旅游的必经之城,那么德吉玛广场就是这座城市的必去之处。德吉玛广场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唯一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拥有的地方。据说这里一千年前就是这个模样。</h3> <h3>德吉玛广场白天的喧嚣只不过是这里的前奏。</h3> <h3>夕阳中的德吉玛广场绚丽缤纷,婀娜多姿。</h3> <h3>华灯初上的德吉玛广场如诗如画,风情万种。</h3> <h3>当日落西山,月明星稀时才能见到这座广场真正的魅力。</h3> <h3>德吉玛广场的不眠之夜繁荣无比,卖水人、算命人、说书人、玩蛇人、耍猴人、歌舞艺人、草根艺人们轮番上阵,仿佛穿越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神奇而有魔力。</h3> <h3>德吉玛的水果陈列有序,一个个几何图案令人赏心悦目。</h3> <h3>车载水果摊方便快捷,也是德吉玛广场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h3> <h3>马拉车为德吉玛广场凭添了几分远古的韵味。</h3> <h3>凌晨,库图比亚清真寺迎来了一群尊贵的客人,鸽子在朝霞里自由飞翔,好不惬意。</h3> <h3>美丽的朝阳光芒璀璨,清真寺新的一天来到了。</h3> <h3>我们在马拉喀什的植物园邂逅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h3> <h3>孩子笑得好纯真,太可爱了!</h3> <h3>我们的领队是不是特有范啊!</h3> <h3>瓦尔扎扎特哈杜村全景图。</h3> <h3>摩洛哥艺人的民乐独奏。</h3> <h3>别有洞天。</h3> <h3>阿塔里那学院属典型的欧式风格建筑,雍容华贵。</h3> <h3>在阿塔里那学院,我们遇到了一位美丽的摩洛哥姑娘。</h3> <h3>还遇见了这位雄姿英发,好帅气的小朋友。</h3> <h3>摩洛哥街头市场富有阿拉伯风情。</h3> <h3>霞光里的阿特拉斯奥斯卡影视城熠熠闪光,三个卫士神彩奕奕,忠于职守看护大门。</h3> <h3>模型飞机能乱真。</h3> <h3>摩洛哥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可圈可点。</h3> <h3>这里的银制品好精致好漂亮!</h3> <h3>戴斯峡谷的大与小可见一斑。</h3> <h3>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的领土面积。摩洛哥境内的沙漠虽是不是沙漠腹地,但已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沙漠的广博和神秘。</h3> <h3>走进沙漠边缘,骆驼队早巳恭候多时了。</h3> <h3>骑着骆驼进沙漠,别有情趣。</h3> <h3>晚霞辉映下的骆驼队好壮观!</h3> <h3>沙漠的日出真漂亮,整个沙丘都染成金色的了。</h3> <h3>我敢说,这里的沙漠帐篷是世界上最豪华、最有品味的了。</h3> <h3>非斯的皮革城晓有名气,更为奇特的是皮革的染色,五颜六色的染缸如同一张完整的调色版,蔚为壮观。</h3> <h3>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什么是纯手工打造。</h3> <h3>这个手工作坊生产的彩条装饰布色彩斑斓,让人爱不释手。</h3> <h3>这位模特够水准吧!</h3> <h3>非斯古城的铜、银、锡工艺品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h3> <h3>摩洛哥的能工巧匠比比皆是。</h3> <h3>孩子们对中国的食品情有独钟。</h3> <h3>摩洛哥菲斯老城门。</h3> 菲斯古城遗址。<br><h3><br></h3> <h3>菲斯人对中国人特别友好,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国的风范在这里家喻户晓,他们都知道中国有个“习近平总书记”和“彭妈妈”。</h3> <h3>夜幕降临时的菲斯古城群星璀璨,竞相绽放。</h3> <h3>朝霞染红了星空,更点染了菲斯这座美丽的古城。</h3> <h3>瞬时万变的霞光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菲斯。</h3> <h3>沃鲁比利斯是摩洛哥的罗马古城遗址。残存的廊柱向人们显示着古城曾经的辉煌,虽然是残垣断壁,仍难挡人们对它美好过去的遐想……</h3> <h3>摩洛哥的导游好帅意!</h3> <h3>昔日的城门今安在,风韵犹存。</h3> <h3>古城堡的凯旋门雄伟壮丽,风彩依旧。</h3> <h3>虽然是断壁残垣,但他仍傲然屹立,风骨不减当年。</h3> <h3>舍夫沙万是以蓝色著称的城镇,在摩洛哥人看来,蓝色是高贵和幸运的颜色。这里的房子和建筑全是蓝色或蓝白相间,来到这里,就感觉进入了真实存在的童活世界,超级梦幻。</h3> <h3>阿拉伯服饰搭配着一抹蓝色,养眼养心。</h3> <h3>老裁缝师傅挑灯夜战,好专注。</h3> <h3>老太太优雅的坐在门槛上乐享夕阳的温柔。</h3> 舍夫沙万的夜色太迷人。<br><h3><br></h3> <h3>彤红的晩霞与蓝色的房屋映衬,相得益彰。</h3> <h3>车轨与灯光交相辉映,混然一体。</h3> <h3>德土安与西班牙一海之隔,有欧非大陆纽带之称的,是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并存的典范。</h3> <h3>德土安古城依山而建,漂亮的白色房屋鳞次栉比地排列在山坡上,配以祖母绿的琉璃瓦、小窗,构成一幅白绿相间美丽的图画。</h3> <h3>哈桑二世(1929--1999)皇宫大门及广场,众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游览。</h3> <h3>整齐划一的白色,被誉为“白鸽之城”。</h3> <h3>法蒂码吉祥之手大门,也是德土安城标致性的建筑。</h3> <h3>卡萨布兰卡海上浪涛滚滚,气势磅礴。</h3> <h3>海浪拍与礁石亲密接触,飞溅的水花也迷人。</h3> <h3>默罕默德五世陵墓及清真寺庄严肃穆,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h3> <h3>高大的立柱述说着昔日的辉煌,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前往祈祷。</h3> <h3>古老的建筑,时尚的女郎。</h3> <h3>祈祷的信徒好虔诚,叩拜大礼,五体投地。</h3> <h3>祈愿的女士端庄优雅。</h3> <h3>这里是卡萨布兰卡的拉巴特老皇城,典型的欧式建筑气势恢宏,雍容典雅。</h3> <h3>虽然是废墟,但旧时的繁华和壮观仍依稀可见。</h3> <h3>在这里我们邂逅了音乐学院的中学生,也受到了最尊贵的礼遇,同学们热情奔放,争先恐后抢着与我们合影。</h3> <h3>音乐老师指挥学生们高兴地唱起歌来,歌词我们虽然听不懂,但他们纯真的笑容足以表达对我们的友好!<br></h3><h3><br></h3><h3></h3> <h3>我们还遇到了一群来这里参观的小学生,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客人后,欢声雀跃“China!China!”以示友好。</h3> <h3>小学生们的大拇指,充分表示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憬仰,对我们造访的欢迎。</h3> <h3>孩子们与我们的领队合影、笑的好灿烂。</h3> <h3>听到我们一句:Welcome to China!小朋友们好开心!</h3> <h3>丹吉尔左邻大西洋,右邻地中海,海峡对岸可以清晰的看到西班牙大陆的建筑。</h3> <h3>辽阔的大海,宽博的胸怀。海天一色,沉醉其中的欣喜感。</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于1987年动工修建,历时六年,耗资五亿多美元,占地面积九公顷,同时可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大部分都建在海上。</h3> <h3>洁白的大理石精雕细琢,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墻面金壁辉煌,整个建筑的纹样精妙极至,在灯光的映衬下,富丽堂皇,美伦美奂,令人叹为观止。</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唯一对外国游客开放的寺院。</h3> <h3>殿堂的电梯直达塔顶,所有装饰的奢华程度堪称世界之最。</h3> <h3>它右侧的门窗富有阿拉伯风情,高贵典雅,倒影清晰可见。</h3> <h3>参观的游客留连往返,在这里留下美丽的倩影。</h3> <h3>这位阿拉伯穆斯林大叔气宇不凡。</h3> <h3>再见!摩洛哥!摩洛哥美丽的风光,独特的习俗,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摩洛哥的美堪比欧美。12天的行摄在快乐中悄然而过,但我们意犹未尽,期待不假时日将重走摩洛哥,用我们的镜头再访美丽的国度——摩洛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