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乡镇,曾经,偏、远、穷是人们对黄河的印象。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紧紧围绕各级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滩区迁建重大机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了累累硕果,党建引领坚强有力,万人社区拔地而起,经济发展后劲十足,爱心之家全国瞩目,美丽乡村整洁有序,文明创建硕果累累……不知不觉间,这个小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底了,思乡心更切,就让小编带您去看看家乡的变化。</h3> <h3> 一进黄河,绿化节点展现了黄河苍劲有力、坚韧不拔的勃勃生机,一排排文化墙展现了黄河新的理念和变化,西瓜、鲤鱼、水稻“黄河三宝”跃然墙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万人大社区拔地而起</font></b></h3> <h3> 作为我省最大的整建制城镇化工程,黄河镇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整镇式搬迁。其中一期建设总投资18亿元,涉及4800户、1.8万人,目前,224栋安置楼已全部封顶,2020年6月前搬迁入住, 28个村将实现合村并点,项目于2017年正式启动。为了把工程做成群众满意工程,在住房安置标准、配套建设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充分听取农民意见,“行不行”让群众说了算。</h3> <h3> 为了给大家一个稳当舒适的家,黄河镇坚持高起点统筹规划,创新引领集中发力,从水、电、暖、气等基础配套到污水处理、自来水、文化、教育、养老、商业等一应俱全。</h3> <h3> 宽敞明亮的样板间</h3> <h3> 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中心</h3> <h3> 中心社区幼儿园</h3> <h3> 为了减轻群众负担,统筹运用增减挂钩、滩区迁建等各种政策,积极争取各种扶持政策,让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住进楼房。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由著名的建筑龙头企业中建集团进行施工,由21个群众代表组成质量监督员全程监督工程质量,“行不行”让群众说了算。</h3> <h3> 针对上楼群众“土地谁来种、收入哪里来”难题,黄河镇提出了“两区共建、产镇融合”的发展思路,一手抓新型社区建设、一手抓农业园区建设。一是着力推进“两区共建”。积极与与正大集团、鲁望集团洽谈,双方就经营模式、土地价格等进行深入交流。同时,我们与山东省商业集团下属的牧工商总公司、鲁花集团等进行了对接,项目合作正在积极的推进。二是大力推广“金丰公社”模式,解决群众种地难题。通过心正合作社、金丰公社的示范作用,带动土地托管行业,目前金丰公社已经与滩区内外多个村合作推进土地流转,托管土地2.6万亩;同时,各村、农机大户自主发起的土地托管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民种地,不论是外出打工还是搬入社区的滩区群众,种地已经不是难题。三是扶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集体增收与便利群众双赢。鼓励滩区各村进行土地流转制定出台《黄河镇土地流转奖励办法》,根据流转规模,镇政府给予所在村1-3万元奖励。目前,杨家、刘家、东张、西张已实现整村流转5000余亩。</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经济发展后劲十足</font></b></h3> <h3>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准经济发展命脉想,全力做好招商引资,支柱企业娃哈哈不断提质增效,山东高阳、山东华源、山东福瑞达、山东锦鲤等总部经济纷纷落户黄河,经济发展后劲十足。2019年,完成工商税收4374万元,占计划130.45%,同比增长44.79%,实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54万元,占计划129.32%,同比增长43.57%,财税增幅居全区前列。</h3> <h3> 黄河服装厂、鲁虹电机、福胤兴木业等民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提升产品层次,扩大企业规模,发展活力不断增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农业发展优质高效</font></b></h3> <h3> 全力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连续十年成功举办黄河西瓜节。2019年,以滩区迁建为契机,举办章丘区滩区迁建土地招商暨第十届黄河西瓜节,大力提高黄河西瓜品牌价值,加快推进土地集中有序流转,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h3> <h3> 突出园区示范引领,扶持壮大西甜瓜产业,整合扶贫产业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鲁汇佳西瓜小镇、黄河之恋、心正农业园、高家村大棚扶贫基地等大型农业园区,目前已投产达效。</h3> <h3> 制定实施《黄河镇土地流转奖励办法》,积极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主动流转和托管,目前,全镇土地规模经营面积突破5万亩,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为进城务工群众和上楼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h3> <h3> 为解决灌溉难题,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土城闸引黄泵站、小农水、灌区硬化、水肥一体化等水利项目,全镇12万亩耕地基本实现“引黄灌溉、井水灌溉”双配套全覆盖。</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镇村面貌焕然一新</font></b></h3> <h3> 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谋划,多措并举提升镇村面貌。</h3> <h3> 实施驻地提升项目,整合滩区迁建社区配套、济南市“一事一议”、驻地提升等项目资金2000万元,新建、改建了驻地道路,形成了驻地三纵三横的道路格局,拉开了黄河镇城镇发展框架。</h3> <h3> 实施党建引领环境提升项目。为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各村进行环境提升,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开始,先召开群众代表会定项目,再核算物料成本,党员干部带着群众义务出工,能发动起来的村,镇政府提供物料支持,既提升了村容村貌,又融合了干群关系,树立了干部威信。截止目前,半数以上的村开展了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党员群众义务出工一万余个,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党员更像一个党员,干部更像一个干部。</h3> <h3>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各村干群一心进行环境整治,挥汗如雨却甘之如饴。经过整治,镇村面貌焕然一新。</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民生事业四面开花</font></b></h3> <h3> 开展脱贫攻坚,11个章丘区级贫困村、623户、967人全部长久稳定脱贫。</h3> <h3> 黄河镇创新实施“贫贫互助”模式,即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特殊贫困群体,打造“有温度”的扶贫品牌。</h3> <h3> 由此延伸的贫贫互助居家养老模式在全市推广,并受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高度关注。</h3> <h3> 近期,经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推荐,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我的父亲母亲》栏目组来到章丘,对我区“贫贫互助”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采访拍摄。</h3> <h3> 目前,24个村设立“贫困户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站”、9个村设立“贫困留守儿童教育托管站”和“为农综合服务站”,为67名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为146户失能半失能贫困户提供居家生活服务,为150名贫困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托管和心理疏导,为2100户农户提供就业帮助和农业服务。</h3> <h3>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实施中小学一体化项目,在原黄河镇中学基础上,投资2200万元,建设教学楼和实验楼,铺了塑胶操场,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黄河教育聚集、资源共享。中心、北房两个社区幼儿园投入使用后,将实现从幼儿园到中学教育提升全覆盖。</h3> <h3>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发挥驻明水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办理具体业务达22项,实现为民服务延伸50公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文明创建硕果累累</font></b></h3> <h3> 创新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村村宣讲”、红歌“村村唱”、“大爱黄河、孝行天下”为八十岁以上老人送“寿”祝福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扬党的政策,丰富文化生活,挖掘农村人才,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村村宣讲”活动中,创新采取“方桌会议”模式,问需于民,在全区被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复制。</h3> <h3> 文明家庭评选</h3> <h3> 村村宣讲</h3> <h3> 新时代文明实践论坛</h3> <h3> 为八十岁以上老人送寿祝福</h3> <h3> 红歌村村唱</h3> <h3> 连年举办一村一场戏,广场舞大赛等活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文明之风吹遍黄河大地。</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各种荣誉纷沓而至</font></b></h3> <h3> 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黄河的各项工作备受瞩目,荣誉纷沓而至。</h3> <h3> 黄河镇党委荣获山东省攻坚克难奖</h3> <h3> 黄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进做法被济南日报头版刊登</h3> <h3> “爱心之家”贫贫互助项目被人民日报和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大国攻坚,聚力扶贫”优秀扶贫案例,荣获山东省民政厅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的关注和好评。</h3> <h3> 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下一步,黄河镇党委政府将借势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济南跨河发展战略和机场扩建带来的巨大机遇,与全镇人民一道继续凝心聚力、奋力前行,为实现率先实现强势崛而共同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