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哪年

筝韵

<h3>  鼠年在阴晴圆缺日出日落中,翻山越岭,如约将至。现如今日日似年的光景,还有几许人期盼过年吗?</h3><h3> 时常想起小时候农村忙过年的情景。大约过年前一周左右的样子,家家户户就忙着做豆腐了,那时是以生产队划分,每家每户担着自己家泡好的黄豆在队部豆腐坊排队做豆腐。大人们忙的热火朝天,孩子们兴奋地窜出窜进,到现在还记得做豆腐的流程,特别是点卤的时候,大人们显得很庄重,禁止我们调皮捣蛋,大声喧哗。大锅里煮着的豆浆,汩汩的冒着泡,一会功夫就听说来了来了的,原来是豆腐皮慢慢的形成了,亮亮的油油的一层,最喜欢这个时候用筷子捞了放嘴里,可是这么精华的东西是很难吃到的,大人们会留着以后做菜吃。最惬意的就是等豆浆起锅,锅上留下来的那一层锅巴可以随意吃,每每跟着来看做豆腐,等的就是这一口。到腊月二十八九的时候,外公和舅舅会在院子里杀年猪,我不敢看,但是喜欢吃。外婆在屋里炸肉圆、油豆腐,我就旁边站着,等熟了就开吃,吃归吃不许说话,外婆说:开油锅的时候说话,油会溢出来,容易烫着人或者引起火灾。打糕做团子也是热闹的很,特别是糕板模型上的图案让人爱不释手。怕伤着胃,大人们不让多吃,吃完一两个以后就开始帮着数大小匾子里方糕和团子,有时候数几圈下来也数不明白,太多了。</h3><h3> 再大些的时候,从外婆家回来自己家了。每逢过年,父母也是这么忙过年。最喜欢爸爸做的年菜了,他是不让人插手的,所有的菜品都是他一人弄,我们越是吃的欢他就越是做的多。最喜欢听他的大嗓门,他大嗓门在哪里好吃的就在哪里。最爱看他做扣肉,油锅里滋啦滋啦的一阵响,红彤彤的扣肉就出炉啦!</h3> <h3>  外婆和爸爸都去了一个叫永远的地方,年的热闹似乎也渐行渐远,那些快乐的回忆虽已记不清是哪一年,可是这些点点滴滴就像外婆、爸爸的影子永远烙在了心灵深处。</h3> <h3>  如今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天天似过年。没有你吃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可是过年的那份热闹和快乐还有吗?</h3> <h3>  最近从家人的聊天中得知,大家都在忙过年了,又怕忙了半天,过了年都剩在冰箱里。现在市场天天开门,天天可以买到新鲜的东西,大可不必忙过年,我们不自觉地还要去忙,可能也是在忙中品尝一份追忆吧,追忆那年哪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