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孔子学堂】学堂的冬天不太冷

孙怡杭

<h3>  平邑,一座老城,有山有水,还有着儒家思想的底蕴。老城的冬天,有给山水点睛的雪,有温抚蒙阳人们的阳光,还有现代生活里愈加珍贵的传统文化。</h3><h3> </h3> <h3>北岛曾写到,“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可能涉世未深,也可能看懂生活心已沧桑。可是当我们来到学堂,敬畏经典时,关于自己的一切变得甚是渺小,百星不如一月,自以为的出众能力都会自愧不如。 </h3><h3>远离喧嚣的方式有许多,我认为最好的便是读一本书,写一首小诗,缓缓悠悠,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耕耘。可能有人说这种生活方式已不再适应这个社会,我想说每个人不可能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但他们可以选择对精神生活的态度。</h3> <h3>在国外一些作家会一人独坐在咖啡馆里构想他们的故事和角色。因为这里安静,没人打扰,客人来来往往里有着各种表情神色,所以本性喜欢安静的作家们在角落一旁捕捉着各类人,各类事。这对于作家们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吧。</h3> <h3>同样,在学堂里也会有属于每个人精神上的一段旅行。对于孩子,他们可以穿着长袍,放下手机,端起一本经典,大声朗读,可能他们不能理解全部含义,可是一旁的老师们会讲经典转化成故事,生动讲述圣人们的一言一行。<br></h3> <h3>对于成人,他们暂时忘掉生活琐事,忘掉一切的收入和开支,忘掉感情的矛盾,因为一杯佳茗可以让人淡化疲倦,一首小诗可以把人带入它蕴含的思绪,在经典的章句中领悟人生的道理。</h3> <h3><b>学堂,又何尝不是一处人们逃离喧嚣,参悟生活的去处呢?</b></h3> <h3>“半部论语治天下”,当今熟读论语不会让你报送成为公务员,或者政治伟人,但熟读它你会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h3> <h3>这种快乐,不是酒肉之乐,而是高境界的人对于生活的豁达。一位饱读经文的儒生会说出“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大度,会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会做出“谦谦君子,不饮盗泉之水”的超凡脱俗。</h3> <h3>我们读经典是为了在现代的喧嚣中不会迷失自己,并不是“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读经典是为了适用于世。潜龙勿用,只有慢慢积累知识,才会一鸣惊人,在自己能力尚薄的时间里,拼其锋芒不如善养精气,待有涉世的力量,自然见龙在田,飞龙在天。 </h3> <h3>夏天的余热散尽,但这个冬天不太冷,因为经典已捧在手中,我也要在学堂里找一处空位读书了。不要打扰到我哟,以后的故事嘛,我们慢慢讲。</h3><h3><br></h3><h3><br></h3><h3>谢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