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 吴聚云【原创-首发】</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舅母李畹华女士(我老伴的舅母,当然也是我的舅母)仙逝10周年之际,受大表哥石金生之邀,我和老伴孙桂兰于今年元月4日在济南参加了舅母逝世1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到双峰山陵园舅母的墓地进行祭奠。</b><br></h3> <p dir="ltr"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39, 239, 244);"><b> 回顾舅母李畹华女士的一生,还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于1917年8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还在青少年时代,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独自到省立第六中学(今菏泽一中)完成初中、高中学业,并结识了一大批同窗好友,为后来从事多年的教育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她热情贤惠,追求真理和进步,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不图安逸,将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外祖母,积极报名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打起裹腿,扛起枪,奔赴前线,和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及汉奸卖国贼进行殊死的斗争,俨然成为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战士,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舅母善长歌舞,每逢战斗间隙,她和其他女战士都会为战士们唱上几首抗日战争歌曲,跳上一段舞蹈,使战士们在欢笑中得到休息,然后以高昂的斗志迎接新的战斗。</b></span><br></h3> <p dir="ltr"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EFEFF4;"><b> 1948年秋季,济南刚刚解放,她就积极报名并考入华东大学进行深造,踊跃参加济南解放初期的各项社会工作,并促成18岁的弟弟李庆林加入南下工作团,参加“打过长江去”的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舅母被分配到教育战线,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材,可谓桃李满天下。舅母一生育有4男3女,在舅父受到不公正待遇,于1961年病饿交加导致不幸早逝后,独自抚养孩子,仍然无怨无悔地积极工作,多次被评为济南市、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并将7个子女都培养成国家有用人材。舅母的长子石金生,是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科与工程表面工程方向创始人,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著名教授,电镀专家,现在虽年逾八十,仍不辞辛苦经常到外地讲学及参加各种学术研究,曾在钓鱼台国宾馆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石金生的弟弟妹妹退休前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競競业业地工作着。舅母的孙辈,也都成材,或担任教授或从事其他事业,都比较优秀。舅母的第四代,也都逐渐长大,学业有成或在国外留学深造。</b></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EFEFF4;"><br></span></h3> <p dir="ltr"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EFEFF4;"><b> 舅母离休之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又一次焕发了青春。她创办业余技校,组建幼儿园,继续在培养下一代上发挥余热。她参加老年马拉松长跑队,在老年大学学习时诗书琴画、歌咏健身,无不涉猎。她对丹青独有情钟,居然成了颇有名气的画家。她的一些书画作品,展出时受到艺术界的一致好评。</b></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EFEFF4;"><br></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老有所为的舅母,由于事迹突出,曾被省、市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济南日报》、《济南时报》、《泉城周报》、《联合报》、《经济参考报》都先后报道过舅母的感人事迹。济南市委、市政府授予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并获得“老有所为精英奖”、“民盟先进盟员”、“泉城不老松”等荣誉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被授予“共和国创立者”勋章。党和政府给予她这么崇高的荣誉,正说明我们国家有了像舅母这样成千上万的人民大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浴血奋斗,才能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使我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舅母尽管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忧国爱民,自强不息,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是一位倍受当地市民、街坊邻居敬重的老人,更是一位将爱和温暖撒满人间的老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我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服役13年,1985年夏季从铁道部调回家乡工作后,曾和爱人多次到济南看望舅母,每次都得到她无微不至的关照。她对我说:铁道兵部队是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这支部队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这支部队走出来的干部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也不会例外。相信你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老人家的这句话一直温暖着我的心,她的榜样力量始终鼓舞着我、激励着我奋勇前进。退休后,我也像舅母一样关心着国家大事,除照顾好家庭外,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仍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笔耕不辍。</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看望病中的老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愿舅母在天堂快乐!您的后代,不会忘记您的教诲;您所倾情热爱的伟大祖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未来会更加美好!</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悼念舅母诗一首:</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斗转星移新岁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舅母仙逝整十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遗像面前寄哀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音容笑貌犹眼前。</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舅母一生坎坷多,</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欣逢盛世才华展。</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师德高尚荣誉多,</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书育人谱新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离休之后不停步,</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年大学再登攀。</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诗书琴画涉猎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夕阳绚丽霞满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习舅母好榜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追梦途中勇向前。</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爱党爱国爱社会,</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骥伏枥奋扬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0.1.12写于北京</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