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上千眼桥。

鞠武

<h1>  鄱阳湖畔的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至九江庐山市两地隔湖相望,古时鄱阳湖遇丰水期百姓过湖可以乘船,而枯水期过河则非常困难,需绕行近百公里。明崇祯四年(1631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头倡议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建造此桥,故又名钱公桥。千眼桥曾经是都昌、星子两县民众商贸便捷往来的要道,被称之为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属于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h1> <h1>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鄱阳湖上最古老的“跨湖桥”,在20世纪50年代被淤泥渐渐埋没了。</h1> <h1>  但是,每年鄱阳湖水位在10.5米以下时全桥露出水面,该桥总长2930米,由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每个桥墩由10根左右的松木构成,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因为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 。</h1> <h1>  2019年秋冬,江西大旱,鄱阳湖水位下降为近年来历史最低水位。“千眼桥"再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闻讯后我与战友几家人到都昌县鄱阳湖境内去观赏了"千眼桥“。发现,因旱情裸露的鄱阳湖湖滩,一片荒凉,令人惋惜;但因旱情而呈现的千眼桥,蔚为壮观,令人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感叹。</h1><h1> 下面请朋友们欣赏我所拍摄的“千眼桥"的一组照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