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期末大片这几天上演得如火如荼,考前孩子拼命复习,考完后到成绩出来的那几天母慈子孝,大家其乐融融又有点忐忑不安。</h3><h3><br></h3><h3>终于盼到了成绩。除了分数特别高的几个孩子,家长会说:还可以,继续努力。多数家长的反应竟然惊奇地相似:呀,考得不好呀!真恨不得揍他(她)一顿。</h3><h3><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02</span><br></h3><h3>分数如果不理想,不管试卷难不难,劈头盖脸一顿训:你看看你,就考这么点分,你对得起谁!让你认真点认真点,你不听,现在好了吧。</h3><h3><br></h3><h3>有些孩子三门都考得还不错,就一门考砸了,家长的眼睛就永远看着那一门:虽然其他考很好,这门考差了就等于都白费,一门比别人低这么多,你怎么跟人家比!</h3><h3><br></h3><h3>所有的科目都考得平平的,家长看着成绩单就直摇头:你就没有一门好一点?这怎么办?</h3><h3>哪怕是考得非常好了,还得找点茬:你没有每门单课都拿第一呀,还得努力努力。</h3> <h3>3</h3><h3>我倒是挺想替孩子问问家长的,到底考几分你才满意呢?要都拿满分吗?</h3><h3><br></h3><h3>其实大多数的孩子只不过是考了和平时差不多水平的成绩(发挥超常和发挥失常的孩子除外)。家长表达的不满其实是对孩子认知的不准确,或者你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孩子的能力。</h3><h3>如果一直关心孩子的家长一般是知道孩子能考到什么水平,拿到成绩后更关心的是孩子哪里还没有掌握。其实这也是测试的初衷,检测是用来查漏补缺的,而不是成为责骂孩子的一个理由。仅就语文学科来说,新教材的实施促使考试直接由小语文向大语文转变,语文题愈发灵活广泛,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和语文素养,很难达到优秀率,比如五年级的语文试题就出了《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选段,让孩子们通过神态动作等分析刘姥姥的特征。所以,要想让孩子们语文好,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你平时给孩子买课外书了吗?你平时陪孩子读书了吗?你平时以身作则经常读书给孩子做榜样了吗?</h3><h3><br></h3><h3>没考好,说明学习上存在一定问题,好好找找原因。考好了,爽快表扬一次。提更高要求固然是好事,但不是非得这时候说。</h3><h3><br></h3><h3>最怕的是,明明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顾,考完了却把孩子批评得没头没脑的。</h3> <h3>期末考试的成绩固然重要,但鲁老师觉得,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好习惯,若没发挥好,咱当家长的,不能拿一次成绩否定其一学期的努力呀,成绩固然重要,成长更重要——一个拥有感恩的心、乐观、认真、积极、向上、阳光的孩子远比一个好分数重要的多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