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一幼•幼教联盟】培训学习中感悟  专家引领中成长

海比天蓝

<h3>  为了更好的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冷冷寒风袭来的冬日,我们迎来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专题培训——幼教联盟年度第七次活动。2020年1月11日,满怀期待的我们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学习之旅。</h3> <h3>  这次为我们培训的专家有: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导师、海淀区六一幼儿院朱金岭老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晓庄学院客座副教授、湖山北路幼儿园园长陈娟老师;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园长、儿童“学习故事”项目负责人、《发现儿童的力量》主编刘晓颖老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原西城区学前教研室主任、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刘亚明老师。</h3> <h3>  朱金岭老师,一个有着三十多年教龄、依然工作在一线做着研究工作的老教师,她的责任感、工作态度,无不让我们敬佩。《“指南”引领下区域活动开展的思考与实践》的分享,站在儿童的视角、从目标、材料等方面的思考、区域的创设、如何观察、如何指导和介入这几方面,结合朱老师幼儿园的经验分享,给我们拓展了思考的空间,让我们明确的知道从何入手创设并指导区域活动。</h3> <h3>  陈娟老师,一个有着浪漫的教育情怀的幼儿园园长,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她骨子里的教育幸福感。《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思与行》的分享,何为游戏、游戏的价值、区域游戏的基本设置、六个小支架的思考等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思考,让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课程游戏化中“保教并重”的重要,却被我们忽略了。通过学习,我们意识到必须思考如何优化保教工作,让保教并重来更好的为幼儿的成长服务。</h3> <h3>  刘亚明老师,让我们从感受幼儿的游戏开始调动我们的学习热情,感动老师的用心付出。《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分享,刘老师结合案例,让我们对集体活动设计和园本教研有了清晰的思路,站在儿童的视角去思考我们的集体活动,帮助迷茫的我们理顺了思路。园本教研研什么?怎么研?谁来研?从计划方案到实施反思,刘老师的理论结合案例分享,让我们收获颇多。</h3> <h3>  刘晓颖老师,干脆利落的话语,让我们听得清晰、听得明白。《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指导》的内容分享,刘老师从最基本的问题——打破与重建、最核心的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最重要的问题——教师要保持好奇去看待儿童创设环境等几方面来结合自己园所情况分享,让我们细致的了解怎样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创设区域活动环境。</h3> <h3>  两天的时间,在紧密的学习中落下帷幕。在共享共建共发展中,这次联盟培训给我们搭建了更专业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开阔教育视野,拓展教育思路 ,留给我们每位教师的是细细的品味感悟,慢慢的消化吸收,并真正的贯穿于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学习一直在路上,让我们行动追随思想继续前行!相信通过这样有效的培训活动,我们一定会成长的更快、更好!</h3> <h3>  最美教育,始于幼教!我们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守望之路,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在充满教育情怀的幼教之路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h3>

我们

老师

学习

幼儿园

游戏

幼儿

分享

思考

幼教

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