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书院 梦回家园(上)

蝈蝈

<h5><font color="#b04fbb">  安陵书院举办的曲会和雅集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尽管安陵雅集、安陵曲会在圈内耳熟能详,但大多数圈外人士还是不晓其实。刚好前两天一位老友发来一个游记,写下了2019年年末,她眼中的安陵雅集,顺便为她的文章配些图片,以襄各位。</font></h5><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千古书院 梦回家园</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安陵雅集散记</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h3> 安陵书院,坐落于湖南郴州永兴县那中国唯一最大面积丹霞地貌群的雄秀山水间,卧波在“百里画廊”便江中心区的一个独体岛上,藏于龙山,占地5万平方米。附近沿江有板梁古民居、观音福地、丹霞神仙古洞、银楼等景点。安陵书院始建于宋,因永兴在唐开元年间的古县号“安陵”得名。和其他中国古书院一样,安陵书院也几经历代兴废,于2006年耗资2.5亿元重建。曾经,书院在鼎盛时期,属湘南第一书院,誉称“北有岳麓 南有安陵”,独领风骚三百年。历代名儒朱熹、范成大、王守仁、湛若水、左宗棠等人先后在此开堂讲学,对湖湘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安陵书院大门上的牌匾,正是晚清左宗棠在长沙任职期间,往来安陵书院时亲书留下的墨宝!据郭山长介绍,他几经周折收藏到左宗棠的亲自撰写的对联:"集古人文为目录,揽当世事察时风",挂在"安陵书院"的牌匾下,给安陵书院又增添了几分厚重感。</h3><h3> 中国古代书院源自民间和官府,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普及于明清,到光绪27年结束,绵延了一千多年,是中国儒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其中,民间书院出现的最早数量也最多,从孔子的私学起,后在唐代士大夫个人书斋的影响下,共同演变发展,一路到明清,已形成了讲学有堂、藏书有阁、祭祀有祠殿、游息有亭轩、栖宿有精舍的配置规制,并以藏书读书、教学授受、学术交流、研究著述、谈经论道、游宴会友、吟诗作文为其主要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大学。以尊重知识和学术,提倡学术创新和百家争鸣,反对死守章句陈词为科举而学,强调人格培养,张扬独立的人文精神为学风。</h3><h3> 那么,如今的安陵书院是怎样的?是属于那种我们已经惯见了的有名无实的文化旅游景点呢,还是市面上顶着“书院”之名行私塾之实的那些民间机构呢?带着这个疑问和探访老友的初衷,我参加了2019年的安陵雅集,借此看个究竟。</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h3> 我要探访的老友,正是安陵书院的郭山长。“山长”是古代书院对其掌管人的称谓,很称他的个性和山野气。而和我同行的,是盐田区作协主席芳,我的新闺蜜,一个国内外游历甚广的文化人。这次雅集,是我受山长之托特地邀请的她。至于“所谓雅集,就是名家雅士们聚在一起抚琴弄曲、书画论道的遣兴雅会”这个知识点,也是芳她向我科普的。没想到,深圳到郴州的高铁班次像广深线那么频密,我们又提前四天就预订抢票了,还是错过了雅集周五第一天的“古村落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就算隔天一早的票,我们也才抢到第二班的。山长对此的解释:一是郴州旅游资源不少,去旅游的人多;二是广深到郴州的高铁只2小时左右,很方便在广深工作的郴州人回老家过周末。</h3><h3>我问:你的书院该不会也是旅游景点吧?</h3><h3>他回:你们来了便知。</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3><h3> 11月底的郴州永兴,在我们逗留雅集的2天里,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温度14-25℃。那个周六,我和芳坐上早上7点多的高铁到郴州站,再被山长安排的车接到书院,一路顺畅,全程大概3个多小时。车停在了乡间的一条沙石路上,一侧,有条几十米宽的河,河上有座3米宽的专用拱形单孔石桥连通对岸,那头,赫然一座气势壮阔的仿明清官式建筑,飞檐高挑,庄重而又自由流畅;上面牌匾“安陵书院”四字清朗健劲,这就是书院大门了。大门两侧,延伸出两面极富层次感的黛瓦粉垣,如水墨丹青画卷般地左右铺展开来,恬静从容地环抱住院内隐约的绿树楼阁,从这头隔桥望去,已然有世外桃源的既视感!其后,试过远眺书院,这片被绿水环绕、青葱粉黛的恢宏建筑,在烟波缥缈的江上,犹如海市蜃楼般壮丽而梦幻,仙美得令人窒息!令人无以言表!恍若隔世!这样的所在,单从选址环境来说,用“得天独厚的绝佳胜地”来形容就毫不夸张。而且在我看来,还是那些被后世扩张成闹市中的苏州园林和现在所能见到的古书院都不能及的,真正是“养在深闺”、当之无愧的“中国最美书院”!</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h3> 未及细看大门的楹联,我们就被迎候多时的书院小美女,引过石桥,进了门厅。迎面是座遮景的小山,芳说:“开门见山”,这是宋人的山水画理,传统园林讲究的“藏”和“含蓄”。从山的右侧折入园内,就像到了“苏州园林”了。看着没有苏州园林的暮沉感,却有种和苏州博物馆建筑相似的清新明媚。我们随小美女穿过平桥小径,以为要被带去赶上午雅集的尾场。在迂回到一个独体四合院落后,我们被安排在这里住下。没错,我们竟然住在了“苏州园林”里!住进苏州园林,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却肯定是我自小起就有的梦想。身为故乡在苏州的本土苏州人,即便家里到沧浪亭、网狮园这种名园步行才十几分钟,也只能和所有游客一样,进园“眼看手勿动”,何谈“住”?儿时对家乡的园林是好奇,学点诗词了就想体验古人的意趣,等略知些造园文化了,就要细品绝妙处的匠心设计和文化内涵。但是,每次园林里满眼的游人和此起彼伏的导游解说,都会让我脑子空白。想必,那些美好的诗词章句,断不能在这种情境下写得出来。至于“生活在苏州园林里”,那就是奢望了,就连园林里值夜班的工作人员,都没机会生活起居在里头。</h3><h3> 现在,安陵书院竟让我意外圆梦了!在这里,我不用再强迫自己使劲从脑子里抽空眼前的人从众,要靠拼命发挥想象去感受古典园林的诗画山水了!我将像在自家花园那样,畅享古典风情!赶紧拖着行李径自进到我的客房,里面古色古香的陈设,也是我意料之外却是在书院的情理之中的。房间里,一应的明式红木花梨家俱:帐幔轻垂的雕花古床、铜插锁的衣柜、品茗的圆台鼓墩、会客的官帽椅几、古灯架、古花几、古书案、和古韵挂画┈┈靠墙有个博古书架,令满室书香弥漫,恬静而温馨。我脑子里突然冒出“松声竹韵清琴榻,云气岚光润笔床”的意象来,仿佛看到自己正假装在圆台鼓墩前作“手倦抛书午长”状,什么“异书满屋、好友在门、相与观所尚”之类的我能想到的雅句,也直往脑子里窜。正对房门,有六块隔扇闭合成墙。走近看,发现这面隔扇墙竟借着书院的漏景游廊墙,在房外廓出了个小花园!退步望去,隔扇上的窗棂格案,将窗外的景致格得似散还整、旷奥自如。于是,透过隔扇的窗格、穿过花园疏朗的树木、越过游廊墙的黛瓦,就是一片白茫的江面了,江的那头是烟朦隐约的村落!这样层层递进的视觉画面,这样勾格出的每个小景,这么含蓄的隽永全景,直接把我封印在窗前!此后的2天里,我在客房和园子里艰难切换,呆哪头都不想走开。而芳,也只有打电话才能约到了,除了睡觉,她是不舍得回她的客房的。这个去过几次苏州园林的人,还是对书院着了魔:天没亮就去清寒里等日出,饿着肚子等夕阳;碰上一起同行,总是走几步就被哪个景致勾丢了。(未完续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