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的记录性(摄影感悟)

廖国平

<h3>当我谈及纪实摄影,许多影友就会说到记录,当然记录本身也是纪实摄影其中之一,但不光是记录,也并不是你见什么拍什么就叫纪实摄影。我们现在看到许多老照片除去其中一部分,更多的还真的是记录,场景的记录,环境的记录,人物的记录,缺乏更多的生动性和艺术性,如此看来好似两者是矛盾的,因为既为艺术则不可能成为纪实,在这我所说的艺术性不是画家听说的艺术性,是在遵照纪实的原理,使用艺术的拍摄手法,包括构图,色彩,人物分布的取舍,动态的把握,画面疏密的掌控,这就需要拍摄者不光会使用相机,更主要的是要有思想,有艺术美感,人文情怀的摄影人。同样的场景与人群你抬手一拍的画面,跟不断观察仔细思考拍出来的画面一定具有很大差别,前者是看到了你拍的现场,具有现场感。而后者所传递的信息就不止是现场感,也许还有美感和思考。这就是记录与纪实的区别。</h3> <h3>空地上,蓝天下,土墙与拖拉机农用机本身就是一种元素和符合,再加上玩手机的年轻人和边上蹲着的俩人。</h3> <h3>当我们即将按下快门时有没有用艺术的眼光去取舍一下,思考一下,单纯一按快门走人的拍摄你有过吗?常会听到影友一句话,这里我拍过了。那么我想问的是:这个场景画面你拍生动了吗?拍出了作品吗?其实当场景画面出现时我们需要耐心和抓拍,力图拍出其生动,那怕不怎么完美,也应该是生动。生动是什么?就是情感与姿体语言,这需要我们不断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观察,眼高方能技高。</h3> <h3>草垛边空地上是他们聚集聊天的好地方,在人多的时候你得去寻找,去等待。</h3> <h3>寻找画中的趣味点很重要,观察与等待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h3> <h3>土屋、察尔瓦、墙角,这元素汇聚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凉山。</h3> <h3>温馨的画面始终离不开有孩子的场景。</h3> <h3>人物的分布完全取决于你所站的位置,左右变化着观察会给你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h3> <h3>些许的光影会给画面增添更多的美感,这添加了艺术性。</h3> <h3>前后的呼应关系是靠你自己去寻找把握的。</h3> <h3>简单同样可以在集市上寻找到,关键你得想到。</h3> <h3>形象特征也很关键,总不至于选取一个奶油小生去作前景人物拍摄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