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片来自网络</h3> <h3> 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有一条牵动全世界神经的边境走廊——瓦罕走廊,在现在的中国地图上,有一个国家和我国接壤了92公里并且这个国家的东部有一块细细的走廊,那就是瓦罕走廊,这个国家就是阿富汗。这是一条充满着神奇色彩又令世人向往的通道。<br></h3> <h3> 瓦罕走廊本身是属于中国,后来划给了阿富汗,这是为何呢?清末时期,由于沙俄和英印公司的入侵,导致实际的瓦罕走廊成为了英俄两国的分界线,两不管地区,而这个地区也被强加给了阿富汗,虽然中国不同意,但国力不行,所以只能听人安排,但是我们不承认。</h3><h3> 为了稳固这一块地方,我们与阿富尘首先划定了边界,但最后我国只得瓦汗走廊的五分之一,以山脊线为原则。为什么这样划分呢?</h3><h3>一,此地属于中苏阿结合处,一旦被苏联侵占,就没有中国和阿富汗什么事了。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两巨头之一,他侵占了的地方,往往就是他的了。为了杜绝这种现像,当时及时的止损,和阿富汗划定了边界。</h3><h3>二,根据山脊原则,方便管理。其实分界线正好是山脊,方便两国管理,当然,凭当时的国力突出山脊到另一侧,显然在当时还不太够。</h3><h3>三,瓦罕走廊山高地穷,无战略和经济价值。如果整个瓦罕走廊属于中国,那么就相当于一个很狭长的地带属于中国来管理,容易受到各个方向的攻击,并且这个地方连个像样的城市也没有,海拔又高,当时是一个鸡肋的存在。</h3><h3></h3><h3>四,如果收回瓦罕走廊,那预示着我们也会收回其它帕米尔,苏联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由于当时苏联是世界性的一超存在,在整个北方和西部给我国的压力巨大,能保证已有的地方不失已经是万幸了,在那个年代,守好本土已经算是尽最大努力了。</h3><h3> 所以,之所以放弃瓦罕走廊,许诺瓦罕帕米尔,是因为当时的国力所然,并且这个地方,当时来看,也确实没有战略和经济价值。</h3><h3> 从地图上来看,瓦罕走廊就像是中亚伸出的一只手,连接住了中国和中亚甚至中东地区。现在来看,瓦罕走廊的战略价值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从这里穿出去就是阿富汗,再没有比这更便捷的道路了。而且这里是谷地,通行条件要比苏联当年从中亚加盟共和国通过兴都库什山脉的萨朗隧道好得多。通过瓦罕走廊,可以很快进入阿富汗这个亚洲东西南北交汇之地。然后经开伯尔山口,就能南下印度次大陆。</h3><h3>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与西边的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如果处理得当的话还可以将其作为中国向西发展的一扇大门,战略意义不言而喻。</h3> <h3> 这里是通往驻守瓦罕通道的边防部队的边防公路,最远点到达科克吐鲁克以南的山口。</h3><h3> 当初美国进行阿富汗战争时候,为了平稳安全为阿富汗美军输送物资(由于阿富汗地处内陆,只能通过周边国家将补给物资运入阿富汗。过巴基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但是经过巴基斯坦运输的物资经常遭到半路打劫,绕道土库曼斯坦又太远,以至于驻阿美军经常出现补给短缺)。曾要求中国为其开放瓦罕走廊。中国人怎么也不会做这种把狼放进来的事情,随后拒绝美国请求。可以说这么说,阿富汗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中国西部,尤其是民族多元化的西部地区具有重要价值。尽管中阿边界并不长,但意义却很大。</h3> <h3>早在2017年3月,神秘的瓦罕走廊在央视军事纪实曝光了,做为中国资深老军迷,无人不知瓦罕走廊的大名。</h3><h3>这个所谓的“走廊”,实际上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走廊”,走路都困难。</h3> <h3>瓦罕走廊旧称葱岭古道,做为战略通道,瓦罕走廊从唐朝时就一直驻兵至今,实际上就是一条宽不过两三公里的山谷小草原带,是沟通东西帕米尔高原的唯一通道。东西走向的瓦罕走廊全长约40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长约100公里,同时与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有着十分特殊的战略地位。</h3> <h3>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瓦罕走廊的归属问题与阿富汗进行谈判。1963年11月2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和阿富汗内务大臣阿布杜·卡尤姆,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边界条约》,对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边界进行了划分。</h3><h3> 依照该协议,两国边界线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雪峰。此边界线是全世界时差最悬殊的陆地边境(阿富汗和中国相差3个半时区),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地边境之一。此次谈判仅仅进行了10个小时,问题就得以解决。</h3> <h3>如今的瓦罕走廊驻守着明铁盖边防7连、托克满苏边防8连、克克吐鲁克(科克吐鲁克)边防9连。这些边防部队的日常生活全部在央视军事纪实有深度纪实报道。</h3> <h3>所谓走廊实际上全是山,行走困难。目前属于 阿富汗的300多公里的长部分,没有公路,全是陡峭而又狭窄的高山和峡谷,根本无法进行现代交通。进入瓦罕走廊,山高路险、河流湍急,寒风卷地、望山跑死马,边防站几年来马都跑死好几头。</h3><h3> 在中国境内不到100公里的部分,直到2009年,才新修了一条国防公路,但距离中阿边境线仍然有10公里,在此之前,只有骡马能勉强通行的羊肠小道。瓦罕走廊中国境内的部分,相对还算比较宽阔平坦,而阿富汗所属的部分,比中国境内要险峻难行的多!</h3><h3> 唐朝时玄奘去西天取经往返都是经过此地,从瓦罕走廊三号桥附近的山口,通过明铁盖达坂走回了大唐。 唐朝大将高仙芝曾领兵在此大战过。 公元747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轻骑通过瓦罕走廊灭小勃律国,重新打通丝绸之路。</h3> <h3> 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中国境内约一百公里,关口就在中国的卡拉奇古边防站,一排红色的新建房子。这里除了当地牧民和军人,外人很少进入当地。可以说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h3><h3> 根据央视报道,解放军在卡拉奇古,明铁盖,托克满苏,克克吐鲁克等设有边防站镇守瓦罕走廊入口。解放军和当地各族民众把瓦罕走廊守得异常严密,几十年来越界进入中国境内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发生过。</h3> <h3> 中国近年来积极斡旋阿富汗和平进程,根本原因在与阿富汗与中国西北接壤,放任阿富汗动乱,将影响中国边境安全。</h3><h3> 2014年9月,阿富汗新总统加尼宣誓就职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中国。自2014年年底以来,中国一直参与阿富汗的和平进程,在2014年12月阿富汗塔利班派出代表访问过北京,此后举行过多次和平谈判。</h3><h3> 2018年8月30日 , 《南华早报》29日引述军方消息报导,中国将提供全额资金为阿富汗军队建立反恐训练营。解放军将可能派遣一个营超过500人的军队到训练营,在现代历史中这将是中国首次在阿富汗驻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