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故城考释

乐山乐水

<p style="text-align: lef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5 style="text-align: left;"></h5><h3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长平故城考释</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作者:诗村人</span></div></h3><h3 style="text-align: left;">“长平”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充满血腥,历久弥新的地名,外省市的人们了解高平往往是从“长平之战”开始。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在为《高平县志》作序时曰,“故为童子即知有长平。”“长平”一词作为地名在《史记》和《战国策》等先秦文献典籍中屡屡出现,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历史上有两个叫“长平”的著名地方,一个是长平之战之长平,今高平,另一个是今河南省西华县之古长平(秦初置长平县,汉高祖分置长平、西华二县,后长平并入西华)。因许多古代地名相重,典籍中常有张冠李戴现象,所以对历史典籍和方志要批判吸收,否则会“剪不断,理还乱”。我们在此仅探讨战国时期韩国上党郡长平城的大概位置。下面我们先看看古代典籍中对长平城的记载。为了方便读者更好理解,我用圆括号和按语对部分文字作了附加说明。<br>北魏《水经注》记载:“(沁水)又东与丹水合,水出上党高都县故城东北(应为西北)阜下,俗谓之源源水。《山海经》曰: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丹水自源东北(应为东南)流,又屈而东注,左会绝水。《地理志》曰:高都县有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绝水是也。绝水出泫氏县西北杨谷,故《地理志》曰:杨谷,绝水所出。东南流,左会长平水。水出长平县西北小山,东南流,迳其县故城,泫氏之长平亭也。”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记载:“长平水出木棒村,南至于南峪村,东南至于伞子底,又东至于柳村,东南至于崛山村入丹水。”从实地考查看,“左会长平水”应为“右会长平水”。“长平县”应为“长平郡”之讹,或泫氏县之代称,上党郡没有置“长平县”的历史记载。“其县故城”分析应为“汉时泫氏县的故城”,即泫氏邑城,也就是长平故城。从接下来的一句看,“其县故城”即“长平亭”。“亭”在古代常指规模不大的城,或一个军事要塞。秦汉时期“亭”也曾作为县,或乡镇一级的行政机构。关于“长平亭”后文还要进一步讨论。<br>南朝·宋《史记集解》徐广曰:“(长平)在泫氏。”《史记》索隐引地理志曰:(长平)泫氏,今在上党郡也。《史记》正义曰: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一里也。《史记》徐广注是目前所存最早的《史记》注本 ,记载了六朝时期的《史记》异本 ,对校正今本《史记》之讹具有重要价值。按:从对《史记》中出现的长平注解分析,我们可得出长平在泫氏。另外,也可看出“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一里也”明显有误,应是“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北二十一里也”之讹。<br>唐《元和郡縣志》卷十九记载:“長平故城在縣西二十一里,白起破趙四十萬衆于此,盡殺之。長平闗在縣北五十一里。”“(高平)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韓魏,後屬趙,秦使白起破趙于長平,即今州北髙平縣西北二十一里長平故城是也。秦并天下,今州即上黨郡地。”按:从以上文字记载不难看出,“長平故城在縣西二十一里”还是方位不对,但“二十一里”距离和《史记正义》记载相同。<br>魏晋《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上党记》又曰:长平城在郡南山中。按:由此记载可知,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和长平城隔河相望,相隔五里,秦赵两军共饮丹河水。从长平之战攻守态势可以判定长平城在丹河之东。<br>南朝·梁刘昭《郡国志补注》引《上党记》曰,白起城在郡南山中百二十里。长平城即白起城也。按:由此可知,白起城不过是长平城的别称。白起因长平之战威震六国,也因杀降被上党郡的百姓仇恨在心,“白起”就成了“长平”的同义语,提到长平就会想到白起,长平城又叫白起城,简称白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不要再把伯方误以为是白起城,或白城,此“伯”非彼“白”。<br>清顺治版《高平县志》古迹记载,“长平城 在县西三十里,北齐置长平郡,寻废,有诗见《艺文》。”按:方向有误,应为西北,或北,从距离研判,此记载指向了“长平村”。按:古代资料记载,高平离长平城二十,或二十一里,离长平驿城三十里,离长平关五十一里。<br>乾隆版《高平县志·古迹》省掉了“长平城”,增加了“泫氏故城”和“长平亭”。曰:“泫氏故城 在县西二十里,竹书记年晋烈公元年赵献子城泫氏,后魏析置高平。今王报村犹称旧县。”“长平亭 后汉志泫氏有长平亭。”按:方向还是有误,应为西北,或北。该志修撰者认为泫氏故城和长平故城在一个地方,故在志中省去“长平故城”。<br>同治版《高平县志·关隘》记载,“长平城 一曰白城,县西北三十里,北齐置长平郡,寻废。今为长平驿。”按:不难看出,此版本明确了长平城就是“白城”,方向也校对正确了,但从距离(三十里)上看,明显把长平故城和长平驿混为一个地方。按:明弘治六年(1493)郭定撰写的《重修长平驿记》碑文记载,“去县北三十里为驿,而驿之名则长平也,我太祖高皇帝,驻跸金陵,此地尤为要冲。”<br>清代的各种类书和地方志对长平的记载大都依据以上典籍记载衍生而出,不仅没有多大参考价值,而且还易引起混乱, 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堪称翘楚的要数明末清初顾祖禹所编纂的《读史方舆纪要》,即便如此,也难免存在问题。《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长平城 县西北二十一里,即秦白起破赵处。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卫青为侯邑。《后汉志》:泫氏有长平亭也。晋永嘉三年,刘渊遣其子聪及石勒等攻壶关,东海王越遣王旷等济河拒之,至太行,与聪遇,战于长平之间,败没。《水经注》:长平城西有秦垒,秦坑赵卒,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杰起。今仍号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里,东西二十里,秦、赵垒壁存焉。《志》云:头颅山在县西五里,白起台在其上。”按:其中就把卫青被封“长平候”的今河南西华县的长平,弄到上党长平来了,长平侯国都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九公里,上党郡之长平没有做过侯国的记载,但该书明确了“长平故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并且明确了“泫氏有长平亭”。<br>靳生禾和谢鸿喜二位教授在绘制《长平之战地图》时,因受乾隆、同治和光绪三种《高平县志》对泫水的误解,把许河指认为泫水,故把泫氏城标在了今高平城的位置,长平城标在了今长平村的位置,这是一个大的失误。要了解历史真相,除了从大量的历史典籍中批判吸收外,作大量的田野考察,还得问“山里人”,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br></h3> <br><h3></h3> <h3>  想弄清楚长平故城,先得弄清楚泫氏邑城,因为长平城是由泫氏邑城改称的。泫氏邑城因泫水而得名,那么泫水在哪呢?泫水不可能是一条小河沟,它是今高平境内最大的河流——丹河。《新唐书·卷三十九》曰:“高平……有泫水,一曰丹水”宋·王应麟《地理通释》曰:“泽州高平县有泫水,一曰丹水。”由此可见,丹水逐渐取代了泫水之名。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把全国其它的河流基本表达清楚了,就是对高平的丹水、绝水和泫氏城的记述不能自圆其说,其实是因为一个字的讹传。我们可从清光绪《山西通志》卷二五中找到答案。其曰:“汉泫氏县以泫水得名。故地志特详泫水源流,曰:‘杨谷,泫水所出,南至野王人沁,又证以应劭之言,云山海经泫水所出也。’于高都县下,则曰:‘莞谷丹水所出,东南入泫水。’泫氏北而高都南,方位不易:泫为经流之水,丹为附入之水,大小亦不易。今本汉书作杨谷绝水所出,明是传写之误。古“系”、“水”相混,如“淫涧”亦作“缠涧”,多缘草书而讹。郦道元注水经,依据误本,遂以泫水为绝水,别指一无名之水以当泫水,殊失名县之义。然汉志‘泫’虽误‘绝’,其高都下之丹水入泫水文不误也。道元并改为入绝水,而泫水隐矣。后来地志又并道玄之绝水亦名丹水,而泫水愈隐矣。正于今人则无不以丹水为出高平,并不知有高都之莞谷,而丹水之正源亦隐矣。”更有趣的是后人还给“绝水”编了个故事,说“秦军遮绝流水不让赵军饮”,秦赵两军对垒以丹河为楚河汉界,并非上游和下游关系,故不可采信。后人还把伞盖的春秋阁附会为“绝水阁”。“三人成市虎”看来是经验总结。确定了泫水就是今丹河主河,泫氏城才有归宿感。</h3>从可信度较大的本土文献《上党记》记述研判,长平城应在泫水之东岸,秦垒在西岸。按:秦垒不是一个点,应在王降、王何、市望、伯方、冯家庄、柏枝庄、杨家庄和管寨一线的山岭台地所筑的军事防线。综合地方志及其它典籍提供的距离研判,长平故城应在今高平城西北里约8.3公里左右(古代的1里约合415米,20里合8.3公里),离泫水不远,位于丹水(泫水)东岸,这样可以判定在北王庄村南,西阳火车站东,王报村东北一带的平川。王报村距高平约8.5公里,但因位于丹水(泫水)之西而被排除。从实地考察看,古时的泫水应该从杨家庄和王报村一线附近向南流,现在西阳火车站处的河道大转弯应该是河流改道后形成的。这一带地势平坦,以琉璃顶为主山,视野开阔,离长平关又不远,交通便捷,现在西阳火车站东面的土岗上还有大门坟的说法,大门很可能指长平城的某个城门,那儿曾出土过大量的尸骨和箭镞,上世纪七十年代社队化工厂造骨粉,曾组织人长期在此挖尸骨。2004年秋末,在大门坟出土百余枚青铜箭头。有民谣“西阳口,没人走,大门坟前鬼叫头。”在当地广为流传。这些尸骨无疑是长平城被攻破时无数将士战死,尸体就地掩埋留下的。赵括战死后,赵军群龙无首,断粮月余,被逼投降,降卒被骗至永禄河谷地集中屠杀。西阳村西南四、五里隔一条山梁便是永禄一号坑,山岭上有所谓的“秘密运粮通道”,这条古道应是赵国给长平城运送补给的一条捷径。<br>据一位文友讲述,大约在八十年代,王报村西的葬凹圪洞出土过一方唐代墓志,其中有对长平城的记载。据当事人回忆,此墓志记载佳城位于长平城西南二里。后偶得一方出土于高平王报村西西河自然村一带的墓志拓片,其中有如下记载“粤以大唐显庆二年(657)十一月二十五日合葬长平城西南五里之原,左川右岭,临水仰山,前有赵卒秦坑,长围故垒,虑恐陆谷迁移,镌石为铭,□防不朽。”由此判断,王报村并非长平城故址,并且长平城在王报村东北2至5里处,“左川右岭”也说明了丹河在王报村东,从方向和距离研判,同样指向北王庄村南,西阳火车站东,王报村东北一带的平川。从实地考察看,此处位于釜山河和丹河(泫水)交汇处的平川,符合古代建城规律,即一般建在主河道与支流交汇处,大城市如汉口(汉水与长江交汇处)、小城市如高平(小东仓河和丹河交汇处)。唐代的两方墓志记载也是很重要的佐证,指明了长平城的大概位置。<div><br>确定了长平故城的位置,那么泫氏邑城也应该在同一位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平旧志中描述泫氏城时,说“泫水出其右”。这时,大家会提出会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不是一直说“王报”是“古泫氏”吗?是的,王报是“古泫氏”,但它应是西汉置泫氏县后,长平城因战争已荒废,原址尸骨太多,戾气过重,便在其不远处的泫水岸边重建了泫氏县城。清顺治《高平县志》中曾记载:“(王报村)相传为泫氏县故址。泫水出于其右。”按;“泫氏县故址”正确,但“泫水出其右”解释不通,推测应是把“泫氏县城”和泫氏邑城混了。因此,这儿不是赵献子在晋烈公元年所筑了的泫氏邑城,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旧志中称王报村为“旧县”,其地犹言“厅前厅后”。在王报三官庙后不远的大棚地中,高平水利部门搞“北潜”工程挖沟埋管时,在近百米长的土壕中出土过大量汉代瓦当及陶盆碎片,这也可以佐证这儿曾有汉代城址。《魏书》记载:“长平郡(永安中置。治玄氏城。)领县二。户五千四百一十二 口二万二千七百七十八。高平(永安中置。治高平城。)玄氏(二汉、晋属上党郡治。有羊头山。)”由此可以明确看出长平郡的治所在泫氏县城,并不在长平城,但这容易让人们把王报村一带的泫氏县城误作“长平城”。<br>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长平亭。《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上党郡〔秦置。洛阳北千五百里。〕十三城,户二万六千二百二十二,口十二万七千四百三。〖长子〗〖屯留〗绛水出。〖铜鞮〗〖沾〗〖涅〗有阏与聚。〖襄垣〗〖壶关〗有黎亭,故黎国。〖泫氏〗有长平亭。〖高都〗〖潞〗本国。〖猗氏〗〖阳阿〗侯国。〖谷远〗”为什么班固在介绍上党郡时专门指出壶关有“黎亭”,泫氏有“长平亭”呢?因为“黎国”和“长平”太出名了。“亭”是什么意思呢?是建的一个亭子吗?当然不是,它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基层行政单位,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之说。亭也可以是一座小城,如三国中有“街亭”,也可以是一个军事据点,或叫鄣城,如蒙恬“筑长城亭鄣,堑山堙谷,通直道。”后来,也可以指一座驿站,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十里长亭”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演变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故“长平亭”有两种可能:一是长平亭是一座城,即长平故城;二是长平驿的前身。长平村现存的城址是明代遗存,因为南门和北门上的两块明代石刻“长平驿”保留至今,可以为证。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高平县令张卤撰文的《重修长平驿记略》记载,“高平为秦晋唇齿,河朔两淮咽喉,最号通衢,其驿有在县北,正白起坑赵兵故处,南有废长平城,即王报村。……北有废长平关,在丹朱岭南下,隋唐咸置关守。”按:此描述说明当时人们就知道长平驿这儿不是长平城,而在其南,尽管“在王报村”不够准确,但王报和西阳隔河相望,相距甚近,土地相邻,可视为同一地方。因泫氏县城存在的时间(约660年)比长平城存在的时间(200余年)要长的多,故王报村曾有过故城会更多被文献记载。同理,长平村在历史上作驿站时间也很长,且沿用了“长平”这一历史地名,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贬谪或迁升的官员,更有像唐玄宗这样的帝王贵胄,在此留下了大量凭吊长平之战的诗文,于是,便有了清代文人对此地的总结——“吊古场”,长平村成为长平之战关注的焦点也不足为奇。<br><h3>这样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长平故城,亦称白城,前身即赵献子浣所筑的泫氏邑城,在今高平市寺庄镇北王庄村南,西阳火车站东,王报村东北一带的平川,长平之战后城毁坏严重,秦亡后废弃,存续了200余年。西汉置泫氏县后,在长平故城附近,即今王报村处重置泫氏县城,泫氏县城存续约660多年。诚然,这只是诗村人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得出的推论,要想确定长平城的确切位置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h3></div> <h3>长平故城附近的泫水</h3> <h3>文友收藏的战国一汉代瓦片</h3> <h3>王举墓志</h3> <h3>陶盆残片</h3> 绿线为古泫水河道,红框为长平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