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故乡四川资中走马场,那儿有个陶家寺。杨春梯在陶家寺题了:万里曾携孤剑往,一生好入名山游。杨老前辈曾经在走马场教书育人,那时,有个三岁小孩去偷听他的课,他问这小孩:你听懂了么?这小孩回答:听懂了,我还会背诵了呢!这小孩背诵了杨老前辈的课,杨老前辈感叹道:我教的这批学生,都不如你,你进来听吧!这个小孩就是骆成骧,清末状元。</h3> <h3>杨老前辈有四个书画弟子,合称扬门四将。这杨门四将教会了张大千,让张大千成为了:东张西毕,北启南姜。绘画:东方的张大千,西方的毕加索。书法:北方的启功,南方的姜公醉。</h3> <h3>所以呢?内江除了甜城的美称外,还号称书画之乡。姜公醉老师就在资阳糖厂工作了多年,这里是润育了一代大师的宝地,自古就有收藏书画的人。沈家糖坊的沈老板和他三个李姓的儿子就是书画的收藏爱好者。老大姐一百元卖给的这幅,就这儿出来的。老大姐还卖了幅人物画给一个收废品的,卖了四百元钱,这个收废品的拿到我这儿来,硬要八百元钱,我心一动,就掏出八百元买了下来!</h3> <h3>买到了这两幅画后,就有人来找我,和我商量,两幅画做价二十万,交给他,他卖了之后才给我钱,我不同意,他说可以免费为我找人鉴定。他找了两个人,一个人说,他就是画画的,这种画是河南人仿的,只值一百二百元一幅。我当场就说,请他照着这两幅,各仿三幅岀来,给他三万六千元,也就是每幅六千元,他看了阵说:每仿一幅五万,一幅仿十幅才仿。我们没有达成协议。第二个专家说,他是书画收藏大家,我问他,画上面写的什么字,他说,什么字不重要。我说,你认识这些字吗?他说,不认识。这种连画上的字都不认识的人,会是书画收藏大家么?!</h3> <h3>介绍这两个鉴定专家和收藏大家的人,还是说:既然是假的,还是交给他,卖了给我二十万,我当然不能答应了。他请的那个专家和大家的话,你们说,我能相信么?!</h3> <h3>经过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个专业的书法家,这个书法家,祖辈父辈都是装裱字画的,对书法字画彼有研究。《资阳日报》的《资阳》二字就是他写的,《日报》二字是毛主席《人民日报》的《日报》两个字搬过来的。</h3> <h3>那幅人物画上的字,他认岀来了:玉阙金城未是遥,笙箫鸾鹤彻清宵,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槁。大千居士张爰,青城崔生旧事漫写信拈小诗。</h3> <h3>姜公醉老师的介绍。</h3> <h3>崔生旧事一</h3> <h3>崔生旧事二</h3> <h3>崔生的旧事三</h3> <h3>崔生旧事四(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