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 春 贺 词</b></h1><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为"艺术现场"群迎春晚会而写</div>
当昔日的传说已在时间的车轮辗压下粉碎成一片碎碴,幸好,我们还有故事……
故事在记忆的粘合中能够逐渐还原,还原后的故事依然可以变成传说,留给我们的晚年和晚辈去细细品味,久久收藏。并且,尽可能地不再与时间的更迭和交逢中蒙尘。时间对于我们,就变得无可奈何了。它不得不发出声声惊叹:有些人,永远年青!
是的,我们就是一群永远年青的人,起码,心灵如此,永不衰老!
我们用青春书写的故事是铺在路基上的,大地当纸,山河作墨,延伸万里的钢轨就是我们留下的笔迹。当我们牵着火车穿越无数桥隧的时候,我们也在穿越了时间。
不知不觉中,当祖国的版图上又多了一条条铁路线时,我们的额头也多出一些皱纹。退休了,或即将退休的我们,始终不愿意离开现场。但年轻人来了,施工现场不再需要我们,我们必须给他们让位。
那就走吧,艺术地走,到艺术现场去,依然是建设者!
过了这个冬天,还有春天。赏花的季节,我们踏青去!谁敢说:这花,这青,不是从我们的故事里长出来的呢?
</h3><h5>2020.1.13.夜写</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延伸在望》50X55 2019</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独秀》40X40 2016</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青海湖畔》57X105 2016</h5><h3><br></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 诗二首(配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 隔着一条路基相遇</b></h1>
不早,也不晚,
我和你
隔着一条路基相遇。
那时候,
我们的着装一身草绿,
你往南,我向北,
或是你东,我西。
交逢的瞬间,
虽不会有拥抱,
却留下悠长的话语。
彼此约定:
下次还会见面,
不见不散,
无论风雨。
然后,就这样走了一一
由很慢,到很快,
逐渐拉长了距离……
等下次,约定见面的时间,
你来,我也会来,
静静地期待,
一声声,
由远及近的汽笛……
<h5>2020.1.16.夜写</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 你是风 我是雨</b></h1>
你是风,我是雨,
在座座青峰间偶遇。
其实,已经遇见好多次,
只有这回,
一条路和一条河,
撞破了我们的秘密。
让它们知道了,也没啥一一
我们都是离家的人,
南来北去,
走出千里万里。
我们还有家么?
路,指了方向;
河,留下足迹。
青峰老人啥也没说,
心里却已打定主意。
想给我们送行,
悄悄把脚跟踮起……
<h5>2020.1.16夜写</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油画《陌生的朋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踏漠寻路》50X55 2016</h5> <h3>意外地看到了一篇战友写我的文章。其实,我没有文章中写的那么好。我只是个平常人,有些奋斗的经历,也是被铁道兵这个英雄群体激发而为。致敬,所有铁道兵战友!<br></h3><h3><br></h3><h3><a href="http://my-h5news.app.xinhuanet.com/h5/article.html?articleId=1410385c-c965-46b1-89e4-33e604517f41&share_device_token=766bed0d4720fe1cf188e691735d528e&share_time=1578293116635&share_type=1&from=timelin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新华网】:《铁道兵人物17》永不放弃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a><br></h3> <h3>大数据时代,真是了不得!
我至今不明白,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铁九师四十一团一营二连当文教,只在魏塔线一个叫杨杖子的地方生活战斗了大约半年多时间,后来就被总部机关调走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快半个世纪,是谁还记得我?还把我写进关于这条铁路的百度辞条中,真是不可思议!致敬,我战斗过的地方!致敬,我亲爱的战友们!<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雪域逐风》50x55 2017</h5><h3><br></h3><h3><a href="http://tdbwh.com/tiedaobwh/tiedaobsh/000fd754340a6cdda98f1be85b6c37f5.html?from=timelin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铁道兵文化网】张衍海版画-后铁道兵时代作品选</a><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峡谷之鹰》65x100 2015</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丝路之梦》65X100 2015</h5><h3><br></h3><h3><a href="https://m.toutiaocdn.com/i6779568538437812739/?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78492020&req_id=202001082200190100260790161524FEEF&group_id=6779568538437812739&wxshare_count=2&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timeline&pbid=6634846806763881998"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今日头条】</a><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衍海版画《新的期盼》50X5 20122</h5><h3><br></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任思绪信马由缰</b></h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陋室铭》。好么,千多年前刘老先生已经把世事百端看得透透的,其淡薄名利的思想操守一不留神儿竟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学习的榜样。咱也不了解这些文化界的先贤们通过两学一做到底成效咋样?没有人验收,上级不管,底下不问,全凭自觉了。
其实,自觉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什么叫"自觉“?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那上边是这样说的:自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ì jué,一指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二指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出自《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不自觉。”
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其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其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人类自觉本质的维护与发展是自由的真实实现……
谁也没料到,网络时代竟然会来得这么快!总书记说,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有鉴于此,陋室恐怕不会再有了。雨后春笋般地在网络时代涌现出来的玩意儿,比如"群",大有取代陋室之势,不可小靓。
那么,需要讨论的问题来了一一“群"有"陋室“的属性和功能么?我看差不多,除了那些不怎么讲卫生的和憋一肚子排泄物总想随地大小便的,姑且不论;还有那种和权字钱字走得太近的,一般人傍不上,也就算了。咱要的是“三观“,起码品行端正,志同道合,大家走到一块儿,不议国家大事,但也胸怀天下。就这么回事!
就像望楼兴叹的普罗大众无限眷恋地几十年如一日地离不开那种叫"陋室"的破房子一样,满世界满大街您瞧瞧吧,哪儿哪儿都是摆弄手机的人,数不胜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敢说全部,都是在刷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可谓洋洋大观……
前面说了,陋室跟微信群好有一比,都属于大众级别的。不是汽车那个大众,说真的,您买了也没地儿停了,地皮多金贵呀!我说的是平常人,能干真事大事的平常人,那就得让人刮眼相看了。这不,咱群里就有。有啥呀?您听我念叼念叼一一
先说这名儿:中国文人特在乎名儿,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一网把谋略家也给捎上了。咱不管他,自己干自己的事儿。啥事儿?艺术呗!什么人想干这事儿?瞧瞧后边俩字儿,那叫"现场",建设者呆的地方。这会儿明白了吧?这伙人是从现场来的,还要回现场去。干这个事儿,就是要建设艺术,创造艺术……心里总想着伟人说过的话,"双百"和"二为",多少人都忘了,咱这伙人没忘,这叫不忘初心一一早就这样做了,早就该这样做了!
建这个群没别的意思,升官发财,此路不通。有人问了,那你想干啥?沉默!我可以不回答,因为双方不在同一频道上。是呀,我们都为了啥?想想我们的几位管理员,多辛苦啊,分文不取,甘愿奉献,不光是活雷锋,还是老雷锋,年岁都不小啦,还能再扑腾几年哪?!快过年了,关于放不放假、放几天假的问题,让站长好办难。一边是网站运转不能停机,另一边是编辑和群管也该休息……其实,真让他(她)们休息,他(她)们也是闲不下来的,正应了当下流行的"不忘初心"后面那四个字一一牢记使命!
值得重点说说的是,我们的群友加战友,双重身份,友情多了不压身一一但愿如此。一直想表扬表扬,可我又不想说名儿,怕漏掉了谁。正好这回兵网刚表彰的和群里晩会上即将公布的群先进个人名单,基本都全了。有没当上的再继续努力,拿出伟大年代你追我赶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来,坚持到底,剩者为王!
特别让我兴奋的是,群友战友的创作积极性都很高,踊跃发帖,即使作品有缺陷也不怕见人,顺手拿出来,为了学习和交流。原八师战友王务本,是个老文艺了,我和他很熟,一起抗洪抢险,记忆犹新。说他是老文艺,一点不掺水,诗书画印全弄,可能是诗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我留言说"诗不好写呀“,他便不怎么写了。其实,我挺后悔,怕短短一句话的五个字,非我所愿地阻止了一颗明亮的诗星的冉冉升起,我知罪!好在他还在继续发他别的作品,我觉得他的篆刻确实不错,可以作为下一步的主功方向。另外,春节快到了,希望他每年在自家举办的春节个展继续办下去。今年是几届了?预祝成功!
文艺是一种怪药,有时能治病,有时也致病。治病的效果和致病的反应都不尽相同。上世纪70年代我们一起搞创作的九师战友运新华,常指着我说:你有病!其实是在鼓励我呢,意思是这小子是块搞艺术的料。可惜,我辜负了他,浪费的时光太多了,追悔莫及!
我一直不敢肯定,在人生最有活力的时候,创作连"业余“的边也挨不上,简直成了"多余”……悲哀啊,但愿这种悲哀别再延续。可是,换个角度一想,我又觉得值得。这些年,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半吧,跟着铁道兵的队伍走遍了中国,见多识广,积蓄了创作所需的素材和能量,得天独厚,舍我其谁?
两天前,参加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会举办的新春团拜会,听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讲话。他讲到,铁道兵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可是,部队撤编了,哪还有家呀!铁道兵们多盼望有一个家呀!所幸,在铁道兵组建的地方一一哈尔滨,由于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的积极促成,修建了铁道兵纪念园和铁道兵启航纪念塔。这可是前前后后当过老铁的几百万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啊!为了建好这个家,我和许多战友一样,捐了钱,另外还捐赠了我曾参加创作的铁道兵版画。
我开始相信命运一说了。我的命运和铁道兵一样,起步的地方,也是归宿,中间却绕过无数个圆,有点像车轮,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演绎着我们借助生命舞台上的主道具表达出发、停靠、折返、到达的情节。想一想,自己也受感动。大老爷们儿,眼泪啪嗒啪塔地……
和在上一次春节战友团拜会上认识的旅美华人作家陈九网上交流,他说:群,就是摘掉领章帽徽之后的最后一块阵地了。军人语言,禀性未变。他也是我们的群友。另外还有不少全国著名的、知名的,甚至眼下当红的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摄影家等等。仅国家协会的会员就达20余名,相当于部分省市的国家级会员总数。
今晚睡不着,手指头就忙乎开了,在手机荧屏上比比划划。思绪,这会儿变成一匹野马,任其狂奔……
<h5>2020.1.15.夜写</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