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俺村有个南藁,不是南阁。</h3><h3> 小时候,还没有上学的我,可能就五、六岁的光景,父亲曾坐在街头和几位乡邻聊天,对旁边的我说:“如果你走丢了,有人问起你,‘你是哪里人啊?’你就说:‘俺街有个南藁’!”</h3><h3> 这座“南藁(音)”,在村口耸立了数百年,在家乡附近,只此一座,别无分店,所以是“俺街”的标志性建筑,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说南藁,就知道是河底的。河底村原是一村,到民国后期,才分为南、北河底两村。南藁,就坐落在南河底的村口南河之上。</h3> <h3>几百年来,口口相传,“南藁”之名从古呼到今,从未有过改变。但为什么叫南藁,南藁之“藁”到底是哪个字,也从未有过答案。查《现代汉语词典》和《康熙字典》均无此字,所以姑且以“藁”字代之。曾经的南藁,下有木柱支撑,上有阁楼高耸,破落的飞檐上长满荒草,此字也颇具形象。笔者曾走访村中诸多老人,都说:自古以来大人小孩都称为“藁”,没有叫过“阁”;有位老先生还说:过街小券称之“阁”,桥上有物谓之“藁”。这是在词典之外唯一得到的与众不同的民间说法。</h3> <h3> 说“阁”,实际上有可能是“隔”,因为,必须是一个建在街口或街道中间的券洞式的建筑,上面有无建筑物,都可称为“隔”,是古代防御土匪响马可以登高瞭望然后通风报信的建筑。一有敌情,可以迅速关闭券洞下的门洞,一般门洞后面都设有穿插门闩横木用的石孔构件,可以加固关闭的木门,以阻挡敌人侵入,起到阻隔、隔断的作用,就和家里的“隔扇”一样,所以,笔者权且叫它“隔”。这是“武安阁”的共同特点,即有券洞无阁楼可称“隔”,有阁楼而无券洞就不是“隔”。</h3> <h3>而书面上的“阁”,仅仅是供人们登高赏景的楼阁建筑,并无券洞。《康熙字典》释义:“阁,楼也,便殿也。”如天禄阁、紫宸阁、滕王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阁,风景区或庭院里的一种建筑,形状不一,一般两层,周围开窗,可凭高望远……这与河底南藁有些相似,但与传统意义上的武安阁大相径庭。那河底南藁为什么不叫“阁”而叫“藁” 呢?</h3><h3> 有人说,“藁”是“阁”的变音,那为什么别处的阁没有变音,而唯独河底的阁变成“藁”了?查有关史志资料,武安民国以前的县志几乎没有“阁”的记载和任何“藁”的蛛丝马迹。1990版县志在“楼阁”一节,记录了“沙洺戏楼”和“河底南阁”,这是河底南藁第一次被官方命名为“南阁”,以后也就一直沿用“南阁”一词,而把民间口头上一直念叨的“南藁”之名束之高阁了。</h3> <h3>但是,南藁,并不孤独,也有“知音”在远方。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津红桥区,有一明代藏经阁,当地人称为“铃铛阁(gao)”或者说是“铃铛藁”,其规模形制与河底南藁极为相似——“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处,如鸟张翼”,素有“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gao)”的民谣,并且当地人视“藁”为正确读音;另外,京剧戏词里也有“同登麒麟阁(gao)”“共上凌烟阁(gao)”等的发音,据说这是居民迁徙、戏班流动受母方言安徽话的影响。而河底村明代先民均迁自山西洪洞,应该和安徽方言没什么渊源。但是,河底南藁建于清早期,不排除建造此藁时,参照京津样式,连同其名称也一块引入来。曾听说后来北京建设火车站时,曾有人来河底南藁拍摄取样,因为天津的“铃铛藁”已不复存在……</h3> <h3></h3><h3> 武安村村都有阁,“无阁不成村”,自明清以来足有上千座。但是被称为“藁”的,也许仅此一处。即使河底本村内,也有几座小阁,如南河底的前街口,有一座阁,下为青石拱券,上为砖垛矮墙,自古称之为“前街小阁”;就在南藁旁边的古戏楼东侧,原来也有一座小阁,青砖拱券,上无建筑,上世纪七十年代尚存,后坍塌;北河底村内也有一座过街券洞,也称小阁;史二庄村西关帝阁、小保村“里仁为美”村阁、夏庄村南马王阁、中万安村“关帝阁”、三王村“汇逯阁”、东洺远“老爷阁”、柏林村“文昌阁”、冶陶南阁、阳邑西阁、大汪村丁字阁、贺进十字阁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阁”的发音,武安方言发作“ga”,和鸽、革、隔、割一样,或者叫“阁(ga)的”,很少听说哪一座阁被称为“藁”。而且它们的建筑形式大多雷同,和河底南藁有着很大的区别,也许这是它被称为“藁”的特殊缘故之一吧。</h3> <h3> 所有这些武安阁,其上层建筑,皆空间狭小,不会有多人常年逗留休闲,有的根本无法上人。但河底南藁,就不同了,它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宏伟的建筑风格在我市以及其它县市也极为罕见。它下面的石拱大桥规模宏大,平面呈正方形,横跨南河之上,桥面与道路基本齐平。桥洞下只通河水,不通行人,两岸行人均可由桥上通过。桥面铺设石板或青砖,回廊宽阔,廊柱环绕。其上二层阁楼四面八坡,九脊十八兽,歇山式彩色琉璃瓦覆顶。春可以临风听铎,夏可以避暑乘凉,秋可观细雨千瀑,冬可赏万屋积雪。周围石柱石栏,可倚可坐,石狮石猴,千姿百态……孩童在此嬉戏玩闹,大人在此下棋对弈,情侣到此约会谈天。白日微风徐徐,夜晚华灯闪闪,怡情逸致,风清气爽,逍遥自在,恬静幽雅而又趋之若鹜,如此绝好去处,是其它村阁所不具备和不可比拟的。<br></h3> <h3>南藁,自古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清代村里的秀才和外村的文人雅士常来比地游览聚会,登楼赏景,吟诗作对,佳话轶闻不断。相传该南藁历经了三朝皇帝才建成,又传说是清代户部江南司郎中王可大为纪念其恩师所建,自然学子秀才纷纷前来“朝拜”,以期自己也有个好前程。逮至今日,南藁内供奉玉皇、老子诸神,左临戏院奶奶庙为伴,右有大路和商业圈环绕,更是热闹非凡。孩童们耍去,哪里?“南藁”!大人们闲坐,去哪?“藁上!”此藁就是实际意义上的休闲玩乐之所,就像一个小公园一样。它不是亭,不是台,不是楼,不是阁,而是集亭、台、楼、阁于一身,且规模宏敞。那它叫什么名字呢?书上没有,典籍没有,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横跨南河,长拱如虹,楼高百尺,脊剎摩云。桥下溪流潺潺,两壁英木交参,景色如画,人流如织……于是,一个“藁”字由此而生!它,有桥,有楼,有台,有廊,有檐,有柱,有石,有木,有雕,有画,望山,临水,通路,通村,可游,可赏,可走,可留,可玩,可歇,可坐,可躺,可歌,可唱……怎一个“藁”字了得!</h3> <h3><h3>藁上有一通民国九年的碑记,上刻“重修二层楼记”,没有说“阁”,也没有记“藁”。2008年,历经沧桑的南藁,再次得以重修。笔者曾建议在碑志中使用“南藁”一词,但它已位列省保文物,名字确定为“南河底南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南藁的亲切叫法。河底人对它“南藁上”、“南藁外”、“藁西边”、“买菜到南藁上”、“快到南藁上看看”等的称呼会一直叫下去。因为这是数百年的历史积淀,饱含着浓浓的乡愁在里边。至于是不是方言演变,到底有没有这个“藁”字,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我们虽然找不到这个字,但它不会凭空而生,也不会无故而灭,它将继续也将永远以它深不可测的自身底蕴和它气贯长虹的高傲而美丽的身姿向世人诉说:</h3><h3> “我叫南藁,不是南阁!”</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