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小纪24:冬游鸡足山(上)

懶人國%逍遥王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南北跨度大,气候大不一样,南到西双版纳,北到德钦梅里,各地的风景也随之绝不相同。大理处在云南中间,一年四季如春,看花不成问题,赏雪就有点难度,不仅要预知天文,还要略懂地理。所以当宾川的天气预报有雨的时候,就立马动身鸡足山去等雪。</p> 寺前村 <p class="ql-block">  寺前村是出入鸡足山的门户,经过多年开发,食宿商都渐成规模。村中除了特色民居以外,值得一看的还有600多株四百年以上的老板栗树,屋后坡间,古拙遒劲。</p> <h3>↑适逢农历十五,皓月山树相汇</h3> <h3>↑民居院中大多种有各种花卉↓</h3> <h3>↑谁家焰火当空舞</h3> <h3>鸡足山是迦叶菩萨的道场,也是东南亚的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与藏传佛教交汇地,世界性佛教中的禅宗的发源地。鸡足山前临苍山洱海,后靠金沙江,共有40座奇岭,13座险峰,34座崖壁,45个幽洞,泉潭100多处,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令人拍案,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吸引许多信众与游客前往,但要想尽览全貌却是不太可能的。</h3> 石钟寺 <h3>石钟寺规模不大,紧靠着山腰的停车场,自驾和班车穿过“灵山一会”山门后到此为止,不能再向上行。</h3> <h3>石钟寺始建于唐代,是鸡足山最早的古寺之一。明朝洪武和永乐年间两次重建,文革中被毁后于1994年复建千手观音殿等。</h3> <h3>相传寺左曾有一水潭,水潭上方有一崖石,叩声如钟,故名“石钟寺”。有联为凭:“石钟无声有声皆幻,如来有像无像是虚”。</h3> 五华庵 <h3>五华庵位于石钟寺附近,是为禅宗寺院,庵名源自于“一花开五叶”。达摩祖师曾给二祖慧可一偈:“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成自然”。</h3> <h3>五华庵建在鸡足山小龙潭上,初建于1522年明嘉靖年间。文革中被毁,1996年后重建。庭院不大,松柏掩映,环境偏幽。</h3> <h3>大雄宝殿内,供奉着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坐像、卧像各一尊</h3> <h3>↑晒冬</h3> 祝圣寺 <h3>祝圣寺,原名迎祥寺,位于石钟寺附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间,虚云大师在国内外募化功德重建,光绪帝赐名"护国祝圣寺"。1984年时,国务院定祝圣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h3> <h3>↑放生池上镇宝亭。亭右有一“云移石”,相传当年开挖放生池时,有一大石牢不可动,后由虚云大师发功将大石移到现在这个位置。</h3> <h3>↑天王殿</h3> <h3>↑鼓楼</h3> <h3>↑钟楼</h3> <h3>↑大雄宝殿。檐口有孙中山题"饮光俨然"、梁启超题"灵岳重辉"、赵朴初题"大雄宝殿"三块贴金大匾。</h3> 霞客古道与群猴 <h3>“霞客古道”是一条全长约20公里山间古道,起点是入山处的九莲寺,终点是天柱峰金顶。由于现代公路与索道的兴建,一般人在古道只需徒步1~3公里左右就可登顶。霞客古道宛如鸡足山的一条珠链,串起了沿途颗颗的丛林兰若。</h3> <h3>↑香会街牌坊</h3> <h3>↑从石钟寺停车场到区间车站的霞客古道,是顽猴聚集的地方。</h3> <h3>↑一把薅住胸毛</h3> <h3>↑“唦哒”从小练起</h3> <h3>↑独臂猴与小猴女</h3> <h3>10元钱的区间车,可以省掉一大段徒步路,直接到达索道站。上行索道45元,下行索道30元。也可以从索道站旁边的玉佛寺,沿着霞客古道向上徒步。</h3> 玉佛寺 <h3>玉佛寺,由明代嘉靖年间的净月祖师于1591年始建,初名“圣峰寺”,开山建刹时,掘土得碑,上刻“迦叶入定时,八明王歌咏颂佛于此地”,后人遂称此地为“明歌坪”。明万历年间重建,更名为玉皇阁。今寺为2011年重建。</h3> 慧灯庵 <h3>慧灯庵,地处天柱峰东山脚,自古就是上天柱峰的必经之道。始建于1605年的明代,历经扩建重修,徐霞客在《滇游日记》曾有记载。1983年时由政府拨款重建。</h3> <h3>庵前山道旁设有一些摊点,此后一大段陡峭山路,一直要到山顶才有商贩。</h3> 迦叶殿 <h3>迦叶殿,位于天柱峰东面半山腰。据传鸡足山的开山祖师饮光佛迦叶尊者曾在殿内的大盘石上守衣入定500年,迦叶殿由此在鸡足山72庵36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山中第一寺”和“山中诸寺之祖庭”。迦叶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994年重建后,现有天王殿、观音殿、迦叶殿、方丈楼、藏经楼、释迦殿等建筑。</h3> <h3>↑天王殿↓</h3> <h3>↑天王殿后墙壁画</h3> <h3>↑观音殿内供奉铜塑的千手观音</h3> <h3>↑观音殿内两侧壁画↓,千手观音的32种化身。</h3> <h3>↑大雄宝殿↓</h3> <h3>↑居中供奉迦叶尊者。尊者塑像重达3吨多,由香樟木雕刻而成。</h3> <h3>↑两侧壁画“灵山会”,展现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讲经传道的场景。</h3> <h3>↑入定石,也称盘陀石。迦叶(摩诃迦叶),释迦佛十大弟子之首,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释迦佛涅槃后,迦叶召集佛弟子结集“三藏圣典”。等到阿难成为法之继承者后,始入鸡足山,遵奉佛陀嘱咐、守衣入定、以待弥勒佛降生。未来佛弥勒佛将与娑婆世界前身刚强众生及诸大弟子,前往鸡足山,接受迦叶奉上的释迦佛所著袈裟,并让迦叶显现神通及演说过去佛所有经法。</h3> <h3>↑莲花座↓,30个露天莲花座,是入门弟子的受戒之所。</h3> 索道与古道 <h3>迦叶殿向上,是一条空中有缆车、下方有古迹的山道。</h3> <h3>↑真武洞,因旁边的真武庙而名。洞右有泉,为“三献水”之一,终年不竭。</h3> <h3>↑杨黼洞,又名杨真人修真处。杨黼,大理太和人,明代著名白族学者,永乐年间在此石窑读书修行20多年,最终得道。</h3> <h3>↑彩云亭。亭旁有白龙井,为白龙瀑布的源头。传说伽叶入定鸡足山,有72龙护法,白龙为其中之一,后化为白龙井。</h3> 铜瓦殿 <h3>铜瓦殿又名铜佛殿,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山高风烈,干燥寒冷,泥瓦易裂,因此冶铜为瓦覆盖大殿屋顶。</h3> <h3>↑雪云袭黄昏</h3> <h3>↑铜瓦屋顶↓</h3> <h3>↑明碑</h3> <h3>↑大殿梁柱均用珍贵楠木制作而成</h3> <h3>↑手持小锹铲雪的僧人</h3> <h3>铜瓦殿向西,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华首门”了。</h3> 华首门 <h3>据《禅法正宗传》记载,大约在2500多年前,迦叶尊者奉佛陀的旨意,持佛陀的金缕袈裟、钵盂、佛牙舍利,不远万里来到云南鸡足山,运用大神通力及无上的愿力,将几座山合拢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华首门。所以,华首门就成为了佛教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圣地。</h3> <h3>↑“饮光双塔”,华首门两侧各有一塔,因迦叶又称“饮光佛”而得名。</h3> <h3>↑白塔</h3> <h3>↑华首门是鸡足山顶峰-天柱峰西南的天然绝壁,放眼望去,下临深渊,直如刀削,陡崖峭壁,石门天成。</h3> <h3>↑华首门,意为中华第一门,石门高40m宽20m,中分为相等的两扇巨石,巨门之上的石锁、檐口、门楣清晰而齐备。</h3> <h3>↑眼泪泉↓,巨门右方有一怪石突起,酷似威猛梵僧,下方有一“眼泪泉”,泉眼约20cm见方,清澈微凉,不溢不枯,十分神奇,据说以水洗目(沾在眼皮上),可以治疗沙眼火眼,可能还有增加慧眼识人的功力。</h3> <h3>↑眼泪泉,当然也有一个悲情传说故事,女主灵妹最后纵身跃下舍身崖殉情的情节与当今和谐维稳不合拍,还是不说较好。</h3> <h3>↑来自天南地北的修行者↓,风雪无阻,晨昏如期。</h3> <h3>据说俗客和游人在华首门前叩拜,磕头数应该与自己的年龄相等,所以这里用不着猜测和询问别人的年龄。当然,也有人为了长命百岁磕了一两百下的。</h3> <h3>↑敬献哈达与叩禅静闻。藏胞有向华首门敬献哈达的习俗,据说悬挂越高越好,需要用力向上顺风抛起。供奉、叩拜、祈祷、诵经过后,如能耳贴石门,听到门内传来鼓乐经声,说明此次鸡足山之行佛缘奇佳;虚云大师曾两次朝礼鸡足山,听到了华首石门内传出的钟磬木鱼之声,旷世奇缘由此激发了他日后中兴这座千古名山的宏愿。如果听不到动静,可以下次再来。</h3> <h3>↑太子阁↓,原为铜铸,建于清末,毁于文革,2011年新建,以楠木为构架,以铜瓦覆阁顶,中祀铜铸太子一尊。旧时朝山求子,用硬币隔窗投入,俗称“打太子”,据说打中者即可得子嗣,现在也有向光滑屋顶抛掷硬币的习俗,以不滑落为吉兆。</h3> <h3>↑佛寺中供奉的太子,一般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幼年形象。据传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生时,朝四方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足下即现出一朵莲花,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后来许多寺院都塑有了佛祖手指天地的幼佛形象-太子佛。</h3> <h3>↑悬崖上的菜地</h3> 袈裟石 <h3>从铜瓦殿去往金顶,须经过袈裟石。青褐深色的光滑石面,红白分明的筋线纹络,酷似断崖边猎猎风中的一袭袈裟。</h3> <h3>传说当年迦叶选中鸡足山为弘法道场,向众人述说鸡足山是佛祖飞身带金鸡来选定的,山形如鸡足,前伸三趾后拖一距就是神鸡过境的印迹,并说如果所言不虚,必能坐石留印。众人似信非信。迦叶走上大石,披上佛祖所传袈裟,面朝天柱峰合掌打坐数分钟,只见金光绕身,旋转入石,迦叶起身后,原本光洁完整的巨石上,竟留许多不规则的田型袈裟纹路,还有余光闪耀其间。后人为纪念迦叶佛,就叫这块大石为袈裟石,并刻上字“迦叶遗迹”。</h3> <h3>袈裟石还有另一个传说。迦叶从印度来到云南鸡足山讲经弘法,随身携有佛祖所赐的法宝袈裟,不仅冬暖夏凉,还可以隐身腾空。多年过去,弟子越来越多,山寺住宿变得非常困难,冬天许多人只得睡在露天地上。一天雪后,迦叶看到门徒挨冻受寒,突发奇想,运用法力将自己的袈裟变得硕大无比,铺在弟子们睡的地面上,既抵御了严寒,又防御了妖孽猛兽的侵扰。到了春暖花开,迦叶想收回袈裟,这才发现袈裟因一直铺在地面上,阴气侵入,已化为一块坚硬的大石。</h3> <h3>↑古时鸡足山修行条件非常艰苦,深山野洞往往就成了出家人躲避野兽与风寒的天然庇护所。这可能也是物质与思想自古成反比的一个例子吧。</h3> <h3>感谢耐心欣赏🙏全文未完待续😋</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mtb2rz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大理小记32:冬游鸡足山(下)</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