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之根——广富林遗址公园有感

医中壶痴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深坑酒店东面不远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就座落在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村北的施家浜河道及两岸一带,总面积有1.3平方公里。我们仨决定驱车前往一探。从深坑酒店出发,先开车到佘山,沿环佘山公路转了一圈,觉得天气太冷,爬山玩佘山不合适,还是直接驱车到广富林。车行至龙源路,在龙源路亲水平台上观看湖面上的遗址公园金字塔状屋面是最美的观景处,记得七、八年前还在建造时来过一趟,湖面上春秋战国时期风格的建筑,只见屋顶不见墙,仿佛被水淹的感觉在夕阳下非常美丽,一直想等建成后好好来看看,可惜一直没有时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起广富林遗址,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因当地村民在开河时发现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历经四次考古发掘。第一次是1961年9月,经考定,广富林文化遗址早于马桥遗址,又略晚于崧泽文化遗址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1999年~2001年,相继展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发掘考古工作。在第二次发掘中,发现了大型汉代建筑构件;同时发现一件呈屏风状的竹木框苇编物,一说是汉代屏风,又疑是汉代宫殿建筑中的灵柩。第三次发掘时奠定了广富林遗址不同于其他三种古文化不同的特色文化,因为在1号区域出土了一批不同于良渚文化特征的新器物,从考古学角度来说,广富林遗址遗存中具有三种不同的古文化现象,除广富林文化具有鲜明的移民文化特征应以独立命名外,其他的则应归类于已经命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广富林遗存的陶器具有鲜明的特征,完全不同于以往分布于该地区的所有其他文化。第四次考古发掘时间是2008年3月至7月,发掘面积六千平方米。首次在上海地区发现了春秋早期的鼎制青铜礼器残件,表明松江广富林地区礼制规格之高,非同寻常。同时,又发现了八座广富林文化墓葬,进一步显示了广富林文化遗址的考古价值。2008年在广富林遗址最北端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了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环境,即遗址东北部的大片湖泊等,湖泊的沿岸发现了大约1000平方米的大量木桩。从出土的许多陶器碎片推断,该遗址存在着良渚文化与广富林文化在同一地点的胶着状况。广富林文化时期的住宅为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广富林文化遗址还发现了稻壳和稻米,而发现的鹿角和猪骨可能表明,当时的先民已把猪和鹿作为肉食来源。发掘中首次发现的八座广富林文化墓葬,填补了广富林文化未发现的墓葬空白。</p><p class="ql-block"> 因此,考古认为广富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是衔接崧泽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重要时代环节,从而将上海的历史有机的串了起来,使人们可以完整的了解上海的历史发展的全貌,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 到21世纪初,松江广富林遗址原始文化考古的新发现轰动了考古界。一是基本探明了该遗址原始社会时期古文化主要有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等类型。其中广富林文化的发现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为环太湖地区增添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二是发现了从黄河流域来此居住的移民,这是考古中发现的上海地区首支移民,这对于主体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是初步发现这里在周代已有城镇聚落,这为研究上海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四是发现了别具特点的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的原始社会房址。根据专家预测,对广富林原始文化的考古发掘,至今只能算是冰山一角,随着考古的深入,这里可能会发现更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该遗址的地下可能隐藏着一部中国史前文明史。因此,可以将广富林遗址称作为“上海之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遗址公园最大的亮点就是设计师将博物馆设计在湖面上,犹如“漂浮”于水中一般,从龙源路平台望去,如一座座漂浮于水上的中国式“金字塔”,与远处富林塔一起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画面,充分展现了人类文明和水的交融关系。站在亲水平台欣赏这组美景真是百看不厌,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阴晴雨雪,无论白昼黑夜,都会展现出不同的美观,可以说是最富中国风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在车可以直接开到湖底停车场,直接从湖底停车场进入景区。整个遗址公园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群,大型照壁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上海发展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现在正值隆冬季节,漫步在这古镇巷道上还是有几分寒意,但在这寒凉中,却氤氲着几缕香气,忍不住用力嗅起来,全然不顾空气的冰凉。随着这香气寻找,不远处见墙边几株腊梅绽放,原来这香气就散发自蜡梅的花蕊深处。看着这眼前的景象,耳边响起了宋代诗人胡寅的“欲歌白雪词难和,试挽幽香力尚禁。等是美名无玷染,腊梅何事色如金。”诗句,此时此景与此诗太贴切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腊梅盛开点缀着仿古民居,如果下点雪就更有韵味了。园中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也令人目不暇接,园林般布景的公园恢弘大气又不失清新婉约,让人完全置身于广富林文化气息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知也禅寺成为了遗址公园里一处主要的景点,也是松江地区极具上海特色的一处修学佛法的重要道场。禅寺内提供素斋,仨人就在寺院内一人吃了一碗素几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观的重点就放在水下博物馆,博物馆重现了考古发掘现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广富林文化其实是松泽文化、良渚文化的一脉相承,在遗址中有大量的松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元素。将上海的历史一直推到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一直在上海松江这块土地上繁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先民们居住的稻草屋,老蒋感叹着说:“小时候自己家里就是住的这样的房子,还记得自己和父亲一起建房的情景呢!”六千多年前的文化元素在我们的童年时代仍有印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江河入海口,先民们用竹子插入江河中捕鱼,这种列竹于海澨的捕鱼工具就称为“沪”,捕鱼的地方位于江河入海口称之为“渎”,“沪渎”慢慢就成为了地名,而上海就开埠于此,故就简称为“沪”。通过这博物馆内遗址挖掘的发现能把握上海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发展脉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馆内展示的从明朝到近代的上海地区先民们的生活工作场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这一切的一切,小时候我们都见过,也就是说,从明朝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六七百年里,国民的生活及工作状态就没有太多的变化。这说明农耕文化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变化是很小的,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社会发展是非常的缓慢,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儿孙辈看到这些场景犹如看西洋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观完整个博物馆,走出博物馆,回到公园地面,感觉进行了一次时空隧道的旅行,虽然是短短的二个多小时走马观花般的参观,但收获还是很丰富的,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十分短暂的,明代的生活状态也就在四十年前才刚刚从我们这代人生活中消失,但在我国的很多农村地区可能还是在这种生活状态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