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离开大理南下,探秘“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很可能也是滇西最早的土著,并且还可能是中国各民族中最古老的“老大”,以此压轴为两程滇西冬游划上一个丰满的句号。</h3> <h1>一、翁丁佤寨</h1><h3> 翁丁村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佤族村,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以及“人类童年历史的活化石”。</h3> <h1> 1.木鼓之乡</h1><h3> 走进翁丁村想得最多的就是寻找村中最原始的文化符号。</h3> <h3> 低矮的干栏式毛草房虽够原始但看不出有什么特色。</h3> <h3> 高高的竹木神柱虽有内涵也说不上有什么特色。</h3> <h3> 最有特色的当数比铜鼓更为古老木鼓,佤族人可以在木鼓上敲打出不同音色和节奏以传达各种不同的信息。</h3> <h3> 虽然有不少民族曾经用过木鼓,但至今仍在使用的只剩下佤族,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鼓就陈列在沧源县的广允缅寺。</h3> <h3> 木鼓是佤族人祖传的神器,从最早的驱兽、报警、号召,到后来的聚会、祭祀、娱乐,无所不用。</h3> <h3> 木鼓是由佤族母神安木拐发明,仿照女性生殖器(开缝抠挖)而制作的,带有浓厚的生殖崇拜色彩。</h3> <h1> 2.以黑为美</h1><h3> 佤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他们自称为“布饶”,称人为“布依”,“布”即“濮”,应为正宗土著。</h3> <h3> 佤族属东南亚人种(南亚语系),具有黑矮人血统,古称“昆仑人”。</h3> <h3> 佤族人以黑为美,黑衣服、黑皮肤、甚至黑牙齿(抽烟嚼槟榔)。</h3> <h3> “摸你黑”(用锅底灰、牛血、药泥相互涂脸涂身以驱邪祈福)是最有特色的民族狂欢节,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只好借用网图表示一下。</h3> <h1>二、司岗里</h1><h3> 佤族没有文字却有口口相传的民族史诗“司岗里”。</h3> <h1> 1.洞穴记忆</h1><h3> 司岗里景区距离翁丁村并不远,是一个很大的岩洞,传说是佤族祖先的居住地。</h3> <h3> 穴居岩洞首先是为了掋卸大理冰期之寒,当然也只有在大理以南才可以,在大理以北躲进岩洞都不行,因为在洞外基本上找不到食物。</h3> <h3> 穴居岩洞也是因为可防洪水,随着大理冰期结束而来的是一场世纪大洪水,佤族的祖母神妈侬(安木拐之母)就是在岩洞中躲避洪水的幸存者。</h3> <h1> 2.沧源崖画</h1><h3> 除了口口相传,佤族人还把民族史诗画到了山崖上,沧源崖画是中国最古老(3000多年前)、最密集(糯良山一带共有50多处)的崖画,,我们在司岗里洞壁上拍到的虽是复制品,但也惟妙惟肖地反映了佤族人走出岩洞的历史:</h3> <h3> 走出洞穴;</h3> <h3> 开始建房;</h3> <h3> 围猎野牛;</h3> <h3> 一路迁徙……</h3> <h1> 3.阿佤老大</h1><h3> 按照《司岗里》的记载,最早走出岩洞的是佤族(“阿佤”即“老大”),随后是彝族,然后是傣族,再后是汉族。</h3> <h3> 如果我们把这个先后走出岩洞的顺序理解为先后来到此地顺序,那么还是比较可信的,佤族很可能是此地的“最早土著”。</h3> <p class="ql-block"> 按照基因人类学者的观点:绝大部份中国人是在大理冰期后从滇西北迁、东迁的,大部份的民族也是在迁徙中逐步分化形成的,那么滇西的“最早土著”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民族“老大”,至少是云南最古老的族群。</p> <h3> 就好像在全球范围内非洲人才是真正的“老大”一样,不管你认还是不认,他们就这个样。</h3> <h3> 当然,迁徙的族群总是比留守的族群有更强的开拓性和创造力,总能吸收和整合到更多的好东西,其结果就是我所看到的:越是古老的土著往往越是贫穷落后。</h3> <h1>三、龙魔爷</h1><h3> “龙魔爷”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传说是“众神会聚之地”。</h3> <h1> 1.牛头圣地</h1><h3> “龙魔爷”最大的特色是树上挂满的牛头,感觉阴气很重仿若“鬼林”。</h3> <h3> 佤族人每年都要祭拜祖传神器木鼓,祭拜最常用的东西就是牛头。</h3> <h3> 为什么非头不可?按照《司岗里》整理作者的说法:因为他们是“老大”,所以要“取头”。</h3> <h1> 2.猎头习俗</h1><h3> 其实佤族还有过骇人听闻的猎头习俗,在他们民族史诗表演中还可以见到。</h3> <h3> 有一个不大可信的传说:诸葛亮南征时为了瓦解土著使了一个离间计,第一次把蒸过的稻种送给土著种,当然种不出来,第二次再把未蒸过的稻种送去,然后教他们猎头祭谷,结果种出来了,此后部落之间的猎头祭谷便成了传统。</h3> <h3> 因有这种野蛮习俗,其他民族都不敢与之交往,马帮路过也会绕道而行,这就是佤族常期封闭与世隔绝并成为“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的重要原因。</h3> <h3> 直到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在北京会见了隋嗄(部落头人的公子,后来成了西盟县长,也是《司岗里》整理作者之一),要求他们废除旧习俗并为他们派去专家指导种稻,佤族人民学会科学种稻并尝到丰收喜悦之后,猎头习俗才被革除。</h3> <h1>四、勐梭龙潭</h1><h3> 勐梭龙潭就在龙魔爷旁边,是佤族祖上最重要的水源地。</h3><h3> </h3> <h1> 1.龙潭秘境</h1><h3> 勐梭龙潭是一个原生态的地震塌陷湖。</h3> <h3> 仙气飘渺的龙潭晨雾是一道非常罕见的美丽风景。</h3> <h3> 据说龙潭本是一对,还有一个在不远的缅甸境内,两边湖水的涨落清浊是同步的,非常之神奇。</h3> <h3> 《司岗里》还记载了达佤(安木拐之孙)公平分水的事,这也成为原始部落的重要遗风。</h3> <h1> 2.西盟公约</h1><h3> 龙潭边上的“西盟公约”体现了佤族人的核心价值观,虽然古老却依然常青。</h3> <h3> “像对待神一样敬畏自然、爱护环境”,不用多说,只要看看原生态的勐梭龙潭就明白了。</h3> <h3> “像江三木落一样公平正义、和谐相处”,要说明一下,江三木落是佤族的英雄及偶像,他很会打猎总是带大家一起去,总会把猎物公平地分给大家……</h3> <h3> 佤族人民对江三木落的崇拜和爱戴表现在许多歌曲都以“江三木落”作韵脚和尾缀,这也是他们最常用的颂词。</h3> <h1> 3.阿佤新歌</h1><h3> 西盟是著名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h3> <h3> 《阿佤人民唱新歌》是扬正仁在西盟当通讯兵时谱写的(1961年),歌曲反映了佤乡从原始部落直接进入现代社会的新面貌,这首歌我们这辈人都会唱,只是不清楚“江三木落”的含义,原来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h3> <h3> 这首歌佤族人民一直在唱,从西盟唱到了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