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史馆等4家联合召开郭因美学理论研讨会

研究郭因

酝酿已久的郭因美学理论研讨会,11月21日上午8时许在安徽大学开幕。会议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省艺术研究所、省美术家协会、省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学会等4家联办。<br><br>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秦德文,省军级老同志汪涉云、陆子修、刘正宗,省文联主席沈培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发仁,安大副校长华泉坤,省文史馆原馆长、顾问陶显斌,安徽日报总编辑张育瑄,省民盟副主委周天柱,省政协学习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钱铭,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杨屹,省政府参事室党组成员、助理巡视员张立志,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副编审张民权,以及钱广华、孙显元、孙以楷、臧宏、岳介先、钱念孙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br><br>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汪洋,省社联,民盟安徽省委,合肥联大中文系,安徽师大中文系王明居教授,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闻继宁研究员,台湾中央大学法文系金恒杰教授,台湾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李明明所长发来贺信。<br><br>会议由陶显斌、葛正芳同志主持。<br><br>省政协原常委、省文史馆名誉馆员、省绿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郭因,是《艺廊思絮》、《中国绘画美学史稿》等书的作者,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美学家。在安徽,专为一位美学家开研讨会,为近年来所罕见。<br><br>与会同志对郭因美学研究的路径,郭因美学理论的框架、内涵及其地位、影响,郭因成功的经验,郭因的人品与文品等等,都作了梳理和研讨,认为,诞生于“徽学”故乡的郭因,饱受传统文化熏陶,是“国学”根底厚实的学者。他虽有20多年的坎坷经历,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极端困难的境遇下,仍以中国知识分子所葆有的那种“宗教承当”和“坚韧不拔”之精神彳亍跋涉,善于在中华文化原典、最新知识中寻找契合点,终于成为学术深海里的审美章鱼,卓然成家;他从文艺美学中的绘画美学入手,进而向“大美学”拓展;在此基础上,又适时地推出“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命题,建构了一门新横断学科的基本框架;他还和一群志同道合者通过办学会、出专刊、导实践、动手干的具体形式,直接参与生态村、生态城的建设。<br><br>与会者指出,在天朗气清的美好季节,能为土生土长的皖籍学者开专题研讨会,不仅是郭因先生的光荣,也是全体学人的光荣;不仅是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这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科教兴国、科教兴皖大业,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br><br>钟子宾<br><br>1998年11月22日 <br><br>(此报道曾发表于《安徽日报》、《黄山松》、《绿潮》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