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下旬,天气不冷不热,渥太华的郁金香正开得轰轰烈烈。此刻,中小学暑假还没开始,正是外出旅游的黄金时刻。领导提前几周麻溜儿地订好了飞机、游轮的票,13-23日,开启2019旅游程序,潇洒走一回。<br><br>游轮是诺唯真游轮(Norwegian Cruise Line)《史诗号》(Epic),此前曾坐过诺唯真游轮,印象还不错,所以就选定了这一家。该船2015年重新装修,载客4100人,员工1724人。排水量15万6千吨,身长330米。相比世界最大游轮海洋交响曲号(Symphony of the Seas)的361米,这家伙应该属于巨轮了。<br><br>游轮的游程为7夜六天,围绕地中海海岸转一大圈。前五天逆时针由罗马往西航行,抵达巴塞罗那。第六天在海上走弓弦,赶回东部的拿波里。最后再回到罗马。<br>具体行程如下。<br>第一天:罗马(Rome,意大利)<br>第二天:里窝诺(Livorno,意大利)<br>第三天:嘎纳(Cannes,法国)<br>第四天:帕尔马 的马略卡岛(Palma de Malloca, 西班牙) <br>第五天: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br>第六天:在海上。全程往东赶。<br>第七天:拿波里(Naples,意大利),最后又回到罗马。<br> 上船以后才知道,这次旅行的路线是封闭的循环线路。和过去坐的游轮不一样,它有两个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罗马和巴塞罗那。关于这种线路方式的利弊,后面会有介绍。<br><br>据说地中海最漂亮的几个小镇在东部,如阿马尔菲(Amalfi),波西塔诺(Positano),索伦托(Sorrento),坐游轮在拿波里仅停一天,肯定玩不过来,于是就决定在罗马先参加了一个阿马尔菲海岸巡游项目。<br><br>另外,领导过去没有到过罗马,于是决定提前3天到罗马。罗马玩两天,阿马尔菲海岸一天,然后从容赶到罗马的港口城市奇维塔韦基亚Civitavechia(够拗口的!),在那里上游轮。<br><br>基本落实以后,开始搜索安排各旅游点的内容。编制好每天的基本活动内容,打印成册。证件资料,衣服鞋帽,电子器件,摄影摄像……逐一打点停当。出发!<br><br>===================================<br><div><br>第一部分。陆路游<br><br>长途飞机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看电影打发时间。途中一连看了3个新电影。出机场就有大巴到罗马城终点站 Termini。十多年前开会来过这里,样子变化不大,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步行5分钟就到了预定的旅馆。号称四星级,实际上十分逼仄,房间除了双人床,几乎就周转不开了。厕所也是油漆斑驳,常年失修的样子。唯一的好处就是,地点好。坐车走路都方便。到著名的斗兽场,步行只要15分钟。<br></div> 上午入住,下午就去斗兽场。现场乌洋乌洋的人群,排着队出去百十米。不远处,就有小贩举牌子兜售门票。65欧元每人,配有导游,不用排队,含两个景点:斗兽场以及对面的罗马广场和帕拉丁山。现场买票光斗兽场就12欧,另外这排队恐怕时间也等不了。狗有狗路,猫有猫路,这些小贩子径直领我们插到快队那里,等了也有十几分钟才得以入场。可这罗马的天气诡异的很,一瞬间就乌云蔽日,稀里哗啦下起冰雹雨来。虽然有塑料雨衣带着,但是裤脚和鞋子淋了个透。 <br><br>上次来到这里,刚刚看过电影《角斗士》。当亲临这宏大结构时,马上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场杀戮的震撼。这次回访,依然会联想到两千年前的情景。角斗士们在这里拼死搏杀,九万余人的疯狂呐喊,并杂着狮虎的吼叫,还是会皮肤发麻,血脉喷张。最悲壮的是它的设计建筑师最后被活生生的扔给了野兽,作为对他工作的奖赏。他最终用生命铨释了这座建筑残暴审美的最高境界。 <br> 斗兽场出来,就是对面的罗马广场和帕拉丁山。首当其冲就是罗马的凯旋门。当年每当将士得胜归来,就在于此处举办盛大凯旋仪式。伴随着斗兽场上的人兽厮杀,整个罗马城狂歌滥酒,历时数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凯旋门和帕拉丁山</h3> 第二天参观梵蒂冈。也是先在网上订好了参观票。包括博物馆和大教堂,无须排队。梵蒂冈 Vatican,意为先知之地。梵蒂岡城国由天主教教廷统治,为世界天主教信仰的中心。因教廷大部分的机关位于城内,一般将梵蒂岡与教廷画上等号。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面积仅0.44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40人。城国基本上由圣彼得广场和圣彼得教堂组成。一进入梵蒂岡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右两排圆弧状的精美的柱廊。在高大的柱廊顶端,布满了几十尊人物雕塑。其形态各异,优雅庄严。圣彼得教堂高136米,由康斯坦丁帝国于公元320年建立。经由数代艺术家的修正扩建,1626年完工。教堂内众多名家的杰作琳琅满目,壁画、顶画、圆雕,浮雕充满每一寸空间。整体印象是神圣、华丽、宏伟,无愧世界第一大教堂的称号。 <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梵蒂冈门口的球形雕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著名雕塑劳孔父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墙上金碧辉煌的壁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亭廊上的绘画和浮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场建筑顶上的雕像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堂内部的华贵装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梵蒂冈的卫兵。服装极具辨识度。</h3> 因为明天要参加一个13小时的旅游,所以晚饭后先去集合地点踩点。奇怪的是,网上给出的两个地点,一个不存在,一个没人知。而联系人的电话,即使是通过当地旅游信息服务台,也根本打不通。正当我们焦急得四处打探,突然闪出一位挂着旅行义务服务牌的老者。他告诉我们,不要着急,已经报警了。你刚才问询的两位“清洁女工”实际是警察。明天一早如果还找不到人,你可以联系我。他给出了电话,边签名边说,这里小偷骗子很多,要小心。又仔细叮嘱,钱包不能这样放,相机不要那样挂,十分详尽。我突然感觉到,这里也有警惕的“朝阳群众”啊。赶紧向他致谢,他笑着回答,我们要维护罗马城的国际形象。<br><br>第三天,一早赶来时那个导游出现了。一位50多岁的女导游。个头不高,精明强干。观察人很细腻,真心讲服务很不错。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大概有的十余人吧。其中两个女孩挺养眼。都一米七个头,大长腿,皮肤白皙。一脸绒毛的女娃子。都是加拿大人。一个在女皇大学,一个在温尼派格大学。<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3.5 小时的阿马尔菲海岸巡游路线</h3> 7:15高速火车由罗马启程,70分钟后,抵达拿波里,然后换成小型巴士,向着地中海海岸开去。当那蓝翠欲滴的地中海水突然映入眼帘时,大家都禁不住欢呼起来。海天一色,白云悠悠。海岸边的山路开始变得狭窄起来,勉强容得下两辆车对开。一路开去,沿途经过不少村庄,小镇。这些居民住宅,密密匝匝地铺展在陡峭的山坡之上,以桔黄,洋红和粉绿为主调,再加上各家各户,路边墙角无所不在的鲜花,和对面的海水、天空,相映成趣,赏心悦目。<br><br>导游很有经验。凡到景色优美的地方,会停下让大家拍个照。走到索伦托后,转头向波西塔诺开去,然后停在那里。这个建立在陡峭山坡上的小镇里,高高低低、狭窄弯曲的小路旁,各种特色的小商店琳琅满目。一种当地生长的甜瓜大小的柠檬,制作成口味独特的柠檬酒,闻名于世。在这个绮丽迷人的小镇游玩两个小时后,品尝了本土地道的比萨饼和柠檬冰淇淋后,乘船前往阿马尔菲。<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索伦托海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索伦托海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抵达波西塔诺小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依山而立的波西塔诺小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波西塔诺的小码头。由此乘船去阿马尔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波西塔诺的海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俯瞰波西塔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波西塔诺的柠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路抵达阿马尔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中海东部的海岸城镇</h3> 在海上观望地中海沿岸,别是一番景色。前面车上观海观岛,现在船中看山看城。阿尔马菲是个繁华的小城,比波西塔诺大一些。游人如织。导游带领爬到百米高的柠檬山庄,坐在柠檬架下俯瞰沙滩和城镇,同时品尝柠檬点心和柠檬酒。微汗之后,算得上是帝王般的享受了。阿尔马菲再次上船,沿海岸线一路览胜东行,最后到达港口城市萨勒诺(Salerno)。从这里再次乘坐特快列车,返回罗马。到站傍晚8:40。全程13.5小时。这个一日游,景点选择合理,山路海路搭配,效率高,服务好,一直被评为5星级。估计昨日就是这个女士忙着导游,所以出现路途上联系不到的现象。但愿“朝阳群众”不会再找她的麻烦。<br><br>【七绝 罗马游】 <br><br>女神驷马信天翔<br>巨殿高廊梵蒂冈<br>死士悲歌千古壮<br>雄狮怒吼万人狂<br><br>泓泓碧水千波浪<br>俏俏青山百色房<br>惊艳一帆天水际 <br>金绦两缕破夕阳 <br>(新韵)<br> =================================== 第二部分。海路游<br><br>II.1 第一天:塞维塔维奇(Civitavechia,意大利) <br><br>罗马城不靠海。距离海港最近的城市是塞维塔维奇Civitavechia。诺唯真游轮《史诗号》就停在那里。此地离罗马40公里,1个多小时的车程。没想到入船的安检如此简单,几乎没有等候。安顿下之后,四周转了一下,发现人员嘈杂,公共设施很少。另外根本就没有任何欢迎的迹象。<br><br>事先在网上已经预订了每晚的餐厅。大概6点钟就去了那里,点餐、服务都很正规。着装也有要求,尤其不能戴帽子。灯本秃顶,怕着凉,想就戴帽问题辩解一下。一旁的服务生(中国男孩),冲我挤了一下眼,悄声说,进去坐下后再摘下来,就没人管了。有人引位,等候没多久,开胃菜就来了。然后正餐,最后甜点。质量感觉还是不错的。<br><br>饭后,从正厅服务台拿了些资料,问了下抵岸后的各种旅游信息。然后回房间准备第二天的活动。<br> ******************************************************** II.2 第二天:里窝诺(Livorno,意大利) <br><br>第二天,到达意大利的里窝诺。游轮靠岸时间7:00 AM → 7:00 PM。除去上下船的2个小时,上岸纯旅游事件10小时。<br><br>里窝那号称意大利第三大港口城市,被人赋予了“小威尼斯”的美誉。其实这个地方,更像是一个旅游中转站。由此坐车去佛罗伦萨和比萨等其他意大利景点。原计划在这个古城自己游玩,但是下船一看,发现当地有去比萨的旅游车,来回四个小时,路上一个半小时。比萨弹丸之地,2个半小时足矣。回来后,乘坐自由上下的市区旅游车,在当地再转悠一下。全部要价30欧元。<br><br>一路欣赏着乡间景色,转眼就到了比萨。小城非常的干净,也非常的迷你。其实景点就那么几个:斜塔,教堂和墓园。教堂和墓园没有什么特色,大家几乎都冲着那个歪打正着的塔去的。因建造时地基不匀,土质松软,那塔就斜着长了出去。没成想,一下闻名于世了,令当地人吃了近千年老祖宗的旅游饭吧。<br><br>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这个塔上,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从此,比萨斜塔名声更是如日中天。然而,斜过了头,开始出现坍塌迹象。随后工程师们试图修复,但是越整越斜。到了1990年1月,停止向游客开放。又经过11年的修缮,终成正果,而且倾角还有收缩。2001年12月,再次对外开放。<br><br>虽然游人如织,但是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店铺林立,恨不能比游客都多。穿过密集的摊位,进入拱形城门,斜塔便赫然映入眼帘。塔的样子早有所闻,并不新奇。有趣的反而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奇葩游客。都把这斜塔当成道具,在镜头前摆Pose。有斜推的,顶撞的,倒踢的;有趴草地下的,站栏杆上的,跳空中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比萨斜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力推斜塔于即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斜塔旁坠落的天使</h3> 比萨回来,游览里窝那。市区游览车跑得贼快,一路颠簸,沿着海岸飞驰。建筑民宅挺漂亮,但印象更深的是茂密的花草树木。城区主要三个景点。一是海岸老堡垒(Fortezza Vecchia)。这座圆柱型建筑有着浓浓的历史沉淀,虽于1943年的轰炸中受损,依稀可见昔年的规模。第二个就是米凯利广场四个摩尔人的纪念碑。纪念碑高耸的托斯卡纳大公,是里窝那的缔造者。下面还有四个铁链束缚的摩尔人奴隶,渴望得到自由和挣脱束缚。该碑是里窝那最著名的纪念碑,也是托斯卡纳大公美第奇战胜海盗的标志。再就是里窝那中央市场。该市场的建筑是里窝那保留至今最精美华丽的十九世纪晚期新古典主义建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内的运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事堡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个摩尔人纪念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窝那市区</h3> 一柱斜倾八百年 <br>双球落地出圣贤 <br>正直殿堂无人理 <br>外门邪道尽欢颜<br> ******************************************************** II.3 第三天:嘎纳(Cannes,法国)。游轮停靠时间8:00 AM → 6:00 PM。<br><br>旧地重游。2014年,在此地参加ECOC会议。顺便还游览一下周边的尼斯和摩纳哥。嘎纳闻名于世,主要是它每年5月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凑巧的很,现在正好是第72届电影节。整个城市充满节日的气氛。空中漂浮着银色的星光气球,海边上扎有成排的帐篷。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电影宫(Palais du Film)高高的门阶上,铺着红色地毯,供明星们走秀。印刷精美的画报、海报,显示出各个明星大腕的照片儿。有一张照片儿,是周冬雨的头像。<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园内电影节的装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各国参演帐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嘎纳最热闹的市内商业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墙上的壁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影节主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街头摄影小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星红旗在飘扬</h3> 大街上有很多人举着旗子或者纸片儿。比如一个纸片写着“Invitation please,Little Jeo”。是等一张电影Little Jeo的退票。最精彩的就是看人,尤其是女人。有很多晃眼的装扮奇特、动作招摇的女郎。有的有随从包围,有的没有。搞不清哪些是明星,哪些不是。不过那些目光撩人的,八成是蜂拥而至的野花流莺。时不时有串串的黑色轿车路过,前后有警车保驾,估计是大牌儿明星。在某些豪华酒店门口,常常包围着大批的狗仔队员,端着各种相机等候明星出现。<br><br>这就是一个为电影而生的城市。沿着海滨大道(Boulevard de la Croisette)漫步,高高摇曳的棕榈树,时时提醒人们一个真实的梦幻:金棕榈奖。高殿、银沙、蓝海,香车、华服、丽人,无不充满了法国人独特的艺术的氛围。这个季节,所有来戛纳旅游的人,无论是不是明星,统统都可以穿出来最浮夸最华丽的服饰,放浪形骸,争奇斗艳。<br><br>【采桑子】 戛 纳<br> <br>清澄满目乾坤朗,天也深蓝,<br>海也深蓝,如雪白云逐板帆。 <br> <br>金枝一束棕榈俏,夜也星繁,<br>昼也星繁,姹紫嫣红天地间。<br>(中华新韵)<br> ******************************************************** II.4 第四天:帕尔马市,马略卡岛(Palma de Malloca,西班牙)。游轮靠岸时间:1:00 PM → 8:00 PM。 <br><br>马略卡岛是旅游胜地,欧洲人的度假天堂。也是戴安娜王妃生前最喜欢的度假地。这里有着度假所需要的一切元素:古老的村落、起伏的山峦、阳光、沙滩和海鲜。帕尔马是著名休假地,也是马略卡岛的首府。它不但拥有城市的繁荣,同时也拥有大自然的美。<br>原计划是在市区景点转转。后来一下船,发现很多揽生意的旅游出租车。于是就和一对伊朗小夫妇合租了一辆车。每家90个欧元。首先开车1.5小时,到一个中世纪的古城法德摩萨(Valldemossa)。回来后,再到市区转一转。司机是一位40岁左右的女士,兼做导游。一路有山有水有庄园,景色优美但是奇特,总有说不出来的一种情调。只能称它为西班牙风貌了。起伏的庄园种满柠檬树,树下还种了很多其它农作物。三五成群的山羊,散养其中。有的在地下吃草,有的在树上散步、睡觉。居然还有鸵鸟悠闲地走来走去。<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上的山羊(网络图片)</h3> 到小镇了。镇子虽小,名气颇大。自19世纪就有著名的访客居住于此。如波兰作曲家肖邦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以及阿根廷小说家波赫士。好莱坞演员道格拉斯和其妻凯瑟琳 Zeta-Jones也曾住在那里。游客很多,很多年轻人骑自行车来。主要景点就是古建筑,还有教堂、修道院。那些碎石铺地,狭窄的,弯曲的,高高低低的小街道,家家户户都装饰着鲜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镇法德摩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卵石铺路的小巷子</h3> 又开车回到帕尔马市。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大圈儿,停在了一个古老的斗牛场。场地看上去气势磅礴,但是一股荒凉之气,逼面而来。2010年西班牙政府明令禁止了斗牛活动,曾经活力四射的斗牛场,生命也就猝然熄灭了。走了进去,首先为它的声学设计惊艳。当你站在那个圆形的斗牛场中心,轻轻喊一声,然后四面八方都有回声传来。一时兴起,不由放喉吼了一段《斗牛士之歌》。好在只有四个人,一路熟了,没人笑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帕尔玛已经废弃的斗牛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帕尔玛天主大教堂</h3> 女司机最后把我们送到城市的地标:帕尔玛天主大教堂。让我们自己慢慢儿玩,完了自己打个车回港口。这个大教堂连同皇宫一起,构成巍峨恢宏的建筑群。这个城墙外的护城河也是一个很大的娱乐休闲区。唱歌的,跳舞的,玩乐器的,还有嬉戏的,骑车的,各种活动尽兴尽情。尽管是自得其乐,但总体调子是悠闲轻松。突然想起,如果这里出现几群大妈广场舞,那又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呢?<br><br>抬眼山羊站满树<br>踱步卵石古镇途<br>荒草萋萋斗牛城<br>巨殿巍巍破云镞<br> ******************************************************** II.5 第五天: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游轮靠岸时间5:00 AM → 6:00 PM。<br><br>巴塞罗那是这次出游的初衷,主要出于对高迪的几个经典建筑感兴趣。一下船我们就买了当地红绿两线的自由上下的旅游车票。先乘坐绿线旅游车。随观光车一路,巴塞罗那映入眼帘。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建筑群。它们不光是外形奇特,颜色丰富,似乎还有着温度和生命。争奇斗艳,目不暇接。艺术的分量,远超过工程的分量。另外还有大量的装饰性的花草树木,和建筑群浑然一体。几乎每个拐角,就给人一个惊喜。<br> 当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蓝天白云,阳光充沛。很远就看到高迪的传世之作神圣家族的尖顶了。下车到门口一问,门票早已告罄,只能在外面看了。其实不出意外。为了保护这个建筑,每天只放进700个人。神圣家族教堂内部参观票即使网上订,也要提前几个月,而且限定时间。就是买好的票,错过时间,照样进不去。在拥挤的人群中,绕场一周。应该说,观感还是比较震撼的。<br><br>神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高迪试图将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融在一起,直至73岁去世,教堂完工不到四分之一。200多年来,修建一直在缓慢地进行。预计2026年,高迪逝世的百年纪念日完工。教堂外观很明显的看出存在新老两部分。古旧部分色泽昏暗,雕塑的人物也比较写实。而外侧新建的部分则颜色明快,人物造型比较抽象。有人质疑后人的工作违背了高迪的设计意图。但我本人还是偏爱新建的部分。整个那个建筑设计给人感觉是庄严肃穆之中,还弥漫着天真烂漫的孩子气。整个建筑没有直线,全部由弧线和拱形组成。装饰颜色丰富,饱和度也比较高。其独特的风格和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一道亮丽的地标。<br><br>第二站是高迪的乖乐(Guel)花园。建立在小山的顶部。这个建筑也是一水的弧形结构,充满大量的花瓣儿、贝壳等等有机生命体造型。依然是处处浓郁的童稚气息。站在花园的顶端,整个巴塞罗那一览无遗。在海洋吹来的淡淡雾气中,神圣家族教堂脱颖而出,熠熠生辉。<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圣家族大教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迪的乖乐花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乖乐花园的小亭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乖乐花园的花瓣状柱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乖乐花园鸟瞰巴塞罗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迪的作品 Casa Mila</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迪的作品 Casa Battlo</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中的御马雕塑。注意左下角华为的Logo</h3> 随后又走马观花地看了高迪的另外两座经典作品,Casa Mila和Casa Battlo。两个建筑极具辨识度。凸凹起伏,萌趣怪诞。用视力抚摸它们,会令人产生发自内心的一缕温暖的微笑。巴塞罗那的天气,节奏似乎也是变化很快。刚刚晴空丽日,一会儿就下起雨来。看来是不能继续往下走了。于是冒着小雨在就近的几个比较开阔的广场下车,看了看建筑和雕塑群。雨越下越大,只能打道回船了。红线的旅游部分,这次也就不能成行了。<br><br>上帝也是乐高迷<br>巴塞罗那插惊奇<br>千姿百怪秀楼阁<br>萌心永驻是高迪<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II.6 第六天:全天在海上。<br><br>这一天,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一路向东,日夜兼程赶向意大利的拿波里。海面上天气依然很冷。船上的热水浴缸、游泳池煮饺子般挤满游客。此时,该船自身的休闲娱乐资源已呈现严重不足了。只好坐在餐厅的玻璃墙前,呆呆的看着海面上腾起的浪花,伴飞的海鸥,以及远方的海岸线。<br><br> 大概中午时间,突然空中传来轰鸣声,一架直升机飞了过来,最后盘旋在顶层甲板上空。听说是有人死了。几次人员物资上下,最后看到一个全身裹着白布的人,被拖上去了。直升飞机绕着船转了三圈儿,一头朝着海岸方向飞去。后来听船员介绍,这儿经常遇到这种事儿。因为这条船顶上的最高甲板层名为Haven,听起来像Heaven天堂。这样有人就计划死在这里,能够死后升到天堂。<br><br>浑然浩瀚满目蓝<br>隐隐一线化两片<br>小船点缀即为海<br>海鸟斜飞方知天 <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II.7 第七天:卡普里(Capri)岛,拿波里(Naples,意大利)。游轮靠岸时间:7:00 AM → 7:00 PM。<br><br>拿波里也叫那不勒斯,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的目的地,是拿波里正南的卡普里(Capri)岛。 <br>到卡普里岛要坐摆渡。游轮上摆渡卖99美金/人,但上下船时间定死了。下船后在岸上买,往返30几欧元,时间不受限制。岛上的1号景点就是所谓的蓝洞(Grotta Azzurra)。当然还有白洞、黄洞、红洞等,但是都不及蓝洞出名。很多人去卡普里的目的,就是为了看蓝洞。蓝洞表层是海蓝(Blue),里层是天蓝(Azzurra)。洞口好像高不过2米,进去必须换乘小船。风浪大的时候,蓝洞就不能进了。不幸的是,当日风浪特别大,所以只能在洞口观看几分钟。卡普里这个岛很多洞,是因为它的石头质地很怪。外形瘦筋嶙峋,很狰狞的样子,特别有国画的感觉。我们又买了环岛转一圈儿的游艇票,大约18欧元每人,历时一个半小时。几十人的游艇,被风浪吹打得站都站不稳,照相很困难。中途有一个小山峰,下部有个大洞,船穿过洞时,情人都要接吻。看到别人拥吻的时候,俺老两口正好在船两头,被风浪吹得抓着栏杆不敢动。只好相视一笑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石上面有一座坐着的青铜人像。和美人鱼雕像有的一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就是蓝洞的入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船穿过此山洞,情人要拥吻</h3> 下船后坐缆车到山的中部。2号景点就是观赏半山腰的旅游商肆与民居点。形形色色的房子和花园依山而立,小巧而又精致。我们在山坡上崎岖的小径中穿行着,远处海天一色,近旁鲜花环绕。小吃店,礼品店,热闹非凡。走累了,就近坐下,买杯啤酒和干果,慢慢享用。戴上墨镜,放肆地欣赏路过的帅哥美女,还有萌萌的狭小的公交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普里岛俯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奇葩的山路小巴士</h3> 山势陡峭,傍海的旅馆玉树临风。各家都有特色,颜色争奇斗艳。环顾左右,一边是地中海蓝得出奇的海水,另一边是索拉罗山(Monte Solaro)浓郁的植被,好一个神仙居住地的地方。<br><br>皴墨嶙峋山势奇<br>宝蓝荡漾洞府碧<br>疑是仙姝遗玉珠<br>地中海畔卡普里<br><br>次日,游轮回到终点站,也是起始站:塞维塔维奇。乘火车到罗马机场,登机返回渥太华。旅游全程结束。 <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第三部分。后记<br> <br>最重要的体会,就是诺唯真游轮《史诗号》的服务质量,居然如此之差。首先,这个游轮没有了起点和终点。所以传统游轮的欢迎和告别仪式都没有了。现在改成了罗马和巴塞罗那两地的上下游,这种热烈的仪式也就没有了。另外,但公共区域大大压缩。以至于船两侧的走廊人行道,也全部切割成为住客房间的阳台。公共服务区的大厅,传统上是个轻乐队的演奏区。现在变成了促销的活动厅。噪声喧天,苦不堪言啊。最令人不满的是晚间的演出秀。最好的杂技节目伴随晚餐,额外再花60多美金。因为人多位少,演出大厅内好一点的歌舞和音乐也必须提前预订。有人把门儿,无票者一边候着去,若开演还有空位,才能进去。<br><br>几年前诺唯真游轮在中国开了一个航线《喜乐号》。最后赔得一塌糊涂,铩羽而归。那上面大量的中国服务员就转到这里来了。我们和他们交流很多。感到他们真的很辛苦。其中有一个女孩儿端盘子扭了腰,带伤忍痛工作。在餐厅门口欢迎来宾的女孩说,她们每天都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br><br>我们最后下船的时候,在码头上买去火车站的出租车票。遇到两个洋人老太太,在那儿气愤地大骂。原来她们在船上买的送机场的车票,下船后居然没有车。准备回船上退票,不让上船,因为已经checkout了。两人大包小裹得来回跑,真不容易。本来是休闲游玩的,最后闹了个窝心而归。说是回家后,还要继续交涉。 <br><br>游客多,资源少,服务人员少,再加上一个循环两次换游客,造成了现在的诸多问题。为了挣钱吸引短程顾客,从巴塞罗那上船然后到罗马下船,两天才2百多美金,这两天的时间管吃管住,船上所有的设施任意玩儿。很多人蜂拥而来,只是苦了招待人员,服务既乱又差。如若长期以往,这个游轮的声誉也就会毁了。<br><br>写到最后,突然发现题目有误。三国演弋,实为四国,漏了梵蒂冈。不过,这个国家实在也太小了,尽管声誉盖世。题目还是不改了,占个三国演义的口彩。呵呵。<br><br>打油一首,权当结尾。<br><br>罗马霸黑意大利<br>嘎纳飚红法兰西<br>高迪酷毙西班牙<br>教皇威仪圣梵蒂<br><br>文明显赫地中海<br>斗兽击牛依稀在<br>满目短裙蛤蟆镜<br>恍然已是新时代<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