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b> <font color="#167efb"> 翁丁寨,系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临沧市十大优美村寨之一,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保留最为完整的佤族群居村落。翕丁佤族原始部落,就像它的名字翕丁一样朦胧,美丽,神秘而令人向往。千百年岁月的流失,却从未带走改变它的原始与神秘。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font><font color="#167efb">这里茅屋丛立、小径通幽,至今仍然保留了佤族原始的民族建筑风格和淳朴的风土人情,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他们以黑为美,能歌善舞,历经400年依然保持着佤族原始宗教、祭木鼓树、拉木鼓等生活习俗。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村落,被中国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font></b></p><p></p><div><font color="#167efb"><b> “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缭绕的地方。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民族乡境内,距离县城33公里。期核心区域——翁丁大寨有近400年的建寨历史,共有105户,526人,均为佤族。现已开发成为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2.42平方公里。区内平均海拔1300米,年均气温16.8度,年降雨量2500毫米。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原因,独具特色的佤族原始宗教、生产生活习俗和建筑风格被完整的保留下来。集司岗里创世史诗、万物有灵的思想于一体,这里保留有最为完整的佤族传统杆栏式茅草房,有佤族图腾、寨桩、祭祀房、神木、木鼓房及传统家庭式的手工艺作坊。木鼓等神圣的祭祀活动,是佤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后一个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部落。</b></font></div><p></p></h3> <font color="#39b54a"> 2020年元旦刚过,一个偶然机会去探寻佤族原始部落的神秘与美丽。</font> <font color="#39b54a"> 寨门挂着牛头骨,大青树上也挂了很多牛头骨。佤族人崇拜牛头,视牛头为财富,牛头桩是财富的象征,挂的牛头越多,说明村寨、家庭越富足。古老牛头桩被佤族人视作权力、财富的象征,无论是寨子、部落或个人,都以所挂牛头多少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准。因此,凡有佤族居住的地方,都栽有牛头桩。佤族的寨桩是原始图腾崇拜的遗存。古时作为部落的标志,也是氏族进行宗教活动和举行征战出师、祝捷、部落议事等仪式的场所。现如今,寨桩成了翁丁佤寨村民聚会的地方。每年春节,寨民们会丢下手中所有的事情,通宵达旦地围着寨桩载歌载舞,以此祭拜祖宗,敬奉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顺心。</font> <font color="#167efb"> 翁丁寨前有一片神林,神林里供奉的是佤族“梅依吉”神,寨子下部有神林,神林紧靠墓地,还保留有原始的人头桩遗迹。翁丁整个村寨保护的非常完好,这里有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如寨门、寨桩、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人头桩、牛头桩、手碓、脚碓、水碓等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font> <font color="#167efb"> 翁丁佤寨周围的生态保护得极好,森林、茶园、梯田,四周放眼望去,都是绿的。翁丁,意为水边的寨子,也有云雾缭绕之地的意思。翁丁寨的建筑,完整地保留着佤族传统建筑——干栏式草顶叉叉房,建筑以草、竹、木三种为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造价较低,房屋通风散热、冬暖夏凉、排水性能好,适宜于炎热多雨地区。佤族干栏式建筑与其他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最大的区别表现在屋顶两侧的叉叉,故佤族的干栏式民居也叫“叉叉房”。建筑以木为柱,以扎编后的竹子或木板为墙,以茅草片盖顶,屋顶大多设有丫叉形的搏风板,用整木制作楼梯。</font> 器材:SONY NEX—5T<div> 华为 P30 Pro</div><div><br></div><div> 2020年1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