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歇了几天,状态歇没了!心率直逼180,急死人,吓得我赶紧减速减量,但回过神来,虽然按着4分多的配速按部就班,既不喘气,脚步又不乱,整个人神清气爽,也不觉得累,不得不承认,手表它飘了!没边没沿,个人觉得,树挪死,人挪活,数据终究是死的,而人的感受是最刻骨铭心的,按自己的节奏跑,无关痛痒,如此甚好,一旦耸肩,呼吸急促,脚步凌乱,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得格外小心,调整呼吸,减速减量,是上策,跑步如果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范围,会报警,出现不适的症状,比如岔气,抽筋,跑崩……从一开始风驰电掣,飙飚帅,到了30公里以后,迎接极点的时候,开始走马观花,各种沮丧和颓废,接踵而至,充分说明,按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是王道,一旦超速是要还债的。</h3> <h3>一旦入坑,都想跑得更快,或者更远,成为最前面的那拨,企图站台,拿奖金,刷成绩,进入直通的行列,但是我至今都没整明白,多快才算快,多远才算远,去年330还处在鄙视链的前端,现在估计也不算个啥了!学员在国庆节,累死累活刷个70公里,以为就此高呼,牛皮克拉斯了!可是人家一个100公里,甚至120公里,就让的声音低了一截儿……当你跑进100名之内的时候,又开始想60名之内迈进,好比马拉松赛,生性要强的我总想赶超前面的人,结果到了后面,每超一个人是那么费劲,那么体力不支,骨子里照旧不服输,终究是要冲,要赶超,跑不进125,就跑个130吧!毕竟脸面要紧,免得人家轻贱了自己,可是不管如何努力,能力就摆在那里,高不成低不就,在往前,撑顶了!跑不动了!跟农村搞“双抢”一样累,晕乎乎的,骨子里还想死磕,但身体早就发出抗议的讯号,年少不懂,懂了俨然不少年,大概崩多了,受伤过于频繁,才会回心转意吧!</h3> <h3>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拼命向前冲,大概源于感性,随波逐流吧!或者虚荣,刷个朋友圈,让人刮目相看吧!或者站台,抢个小钱,改善一下生活吧!当初跑步为了健身,为了减脂,让身形变得窈窕,或者婀娜多姿的那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可是跑着跑着就上瘾了!变味了!不PB不跑步,跑步一定要PB,否则会把这趟马拉松之旅归结于失败,会垂头丧气,会自怨自艾,跑道上获得的快乐,转瞬灰飞烟灭,那个时候,内心深处就浮躁到这般境地,但是跑得最后,你会发现,怎么跑都跑不过精英大神,大概每个人都有他所擅长的地方吧!我们跑不过老黑,就好比老黑打乒乓球永远打不过国手一样,所以犯不着拿自己的兴趣爱好碰人家的饭碗,更没必要跟人家暗自较劲,争锋相对,能力有大小,身体有差异,对于业余爱好者,让跑步回归到正常的轨道,那兴趣爱好的一部分,中签就跑,不中操场转圈圈,从此不问PB ,享受过程,乐在其中。</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