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21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任仲平文章《征途漫漫从头越》,其中论述: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题记</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1</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3月18日,北京段祺瑞政府开抢镇压游行请愿的爱国学生,47人死亡,二百余人受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一八”惨案后,林语堂与鲁迅等人一起撰文痛斥军阀的残酷行径。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记念刘和珍君》,颂扬“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鲁迅、林语堂等文化教育界人士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声言凡“宣传赤化主张共产者不分首从一律处刑”。1926年5月,林语堂应厦门大学林文庆校长的邀请,前往厦门大学任文科部主任,兼国学研究院总秘书。之后,林语堂向林文庆校长举荐鲁迅。“上午得语堂信,六月二十五日厦门发。”(《鲁迅日记.1926年7月4日》)林语堂及时把引荐的情况告诉了鲁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快,鲁迅就收到了厦门大学发的“薪水四百,旅费百”(《鲁迅日记.1926年7月28日》)。8月26日,鲁迅离京取道上海,于9月4日抵达厦门,担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学研究院教授。</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6年10月10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林文庆任院长、林语堂任总秘书、鲁迅为国学院的研究教授。上图第一排左起林文庆、鲁迅、林语堂。</span></p> <h5>△鲁迅与厦门大学全体教职工合影,第四排右起第一人为鲁迅。</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2</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厦门大学,在群贤楼群前通往国学研究院的校道上,有一个鲁迅广场。广场上耸立着一座大气磅礴的花岗岩鲁迅雕像。</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门大学首批校舍群贤楼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花岗岩鲁迅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走近仰望,想起了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的评价:“……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民族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6年6月9日,鲁迅赞扬毛泽东“各派联合一致抗日”的主张:“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毛主席手书鲁迅诗《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泽东和鲁迅的双人像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7月,全国文联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会议召开期间,各位代表都获得了一枚特殊的像章,即毛泽东和鲁迅的双人像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鲁迅的遗骸从上海万国公墓迁葬至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鲁迅先生之墓。”</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3</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位以民族的思想启蒙为己任、以笔为武器的“精神界之战士”,被毛主席称为“现代中国的圣人”,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厦门,是怎样一个鲁迅呢?好几次,我沿着鲁迅当年的足迹,曕仰他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探寻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看到了感受厦门美的鲁迅。</span>鲁迅刚到厦门大学时,暂住在生物学院三楼东南靠海的国学院陈列室空房。在他看来,此处“前面是海,对面是鼓浪屿”“眺望风景,及其合宜”(《两地书.1926年9月11日、12日致许广平》)。他在《厦门通讯》中写道: “风景一看倒不坏,有山有水。我初到时,一个同事告诉我:‘山光海气,是春秋早暮都不同’……海滨很有些贝壳,捡了几回。”“忘不了郑成功的遗迹。离我住的不远处有一道城墙,据说是他筑的。”还讲到,厦门风很大,“此时又在发风,几乎月月这样,好像北京,可是其中很少灰土”。</p> <h5>△厦门大学生物学院。</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通往生物楼的台阶,共九十六级。鲁迅说,他去同安楼教室授课时,须往返走一百九十二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厦门的气候,鲁迅也有生动地描述。到了冬天,“这里却没有霜,也没有雪”(《厦门通信㈡》)。“厦门还正是和暖的深秋,野石榴开在山中,黄的花,不知叫什么名字……开在楼下。”(《在钟楼上--夜记之一》)“北京已经结冰了……这里却还只是穿一件夹衣,景像大概还同夏末相仿。我的住所门前有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开着秋葵似的花。”(《厦门通信㈡》)</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门鼓浪屿郑成功指挥水师操练的水操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门大学群贤楼群(1926年),兴建于1921年5月,1922年底竣工,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厦门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场上。从左起分别为囊萤楼(附中学生宿舍)、同安楼(教室)、群贤楼(礼堂)、集美楼(图书馆)、映雪楼(男生宿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左2为厦门大学群贤楼(1926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门大学建校之初校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厦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且厦门大学“背山面海,风景佳绝”,这让秋来住在海边的鲁迅,颇为欣赏,心情愉悦。</p> <h5>△鲁迅1926年摄于厦门南普陀。</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看到了青年导师的鲁迅。</span>鲁迅对青年寄以很大期望。“我早就很希望中国青年站出来”(《华盖集.题记》),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在厦门大学,他同样期待青年学生不要只埋头读书,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以自己对中国社会的深沉观察,启迪青年学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厦门大学文科教学以孔教为纲领,让学生背古书、作古文,不过问时事。鲁迅很不以为然,在群贤楼礼堂的一次周会上,他大声疾呼:大家切不可埋头读书,“不问世事”;切不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你们青年人都是爱国的,今日要救中国,并不在多读中国书,而是勇于做改革社会的“好事之徒”。</p> <h5>△厦门大学群贤楼礼堂。</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后,鲁迅与林语堂应邀到集美学校演讲。“……玉堂(林语堂)来,同乘小汽船往集美学校,午后讲演三十分钟,与玉堂仍坐汽船归。”(《鲁迅日记.1926年12月27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作了《聪明人不做事,世界是属于“傻子”的》演讲。他指出,社会是靠有“傻气”的工农大众支持的,是靠有“傻劲”的革命青年推动的。他鼓励厦门青年要有“傻劲”,要为正义和真理奋起,为民主和科学奋起,未来世界是属于“傻子”的世界。1927年1月8日,鲁迅到厦门中山中学演讲。他说,革命不分前方和后方,你们在后方也可以从事革命,要有志气和勇气,去赶走世间的“妖魔”,去造起地上的“乐园”。这些演讲,给了厦门进步青年以极大的鼓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厦门大学,鲁迅还热忱帮助文学青年创办“泱泱社”“鼓浪社”两个文学团体,指导出版《鼓浪》周刊、《波艇》月刊。他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刊物上发表,以示支持,如《厦门通讯》最初就刊登在《波艇》的创刊号上。</p> <h5>△1927年1月2日,鲁迅(左四)、林语堂(左三)与“泱泱社”成员在南普陀合影。</h5>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鲁迅和文学青年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鲁迅的宿舍里,经常有学生和文学青年来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而会传出鲁迅与他们亲切交谈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学生对我尤好。”(《两地书.1926年10月10日致许广平》)。许多青年学生都把鲁迅看成导师、引路人。厦门本地的学生,有的周末都不回家,留在学校陪鲁迅。“有一次我和采石、梅川、卓治等,去看鲁迅先生。他对我们这一群青年朋友,是非常和爱的。”(愈念远.《我所记得的鲁迅先生》)</p> <h5>△厦门大学《波艇》月刊创刊号(1926年第一期)。</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看到了为社会底层劳苦大众呐喊的鲁迅。</span>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心是与中国革命事业相通的。他坚信“惟有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二心集.序言》),希望社会底层的人民起来抗争,改变命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12月12日,鲁迅应邀到平民学校成立大会上演讲。平民学校的学员多为厦大年轻工人和附近的工农子女。据当时听讲者回忆:鲁迅说,没有什么可以有这样的权利,能够叫你们永远被奴役;也没有什么命运会这样认定,要你们一辈子做穷人。他还说,你们都是工人农民的子女,你们因为穷苦,所以失学,所以须到这样的学校来读书;但是,你们穷的是金钱,而不是聪明和智慧;你们平民子弟一样的聪明,一样的是有智慧的。他鼓励大家下决心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一定会有前途。之前,鲁迅还为筹办中的平民学校捐钱(《鲁迅日记.1926年12月3日》)。</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门平民学校,由在厦门大学就读的共产党人罗扬才等人创办。1926年12月12日,平民学校借厦大群贤楼礼堂开成立大会,鲁迅做了演讲。这是平民学校的一处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看到了讲课深受欢迎的鲁迅。</span>鲁迅在厦门大学主要讲授《中国小说选和小说史》《文学史纲要》等两门课。当时听过鲁迅讲课的学生回忆: “鲁迅讲学,并不像一般的名教授那样,只干巴巴地一句一句读讲义,枯燥无味地下定义。他的讲话和他的作品一样丰富多彩……听他讲课好,像小学生听老师讲有趣的故事那样,唯恐时间过得太快!”</p> <h5>△鲁迅上课的同安楼教室。</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闻,鲁迅讲课史料举证翔实,分析透彻精辟,语调幽默,引人入胜。当时厦门大学文科教室上课的时候,除二十多位必修课的学生外,经常是冷冷清清。鲁迅来校讲课后,只要钟声一响,教室里便挤满了人,后来的人只好凭窗站着听了。到场听课的,还有学校年轻的助教、其他学科的学生,连厦门一些报馆的记者,也赶来旁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看到了勤奋笔耕、治学严谨的鲁迅。</span>在厦门大学期间,鲁迅写下了大量的作品,如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儿》《藤野先生》《范爱农》)、杂文集《坟》、小说《奔月》《眉间尺》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7篇)、书信《两地书》(致许广平信)、《华盖集续篇.小引》、学术著作《汉文学史纲要》等,共17万多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鲁迅还完成了好几部书的编辑、校订工作。11月20日,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其实毫不懈怠……一面编好《华盖集续编》,做好《旧事重提》,编好《争自由的风浪》,看完《卷葹》都分头寄出去了。”(《两地书》)</p> <h5>△《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手迹影印件。</h5> <h5>△厦门大学集美楼,当时这里是图书馆,现二楼为鲁迅纪念馆。</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的散文名篇《藤野先生》是在集美楼写的。1926年9月25日,他从国学院住处移居到这里,住在二楼西面的一个房间。“白天还有馆员、钉书匠、阅书的学生,夜九时后,一切星散……除了我以外,没有别人。”(《三闲集.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提及,他经常是“每当夜间疲倦”时,想到藤野先生,就又振作起来,“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经给鲁迅送过饭的食堂工友回忆:“我每次送饭菜去,只要周先生没有去讲课或外出,都见他在褐色的书桌上看书、写东西,很专心,全神贯注。”鲁迅来厦门前,也经常是这样。“……在北京时,拼命地做,不吃饭,不睡觉,吃了药校对,作文。”(《两地书.1926年10月28日致许广平》)</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集美楼内鲁迅住的房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文章写完后,总要反复地看几遍,发现拗口或者不通顺、不连贯的地方,就反复修改,直到“读的顺口”(《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有次关于散文诗集《野草》的出版,他给友人的信中说: “但要付印还需仔细看一遍,改正错字,颇费一些功夫。因此一时也不能寄上。”(《华盖集续编》)由此可见他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我看到了内心温暖的鲁迅。</span>厦门是鲁迅爱情的重要驿站。鲁迅到厦门的时候,恋人许广平也同时去了广州。在厦门和广州之间,他们频频书信往来,寄托着彼此的相思。《两地书》共收集北平、上海、厦门、广州等地的164封往来书信,其中厦门--广州通信达82封,占了一半。</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6年6月,许广平从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9月被广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聘为训育主任。此照为许广平在该校任职时所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次,许广平写道:“七、九、十二去了三封信,只接到五日的一封信,你在那里的消息一概不知道,惟有梦想和臆测。究竟近况如何?是否途中感冒,现在休养?望勿秘不见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鲁迅刚到厦门,许广平接连去了三封信,表达关切,情意绵绵。过后,她还给鲁迅寄了一件手织的羊毛背心,鲁迅很喜欢,在上课、吃饭时都穿着。他给许广平回信时说:“背心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每天都要到邮政代办处去三四趟,看否有许广平的信件。“今天上午到邮政代办所去看看,得到你九月六日八日的两封信,高兴极了。”(《两地书.1926年9月14日至许广平》)</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门大学群贤楼群旧照,右二为集美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群贤楼群背景(1926年)。当时群贤楼群北面是一片农田,还可看到南普陀寺的山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厦门大学时,鲁迅多数时间是独自居住,难免会有些孤独。如迁到群贤楼群的集美楼时,“住在一所四无邻居的大洋楼上”(《答有恒先生》)。他在《写在〈坟〉后面》中写道:“今夜周围是这么寂静,居后面的山脚下腾起野烧的微光;南普陀寺还在做牵丝傀儡戏,时时传来锣鼓声,每一间隔中,就更加显得寂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孤立海滨、“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四近无生人气”(《1926年12月8日,致韦素园》)的鲁迅,每当接到许广平的来信,都会给他带来许多温暖和精神上的慰籍。</p> <h5>△这张照片摄于上世纪30年代。<span style="line-height: 1.8;">鲁迅身上穿的藏青色羊毛背心,就是许广平在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州时手织的。</span></h5><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4</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住两年,除授课、“学问研究”外,拟出版《汉画像考》和《古小说钩沉》两部学术著作,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从事其他有关创作和翻译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与校方的办学理念分歧,原先的一些志向无法实现,加上学校有的人“公开的不择手段的妒忌”(林语堂《忆鲁迅》),甚至“诽谤”,包括住宿几次被迁移等,给鲁迅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引发鲁迅的不妥协与蔑视;还有些人很势利,也令鲁迅反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方面,厦门大学当时还属于草创时期,“图书馆中书籍不多”(《两地书.1926年9月12日致许广平》),“译呢,近处买不到一本新书,没有材料”(《1926年12月8日,致韦素园》),从事学术研究的氛围和条件还比较欠缺,还有生活环境、饮食不便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来理想与现实情况的不如意,使鲁迅感到:“这样下去,薪水虽不欠……又有何用?”(《1926年12月8日,致韦素园》)觉得有必要对原先的计划做下调整,萌生了提早结束厦门大学教职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促使鲁迅下决心离开厦门的,应该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 “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人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但实际上,鲁迅离开北京后,仍时刻关注着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 没有停止针砭时弊,没有停止战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多次的演讲外,在他的内心深处,很想从“淡下去的‘淡淡的血痕中’发现点东西,誉在纸片上”(《答有恒先生》),做些“有益于目前的文章”“对于‘绅士’们仍然加以打击”“更向旧社会进攻”(《两地书.1926年11月1日、7日致许广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杂文都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匕首一击”,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自选集.自序》),时效性很强。但当地文化也还比较落后,“近处买不到一本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厦门通信》),“此地对于外面情形,也不太了然”(《两地书.1926年10月4日致许广平》),消息闭塞;包括本地人请他“做一点批评厦门的文字”,也因“语言不通,又不知各种底细”(《厦门通讯㈢》)等,使他“苦于没有文章可做”(同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厦门大学中文系学生罗扬才(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书记——厦大党支部书记)的宿舍囊萤楼离鲁迅的住处很近,他经常向鲁迅介绍北伐战争胜利的消息和广州的革命形势,令鲁迅向往。“此地北伐胜利的消息也甚多,极快人意”(《两地书.1926年9月14日致许广平》)。而且,广州有与他一起“为人类工作”的知心爱人和战友。许广平也多次向鲁迅介绍广州的有关革命活动。“外面鼓声咚咚,是苏俄革命红色纪念日的工会游行吧!”(《两地书.1926年11月7日致鲁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1926年12月31日,鲁迅辞去了厦门大学所任的职务。厦门大学师生依依不舍,召开了多场座谈会、欢送会。</p>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岛留别鲁迅先生”(1927年1月4日),前排左七为鲁迅。</span></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27年1月4日,厦大学生会召开“厦门大学全体学生送别鲁迅先生大会”,会后鲁迅与部分学生合照留影(第二排右11为鲁迅)。</span></p> <h5>△厦大淅江同学会欢送鲁迅赴粤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七人为鲁迅。1927年1月7日摄于厦门大学。</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鲁迅的辞请, 虽然林文庆校长一再挽留,但鲁迅去意已决。1927年1月15日,他给林文庆校长留下一封辞别信后,于当日下午乘小船登上“苏州”轮,次日离开厦门,前往当时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到中山大学任教。</p> <h5>△厦门大学全体女生给鲁迅的送别辞。</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离开厦门的时候,罗扬才等许多学生,还有一些食堂工友,帮鲁迅拿行李,陪鲁迅到码头。据工友回忆,周先生平时对他们很尊重,不摆教授架子,和蔼可亲,比起那些留洋教授要朴实得多,平易得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5</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的消息传来,厦门大学师生痛惜不已,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厦门大学全体学生敬献了挽联:“国步正艰难野草热风塞外方悲烽火,斯文今又丧彷徨呐喊何人更作导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后,厦门文化界举行悼念活动时所用的挽联(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镇馆之宝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36年6月5日,宋庆龄写信给鲁迅,恳切希望他立即进医院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鲁迅逝世那天,宋庆龄赶到鲁迅家里:“只见这位伟大的革命家,躺在床上溘然长逝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鲁迅逝世前两天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手迹影印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6年10月9日(鲁迅逝世前10天),病重中的鲁迅写下了纪念文章《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称赞章太炎先生“战斗的文章”,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最久的业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36年10月18日晨, 鲁迅病情恶化,他勉力写下了这张托内山完造代请医生的便条。这是鲁迅最后的墨迹。</span></p> <h5>△许广平悼诗《献词》,作于1936年10月22日晨。</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鲁迅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内山完造、宋庆龄、A·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萧参等人组成。</span></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 月22 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向鲁迅的夫人许广平致唁电。电文中说:“中华民族失去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的领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布的《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电文中指出,“鲁迅先生一生的光荣战斗事业,做了中华民族一切忠实儿女的模范,做了一个为民族解放、社会解放,为世界和平而奋斗的文人的模范”。</p> <h5>△鲁迅的葬礼举国哀悼,宋庆龄、蔡元培主持葬礼,巴金等文坛巨匠为他抬棺,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席鲁迅葬礼的宋庆龄与蔡元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海工人、学生及各界人士十余万人为鲁迅先生送行,队伍绵延十几公里。</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6</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六百余万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我看到陈列的鲁迅一些诗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此后竟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我的怨敌可谓多矣,有新式的人问起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遗言)<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读了这些,再次感到震撼,发人深省,动人心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徜徉在鲁迅纪念馆,我重温了鲁迅说过的一些话:“我的确是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罢了。”“即使艰难,还是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如,“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才有真正的进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些名言警句,至今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厦门大学的鲁迅,依然是以“钢刀一样的笔”为武器的伟大的战士,同时是卓越的教育家,也是一个有情有爱的普通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7</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鲁迅虽然在厦门大学任教时间不长(仅130多天),但给厦门大学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他的爱国情怀、政治远见、斗争精神,以及他的人格和学术风范,</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厦门大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厦门大学因鲁迅而熠熠生辉。</span></p> <h5>△“鲁迅体”厦门大学校名。</h5> <h5>△鲁迅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幅照片。</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鲁迅.《野草》)</p> <h5>△鲁迅: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厦门大学“背山面海,风景佳绝”(《两地书.1926年9月4日致许广平》)。</span></h5><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厦门大学颂恩楼及芙蓉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9月,厦门大学新生开学典礼在建南大礼堂前的上弦场(郑成功操练水师的遗址之一)隆重举行。这里,留下了鲁迅的足迹。我坐在观礼台上,依然能感受到鲁迅当年为中国命运跳动的脉搏,相信操场上的青年学子,在听了张荣校长致辞之后,也能感受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在《论鲁迅》中指出:“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的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多次提到鲁迅先生、引述鲁迅名言,充分肯定鲁迅精神。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引用了鲁迅的一段话:“鲁迅先生1925年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鲁迅广场。(郑端玲 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推出任仲平文章《征途漫漫从头越》指出,从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深入人心,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2021年9月2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讲话。他指出,“鲁迅先生是近代以来文化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是我国思想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他一生研习不辍,在多个领域都有开拓性贡献。他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是我们党最忠诚、最可信任的同志和战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弘扬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民服务精神</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奋斗不息的“韧”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战斗精神</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善于用“匕首”和“投枪”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批判精神</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无情地解剖我自己”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自我革命精神</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以及他具有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世界的眼光”</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郭沫若题字的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创设于1952年10月,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高校的鲁迅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讲解员介绍鲁迅生平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的精神和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如今的厦门大学,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参观鲁迅纪念馆、鲁迅广场,仰慕、感念这位伟人,而微笑的鲁迅,也将永远活在厦大人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h5> 参考文献:《两地书》《鲁迅日记》《鲁迅散文全编》(漓江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h5><h5><br></h5><h5><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本文2022年3月14日刊载《福建老干部》,部分照片来自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和网络)</span></h5> 点评选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小师妹</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厦大只匆匆游览了两个小时,还没细细品味就上车了,在这里发现了对鲁迅先生在厦大最好的诠释,解了心中遗憾,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牛头:</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再次拜读佳篇。文图荟萃,笔墨精练,简约勾勒而不失厚重,立体展现出鲁迅先生的丰姿高品、精神情怀、历史影响,很受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金陵邑:</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谢谢作者让我如此近距离地了解我所仰慕的鲁迅先生🌹🌹🌹,让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一个严肃而幽默的鲁迅、一个有情有义的鲁迅、一个跃然纸上的鲁迅就这样被作者如此巧妙的描述了出来❤️❤️❤️拜读了叩谢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林华水:</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关于鲁迅和厦大的不可多得的一篇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如意:</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11月9日我慕名到厦门大学游览,仅知道鲁迅先生曾在厦大教书,今天详细拜读了张老师的大作,让我对厦门大学以及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的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文章、照片都很优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幽邃风沙:</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翔实的史料,流畅朴实的文笔,把握全局,提纲携领,手法老道,文釆斐然,佳作呈现。学习欣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岳臣:</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拜读大作,一篇美文即可编成一部作品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cn.ld:</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好文!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鲁迅在厦大的短暂经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谢红玲:</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以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130多天为切入点,图文并茂尽情书写了先生的“爱国情怀、政治远见、斗争精神,以及他的人格和学术风范”。可以说鲁迅先生为百年厦大留下浓墨重彩一笔,作者且为这一段历史作出了诠释和推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沈北晨星:</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深层次的剖析厦门大学的校史!佩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赤紫:</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的名言。他許多優秀作品發人深省。珍貴圖文,為作者短暫逗留收獲頗丰,謝謝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阳光海岸:</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为时代“呐喊",为民众“呐喊",今天仍需要鲁迅式的“文学战士"。鲁迅的腰板子最硬,鲁迅的笔杆子最粗……赞美佳作,谢谢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文海拾贝:</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坛的勇士,民族的脊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天上的月亮:</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在况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一唤醒了太多麻木的庸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一川:</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永远的鲁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范进中举:</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鲁迅在厦门大学执教,是学校的骄傲,为校史书写上浓重的一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唐梦:</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直很尊崇鲁迅,看到了他在厦门的活动对其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谢谢你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月雅翁:</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珍贵史料、集溪成河,难得的厦大、难得的鲁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煜辅:</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非常喜欢这样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心花恕放:</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见到了活生生的鲁迅。作者知识渊博,全为正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日落溶金:</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拜读並分享,鲁迅大師精神永存!文采斐然,随你一起寻找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的足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作者简介:</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在龙溪师范、龙师大专班(今闽南师大)政治处,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企业政工职改办、中共长泰县岩溪镇委员会、市驻长泰县农村小康建设工作队、市委文明办、漳州110联动办、漳州业余大学、漳州广播电视大学等部门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延伸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1eslhx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我听丁玲作报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11pivg0x"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拜访苏静中将</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zlpa9ox"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岩溪,我们走过的小康路</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si1zuzt"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漳州110联动:及时响应人民群众的报警求助</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lyi45t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5px;">建党百年,缅怀毛主席</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9cty2l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5px;">白云书院,那副千古名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q52lyk1?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探寻丹霞书院</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m7oke2t"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龙师校址变迁、水井和池塘“石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j9vc5c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致敬,那些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龙师校长</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uwt5n1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丹霞书院的半月楼</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17wxn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5px;">龙师的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49k51p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龙溪师范”,翻过漳州教育最厚重的一页</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9047en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5px;">闽南师大的摇篮</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807ukx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永远的龙师</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x6mx4hg"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与改革开放同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pfpwy6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5px;">大芹山的八音石</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ld715b"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5px;">初秋九峰行</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