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 应宜兴同学之邀,让我写一段关于宜兴农大的历史,这对于我而言,的确有点勉为其难。不过,却又勾起了我对一段特殊时期的特别回忆,因此,只能将我所知道的点滴记录一下。<br> 首先是关于南农宜兴分院。根据能查到的资料及宜兴同学的回忆,应该是成立于1965年,关于这一点,是在我意料之外的,原本我一直认为南农宜兴分院应该是文革的产物,应该是五七指示以后的产物,但是,事实上,它却在文革前就存在了。南农宜兴分院的地址位于和桥的化城寺,据宜兴同学回忆,原先该地为和桥的一所民办中学,那么问题来了,原先的化城寺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化城寺的消失一定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有关,这需要有兴趣的人去考证。<br> 有点扯远了。我父母亲于70年-71年之间先后来到南农宜兴分院工作,随后我也于71年7月由苏州转学至和桥小学。记得不久以后,基本上就用宜兴农大代替南农宜兴分院的称呼了,经过查资料才知道,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于71年底,由当时的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与位于扬州的苏北农学院合并,迁至扬州,更名为江苏农学院。因此,南农宜兴分院改称宜兴农大也就顺理成章了。<br> 在我的印象中当时宜兴农大的教职员工总共不超过40人,最初的人员组成主要是南农派遣过来的教职人员和宜兴当地的干部。我同学中周敏的父亲和邵静的父亲属于后者,曾在宜兴上过学并与我同届的张霞同学的父母亲,还有邱浩同学的父母亲属于前者。后来也有从原苏北农学院过来的教员。<br> 当时在宜兴,尤其是在和桥,农大应该算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密集的地带,印象中虽然没有教授,但有不少讲师及一批助教,在当时特定的时期,应该算高级知识分子了。另外还有些老干部先后在农大工作过,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陈野萍的高干(11级,据我所知,当时和桥曾有一位潘师长大概是12级或13级),大概是在文革中靠边站了,被打发到宜兴农大,老头红光满面,精神矍铄,逢人就哈哈哈笑着打招呼,对我们这些小孩也不例外。现在回想起来,老人家应该是一位有着精彩故事的人物,可惜当时没有挖掘一下。另外还有同学周敏的父亲,邵静的父亲(我母亲的顶头上司),还有解放前就参加学运,后来曾任南农大党委书记的费旭…等等。<br> 无论是教师还是干部,在我印象中都和蔼可亲,其中有许多老师后来都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著名教授,还有一批人担任过重要行政职务,例如费旭,庄孟林,叶钟音,周燮,周傲南…还有更多的是我一时想不起全名的各位老师。<br> 我记得宜兴农大是不设校长的,可能也是时代烙印吧,党支部是农大的领导班子。我刚到宜时,记得当时的支部成员有庄孟林,周大同,费旭,张周莱等,后来随着庄孟林和费旭的调离,支部领导班成员也发生了变化,我记得后期支部成员有周大同,张周莱,费仕良等。农大的总务负责人是邵洪生,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邵总务。两年前我回宜兴时,还有幸见过他老人家。<br> 农大的教职员工基本上居住在东横街的东头和农大院内,农大靠西侧有一小门,小门进入后就是食堂,食堂平时就餐人员不多,只是在学生集中授课时才暴满。食堂有三位师傅,分别是丁师傅(苏州人),谢师傅(宜兴万石桥人)及候师傅(淮阴人?)。农大正门进入后是一个礼堂,两侧是二层楼,印象中一楼主要是教室,二楼好象有教师的宿舍。礼堂背面是学生宿舍,农大的最北端是一个篮球场和一片农田,记得每年油菜花开季节,我们这些小孩都钻进去捉迷藏。<br> 我在宜兴一共住了五年,于76年9月离开。而宜兴农大的寿终正寝应该是在77年至78年间。据资料记载,197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南京农学院复校问题”的电报指示,1979年1月11日,中共农林部党组、中共江苏省委联合提出了“贯彻中央关于南京农学院复校问题的实施意见”。不久,由农林部和江苏省革委会联合向国务院报告,恢复南京农学院为全国重点大学,实行农林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的体制。同年,南京农学院在原校址恢复建制。在南京农学院恢复之前,宜兴农大的教师就逐渐撤回了扬州,我父母亲应该是最后一批离开宜兴农大的,据我妹妹回忆她一,二年级在和桥,后去了扬州,回南京是上五年级。由此基本上可以推算出宜兴农大关门于77年至78年间。<br> 据我所知,宜兴农大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宜兴及周边县、公社、大队的农技员,学制为一年。一年中分几次集中授课。每到学生集中时,小小的茅庵(化城寺俗称)里便热闹非凡,无论是在食堂,篮球场,乒乓球桌旁…都能看到他们生龙活虎的身影。那么多年过去了,有个别学生的形象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当时有一位武进县来的学生,可惜名字记不住了,英俊潇洒,美男子一枚,篮球场上百发百中,见到我也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还有一位姓戚的学生,与我父亲曾长期保持联系,后来曾经担任过宜兴县委书记。若干年后,我还曾经拜访过他。学生上课涉及哪些专业及内容,我不是很清楚,猜想肯定是十分实用的业,我大概知道的有农植物学,病虫害防治,畜牧兽医等等。<br> 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想想当时农大的学生们现在至少是70岁以上的老人家了,希望他们中的某些人能看到我这篇拙文,并唤起他们的一段青春记忆。<br> 宜兴农大作为特定时期的产物,我无权评价其是与非,但是,我认为它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更为重要的是,南农宜兴分院也罢,后来宜兴农大也罢,是一批人人生旅途中的一站,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尽管我只是一名农大教师的子弟,但我还是在宜兴和桥生活了五年多的时间,五年,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并不长,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却是至关重要的五年,正是这五年在和桥的生活、学习,使我爱上了这片土地,这也算是我写此短文的另一动力吧。<br>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此文的绝大部分内容纯属我个人的记忆,难免有出错和遗漏之处,尤其是时间及人名也不能做到十分精确和全面,还请知情者海涵并指正。</h1><h1>2020.1.12</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