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公园里挂起了红灯笼,年味就这样飘来了。以前,一过腊八,老家就开始杀猪了,之后就是厨房里各种蒸煮煎炸,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然后就是走亲串友拜年,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年就过完了。记忆里浓浓的年味总少不了中国红和吃的味道。</b></h1><h1><b> 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一方面是物质丰富,采买方便了,不需要准备那么长时间。不用亲自操劳的同时,也少了那份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人们也不只局限于回家团圆,开始打破传统,天南海北旅游过春节,甚至出国旅游过春节的比率都在逐年上升。但无论在哪里,人总要是吃饭的。</b></h1><h1><br></h1> <h1><b> 吃饭做饭总是离不开厨房。眼看着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神娘娘去上天”,尽管各地说法不一,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曾经是我国最为普遍,最为持久的祭祀活动之一。在农村,这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活动。二十三日的祭灶,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格外隆重,其实人们就是希望灶神夫妻能直接把民间最底层的呼声传达到最高统帅天帝那里,反应了旧社会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br></b><b> 随着科学对自然的不断解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对神的祭祀仪式也就慢慢消失了。</b></h1><h1><b> 鲁迅先生在《送灶神漫笔》中写到“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的胶牙饧了”“本意是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b><b>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还保留着“腊月二十三吃糖瓜”的习俗。</b></h1> <h1><b> 我身边有不少好姐妹,她们大多都退休了,可是有个身份却没有转变,那就是家庭煮妇。她们以米面肉蛋为主料,辅以油盐酱醋,在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伴奏下,或大伙爆炒,或小火慢炖,为家人准备着一日三餐。或许菜品看上去没有秀色可餐的多彩,也没有那么多的山珍海味,可从满足家人的口味和健康卫生方面,不输于“舌尖上的中国”和“回家吃饭”里的美食。<br></b><b> 有的姐妹煮腊八粥,食材分三次放入,前后熬制十多个小时。熬制的腊八粥不仅营养丰富,香糯可口。吃上一碗再出门,即使数九寒天心里也是暖暖的。<br></b><b> 有的姐妹,勇于尝试自己做西餐,面包,烤肉,寿司,肉松米饭等等。<br></b><b> 还有的姐妹,做出的面花简直就是艺术品,看着嘴馋就是舍不得下口。<br></b><b> 我自己做菜不行,面食还算凑合。带馅的包子,饺子,馅饼,红薯饼,南瓜饼,香椿鸡蛋饼;不带馅的馒头,发糕,果子,年糕,手擀面等等都会做。</b></h1><h1><b> </b><b></b></h1> <h1><b>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是大趋势,我们无力改变。快节奏也意味着减少了很多人精细化的体验。我们无意去做快手直播,也无力为网红经济做贡献,只想做个快乐的煮妇,在厨房这个小小的天地里,为家人解除后顾之忧,让大人安心工作,小孩健康成长。在亲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美感,敬畏天地自然为我们创造美食所提供的一切:阳光,空气,水,食物……敬畏每一位辛勤耕耘的劳动者。<br></b><b> 我们也会成为有资格有经验的长着,以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诠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谁都没有理由和资格浪费。</b></h1> <h1><b> 年味飘香,愿日日飘香年味!</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