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计诗词歌辑

虎邻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杨五计,1953年1月7日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杨五计先生自幼爱好创作诗词,40多年来,他坚持每天创作,近日,他历时1年、历经137次修改创作完成了《紫禁城序》,他也成为了第一位为紫禁城做赋的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他说:“600多年来,紫禁城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结晶和建筑智慧的瑰宝,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缩影和中国至高无上皇权的代表,可是从古至今却没有人为它创作过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代表作品:《紫禁城序》《一代国勋》《圆明园之梦》</p>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杨五计先生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故宫,他一直在想,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它既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结晶和建筑智慧的瑰宝,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缩影和中国至高无上皇权的代表,为什么从来没有人为它做赋呢?2009年2月,杨五计先生第一次有了为紫禁城做赋的想法,从此他每天清晨6点钟就穿过北海公园来到景山公园,“登临景山顶,俯视于故宫;漫步护城河,仰止于观楼。”日复一日的亲近接触,杨五计渐渐熟悉了故宫的气息。2009年4月17日,他突然找到了灵感,“唯采用王勃的《滕王阁序》为‘谱’,才足以展现紫禁城之恢弘,中华民族之气魄。”当天下午,杨五计一气呵成,创作出了《紫禁城序》的框架。仔细琢磨了1个月,才最终完成了初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为了使作品更加完善,杨五计依然每天到故宫走上一圈,回到家后再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一次次修改。杨五计把每一次修改的时间和修改内容都做了记录。记者数了一下,一共137次,修改创作的时间既有清晨和日暮,也有正午和子夜。可以说,在工作之余,杨五计几乎都在琢磨如何修改这篇赋上。</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0年1月20日,《紫禁城序》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得到了读者们的一致赞赏。有网评称:《紫禁城序》气势磅礴,豪气横生,颇有王勃《滕王阁序》之神韵,更兼孙冉翁“天下第一长联”之雄风!读罢令人诗情翩然而至,敬意油然而生;但得抚今追昔,能不感慨系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杨五计,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他认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时代文化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对中国诗词歌赋的普及还要发扬光大。作为中华诗词学会的一员,杨五计先生认为“古诗词有气势、有力量、有情感,应该成为中华文化的中流砥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