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茶花女》有感:出生并不重要,……

晴馨

序言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div><div><h3>世界名著《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大代表作。1848年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映,一个世纪以来,小说《茶花女》,被译成十种文字,风靡世界;自己上中学时候曾经看小说《茶花女》,这部作品无疑是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随着作者的笔,体会到了玛格丽特的爱与恨。今夜无眠,再翻阅《茶花女》,品读小仲马笔下之女主人公,原型他曾经倾慕一位妓女,玛格丽特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享受人间奢侈浮乐;但她也是善良美丽的姑娘,从来没有得到真正幸福,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及凄惨命运,茶花女为了追求完美爱情,放弃奢侈的生活,当得知追求爱情希望彻底破灭之后,又甘愿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令人赞叹!这一切人们所不齿烟花女子,却闪烁圣洁之光芒,当提到书中“茶花女”三个字之时,不再是下贱的妓女,而是圣洁、可爱令人同情的女性。正因此《茶花女》,一直深深地打动世界各地读者。</h3><p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茶花女》的作者是小仲马——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儿子,这是他一生中写出的最优秀的小说,从此后他再也没有写出超越《茶花女》的作品。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1824~1895年)系著名作家大仲马同一个女裁缝的私生子。小仲马的身份直到7岁时才被大仲马承认,但大仲马仍拒不认其母为妻。这种切身遭受精神上的创伤影响了他的创作,他一生都把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问题作为创作的中心主题。</p></div><br>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演出,引起了更大的反响。从此,他就致力于戏剧创作。一生写过20多个剧本,其中大多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作品真切自然,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抒情气息浓郁。<h3><br></h3></div> <div><br></div>《茶花女》为读者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br><br>小说通过“我”充分体现了作者所主张的人道主义思想,着重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诚挚的交往、宽容、理解和尊重。阿尔芒和玛格丽特之间的爱情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 <br><br>《茶花女》发表后,小仲马一举成名,他又把小说改编为剧本。1852年,五幕剧《茶花女》上演了。小仲马的处女作《茶花女》所取得的成功无疑是巨大的。虽然小仲马后来发表的无数优秀问题剧,今日爱好者都已寥寥无几,但这一部作品就足以使他取得如大仲马一样的名声。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壁”的奇观。<h3><br></h3> 茶花女与阿尔芒爱情故事 <div><br></div>小仲马的《茶花女》是一部不朽之作。在里面阿尔芒和茶花女的爱情是主题。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div><br></div><div>玛格丽特,小说的主人公,阿尔芒的恋人。美丽纯洁,善良无私,文雅端庄,她虽落风尘。但仍然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向往真正的生活和爱情。 <br><br><h3>阿尔芒,小说的男主人公,玛格丽特最忠诚最心爱的情人,对玛格丽特忠贞不二,但爱冲动嫉妒心强。由于不明真相,他对离开了他的玛格丽特百般挖苦,嘲讽使玛格丽特身心遭到沉重的打击。</h3><h3><br></h3></div> <div><br></div>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br><br>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亲裘拉第公爵在偶然发现玛格丽特很像他女儿,便收她做了干女儿。玛格丽特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应只要她能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便负担她的全部日常费用。但玛格丽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将钱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到现在已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一天晚上10多钟,玛格丽特回来后,一群客人来访。邻居普律当丝带来两个青年,其中一个是税务局长迪瓦尔先生的儿子阿尔芒,他疯狂地爱着茶花女。甚至早在一年前,玛格丽特生病期间,阿尔芒每天跑来打听病情,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普律当丝向玛格丽特讲了阿尔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div><br></div><h3>玛格丽特和朋友们跳舞时,病情突然发作,阿尔芒非常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残害自己,并向玛格丽特表白自己的爱情。他告诉茶花女,他现在还珍藏着她六个月前丢掉的纽扣。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h3><h3><br></h3> <div><br></div>&nbsp;阿尔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和阿尔芒到乡下住一段时间。她准备独自一人筹划一笔钱,就请阿尔芒离开她一晚上。阿尔芒出去找玛格丽特时,恰巧碰上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顿生嫉妒。他给玛格丽特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说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离开巴黎。但他并没有走,玛格丽特是他整个希望和生命,他跪着请玛格丽特原谅他,玛格丽特对阿尔芒倾述“你是我在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br><div><br></div><div><h3>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是一个性格鲜明、思想明朗、感情纯真而又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一个姑娘。虽然命运和生活把她推进了另一种境界,成为风尘女子。但是,她纯真的本质没有改变。为了高贵的爱情,她宁可失掉一切,宁可受尽屈辱和误会。最后,为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她离开人世最后日子里写给阿尔芒的信更是凄惨断肠,泪潸然;茶花女的遭遇和悲惨结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其被侮辱、被残害者的冷酷无情,批判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念。在看《茶花女》时,往往落下伤心的眼泪。</h3><br><h3>&nbsp;小说中,阿尔芒的父亲不能接受玛格丽特,只因为她是一个妓女,在他眼中,妓女是道德败坏的象征,辱没家声,而且毫无人性,“是没有心肝、没有理性的生物,她们是一架诈钱的机器,就像钢铁铸成的机器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把递东西给它的手压住,毫不留情、不分好歹地粉碎保养它和驱使它的人。”正是这种伪道德,熄灭了爱情之火,也熄灭了生命之火。小仲马批判造成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伪道德,其实也是为母亲悲剧命运鸣不平,是自身情感经验的移情。</h3><h3><br></h3></div> 读后感 <div><br></div>小说采用了三个第一人称的叙述法。全书以作者“我”直接出面对玛格丽特的生平事迹进行采访着笔,以阿尔芒的自我回忆为中心内容,以玛格丽特临终的书信作结。这就把女主人公的辛酸经历充分展露在读者面前,很易激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众人对玛格丽特遭遇的反应,也通过作者“我”表达了出来;这样就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使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小说动用倒叙、补叙等多种手法,从玛格丽特的不幸身死,对她的遗物进行拍卖,作者“我”抢购到一本带题词的书写起,从而引出题赠者阿尔芒对死者的动人回忆。<div><h3><br></h3><div>《茶花女》就是根据小仲马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这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故事。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母亲卡特琳娜·拉贝是一个贫穷的缝衣女工,他的父亲大仲马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抄写员,后来在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代表。<br></div><div><br></div><h3>在那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人性可言,只有金钱可贵。那些曾经在玛格丽特身上,寻欢作乐,满足虚荣的公爵,伯爵,花花公子,看到其病入膏肓,不能供他们玩弄,以及邻居所谓朋友,迪韦尔努瓦夫人,对她不在有用时,也抛弃了她,商人,银行家们在其未死时,就查封财产,债主们盼她快死拍卖遗物。主人公玛格丽特不幸遭遇是无数妓女缩影,造成她根本原因是她所处资本主义社会。</h3><h3><br></h3></div> <div>《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一个靠卖笑度生,受人供养的女子在轻浮,放荡间纵容,从来也没敢奢望过真爱。对伯爵的冷漠,与老公爵的密切,让世人猜想她需要的仅仅是金钱和金钱换来得花天酒地,他们什么都猜到了,真情却除外。<br></div><div><br></div>玛格丽特不后悔为其选择,真挚爱着阿尔芒,内心坚强,圣洁,伤心落泪,受尽屈辱,只有遇见他-阿尔芒,缥缈爱,最终被黑暗强大力量吞噬掉,但玛格丽特是黑暗中盛开一朵雪莲花,洁白无瑕;透着微弱着光亮,渴望自由,冲破牢笼,走向光明!爱情是圣洁与无私,美丽之茶花女;或许我们同情,爱怜她之缘故吧!<div><br></div><h3>作者揭露与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和残忍,阿尔芒父亲道貌岸然,伪君子,上流社会卑鄙,奢侈,生活在底层人之悲惨世界,以及妓女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凄惨遭遇,同情怜悯之心,道德伦理背景下,世界名著《茶花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之披露。</h3><h3><br></h3> <div><br></div>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初读时心潮翻涌,再度翻阅到玛格丽特那句“即使我有生之年活得不是很长,我活的时间肯定也要比您爱我的时长”时,已泪流满面。文艺作品就是,你在现实里可能永远做不到,但它会给你一种可能性,让人走进去陶醉。<div><br><div>茶花女的悲哀在于她很美,却早早离去;她的幸运在于离去时依旧很美。我想即使能够找到让这份感情长久下去的方法,也无法挽救这份感情,这也便是当时社会的无奈吧。这朵叫玛格丽特的茶花在百花齐放中闪耀着它的光彩,它美的惊人,美的脱俗,美的如痴如醉。</div><div><br></div><div>它因阳光的滋润而娇艳欲滴,无情的风却折断了它的花枝,让它无力再触摸那伸手可及的阳光。外表光鲜,奢侈生活下有着疲惫孤单的灵魂,角色的反差,生活的压力,世俗的逼迫,让这朵本能恣情绽放的茶花,早早凋零。幸运的是,它不是凋零后再死,而是保持着美貌离开了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可惜爱的力量还是不能让你逃脱死亡的命运,我愿为你在世上种满茶花,好让你在天堂的路上也能闻到那昔日的花香。<br></div></div><div><br></div> <h3><br></h3><h3>品读世界名著《茶花女》,赏析,感触颇深,此时已到凌晨,我仍然沉浸在玛格丽特与阿尔芒故事情节中,茶花女凄惨遭遇,爱情悲剧,在黑暗社会历史背景下,资本家自私的面目已残酷地暴露了出来,用他们敲诈来的钱财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可是无产阶级却是穷困潦倒,这也是小仲马亲身经历之披露!</h3><h3><br></h3><h3>自私的上流社会的人们,明明鄙视放荡的妓女,却又要逼良为娼,迫切的需要她们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果玛格丽特没有生在这样一个肮脏、虚伪、残忍的时代,如果她没有误入红尘,那她一定是阳光下开得最灿烂的一朵山茶花。<br></h3><div><br></div><h3>社会是冷酷无情的,在那里没有亲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金钱而已,甚至钱是万能的,无疑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所在;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启迪人们出生不重要,重要是自己要努力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并努力把自己拥有去放大,为追求完美的爱情生活,抛开世俗一切,实现自己之梦想!</h3><h3><br></h3><h3>图二/文字/晴馨</h3><h3>其余图/网络</h3><h3>音乐/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序曲 感谢原作者<br></h3><h3>参考资料书《茶花女》</h3><h3>【注: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您注明原作者出处,侵权者必究】</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i><b><br></b></i></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i><b>晴馨欢迎您赏读</b></i></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